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岩回忆录

本人的回忆录,宗教文化
正文

4 少青年

(2025-04-28 08:35:22) 下一个

目录:4.1 生命之树的故事;4.2 禅的故事;4.3 说我有桃花运;4.4 猪爷爷驴奶奶;4.5 真人医学实验的新闻;4.6 一个公案;4.7 灵魂转世的故事;4.8 心病入门病例;4.9 花花绿绿的报刊亭;4.10 刘团长的遗嘱

4.1 生命树的故事

1974年9月的一天,梁伯休假回家,来我家给我讲故事。他说:听人说,生命之树长得很慢,几千年才长多了两个节。这时,我四岁了,听了很兴奋,梦想着自己能有一棵生命之树。随后几年,他多次给我讲这一句话的故事,我听烦了。

我十几岁时,自己就去找关于生命树的文章,一看就不喜欢。过些年,我又去找,看了还是不喜欢。可能由于儿童时期对生命之树产生了感情,总是惦记着,每隔几年去看看,直到四十几岁才能理解。

A collage of images of people and animalsAI-generated content may be incorrect.

本来生命之树只有色蕴、行蕴和识蕴三个节。后来,古人发现受和想对人的影响很大,就把这两法从行蕴抽了出来,另做了两蕴:受蕴和想蕴,所以人们说,“生命之树几千年才长多了两个节”(如插图4.1.1-1下)。我在2014年,写完回忆录后,依据《佛学次第统编》重新组装了生命之树,参见第11章《生命之树》。

插图4.1-1源自古墨西哥(约公元1325年)。图1表明儿童时期的墨西哥听 “生命之树几千年才长多了两个节” 故事,很入迷。图2是古墨西哥传说中的生命之树。图3、 4、5是墨西哥长大后,根据传说重新创作了生命之树。

4.2 禅的故事

1975年9月的一天,梁伯回家探亲,又来我家给我讲故事。从前,有一个人,不知什么原因,她总是能听见许多怪声音;她就听。听听地,她甚至能听到蝴蝶飞的声音。在入睡前,她能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还能听到口哨声,嘶嘶声,嘀嘀声,呜呜声等。后来,她能听到,有人跟她说话,有人喊她,告诉她些什么,有人在像开会似的讨论问题,鸟叫声,水流声,蛙叫,风吹洞穴,下雨的声音,雷声,什么声音都能听到了。这时她就像疯了似的,总能听见各种声音,但她继续听。听听地,她就听明白了,练成了天耳通,修成了正果(即四沙门果,参见15.2.6节)。

梁伯还给我讲了许多练气功的方法,什么盯着燃香看、莲花观想、拳井,等。 我虽然对这些练习气功的方法着迷,却没练出来什么。大约在上小学四年级时,我自己买了一本名为《真气运行法》的气功书,开始按照书中说的练习,很快就有了真气的感觉,开始真正地练习气功了,直到19岁。本书,我把自己练习气功的心得体会集中编辑在了第12章《禅》。

A collage of different types of objectsAI-generated content may be incorrect.

2014年,我写完回忆录后,知道了梁伯给我讲故事是被刘团长指使的。这些故事都是佛教中著名的法案。而且我也知道了刘团长从我一岁时就知道我是 “图像思维型人” 。前文观音菩萨(如图4.2-1)修习禅定的案例,而她是语音思维型人,对我的禅定修习不实用。为什么刘团长却选择了这个对我来说是障碍的练习方法来诱导我练习气功?

于是我查阅了观音菩萨的原型,苏美尔女王苦芭芭(如插图4.2-2)。她脚踩祥云,表明她是行天,即她是文字思维型人,即语音思维型人。她的帽子上有两朵太阳花,表明她是夏娃。于是,我明白了,刘团长在告诉我,她女儿刘健君是观音菩萨类型的人,研究一下观音菩萨就懂得她了。金童(即亚当)和玉女(即夏娃)是两个古典心理学的基本模型。如右图笔者我设计出的上帝的两组三和合(参见10.9节《 三和合》)所示。

4.3 说我有桃花运

从我记事开始,每年春天桃花开的时候,脸上和身上就起桃花癣,像是长了白癜风似的,一片片的白癣,不疼不痒。妈妈到处打听,这有没有什么说法,是不是病?

一天妈妈对爸爸说:“前院儿老王家来了对儿会算命的亲戚,都是大学毕业的。我就去看热闹,问了关于卢岩的桃花癣。开始时算命先生说,是病,没什么危害,就是不好看。等他长大了,知道美了,自己就去医院买药,就治好了。”

妈妈问: “桃花癣与桃花劫(参见2.1《桃花劫》)有没有关系?”

算命先生说: “桃花劫要综合考虑,你说说这孩子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妈妈说: “有一次我的手被刀割伤了,我让他帮我包扎,他转身就跑。他说看见我的手流血,他的屁股疼。以前我二姐给了我们家几只鹅;他可喜欢了。他平常总是把鹅赶到草地上去放牧,在家里还喂它们。后来那几只鹅丢了。这孩子就上火了,嗓子肿得有两三天说不出话来了。”

算命先生说: “这孩子心思重,同情心强,重感情;不特殊,但少见,有1-2%的孩子这样。这孩子好说不?健谈不?”

妈妈回答: “不好说,有事他也说不清楚。”

算命先生说:“心思重又说不出来,将来谈恋爱时,你得注意开导,他容易受到感情的伤害。他还有别的特别吗?”

妈妈说:“他的眼睛有些特殊。”

听了妈妈对我眼睛的描述(参见第3章《肉眼通》),算命先生的说话方式变了,说:“你这孩子,我只能按算命书说,他的性格招女人喜欢,有女人缘。他有桃花劫,是被你们周围的什么人看上了,要招他做女婿。”

爸爸问:“我咋不知道他们家还有门子一家子都是大学毕业的亲戚?”

妈妈回答:“我以前也没听说过。我问了,但没听明白那俩人和他们家是什么关系,我都没听明白他们是亲戚还是朋友。人们说,就是城里人,找个关系或者说法,来农村度假来了,免费吃住。那也挺好啊!热闹!街坊邻居都热闹好几天了!”

爸爸妈妈怎么也想不出谁要招我做女婿,很快把这事忘了。

4.4 猪爷爷驴奶奶

小学的年龄,一天,回族的同学林涛和他妈妈张姨来我家作客,让我妈妈问林涛上个礼拜天发生了什么事。妈妈问了。林涛回答:“我去给猪爷爷驴奶奶磕头了(认祖归宗了)。”妈妈听了,愣住了,沉默不语。

我问林涛: “啥是猪爷爷驴奶奶?”

A collage of images of animals and peopleAI-generated content may be incorrect.

林涛回答: “是一幅画儿,上面画着一个女的和一头猪(如示意图4.4.1-1,但那不是真的,他们的画不给非穆斯林人看);他们说那是上帝。”

我奇怪地叨咕: “怎么上帝还是两个?这是什么玩笑!?”

林涛认真地回答:“不是开玩笑!叔叔阿姨们都这么说。他们小时候,他们的叔叔阿姨们也是这么告诉他们的。”

妈妈懵懂地说:“快别说了!看把孩子羞得!”

张姨说:“不不!牧师说他应该感到羞愧;是牧师吩咐我们带着孩子,让别人问这事的!”

妈妈似乎明白了这是回族人的文化传统,问:“我以前就听说过,还以为是人们埋汰你们回族人呢!你信吗?”

张姨说:“这是个典故,很少人懂。我听人解释过多次,听不明白!他们说,我们所说的猪爷爷驴奶奶,你们汉人称作玉女骑虎(如示意图4.4.1-2),是同一个典故,就是名字不同。唉!我还听说,你们汉人的佛祖释迦摩尼(图2所示的那个狮子王就是释迦摩尼)和观世音菩萨(如图2和4)实际是我们的祖宗,就是我们的猪爷爷驴奶奶!”

4.4-2 安士高

后来,笔者在电视上看到了专家对回族人这个说法给出了证实。历史记录(中国几处县志中有记载此事)显示,他们可能是在公元二至八世纪,追随伊朗人安士高(如插图4.4.1-5)来中国的波斯人。中国的汉人称他们为回族,他们的信仰为回教。他们自己认为回教是伊斯兰教的一个分支。笔者还看到了佛学家对回族人这个说法的评议,说玉女骑虎和猪爷爷驴奶奶确实是一个法案的不同名称。他们喜欢他们的教诫和教学方法,我们喜欢我们的说法和传统,总体来说,所教导的道理是一样的。

约公元二世纪,古伊朗人安士高随商团逃亡到了中国长安,无事可作。一天,他在一家禅堂旁听时,指点了几句禅,语惊四座。当时的中国人认为他揭示了上帝的秘密。他的禅法名作宝瓶气(如本书第12章所述),仅三个月,就在长安城流行起来了;三年就流传遍了全中国,一直流行到今天。也就是说,他到中国后,就立刻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活佛;那他的佛学知识达到了佛的程度吗?

安世高喜欢旅游,在中国到处走。据说一次路上,遇见一个自称是他前世的勇士持刀要杀他报仇。后来,那位勇士说是他家主人想请他过去传教,怕他不去,特别嘱咐他假装安士高的前世复仇。那武士的主人说,他这么一做,安世高一定会去拜会他。安世高听了, 哈哈大笑,就跟那位勇士去见他的主人了。这则寓言就结束了;读者知道为什么吗?

那位邀请安士高的主人的意思是:“你就是(古)伊朗再次天道轮回的天选之人亚当(华下文化作金童);很不幸,你不能取得王位,开创新纪元,被迫流亡海外。”安士高一听,对方了解自己的遭遇,是知己,当然想要会一会,就去了。那位邀请人是怎么知道安士高就是亚当转世的呢?

安士高说法,纠正了中国灵魂转世传说中的一些理论上的错误,这就所谓地得罪了他的在中国的前世,所以那位邀请人就想出了用“他的前世找他复仇”的闹剧来邀请他。据说,安士高把肉眼通(参见第3章《肉眼通》)和转世活佛(如第2章《桃花劫》中的常公)的做法重新传播到了中国。

4.4-3玉女骑虎

玉女骑虎是什么意思?玉女骑虎是中国古人对《桃花劫》中常公和桃花女裸体结婚前的称呼。前文所说的“猪爷爷驴奶奶” 是古代苏美尔人对安拉所造的须弥颅和苦芭芭(即亚当和夏娃)的称呼。这两个案例的道理相同。那回族人为什么称呼他们俩为猪和驴?解释参见15.2.3节《天选之子》。

4.5 真人医学实验的新闻

1982年的一天,妈妈给我讲她从半张旧报纸上看来的一则新闻报道,谈的是科学家为科学献身精神。

沈阳某部队和中国医科大学合作,进行着一项真人医学实验。说是一个古代的故事中,对主人公前半生的个人生活经历、病症、病理、治疗等方面的描述都很详细。现代的医生却不能对他的病确诊,原因是没有相关病例。可是,故事里的事是人为造成的,现实生活中百年不遇。为了研究古人是如何诊病的,他们决定,根据那个故事重新设计个医学实验,在现实生活中造一病例给现代的医生们参考,还附带研究灵魂转世。实验主要是观察人的行为,可能持续六七十年,实验的期限是由被实验的人能活多长时间决定的。

从社会中选出一组男孩儿和一组女孩儿。男孩儿组是秘密的,他们各自在自己家里的自然环境中长大。研究人员密密地从事研究工作,观察。女孩儿组中也有男孩儿,是公开的集中培训。他们长大后,再从男孩组和女孩组各选出一人,进行下一阶段的实验。

报纸说,国家为了这项实验研究,还建立了相关的法律,和一种秘密警察来维护这项实验的工作。这种警察可以指挥个体公民,让谁怎么说,谁就怎么说;让谁干什么,谁就干什么。比如说,男孩儿组的男孩儿不知道他们自己是实验对象,如果他身边的人知道了这事,不能装作不知道,秘密警察就可以迁走知情人。说是,若不然,这个实验完成不了。实验发起人还说:“实验中所有的事必须都是真的,假的肯定不行。在这个实验当中,谁犯法,谁坐牢;谁敢透露消息,乱说话,至少坐牢十年。”

实验的第一个阶段已经顺利地完成了。这时要进行下一个阶段的实验,主要涉及三个人物,一位父亲,他的女儿和另外一个男孩儿。说是一旦实验开始,那位父亲就会因此实验生病,最终会病死,不会看到自己实验的全部结果。实验中,发起者和他的女儿自愿为科研献身。他女儿发誓,自愿作为实验的对象,参加女孩儿组的培训;她父亲过世后,她会继续这个实验。她还发誓将来会学医,照顾那个男孩儿一辈子。到那时,他们都已经长大成人了。

报纸还说,那个男孩儿也会因为这个实验生病,甚至病重而死。说是,从坏的方面考虑,那个男孩即便不病死,也会全身是病。也有可能,这个男孩儿不生病。实验的发起者还说:这个实验到最后,公事公办,私情私了,谁也不许到法庭打官司。

我和妈妈谈论他们得了什么病的时候,我记得妈妈说:那位父亲和那个被最终选中的男孩儿都会因为这个实验生病,人不同,他们的病不会相同;但他们的病因都是一系列实验中的事件,从这个方面来说,他们得了相同的病(注1)。

注4.5-1,2014年,我在写回忆录时注意到了“俩人患了相同的病”的说法,就构成了发起人和被选中的男孩儿有共同的烦恼。而男孩儿从实验的一系列事件中学到了多种知识。根据佛教的异生性,“异生性就是烦恼和所知”(参见11.4.4.2-4节);这样发起人把自己的所知和烦恼传给了被选中的男孩儿。所以发起人成为了那男孩儿的教父,而那男孩儿就成为了发起人的教子,或称作灵魂转世。

4.6 一个公案

1983 年秋天,我在四台子村读初中一年级。一天,我在家门口等着路过的同学一起去上学,看着他们渐渐走近。忽然,一个人匆匆忙忙地横过路,掉了一本书在他们的前面。一个同学捡起书后,喊那人。那人回来后,与他们说话,并且把那本书送给了那位同学。路上,我拿过那本书来看,是本《犯罪心理学》,问他们: “那人跟你们说什么来着?”

那位同学回答:“那个人很奇怪!回来后,就要把书送给我,说,‘这是本好书;我已经看过了,不需要了’。我说不要。他却说,‘你不喜欢看,可以借给别人。你把这书借给一个人,你就多交一个朋友。你借给十个人看,你就多交了十个朋友。’ 他说他要赶路,说完就走了。”

我感觉奇怪:“赶路!南面,他出来的地方是一个大坑;他向北面去的地方是庄稼地。他那是在赶什么路啊!”

那位同学听得毛愣愣的:“呀!他是个什么东西!这书给你吧,我不要了!”

真是书非借不能读也;这本《犯罪心理学》是我认真读过的第一本真正的大学本科教材一类的书。书里面对各类人或团体的观察分析简单明了,应该说是一本心理学入门的好书。从那以后,我就逐渐喜欢研究人的心理,观察个人和团体的行为了,而且形成了习惯。

注4.6-1,佛教是古典心理学,和自然科学一样,属于共同法,佛学中的案例称作公案。从我的学生时期,入学初中、高中、大学、和研究生时都有怪事发生来看,这是刘团长把这则佛学公案改编成了一部小话剧表演给我看,来为我庆祝升入中学。那这公案表明了什么?人无所从来,无所去之处,却总是匆匆忙忙的,为什么?答案在心理学中。

4.7 灵魂转世的故事

在我的青少年时期,梁伯多次给我讲这个故事。古时候,有个守城的将军。一天,他听说,城里的集市上,一个年青人跟人打架,被打死了。他火急火燎地去到集市上,疯了似地抱着尸体,放声大哭:“孩子!是我害死了你呀!”。将军的随从们都不明白,就问:“你和这个乡下来的穷小子非亲非故,您怎么为他这么伤心?” 后来,那个将军被问得没办法了,就说:“这个年青人是我的下辈子。”

注4.7-1,过去,我曾几次在市场无缘无故地被人打。例如,一次,我正从农贸市场走出来,一个人跑过来把我推倒了,然后跑了。我站起来,气得不得了,四周看,什么人都没有。2014年我写完回忆录后才逐渐地理解了原因,是我的肉眼通(如图4.7-1,参见第3章)让贼群感觉它们的计划暴露了,感觉我在观察研究他们,被激怒了。

这样,我就懂得了故事中的年青人被人打死的原因。这位将军在做灵魂转世,选择了那个乡下的年青人作为他的下辈子。将军在他还是孩子的时候为他做了肉眼通。这天,那年轻人,将军的下辈子,到城里来玩,他的肉眼通激怒了贼群,被打死了,所以将军说是他杀死了那年轻人。

4.7-2

我对此故事感兴趣,却不明白,感觉奇怪!

梁伯说:“讲故事的人说,过去就有,往往是有钱有势的大人物,在哪个穷山沟子里,选个穷人家的孩子当下辈子。“上辈子”在“下辈子”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开始在他和他的父母家人都不知情的情况下,培养他,直到他长大成人;但是“上辈子”一辈子也不让“下辈子”看见他自己本人。等将来,“上辈子”死后会把他的所有财产和事业都传给那个被他看作为“下辈子”的穷孩子。

我问:“那个小孩儿不知道,怎么教?”

妈妈说:“上辈子能派使者。忽然来了个陌生人,和小孩儿玩,想交多少,就教多少!”

我问:“那个上辈子为什么不收养个孩子,干嘛这么费力地养个下辈子?”

梁伯说:“听人说,这是一种喜好,就有那种人爱养个 ‘下辈子’;但不是因为自己没有子女。我听人说,这种关系不亚于亲生子女、养子女、和义子女;而且只有这种关系的 “下辈子”才能真正地实现 “上辈子”留下来的事业和愿望。建立这种关系的目的,往往是那个 “上辈子”有自己一辈子做不完的事业,要委托他的 “下辈子”来完成。”

我说:“我看,是过去的人迷信。”梁伯说:“我听讲故事的人讲,做这事儿的人还真就不迷信。他们也不相信:人有物质上的灵魂;肉体就是个寄宿体。我听人讲,归根到底是个人兴趣所致;有人爱养鸟,有人爱种草,就有人有灵魂转世的兴趣儿。”

4.7-3

梁伯问:“你说 ‘不是有关系也不是没有关系’,是什么人际关系?”

我和我妈都猜不着。

梁伯说:“那是由灵魂转世产生的上辈子和下辈子之间的关系。这关系堪比父母和亲生子女,或者养子女、义子女之间的关系,却与这几种关系截然不同,自成一类。我听人说,这也算是父子关系;在古代的人际关系列表里,是有的,认可的。”

当时,我妈就说:“上辈子和下辈子不同时存在,那也不是人际关系呀!”

梁伯说:“能同时存在!我们前面说过的,那个守城将军的故事。那个将军认为那个乡下穷小子是他的下辈子!”

注4.7-3,1995年冬,刘团长背地里帮助我脱离黑社会的纠缠。那些贼老大问他和我是什么关系?他回答:我和卢岩不是有关系,也不是没有关系(参见6.10节)。就这样,2014年我写回忆录时发现了这个一直都藏在我背后的人,分析出了刘团长是在做灵魂转世实验,而我就是他在1996年秋(参见8.3节)最终选定的 “下辈子”。

4.8 心病入门病例

在我的青少年时期,梁伯几次给我讲这个故事, 他说这是一本书上的一个精神病入门病例。

甲人在路上,看见对面走来一个人,脸上流着血,匆匆忙忙地从集市上离开。当时,甲人有点儿吃惊,但没在意。走过去后,他忽然想:“哎呀!刚才那个人好像认识。” 甲人却想不起来那人是谁,或者在哪儿见过。过了几天,甲人听说那个脸上流血的人死了,就感觉不舒服。几天后,甲人病了。

梁伯讲:甲人那病的治疗办法,就是去参加那个人的葬礼,去恭恭敬敬地给人家送殡。

注4.8-1,2014年后,我根据这个病历,分析出了神的外貌(参见10.8节《神的外貌》),和精神病的治疗原则(参见10.6节《治疗心理疾病的原则》)。

4.9 花花绿绿的报刊亭

1987年秋,我高中一年级的时候,同学们刚刚来到大虎山镇,就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儿。他们说,大虎山这个小地方,怎么这么多卖气功书的!火车站有卖,报刊亭卖,书店里也卖。而且气功书的种类繁多,有二十几种书和杂志。全中国能有多少种气功杂志!大虎山周围的镇上,有的一种也没有,多的也不过有两种。怎么的?大虎山是气功之乡啊!有多少人练气功?于是,他们开始调查所有家在大虎山的同学,结果发现就我一个人练过气功。

那时,我也有这一疑问,问过报刊亭卖杂志的人。她说:“那些来送这些杂志的人,让我们摆着卖,卖不了,他们拿回去,不要我们的钱。我们就把这些杂志摆出来,花花绿绿的新杂志,摆着好看,引人注目。买这种杂志的人不多,你是买这种杂志最多的人。”

注4.9,2014年,我完成回忆录后,发现我能从2011年得到刘团长过世的消息时,爆发的大爆炸(中文中古代称作鬼病,现代称作癔症;英文中过去称作歇斯底里,现在称作皈依失调;参见10.2 节的大爆炸)中生存下来,要归功于我良好的禅定技能和知识。而我的这些知识和技能来源于我在青少年时读了许多报刊杂志中关于气功和宗教的文章。

从我入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时期,都有怪事发生来判断,这次我同学们的调查事件是刘团长安排的。那个做了十余年亏本生意的人是刘团长。他为了让我学气功,赔钱供给气功书充斥了大虎山镇。有必要花费这么大力气吗?有!我在杂志上读到过,有个和尚说过,“证得了四禅(参见第12章《禅》)的人,将来肯定能修成正果;即便是不幸堕入了地狱(即患了精神病),也能自己想办法爬上来;到老了再不济,也能证得个三果圣人(参见15.2.6节《小乘果》)。” 本书是刘团长在做灵魂转世实验;实验对象必须有四禅的功力,刘团长才会送他去地狱,否则,去地狱回不来了,那是害人害己,劳而无功。

4.10 刘团长的遗嘱

一九九一年初春,我在黑山县第一高中复读高三。一天,我爸和梁伯来看我。

当走进饭店的房间,我注意到他们已经让饭店布置了一间包房。房间里除了一个正常的饭桌,在屋地的宽阔处还摆放着一套老式的一尺来高的方便饭桌和几个小凳子。桌上有暖壶和几个旧式的粗瓷大碗。

爸爸对我说:“你从小就爱听你梁伯讲故事。现在他的肺癌已经到了晚期,所以这是他最后一次给你讲故事了。这次的故事,你梁伯希望你能记住一辈子。他不但要讲给你听,还要演示给你看。”

第一条遗嘱

爸爸说着,拉我坐到了小桌边,说:“故事说,以前一个人得了渴病,需要不停地喝水。大量的水可以缓解他的病症,延续他的生命。这个人总是随身带着两桶水,用扁担挑着走,以便随时有水喝。每到一个村子或者新的地方,他都先找井。在井边喝完水后,再装满两只水桶,然后挑着两桶水再继续赶路。”

梁伯在我们后面喊道:“我现在就得了渴病,给我一大碗水。”

我爸大声回答:“好嘞!服务员!这个房间要水!” 说着,我爸就从暖壶往大碗里倒水,然后又参了点儿凉水。爸爸对我说:“喝之前要注意水温,得先试试水温,就这样试一试。” 说着,他就把食指插进了水碗,又对我说:“感觉一下!你来试一试!”

我回答:“我的手不干净。”

我爸说:“让你试,你就试一试!要不然你梁伯该生气了啊!”

我就把手指插进了水碗,试了试,说:“温水,感觉有点儿凉。”

梁伯说:“记住!温水,手指的感觉有点儿凉才是适合喝的温度。”

我爸准备换一碗水给梁伯。他说:“不换!换了,你们俩用手指再给我试一次。”

我爸爸没办法,就把水递给了他,说:“我看不用演两次!那你就少喝两口,让卢岩看看就行了。”

梁伯说:“卢岩!你看着!我要都喝了。” 喝了两大口后又说:“大不了多去一趟厕所。” 梁伯喝了水之后,又说:“二秃子!你能记住这件事儿不,要不啊!咱在演习一次。”

我回答:“没问题,我能记住。”

梁伯让我重复一遍这个故事。

注4.10-1,第一条遗嘱,约在2010年,40岁时,我的觉思失调症已经发育成熟,这是情感上的创伤引起的,胃肠溃疡是伴发病。我需要时常喝大量的水来冲淡有刺激的内分泌,来消减痛苦和疏通胃肠的走动,以免胃肠表面被腐蚀性分泌物灼伤。2012年夏,一次因为喝了大量的热水,我的胃肠被烫伤了。那水不是很热,而是我喝水的量大。我开始用手指试水温,试图找出合适的水温:温水,手指的感觉有点儿凉,才合适。这时,我忽然想起了上面的细节,“梁伯说,记住!温水,手指的感觉有点儿凉是适合喝的温度”。我明白了梁伯是刘团长的使者,是刘团长安排他在我的身边,陪伴我长大的。我的病不是自然而然地患上的,而是被刘团长有预谋地陷害了。他为了不破坏我和梁伯的关系,所以用的是暗喻。

我的病症伴有呼吸障碍。插图4.10.1-3是古代墨西哥的墨西哥(又名特拉洛克)堕入地狱(即患了心理疾病)期间的图画。图上部有大量的水流入他的体内,表示他患了胃肠溃疡;脸上有个色条罩住了他的鼻子,还有个有棱角的碎片;那表示他患有呼吸障碍。其它的标志显示墨西哥从此案例悟出了翠玉女是女神,而她爸爸舍利王具有上帝的全部神通和业绩。

图4中央是古埃及的众生之母夏娃。类比可知,她头顶的蜣螂虫击垮了狮子王亚当,表示亚当被夏娃创伤后,患了胃肠溃疡,而且也伴有呼吸障碍。呼吸障碍是由“狮子王亚当被装进了容器” 来表示的。

第二条遗嘱

吃饭的时候,梁伯忽然对我爸爸说:“百杨!现在开始吧!”

爸爸站起来,走到了梁伯背后侧边,笔直地站着,像似在表演似的,庄重地说:“卢岩!你从小就和你梁伯情投意合,爱听他给你讲故事。你们俩是忘年交。人生这一辈子,有一个这样的朋友,就应该知足。现在,你梁伯患了肺癌,已经到了晚期;他还有高血压。医生说他还可能活一个月。他临死前从抚顺赶来看你,就是为了给你讲这个 ‘怪病人不停地喝水的故事’。他还有一句话,要亲口对你说。”

梁伯郑重地对我说:“卢岩!你要好好学习,如果能考上好一点儿的大学,那当然更好。上了不好的大学,也行。不管什么大学,只要你能念上大学,那你将来的前途就是一片光明,有与众不同的前程。”

我问:“谁不是这样,我有啥特殊的?” 我爸爸也这样问。

梁伯回答:“卢岩就是和别人不一样。同样上大学,卢岩会比别人更有前途,因为卢岩是我看着长大的。卢岩!你给我重复一遍我今天对你所做的两件事儿。”

我重复遗嘱,第一条,一个人得了什么奇怪的病,总是不停地喝水的故事。喝水前,注意水温,水温是手指的感觉有点儿凉,才适合喝。第二条:只要我能上大学,就会有格外光明的前途,因为我是你看着长大的。

吃饭时,梁伯说:“卢岩你四处看看这屋的布置,回忆一下从我们进屋到现在发生的所有的事儿。”爸爸和他不时地给我指出要点,帮我回忆:小饭桌,水碗,倒水,试水温,喝水,和梁伯对我的期望等。

注4.10-2,2014年,我完成了回忆录,回忆起了三岁之前的事,证明了宿命通(参见10.5节),知道了刘团长从我1岁到34岁,一直密密地在背后关照我。这条遗嘱,刘团长还说,他挑选灵魂转世的下辈子,要求至少是大学毕业。可是,我还有个疑问,这个实验的成功概率是多少?这几率取决于宿命智,虽然我回忆出了三岁之前的事,证明了宿命智可能是存在的,什么是宿命智?可靠吗?我迷惑不解。

第三条遗嘱

吃完饭从包房出来前,梁伯让我环视一遍这间包房。出了饭店,他还让我环顾饭店周围的环境,道路、树木、风和气温等。

我爸问他:“你为什么老是让他看东看西?”

梁伯回答:“卢岩,过目不忘,看了这情景,感觉了这气候,他就能记住一辈子。事后,他就能根据这些树木,温度和风等回忆起今天咱们做过的事,讲过的话。”

爸爸莫明其妙地叨咕:“过目不忘!卢岩还有这能力!”

梁伯坚定地回答:“有!我知道!因为他是我看着长大的!”

他离开这里后的第六天,在抚顺医院过世了。

注4.10-3,2016年春,我在复读自己的《回忆录》时发现,梁伯说我过目不忘,还总是让我看这儿看那儿,意识到了刘团长知道我是图像思维型人。我查阅了现代心理学的书籍,得出了10.7节《宿命智》的结论。

返回卢岩回忆录的目录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