(Alfred, Lord Tennyson,1809 – 1892)
------------------------------------------------------------------------------------------------
译记:
这是英国桂冠诗人丁尼生男爵晚年时的著名诗作。
Bar,或 sandbar,是指河流入海口处狭长的沙洲。丁尼生写到,他希望随着退潮,悄然航过沙洲,驶入大海。
这里,“航过沙洲”是比喻死亡;诗中第二节的潮满将落,是指人生波涛起伏将至终点;第4节中的“领航人”指上帝。诗中,时年81岁的丁尼生记录了自己面临死亡的思索,以及安然、坦然的接受潮落般的回归。
(译出此诗,以纪念近日仙逝的西丁伯父。)
------------------------------------------------------------------------------------------------
航过沙洲
(英)丁尼生
舒啸 译
太阳西沉,夜晚星光闪闪,
一个清晰的声音把我召唤!
在我向着大海出发之时,
祈望沙洲上没有呜咽哀叹,
愿流动的潮水似睡意安然,
涨满后无声也无泡沫飞溅,
这来自无际深渊的潮流
此时正要再度向故乡归返。
暮色苍茫,晚钟飘荡悠远,
随后就要降临漫漫的黑暗!
正当我登船起航的时候
我希望不会有诀别的伤感;
因为尽管潮水会载我流远
超越我们时间空间的界限,
当我航过了沙洲的时候
我希望与领航人当面相见。
-----------------------------------------------------------------------------------------------------------------
Tennyson 原诗:
Crossing the Bar
Sunset and evening star,
And one clear call for me!
And may there be no moaning of the bar,
When I put out to sea,
But such a tide as moving seems asleep,
Too full for sound and foam,
When that which drew from out the boundless deep
Turns again home.
Twilight and evening bell,
And after that the dark!
And may there be no sadness of farewell,
When I embark;
For tho’ from out our bourne of Time and Place
The flood may bear me far,
I hope to see my Pilot face to face
When I have crost the bar.
---------------------------------------------------------------------------------------------
英文诗歌选译
----------------------------------------------------------------------------------------------
惠特曼(Whitman)《哦,生命啊!》(-- 纪念 Robin Williams)
狄金森(Dickinson)《多少个这样的早晨 — 我们分离》(Fr18)
狄金森(Dickinson)《除了诗人们歌咏的秋日》(Fr123)
狄金森(Dickinson)《慢慢地来 — 伊甸乐园》(Fr205)
狄金森(Dickinson)《我品尝未曾酿过的酒》(Fr207)
狄金森(Dickinson)《狂野之夜 — 狂野之夜》(Fr269)
狄金森(Dickinson)《“希望”是个有羽毛的东西》(Fr314)
狄金森(Dickinson)《我喜欢看它舔着一哩又一哩》(Fr383)
狄金森(Dickinson)《灵魂挑选她自己的社群》(Fr409)
狄金森(Dickinson)《我在可能性里栖居》(Fr466)
狄金森(Dickinson)《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亡》(Fr479)
狄金森(Dickinson)《这个角度的景观》(Fr578)
狄金森(Dickinson)《疯痴多是最神圣的理智》(Fr620)
狄金森(Dickinson)《一条小路并非人工铺设》(Fr758)
狄金森(Dickinson)《我从未见到过荒野》(Fr800)
狄金森(Dickinson)《宽宽裕裕地备好这张床》(Fr804)
狄金森(Dickinson)《人们说“时间治愈伤痛”》(Fr861)
狄金森(Dickinson)《它是寂寞的欢咏》(Fr873)
狄金森(Dickinson)《令我们望尘莫及》(Fr894)
狄金森(Dickinson)《比鸟儿更加深入夏天》(Fr895)
狄金森(Dickinson)《一个人可能会说句...》(Fr913)
狄金森(Dickinson)《诗人们仅仅点燃了灯盏》(Fr930)
狄金森(Dickinson)《无法察觉地,犹如愁绪》(Fr935)
狄金森(Dickinson)《一种光线存在于春天》(Fr962)
狄金森(Dickinson)《我们可以猜破的谜语》(Fr1180)
狄金森(Dickinson)《欢乐时,时光自行消逝》(Fr1182)
狄金森(Dickinson)《没有舰船比得上一册书卷》(Fr1286)
狄金森(Dickinson)《这个短促的生命持续了如分似秒》(Fr1292)
狄金森(Dickinson)《希望是个奇特的发明》(Fr1424)
狄金森(Dickinson)《他们或许不需要我 - 可也或许需要》(Fr1425)
狄金森(Dickinson)《夏天有两个起点》(Fr1457)
狄金森(Dickinson)《在你想到春天之前》(Fr1484)
狄金森(Dickinson)《蒲公英苍白的花茎》(Fr1565)
狄金森(Dickinson)《他吃了喝了宝贵的字符》(Fr1593)
狄金森(Dickinson)《不知道黎明会在何时到来》(Fr1647)
狄金森(Dickinson)《黄色布满边际的天空》(Fr1733)
狄金森(Dickinson)《我的火山上青草生长》(Fr1743)
狄金森(Dickinson)《就是在这里我的夏日驻足》(Fr1771)
狄金森(Dickinson)《我的生命结束前已经结束过两次》(Fr1773)
狄金森(Dickinson)《构成一片草原需要一株三叶草和一只蜜蜂》(Fr1779)
艾略特(T.S.Eliot)《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狄兰·托马斯(Dylan Thomas)《不要温和地步入那永恒的黑夜》
比利·柯林斯(Billy Collins)《致我最爱的17岁高中女孩》
遵老同学独舞先生命,玩笑译“Someone Like You”
----------------------------------------
为了读起来方便可以考虑平仄相间:“X平X仄X平”,或“X仄X平X仄”,就会自然地有节奏。
(其实第四行可以是“此刻重归故里”。)
“But” 正是在承接上文。这里是“而是”或“事实上”的意思。丁尼生是在说他不希望有“moaning”的声音(第一节),“而是”在潮满回落,一片寂静中缓缓地漂去。
如果可以这样理解:
The tide is moving as if it's asleep; and the tide is too full for sound and foam. 那么是否可以这样改:
满潮起伏似已入梦
波平声寂(或者“流缓生息”, 三个主谓短语改成两个,读起来方便喘气儿。 )
无际深渊来的涌动
此时重归故里
最后, 问题又来了,这句里的but让我迷惑了,显然是承接第一段的?
But such a tide as moving seems asleep, Too full for sound and foam,
海水起伏似已入梦
潮满波平声寂
无际深渊来的涌动
此时重归故里
这轮译文节奏韵味都是你确定的。我充其量不过拿了张砂纸在外面轻微地蹭了一下。
第二节第二、四行确有生硬。我们再琢磨一下。其实,对韵和字数都是不必要的限制。诗意需要时,只管把它们打破就是了。
满潮流缓声息
无际深渊来的涌动
返身重归故里
非常喜欢第一和三行。 如果不是为了押韵, 第二和四行是否有更好的译法? 当然现在的样子已经很好很好了。
一个数学系的人,有如此深的文学素养,还懂多国语言,还懂音乐。。。我太佩服了!
夕阳和夜晚的星星
向我清晰召唤
愿沙洲上没有哀声
当我即将离岸
海水起伏似已入梦
满潮流缓声息
无际深渊来的涌动
返身重归故里
暮色和夜晚的钟声
黑暗接踵而降
愿没有诀别的悲痛
当我登船启航
哪怕远到海角天边
纵然随波逐流
希望与领航人见面
当我驶过沙洲
第二节我的理解是这样: 满潮时,海水正在涨落之间,非涨非落,故而看似相对平静(如同入睡),也没有涨落时的涛声和拍起的泡沫。马上就要开始落潮,这海水就要回返他们的故乡:无边际海洋深处。
因为是这样,就有了最后一节的“bear me far"。诗人在想象的航行是随着落潮漂向大海深处。
非常非常喜爱你新的一稿!!与原文稍稍有点不同,但保留了原来的诗意、节奏与韵味。
胡说一下:“哪怕远到海角天边 / 纵然随波逐流” 可以吗? “纵然”可能与原文再接近一点点。
sunset - instead of 日落/落日,是否可以译作"夕阳"?
最后一段,是否可以再大胆一点:
哪怕远到天涯海角(/哪怕到海角到天边)
我愿随波逐流
希望与领航人见面
当我过了沙洲(crost -- 过了,航过,越过,穿过,穿越?)
还有那句, too full for sound and foam, 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full tide, 满潮,还真有这个说法。 再一琢磨,这句话我也不全懂。舒兄不介意的话,请再解释: But such a tide as moving seems asleep,Too full for sound and foam (突然觉得我这不在添乱嘛, 真不好意思啦。)
我这里应该是比阿拉斯加早10个小时。明天再聊。谢谢七月!
多谢舒兄!估计您那儿要晚安了。
也就是说,最后6行的基本结构为:
“但愿我登船时没有离别伤感。为什么呢?因为我是希望航过沙洲时与领航人会面 (尽管潮水会把我带到超越了时空界限的远方)。”
或者:
“尽管潮水会把我带到超越了时空界限的远方,我祈愿登船时没有离别伤感,因为我希望航过沙洲时与领航人会面 。”
这句 For tho’ from out our bourne of Time and Place The flood may bear me far, 我还没有完全明白原文的意思,以及它们与后两句的关系。 如果是 For though the flood may bear me far, so far that we'll get beyond (/from out our bourne of) the time and place, 尽管flood may bear me so far, 我仍然要与我的领航员见面?
舒兄继续改, 按照您这里说的。 我来欣赏,学习。 如何?
顺着指引去阅读了关于《城墙根》的文章。对西丁伯父又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特别喜欢那种“普通平凡的事物在他的笔墨下变化为鲜活灵动、呼之欲出的艺术形象”。简洁、朴实中透出无限的意趣!让人禁不住想要细细地反复地品味……。谢謝舒啸的介紹。
因为你保留了原来语序,所以这一节第一行的“尽管”(tho’)更加重要,不妨译出。第二行的“会”(may)也不妨提前到第一行。
此外,第一节和第三节的第一行中的“evening”不妨单独译出。因为原诗行与行的节奏是先长后短(音节7-6,10-6,或10-4)。
“浅滩”是我最初直觉取代“沙洲”的,后来也考虑意思不完全一样, 所以放在括号里。
实话说, 如果我自己直接读原文,很难完全领会诗中的意境。比如“bar",怎么也没想到它还有沙洲的意思, 我可能会误解成别的了。
跟着舒兄学习了。
去折腾些俗事。回头继续。
We are not now that strength which in old days
Moved earth and heaven, that which we are, we are;
One equal temper of heroic hearts,
Made weak by time and fate, but strong in will
To strive, to seek, to find, and not to yield.
这几句诗在《Dead Poets Society》中也有出现。
刚才正要入睡,读到你的留言、译诗,不禁爬起来赞一下。
非常喜欢你的译文!至少在这两点上远胜拙译:1. 尽量保持了原诗的多为2、3、5音步交错的节奏;2.把“航过沙洲”留在了最后一行。
明天醒来再细品。
您的这篇《航过沙洲》, 译文和原文我都喜欢, 都很有感染力。 所以找了英文的朗读来听:
https://www.poetryfoundation.org/poems/45321/crossing-the-bar
根据他朗读的节奏,又借您的文字重新改了一下, 只为了接近原文的节拍。借花献佛,算是对西丁伯父的纪念吧。
日落 星光,
向我清晰的召唤!
愿没有沙洲的呜咽,
当我即将离岸,
流动的潮水似已睡着,
无声无息 因为涨满,
当来自无际深渊的涌动
重返家园。
暮色 晚钟,
随后是黑暗!
愿没有诀别的伤感,
当我登(上要启航的)船;
因超越我们时空的界限,
潮水会载我去很远,
我希望与领航人见面
当我航过了沙洲(浅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