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0.0 前言;1 三郎的故事;1.1 武大郎和武二郎;1.1.2 将军扣儿;1.1.3 中华法典的起源;1.1.4 典兵学院;1.1.5 井阳之灾;1.1.6 守灵; 1.1.7 第二次婚礼;1.2 张三郎;1.3 有巢氏;1.4 血溅轩辕;1.5 妈祖与大巢氏;1.6 婆媳之间
2 后裔射日:2.1 女娲和伏羲;2.1.2 七仙女;2.1.3 彤弓素矢;2.2 二郎神和瑶祖;2.2.2 瑶池圣火;2.2.3 自由恋爱;2.2.4 巫毒学院;2.2.5 宝莲灯;2.2.6 迷幻蘑菇;2.2.7 讨论宝莲灯; 2.2.8 杨戬计划;2.2.9 九黎;2.2.10 妈祖家宴;2.3 太乙真人;2.4 葫芦娃;2.5 四位家人;2.5.2 武大郎典兵;2.5.3 间谍船;2.5.4 三足鸟计划;2.5.5 武大郎潘金莲和少林寺;2.6 鄮县县长;2.6.2 许仙求见;2.6.3 龙蛇家族的秘密;2.6.X 黄帝战蚩尤;2.7 炎帝登基;2.8 天道轮回;2.9 玉皇大帝
3 尧舜禹:3.0 阪泉之战;3.1 小龙女建皇宫;3.1.2 牛郎回家;3.1.3 姑娘们也兴奋了;3.1.4 炎帝和二郎神的地产交易;3.1.5 娥黄给牛郎买工作服;3.1.6 奴隶公司沸腾了;3.1.7 娥黄要气死小龙女;3.1.8 心账竹竿;3.1.3 牛郎化解木材危机;3.1.4 治疗偏心病;3.1.5 龙骨穹顶塌了;3.1.6 鲁班献策;3.1.7 小龙女探秘绝情谷;3.2 尧帝登基;3.2.2 女英的软卫甲;3.2.3 女英投江;3.3 法师出世;3.3.2 东海海啸;3.3.3 牛郎的家书;3.3.4 南海龙王献策;3.4 大禹治水;3.4.2 刺客和牛郎打架;3.5 大禹会嫦娥;3.6 劈山救母:3.6.0 序言;3.6.1 禹皇接见尘香;3.6.2 舜禹行宫;3.6.2.2 女娲的后人;3.6.2.3 汉人的起源;3.6.2.4 尘香当官;3.6.2.5 龙王经;3.6.2.6 尘香当村长;3.6.2.7 更改行宫的设计;3.6.2.8 法师和猎人;3.6.2.9 女娲造人出错了; 3.6.2.10 金龟婿;3.6.2.11 金刚杵和屠龙刀;3.6.3 卢堂左反舜;3.6.4 将军墓;3.6.5 禹皇传灯;3.6.6 顺禹家宴
在公元前4464-4354年间,河南乾塘关的礼敬公家收养了一个儿子。他把养子和亲生儿子排列在了一起,这位养子排在了第三位,所以人们因此称呼这位养子为张三郎。张三郎,又名张屠户,燧人氏(如图),少昊,玉皇大帝。
张三郎自幼顽皮好学。据说儿童时期很会放猪,猪都长得膘肥体壮。这使得礼敬公的夫人很高兴。过年时,张夫人(亦作妈祖)带三郎到集市办年货,并赏给了他几个零花钱,说:“你可以买一件自己喜欢的东西。” 这是三郎第一次逛集市,看什么都新鲜,可是舍不得花钱买。快回来时,张夫人问他:“这里什么都有,你就没发现自己喜欢的东西?” 却发现三郎停在了后面的一个字画儿摊,在认真地看着一幅旧画儿。张夫人走了回去,那画上画的是一位拿着一把雨伞的老头儿,周围有几十幅小图画。她等的不耐烦了,就催促说:“喜欢就买了吧!我们这就回家了!” 结果张三郎真的买了那幅脏兮兮的旧画儿。
一段时间后的一天早晨,农场工人们出去干活的时候,看见张三郎带着斗笠,穿着蓑衣,赶着猪出去放猪,就问:“三郎!这大晴天的,你穿蓑衣干什么?” 张三郎回答:“一个时辰之后,会下雨!”人们听了,都哈哈大笑,没人信!结果,到庄稼地没多久,忽然之间就下雨了,人们都被雨浇得跟落汤鸡似的。等到天晴了,再去地里干活的时候,人们看见张三郎跟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正在野地里吹笛子呢!渐渐地,需要预知天气的时候,工人们就去问张三郎。就这样,他成了这个部落的天气预报员了。
张三郎九岁那年的一天,刚从爷爷邓国公的家里回来,哥哥武二郎就跑来找他,神神密密地说:“猴哥回来了!他的衣服可奇怪了。他还有天书。天书的羊皮纸是白色的,上面写满了奇奇怪怪的符号,说是龙文,谁也不认识!就只有猴哥能读。”
张三郎不信,说:“你骗我!哪里来的猴哥!?“
武二郎回答:“咱大哥从小被寄养在别人家里了。他长得跟猴子一样。那家人说,“如果不把他送回来培养一家人之间的感情。他长大后就不会认同咱们是兄弟了。所以他的养父母就他把送回来了。结果,他现在真的不朝咱妈叫妈!”
张三郎来到了武大郎的房间,向他问好。武大郎不情愿地向他展示了他从巫毒学院带回来的课本。张三郎刚翻开书,武二郎就凑了过来。武大郎立刻把课本收了回去。不让他们俩看了。
一天,武大郎拿着书就来找张夫人(亦作妈祖)了,说:“你这个坏女人!”
张夫人生气了,“你不叫我妈,还骂我”,就打他,问:“你为什么说我是坏女人?”
武大郎一边哭,一边翻书给她看,说:“你看你儿子把我的书扯得!”
张夫人一看,确实,那书有的地方被扯去了半页,有的地方被扯去了整页,就把武二郎叫过来,也打了一顿。
有人告诉张夫人,“你不能打孩子,你越打他,你们的母子关系越生分!你应该和他交谈,解决问题。”
张夫人就问武大郎,“你认为说我不是你妈?”
武大郎说:“你那么高,我这么矮!”他还画图,用遗传学原理来解释。礼敬公和张夫人就请这方面的专家,例如相面先生,来和他辩论。结果,请来的专家辩论不过武大郎。不久后,这事就传开了,附近找不到这类专家了,因为人家来了,如果输了,就坏了名声。礼敬公夫妇就花重金,从外地请专家来。武二郎看见就因为这位猴儿哥,父母一盒子,一盒子地给人家金银,气愤得不得了。据传说,张夫人找人修补武大郎的书,也花了很多钱。这场辩论持续很长时间,终于把武大郎辩论败了。
1.1-2
自从武大郎回来了,礼敬公夫妇就带着孩子们走亲戚,到处给亲戚朋友送礼。到爷爷家时,爷爷看了武大郎打猴拳,高兴的不得了,大叫:“这是我孙子!”爷爷还领着他们去到了一家姓孙的,马戏团家庭。武大郎看见那家人的身高都和他差不多,高兴了,和他们一起玩起了马戏团的杂耍。武二郎也和他们一起玩。武大郎爬到了高杆的顶端。礼敬公看了,害怕了,喊:“危险,快下来!” 张夫人说:“没事,我在这接着他。老张公把儿子拉出了院子,对他说:“孩子的母亲都不害怕,你怕什么!” 过了一会儿,张三郎也出来了。爷爷问:“和他们一起玩呗!出来干啥!?” 张三郎回答: “看着都害怕!”
据传说,从这次旅行以后,武大郎接受了礼敬公是他的父亲,但仍然不接受张夫人(即妈祖)是他的母亲。而武二郎从此称呼他为孙猴子。
1.1-3
一天,爷爷,老张公来找张夫人说,“我有了一个计划,让武大郎和我玩一段时间。” 老张公给武大郎讲:“传说我们这种小人源于一个已经灭亡了的国家,邓国,所以现在人们都称呼我们为邓人。我们的祖宗也曾经姓邓。人们一听说姓邓,就知道我们是小矮人,所以我们的祖宗就改成了姓孙。我曾祖父忽然有了一个奇怪的想法,娶一位具有将军血统的大个子媳妇,改良遗传基因。他研究发现你妈家她们张家的闺女具有很强的将军遗传基因,于是他就改姓张了。他还建立了一个特别的基金,攒钱,娶一位张家的闺女做媳妇,培养出一位将军。他的理想被我我实现了。我的儿子娶了你妈,生出了你和武二郎。你们俩都有将军的特质。”
武大郎问:“我的什么特质是将军的特质?”
老张公忽然向路边的几个孩子喊:“你们都过来,谁能爬到这棵树的第三个树杈,我就给他买一串糖葫芦。”几个孩子很快就爬上了树,下来后得到了糖葫芦。老张公问武大郎:“你能爬上去不?”他很快就爬到了树顶,下来后也分到了糖葫芦。有几个孩子试过了,但爬不上去。老张公问他们:“你们不想要糖葫芦吗?为什么不爬上去?”那几个孩子都回答:“想要,但我爬不上去!”老张公也为他们买了糖葫芦,转头告诉武大郎:“我和你爸爸都像这几个孩子一样,不会爬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