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和博

改革宗神学博客。分享神学研究心得,结交志同道合朋友。座右铭:仁教,心学,法治,德政。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基督教与教会

(2007-08-14 07:34:12) 下一个

选自王志勇《基督教神学十论》
 

要义:教会是真理的柱石和根基。

教会的使命就是为真理作见证,训练上帝的子民。

 

1.教会是信徒之母

教会是信徒之母(加4:26),上帝为他的儿女所预备的家,是“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提前3:15)。上帝“要藉着教会使天上执政的、掌权的,现在得知上帝百般的智慧”(弗3:10)。所以,教会非常重要,耶稣就是“为教会作万有之首。教会是他的身体,是那充满万有者所充满的”(弗1:2223)。

 

2.教会的荣耀并不在于人数的多寡

根据圣经的启示,基督的教会是一个荣耀的教会。但教会的荣耀并不在于人数的多寡。主后322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正式承认基督教后,就把教会送上宝座,置于最高的地位,导致加入教会的人与日俱增;在当时成为教友是一件非常光荣、时髦的事,也会得到很多的好处,所以很多人加入,成为挂名的基督徒。今天,在中国也有类似的情况,很多人把读圣经、信耶稣当作一种时髦,是开放的表现,“我家里也有一本圣经”,“我也信耶稣”,似乎已经成为新的时尚。

 

3.真教会的首要标记就是传讲上帝的真理

但作为一个基督徒并不那么简单,似乎很少人理解,基督徒是藉着耶稣基督的宝血罪得赦免,并进入主用宝血与我们所立的新约(林前11:25),从此之后,他要完完全全地顺服在上帝的约法之下,与撒但和肉体所导致的罪进行激烈的争战。哪里有上帝的真理,哪里就是基督的教会。真教会的标记,就是传扬上帝的真理。到教会中来,主要目的并不是求安静,而是要聆听真道。

 

4.教会是培训基督精兵的基地

教会是培训基地,教会要用上帝的真道,藉着上帝的圣灵,培训上帝的子民与个人和社会的罪恶争战,完成上帝所赋予的治理全地的使命。上帝的荣耀是整个教会崇拜的中心。以人为本的世界向来是反对以上帝为本的基督教会的,女人的后裔与蛇的后裔彼此之间的争战会持续下去,直到主耶稣再来进行最后的审判,上帝的子民完全地得胜。从世界而来的逼迫,对教会而言是一项荣誉,“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太5:10),我们有没有分享这样的福分?今天教会面临的最大危机是来自内部,就是教会的世俗化,不合乎圣经的信仰,不关心圣经的教义。让我们恳切地祷告,寻求圣灵的更新,使我们“在所信的道上恒心,根基稳固,坚定不移,不至被引动失去福音的盼望”(西1:23)。

 

5.真教会的三大标记

教会是帮助人自治,训练人自治的另一个重要的组织。人最重要的是自治,根据上帝的律法,自己管理自己。教会这一组织是上帝特别设立的,她主要的作用就是传讲上帝的真道,施行圣经中所启示的圣礼(洗礼和圣餐),并管教教会的成员。这三项也是真教会的标志。不具备这三项,就不是有组织的真教会。

 

6.教会中有狼,教会外有羊

新教在传统上都区分有形的教会和无形的教会。有些人虽在教会之中,但并不是真正信主的人,可能是自己欺骗自己。涉及教会的状况,奥古斯丁曾说:“教会中有狼,教会外有羊。”这就是说,在有形教会之中,既有隐蔽的潜伏的仇敌,也有自以为得救,其实并没有得救的人。另外,在有形教会之外,还有信主的人,只是还没有到归正的时候,或者还没有进入教会。在耶稣在撒种的比喻中,启示了四种情况,只有一种,就是那撒在好地上的种子长大结实(太13:38)。他解释说这是因为世上的思虑,钱财的迷惑,遭受患难逼迫。只有一小部分口里承认耶稣是主的人真正保留下来。所以,有形的教会在任何时候,都会有魔鬼的军队混在里面。彼得提醒基督徒小心那些假教师:“从前在百姓中有假先知起来,将来在你们中间也必有假师傅,私自引进陷害人的异端。连买他们的主他们也不承认,自取速速的灭亡。将有许多人随从他们邪淫的行为,便叫真道因他们的缘故被毁谤”(彼后2:12

 

7.无形的教会是真信徒的聚会

无形的教会是真信徒的聚会,他们将来在死的时候要升天,在新天新地中。他们是基督在创世之前就拣选的(弗1:4),这一教会部分与有形的教会重合,但在人数上要比有形的教会少。上帝应许要把这些人带入天国(约14:2)(我们也可以称所有受洗的口里承认耶稣是主的基督徒为“历史上的教会”;而在最后审判日聚集圣徒为“末日的教会” )。

 

8.有形的教会必然是等级式的

有形的教会必然是等级式的。它反映上帝的三个位格在创造上彼此的关系。会众各有不同的功能,有的是治理的,有的是随从的,就像在家庭中的情况一样。有主教,也叫监督,或长老,这些称呼都是可以互换的。还有执事。执事是长老的助手。《使徒行传》中用“管理饭食”来生动地描述他们的功能(徒6:4)。使徒们专心以祈祷传道为事,而鳏寡孤独之人可以去找执事来解决他们的问题。执事在某些情况下,有时也为新信主的人施洗,比如腓利就是一个执事,他为埃塞俄比亚的那位太监施洗(徒8:38)。在初期教会中,执事是长老的助手,但他们也能够做一些在现代教会中牧师所做的事情。对长老和助手这两种职事的要求几乎都是一样的:已经结婚,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有节制。作长老的首先要作执事服事:“这等人也要先受试验,若没有可责之处,然后叫他们作执事”(提前3:10执事的妻子也应当是“必须端庄,不说谗言,有节制,凡事忠心”(提前3:11

 

9.教会的治理有等级制,但并不是官僚制

这些职事的功能有很多方式划分:治理的长老,讲道的长老,监督其他长老的主教,监督教会事物的委员,传道人,教师等。“他所赐的有使徒,有先知,有传福音的,有牧师和教师”(弗4:11保罗并没有在这些职分之间作明确的划分,他所强调的是各人恩赐的不同。但现代教会中倾向于把不同的恩赐隔离在不同的职分里,这种等级制就僵化了,划分得非常具体,远远超过圣经所启示的。这样教会的职分不再是等级制,而是官僚制了。早期教会的管理模式模仿的是罗马帝国正在崩溃的政府运作模式。现代教会仍然是在这个模式中运作。

 

10.家长始终承担重要的祭司的功能

在旧约圣经中确认的是家长为家庭的祭司。在逾越节的时候,由家长带领全家敬拜上帝。“你们的儿女问你们说:‘行这礼是什么意思?’你们就说:‘这是献给耶和华逾越节的祭。当以色列人在埃及的时候,他击杀埃及人,越过以色列人的房屋,救了我们各家。于是百姓低头下拜。”(出12:2627)希伯来人离开埃及后,上帝确立了集中式的祭司制(利3),但这种祭司制度从来没有替代家庭祭司的活动;只是补充家庭祭司的活动。家庭敬拜的大部分还是在家中进行的。

 

11.信徒皆为祭司

就在上帝向以色列人颁行十诫之前,上帝宣告:“你们要归我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这些话你要告诉以色列人。”(出19:6)这一预言在基督来临的时候应验了,彼得说:“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上帝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2:9)每一个信徒都是祭司。这并不是使每个信耶稣的人都成为独特的人,有不容置疑的权柄。而是每个信徒,不管是弟兄还是姊妹,当他或她是一家之长时,他或她就是家庭的祭司。教会的带领人一定是男性,绝对不能是女性,但失去丈夫的女性则是家庭中合法的祭司,在家庭中完成祭司的职责。当然,妻子也是祭司,因为她们管理饭食,是家庭中长老的助手。

 

12.女性不能带领教会

女性是不是能够带领教会,这对相信圣经见证的人并不是问题。拒绝承认圣经的这一教导,就是并不相信圣经的权威。这个问题是试验一个教会是不是持守圣经信仰的试金石。保罗写道:“我不许女人讲道,也不许她辖管男人,只要沉静。因为先造的是亚当,后造的是夏娃,且不是亚当被引诱,乃是女人被引诱,陷在罪里。”(提前2:1214)保罗对此很坚强:“妇女在会中要闭口不言,像在圣徒的众教会一样,因为不准她们说话。她们总要顺服,正如律法所说的。她们若要学什么,可以在家里问自己的丈夫,因为妇女在会中说话原是可耻的”(林前14:3435很多人曲解圣经,认为当时妇女的文化水平低下,所以不能带领教会。然而,这节经文讲得非常清楚,使徒保罗本身并没有提及当时的文化背景,而是以上帝创造的次序为依据。按立妇女作教会的带领人(长老、牧师和执事),就是公然叛逆上帝。这就是圣经中的教导。

 

一.会众

要义:“我信圣徒相通”。(《使徒信经》)

 

1.教会是一个真正的社团

教会乃是众圣徒的交通,就是彼此交通的弟兄姊妹,也就是指有组织的教会。教会是上帝的家,家庭所具有的问题,教会里都有。教会是信徒的聚集,每周一次逢礼拜日聚会。教会是一个真正的社团,她以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信仰、共同的负担、共同的福分为根基。

 

2.教会是一个彼此相爱的团体

耶稣告诉他的门徒说:“你们要彼此相爱,像我爱你们一样,这就是我的命令。”(约15:12“我这样吩咐你们,是要叫你们彼此相爱”(约15:17约翰写道:“主为我们舍命,我们从此就知道何为爱,我们也当为弟兄舍命”(约壹3:16事实上,“我们因为爱弟兄,就晓得是已经出死入生了。没有爱心的,仍住在死中”(约壹3:14)。彼得晓得:“你们既因顺从真理,洁净了自己的心,以致爱弟兄没有虚假,就当从心里彼此切实相爱”(彼前1:22教会是一个人们彼此合作彼此相爱的组织。这是稳重的人成熟的爱,不是小孩子的情绪性反应:“使我们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诡计和欺骗的法术,被一切异教之风摇动,飘来飘去,就随从各样的异端。惟用爱心说诚实话,凡事长进,连于元首基督。全身都靠他联络得合式,百节各按各职,照着各体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体渐渐增长,在爱中建立自己”(弗4:1416教会就是基督的身体,基督就是教会的头。教会要通过圣经真道,弟兄姊妹彼此建造。不要被各种新奇的理论动摇。基督是靠纯正的真道和彼此的相爱使他的身体合在一起的。纯正的真道和彼此的相爱对于教会的存续都是非常重要的。可惜的是,在实践中,很多教会走向偏颇:或者是有纯正的教义,但彼此之间冷若冰霜,或者是彼此的相爱,但在教理上却是胡说八道。教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比较成熟稳定,但彼此之间的爱却冷淡了,或者彼此之间高兴欢喜,但在教理上却是稀奇古怪。

 

3.真正的爱就是遵行上帝的诫命

爱涉及到很强的个人的委身。我们读到“贪财是万恶之根”(提前6:10),这就是说贪财之人对钱财的爱,拼命攫取,抓牢不放,决不松手,整个的一生都是以钱财为中心。这是对爱的很好的说明,人类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但这一定义并没有内容,我们必须问自己:“根据什么爱?”我们到底应当爱我们弟兄姊妹的什么?爱的标准是什么?我们如何与弟兄姊妹相处?答案就在保罗写给罗马人的书信中:“爱是不加害与人的,所以爱就完全了律法”(罗13:10爱应当是合乎律法的,要注意到上帝公义的标准,而且寻求把上帝的标准应用在每一个处境中。不要向基督徒同伴说谎话,不要在他们遭遇危机的时候袖手旁观。爱就是把上帝的律法付诸实践,也是在情感上紧紧抓住基督的门徒不放,当然要合乎上帝的律法。爱不是一种毫无标准、不加分辨的情绪:爱是根据上帝的律法,全面地关心他人的益处。爱绝对不是不法的借口。所以,使徒约翰强调说:“我们若照他的命令行,这就是爱”(约壹6)。

 

4.十字架是上帝的慈爱与上帝的公义的至高标记

把上帝的慈爱和上帝的律法连在一起,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耶稣基督的十字架。上帝的慈爱同样展现在上帝对违法者的复仇上。上帝施行他的审判,不徇情面。“因为耶和华你们的上帝,他是万神之神,万主之主,至大的上帝,大有能力,大而可畏,不以貌取人,也不受贿赂。他为孤儿寡妇伸冤,又怜爱寄居的,赐给他衣食。所以你们要怜爱寄居的,因为你们在埃及地也作过寄居的。”(申10:1719)寄居的人在上帝的约法之外,是没有受过割礼的人,上帝的审判在历史上是经常临到他们的。但上帝仍然吩咐希伯来人爱他们。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希伯来人要诚实地对待他们,要完全按上帝的律法保护他们。上帝是全世界的主宰,他要求所有的人都要注意他的诫命。这就是圣经中爱的教义: 要施行公义的审判,要用上帝的律法统治所有的人,包括寄居的在内。爱是律法的完成。所以,十字架就是上帝的慈爱与上帝的公义的至高标记:基督死在十字架上就是为了满足上帝对公义的要求,而上帝的儿子这一献祭显明了上帝对其子民无与伦比的大爱。

 

5.对弟兄的爱则是以他人的益处为导向

从概念上来说,对弟兄的爱和对钱财的爱是不同的。对钱财的爱是以自我为导向,是满足自己的贪欲。而对弟兄的爱则是以他人的益处为导向,就像基督为他的朋友舍命一样。一个人可以爱金钱,如果他把金钱视为他的工作果效的标记,表明他的产品有竞争力,物美价廉,为消费者所接受。在自由竞争市场框架内的金钱不一定就是邪恶的。如果把金钱视为消费者的满意指标,那么金钱就是合法的,对这种金钱的追求也是合法的。但是,如果是为了挣钱而挣钱,甚至为了得到金钱,不顾别人死活(比如出卖黄色书刊,欺骗穷人等),这种金钱就是堕落叛逆之人自我崇拜的标记。如何界定一种爱是好的还是坏的,关键还是要看行为的动机。上帝的律法就为我们提供了判断我们的爱是善是恶的标准。

 

6.教会是一个众肢体彼此配搭的有机整体

健康的教会是由各种各样的人组成的。保罗用一个身体的肢体来描述教会: 有头,有眼睛,有手,有不体面的,也有不俊美的,但惟有耶稣基督才是教会的头,大家都处在他的看顾之下(林前12)。任何一个运转正常的教会都要有劳动的分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技能。教会要运作起来,要有活力,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教会要在上帝的面前为其集体的运作集体负责。个人因为在集体之中,福分也会临到个人的身上,审判也是如此。上帝既是一又是多;我们既是一也是多。所以上帝所要求的是包容性的教会,能够把彼此孤立,生活在孤独之中的人带到一个有意义的社团中,并使人有一种团体的归属感。人都在服事高于他自身的东西。什么能够使他们短促的生命得以延续,他们就服事什么。他们服事永恒的事业,服事得胜的事业。人的特征既是服事。或者是服事上帝,或者是服事撒但,人总是要服事的。服事上帝的标记就是服事他人,特别是那些有着共同信仰的人。教会中带领人的标准是对教会的服事:“你们里头为大的,倒要像年幼的;为首领的,倒要像服事人的。”(路22:26)基督就是受苦的仆人。他在患难中的服事确立了他全面得胜的根基。他服事上帝,又服事人;我们一定既要服事上帝,又要服事人。他通过甘心乐意地服事,得了天上地下一切的权柄,我们虽然是受造物,也要同样通过服事而接受全方位的权柄。

 

7.教会也有福利的功能

教会也有福利功能。教会要照顾年老的人,照顾无人帮助的寡妇(提前5)。不仅要照顾地方教会的成员,也要照顾那些受灾的人(林后9)。但是教会的慈善事业不是毫无标准,不加分辨的。保罗写道:“我们在你们那里的时候,曾吩咐你们说,若有人不肯做工,就不可吃饭”(帖后3:10教会是基督的身体,基督为教会提供了眼睛、耳朵和律法标准,这样教会的带领人就不会浪费忠心之人所纳的十一奉献和其他的金钱。教会的慈善基金绝对不能救助邪恶,如同冒牌的弥赛亚式国家所作的那样,他们在二十世纪救助的是那些邪恶的人、失败的人、上帝的仇敌。教会的慈善基金绝对不能救助那些懒惰的人,也绝对不能救助那些叛逆上帝律法的人。

 

二.圣约

要义:“凡遵守他的约和他法度的人,耶和华都以慈爱诚实待他”(诗2510)。

 

1.上帝与人所立的圣约都是治理之约

上帝与亚当立约,又与挪亚立约。这约都是治理之约,赐人权柄征服全地,但要在上帝的至高权柄和律法之下。上帝也与亚伯兰立约,并把亚伯兰的名字改为亚伯拉罕,并确立了立约的标记-割礼。上帝又与亚伯拉罕的孙子雅各立约,并把他的名字改为以色列,应许赐福他手中的工作(创32:2430)。上帝与摩西和以色列的后裔立约,应许他们如果遵行他的律法就蒙祝福,如果违背他的律法就受咒诅(申828)。约就是圣约,涉及双方的责任和应许。上帝作为宇宙的统治者向被拣选的人或团体提供了一个和约,他们接受这一和约作为他们降服的凭据。圣约定明了双方的责任: 君王要提供保护和祝福,而臣民则要顺服。圣约中也有审判的条款:如果臣民叛逆,就会有咒诅从君王临到。

 

2.上帝与亚伯拉罕所立的恩典之约适用于所有的基督徒

上帝与亚伯拉罕所立的圣约是恩典之约,这一恩典之约的核心是罪人因信称义。这一圣约今天顺延到教会。它包括有形的,有组织的教会。保罗写道:“凡照此理而行的,愿平安、怜悯加给他们和上帝的以色列民”(加6:16他也写信给在以弗所教会中的外邦人:“所以你们应当记念,你们从前按肉体是外邦人,是称为没受割礼的,这名原是那些凭人手在肉身上称为受割礼之人所起的。那时,你们与基督无关,在以色列国民以外,在所应许的诸约上是局外人,并且活在世上没有指望,没有上帝。你们从前远离上帝的人,如今却在基督耶稣里,靠着他的血,已经得亲近了”(弗2:1113以弗所人原来在所应许的诸约上是局外人;我们也是如此。上帝与我们外邦人立了新约,应验了先知耶利米在《耶利米书》313234节中所预言的:“所以主指责他的百姓说:‘日子将到,我要与以色列家和犹大家另立新约;不像我拉着他们祖宗的手领他们出埃及的时候,与他们所立的约,因为他们不恒心守我的约,我也不理他们。’这是主说的。主又说:‘那些日子以后,我与以色列家所立的约乃是这样: 我要将我的律法放在他们里面,写在他们心上;我要作他们的上帝,他们要作我的子民”〔来8:810

 

3.丧失了上帝之和约的教义就丧失了得胜的异象

撒但欺骗归正基督的人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使成千上万的基督徒相信,尽管他们受了洗,他们仍然不受上帝圣约的约束。而洗礼本来就是在新约时代上帝与个人和教会立约的标记。撒但说服他们,今天已经不存在什么约了,尽管有新约圣经的作者明确见证上帝之约的存在。如果没有约,人与上帝的和好就是没有任何条件的。既然人与上帝的和好没有任何条件,上帝的约法结构就不再适用了。今天在很多教会中,盛行这样的教导。但是,如果这样的约确实不存在,那治理之约也是过时了,人就完全失去了律法的指南:不管是在道德方面,还是在行为方面,治理方面。没有上帝的律法。我们就没有治理的工具。基督徒失去了治理的工具,撒但在世上的王国就不会感受到任何的压力了。如果基督徒根据上帝的律法治理全地,撒但在世上的国度就会手忙脚乱。这是教会在这个世纪以来最大的悲哀。耶稣基督的教会不再是上帝战无不胜的大军,成了追求神秘感受逃避社会问题的人的收容所。因为丧失了上帝之和约的教义,上帝的子民就丧失了得胜的异象。

 

4.上帝与罪人所立的和约的关键是罪人无条件投降

在当今教会中,上帝的子民不再像和平的使者一样,拿着自己得胜君王所立的和约,去到君主已经受到致命打击的叛逆的国民面前,宣告上帝的和约-无条件地降服。他们倒像是讨饭的乞丐,苦苦祈求罪人运用他的自由意志接受基督的救恩,祈求罪人运用他的自由意志参加教会的敬拜。他们就像当初以色列的探子一样,不过他们做的更拙劣,他们奉命去寻找像喇哈这样的人,劝说他们离开自己的家园,与以色列人一同生活在旷野之中,直到世界末日审判的来临。从他们对基督国度的概念你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上帝只是想让他的子民永远生活在旷野之中。现代教会中,很多基督徒丧失了上帝的和约的教义,不知道上帝是全地的大君王,他是历史的绝对主宰,他所立的与罪人和好的圣约就是罪人无条件投降的和约。他们的信心甚至不如基督到来之前以色列人的信心。但是,我们要知道,基督的服事就是要人们更多地认识上帝,明白上帝赐给人的治理的使命。在《希伯来书》八章、十章中我们读到,耶稣基督与我们立了一个更美的约;耶稣并没有废弃圣约和律法的概念。但你从二十世纪教会的众多讲道中很少听到人宣讲上帝的圣约和律法。我们都知道主耶稣藉着他的宝血和我们另立新约,但由于受教会中律法虚无主义的影响,这新约具体什么内容,我们则是一无所知。

 

三.圣礼

要义:信心是得救的器皿,圣礼是立约的标记。

 

1.新约基督教会只有洗礼与圣餐两大圣礼

旧约时代上帝设立了两个圣礼,一是割礼,一是逾越节;新约时代耶稣设立了洗礼代替割礼,圣餐代替逾越节。基督在加略山流了宝血之后,流血的祭礼就由无血的礼仪取代了。旧约的两项圣礼都是要流血的,但新约的两项圣礼都没有流血,然而两约圣礼的意义则是完全相同的,而且数目也相同。新约基督教会只有洗礼与圣餐两大圣礼。

 

 2.洗礼是由教会施行的上帝与人立约的标记

 洗礼是由教会施行的上帝与人立约的标记。新约中讲到的洗礼大部分是指施洗约翰的洗礼,施洗约翰是耶稣在世上的亲属(路1:36)。他的服事就是为耶稣的服事作预备,耶稣在服事的开始就是受的他的洗(太3:1316)。洗礼一词在古典希腊文中是指浸、洗的意思。新约圣经中惟一讲到洗礼的方式的地方是在《希伯来书》910节,这个词在中文和合本中翻译为“洗濯”,在旧约中就是“洒”。

 

3.割礼并不是重生的标记

为什么在旧约中家里的每个人都要受割礼,原因并不在于所有的人都是重生的人。而是因为家长已经把他自己置于上帝的和约之下,既然他是负责治理全家的,每个家人都要承认他对上帝的间接的顺服。上帝的律法通过一家之主在全家施行。每个家人都与这个约有份,这是因为家庭中每个成员都在家长的管理下集体承担责任。上帝的圣约总是两个方面:顺服得祝福,悖逆遭毁灭。处在约法之下的人都是成圣的,都受到保护,他或许不是重生的人,但他因为在行为上处于上帝的约法之下,他也已经分别为圣。

 

4.洗礼是新约时代的割礼

大多数教会相信洗礼是新约时代的割礼。我们知道亚伯拉罕为他家中的每个男性施行割礼(创17:23)。这表明洗礼就像割礼一样,是与上帝立约的记号,一个受洗的人就在仪式上把自己置于上帝和约的条款的约束下。他受的益处是上帝的保护,但他也藉着洗礼承认如果他叛逆上帝和上帝的律法就会给自己带来审判。

 

5.虽未重生但已成圣的意思

在新约里也有这样的未得重生但已成圣的例子。是发生在信者和不信者的婚姻中。保罗写道:“因为,不信的丈夫就因着妻子成了圣洁,并且不信的妻子就因着丈夫成了圣洁。不然你们的儿女就不洁净,但如今他们是圣洁的了”(林前7:14这是不是说因着重生的妻子,上帝就会自动地使他的丈夫得到重生?那么保罗的意思到底是什么?保罗是在宣讲“因婚姻而得救”吗?显然不是。这一圣洁就是上帝把丈夫或妻子置于他的圣约之下,使之受益,待他们与那些不处于圣约管理之下的人不同。他们的孩子也是如此。他们都是圣洁的,是分别为圣的。上帝以特别的方式对待他们。父母因信称义因恩得救,并不确保他们的孩子就在天堂里有了地方,只是他们也置于上帝的约法之下,就像尼尼微人一样,当约拿向国王传讲上帝的信息时,国王悔改,整个的尼尼微人都因此受益(拿3:510)。他们相信上帝的审判临近,大家都会受到审判,所以就披麻蒙灰,在上帝面前谦卑自己。

 

6.今日教会在信仰和实践上的紊乱

今天的教会虽然说洗礼是新约时代的割礼,但他们很少心里相信。教会不再坚持为新归依的人的家人-妻子、孩子、生活在他的权柄之下的亲属-施洗,因为他们同时又辩驳说洗礼也是重生的一个标记。他们心里真正相信的是洗礼是灵命获得新生的标记。但割礼并不局限于灵命重生的人。在旧约时代,如果家长受割礼,表明自己顺服上帝的约,处在他的权柄之下的所有的人也都施行割礼。当示剑城城邦的王子示剑想要娶雅各的女儿底拿时,雅各的儿子就告诉城主哈抹,城中的每个男丁都要行割礼。这样,整个的示剑城中的所有男丁都受了割礼(创34)。

 

7.割礼是亚伯拉罕因信称义的印证

保罗讲的是亚伯拉罕的割礼的意思:“并且他受了割礼的记号,作他未受割礼的时候因信称义的印证,叫他作一切未受割礼而信之人的父,使他们也算为义;又作受割礼之人的父,就是那些不但受割礼,并且按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未受割礼而信之踪迹去行的人”(罗4:1112亚伯拉罕的割礼是他未受割礼之前就已经有了的信的印证。我们都是亚伯拉罕的后裔,保罗写道:“也不因为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就都作他的儿女;惟独从以撒生的,才要称为你的后裔。这就是说,肉身所生的儿女不是上帝的儿女;惟独那应许的儿女才算是后裔”(罗9:78谁是应许的儿女呢?在基督里所有的信徒都是应许的儿女。“所应许的原是向亚伯拉罕和他子孙说的。上帝并不是说众子孙,指着许多人;乃是说你那一个子孙,指着一个人,就是基督”(加3:16

 

8.亚伯拉罕为什么为以实玛利行割礼

割礼是亚伯拉罕因信称义的印证。然而,亚伯拉罕仍然为他的第一个儿子,他妻子的使女所生的孩子以实玛利,行了割礼。以实玛利并不是圣约传承之人(以撒、雅各、犹大),虽然他或许显示出得救的信心。以撒为双胞胎以扫和雅各施行割礼,但上帝从一开始就恨恶以扫,甚至在他还没有出生,还没有作任何善恶之事之前(罗9:11)。换言之,关于割礼,对于那些信的人是信心的印证,对于那些未信的孩子和家人也要作为与上帝立约的标记施行

 

9.受洗的婴孩在上帝之约的印记下长大

为什么洗礼就有所不同呢?洗礼是上帝与人立约的标记。受洗的婴孩就在上帝之约的印记下长大。他面对的是上帝之应许的信实:藉着信耶稣基督,那些遵行上帝圣约的人就蒙福;那些不遵行的人则受咒诅。既不多,也不少,就像割礼一样,洗礼所见证的是圣洁的上帝,只有他才能把山羊和绵羊,得救的人与失丧的人分开。洗礼不是见证受洗之人的信心,洗礼与信心是没有必然的关系的,受洗的人不一定必然有信心,不受洗的人不一定就没有信心。是的。“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可16:16,但受洗的人中仍有很多因不信而失丧的人。把洗礼与信心连在一起,实在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10.在新约时代施洗的时间

在洗礼的施行方面,非常重要的是在新约时代施洗的速度。腓利给那位埃塞俄比亚的太监传福音,到了有水的地方,腓利就立即为这位太监施洗。(徒8:36)腓立比的狱卒的受洗甚至没有过夜。他为保罗和西拉洗伤口,当夜,“他和属乎他的人立时都受了洗”(徒16:33)。他们是“立时”受了洗。这两个人都是在宣告信心之后立即受的洗。非常奇怪的是,现代的教会从不立即为人施洗。既然割礼是在婴儿出生后第八天施行,主日就是基督复活之日,是安息日之后近邻的一天,也就是第八日,因此就有许多教会相信最合适的是把主日视为第八日,在礼拜天为人施洗。这一点也讲不通,除非新信主的人是在他决志之后第一礼拜天受洗。如果他想立即受洗,就不应让他等待。新诞生的婴儿应当在出生后的第一个礼拜天受洗,或者是越早越好。许多教会都迟迟不为人施洗,把施洗当成一个重大的社会事件。或者是要求新信主的人必须首先上课学习基本的教义,然后才能受洗,这就毁坏了福音的恩典,使人的行为成为得到教会成员资格的先决条件。

 

11.圣经上没有证据支持拖延施洗的合法性

            今天,大多数教会都说洗礼就是割礼在新约时代的翻版,但实际上他们心里并不这样认为。他们说割礼和洗礼的意思一样,但实际上并不真正赞同。其实,非常清楚:洗礼是上帝与人所立和约的记号,人或者持守此约,或者违背此约。持守此约,藉着信靠耶稣基督,行为上符合此约的规定,就会得蒙祝福。叛逆就招致审判,有时是今生的审判,但总是在最后审判日显明。洗礼是义人信心的印证,是叛逆者毁灭的印证。因为割礼是施行给全家人的,有时甚至是整个社团,洗礼也应当是为全家施洗。(我们现在没有在约上代表整个国家的君王了,所以在今天国家性的施洗就不适用了。然而,如果大多数投票人自愿与上帝立约,同意国家的律法与上帝的律法相合,想继续保持公民资格的人就可以合法予以施洗,因为他们的首脑们已经同意顺服上帝的约法。)而且要快快施洗。耽延施洗表明一个人耽延把自己和家人置于上帝的看顾之下,就是拖延签署和约。圣经上没有证据支持拖延施洗的合法性。

 

            12.水代表上帝的洁净和审判

            为什么要用水施洗呢?因为水代表的是洁净和审判。先知以西结曾经预言:“我必从各国收取你们,从列邦聚集你们,引导你们归回本地。我必用清水洒在你们身上,你们就洁净了。我要洁净你们,使你们脱离一切的污秽,弃掉一切的偶像。我也要赐给你们一个新心,将新灵放在你们里面。又从你们的肉体中除掉石心,赐给你们肉心。我必将我的灵放在你们里面,使你们顺从我的律例,谨守遵行我的典章”(结36:2427当耶稣受死复活并差派下圣灵来的时候,这一预言就应验了。他把新心放在他的子民里面(来8:10)。水也是审判的记号,我们有红海的见证,法老和他的军队就丧身在红海之中,还有挪亚时代的大洪水。约拿在大鱼的肚子里三天,也是有预表性的(太12:3841)。

 

            13.圣餐的来源

第二个圣礼就是圣餐。圣餐一般又叫掰饼。它的来源很容易追溯。主耶稣在被卖的前一夜与门徒相聚在一间大楼里(路22:12)。《约翰福音》13章至17章讲的就是耶稣那时对门徒所说的话。那是逾越节的宴席,那晚上各家要宰逾越节献祭用的羔羊。耶稣的门徒没有与家人一起过逾越节,而是与新家庭的元首耶稣一起过节。其中的寓意非常明显。就如保罗所说:“我们逾越节的羔羊基督,已经被杀献祭了。”(林前5:7)最早的逾越节,是在以色列人摆脱埃及奴役制度的前夜,上帝要求他们准备好,要站立:“你们吃羊羔当腰间束带,脚上穿鞋,手中拿杖,赶紧地吃,这是耶和华的逾越节。”(出12:11)上帝越过他们的家,留下他们的长子,因为每个以色列人的所住的房屋上都撒了血作记号(出12:13)。

 

14.掰饼与逾越节的不同

掰饼和逾越节不同,是坐下吃喝。他们不是要逃脱埃及的奴役,基督的献祭是要胜过撒但的权势。以后,他们要到各个地方去,作为主的使者,把他的和约带给列国。他们是坐下的,基督向他们宣告新时代的到来:“我将国赐给你们,正如我父赐给我一样,叫你们在我国里,坐在我的席上吃喝,并且坐在宝座上,审判以色列十二个支派”(路22:2930)。他们现在是基督所任命的审判官。他们作为基督所任命的审判官,也要作为使者把上帝的律法带到每一个国家。针对撒但的争战即将在历史上在地球上,就是在骷髅地决战得胜。上帝的有组织的国度就要裂开以色列国的旧袋。

 

15.掰饼的精义在于庆祝主耶稣的复活得胜

            在《路加福音》中(路222930),耶稣这一段有关掰饼的信息讲的非常清楚,但最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在当代基督教中,掰饼的时候很少有牧师宣讲这一信息。耶稣所说的话非常显明,就是征服和治理。基督赐给我们的是一个国,一个宴席,并审判的宝座,但我们在掰饼时一般听到的都是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中的一段信息,内容是警告要按理吃主的饼。换言之,当代很多教会把掰饼都解释成一个非常小心严肃的场合,大家都要静下来反省自己有没有干犯主的身,主的血。丝毫没有提到掰饼是一个欢庆的时候,欢庆我们的主已经得胜了,一个新的国度已经开启,上帝已经把审判的权柄赐给了他的子民。

 

            16.新约圣经中所记载的第一次掰饼庆祝

对于早期教会的圣餐礼我们所知有限。在五旬节的时候,圣灵大大浇灌下来,使徒彼得站起来对聚集的群众讲道。“于是领受他话的人就受了洗。那一天门徒约添了三千人,都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彼此交接、掰饼、祈祷”(徒2:4142这里讲的是第一次掰饼庆祝。从这段经文中和其他的有关经文中,非常清楚的是,掰饼是经常性的每周都举行的教会生活的一部分。在圣经中,每周团契是一个规则。

           

17.掰饼确实是一个真正的餐会

从保罗的书信中,我们知道有些人滥用掰饼。我们知道掰饼是一顿饭,有些人带食物来,有些人甚至喝醉了,而另一些人则饥饿,没有食物(林前11:21)。他们没有次序。保罗告诉他们在自己家中吃饭,然后再来参加掰饼。但掰饼确实是一个真正的餐会,因为基督曾经和门徒一起分享逾越节的宴席。所以保罗要求他们在家中吃点东西,不要饿得肚子咕咕叫来教会,但也不要喝醉酒来。他要求的是有意义的有次序的圣餐礼。在早期教会中,人们聚在一起庆祝圣餐礼。他们是在家中聚会,或者是在租的地方聚会。当然这一庆贺是宗教性质的,但仍然是一个庆贺。但你看今天教会内举行的圣餐礼,则不像是庆贺,倒像是丧礼。人们都非常安静,非常严肃,吃一点面包屑,一点酒或葡萄汁。

 

18.信徒的孩子是否能参加掰饼

            在过去,都是由家长来主持逾越节的宴席。他要回答孩子提出的有关问题(出12:2627)。孩子们当然也是参与宴席的。但在今天的教会中,父亲什么也不说。一般都不允许孩子参加,理由是孩子不能“分辨主的身体”。什么是“分辨主的身体”?圣经教导我们,教会就是主的身体,保罗用这一比喻来说明教会里面的劳动分工。他在《哥林多前书》11章讲完圣餐之后,就在12章讲教会内属灵的恩赐,亦即不同的劳动分工。保罗写道:“因为人吃喝,若不分辨是主的身体,就是吃喝自己的罪了。”(林前11:29)。许多人解释说,这里讲的就是孩子们不能分辨饼代表主的身体这一性质的。但在此处保罗讲的并不是孩子无法分辨饼代表什么,因为他并没有讲孩子无法分辨饼的代表性。他所讲的并不是孩子们在神学上的软弱,而是讲他们父母的罪。

 

            19.主持圣餐的权力是赋予有组织的教会的

            我们读《历代志下》35:1019节,就会看到圣经中的结构是由族长把饼和酒分给各家,然后由家长再分给个人。在旧约中利未人决定教会的成员资格,就像现在教会中由长老决定教会的成员资格一样。因此,主持圣餐的权力是赋予有组织的教会的。尽管圣经上告诉我们所有的信徒都是祭司(彼前2:9),但是牧师是作为上帝的仆人和会众的代表来施行圣餐礼,圣经中关于祭司的制度一直采取代表制的原则。在旧约中,上帝呼召以色列人的时候,正如呼召新约选民一样,也是让以色列人“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子民”(出196),但并不是每个以色列人都到圣殿中作为祭司献祭事奉,而是由利未人作为代表进行献祭。很多教会经常不让孩子参加圣餐,但上帝设立逾越节的目的就是让父亲由此可以教导孩子。在许多教会中,圣餐变成了情绪性的仪式,失去了庆贺的性质,也没有教导的内容。

 

            20.禁止信徒的孩子参加圣餐的不合理性

            孩子是不是应当参加?保罗所说的庆贺是指什么?是指庆贺以色列人出埃及!“弟兄们,我不愿意你们不晓得,我们的祖宗从前都在云下。都从海中经过,都在云里、海里受洗归了摩西,并且都吃了一样的灵食,也都喝了一样的灵水;所喝的是出于随着他们的灵磐石,那磐石就是基督。”(林前10:14)是不是孩子也过红海了?是不是孩子也吃逾越节的羔羊了?是不是孩子也喝从磐石出的水了?(民20:711)当然!但在今天的教会里,却经常禁止孩子参加圣餐!当初出埃及的以色列人因为像奴隶一样胆怯,就没有进入上帝所应许给他们的应许之地,但他们的孩子们,在他们的父母死于旷野之后,却征服了迦南地。我们不要小看我们的孩子!

 

            21.真正的饼,真正的酒

            或许将来有一天,我们在教会中能够吃真正的饼,喝真正的酒,也让孩子们一起参与。有些人一听到酒,可能就感到恐慌,教会里能让人喝有酒精成分的饮料吗?但我们看以色列人一起守节的时候,上帝对他们的吩咐:“你用这银子,随心所欲,或买牛羊,或买清酒、浓酒,凡你心所想的都可以买。你和你的家属,在耶和华你上帝的面前吃喝快乐。”(申14:26)下一节经文讲的就是以色列人不可忘记利未人,也要邀请他们一起来过节庆贺。在今日中国教会中,甚至有的教会禁止仍然喝酒的信徒参加圣餐,这在圣经上并没有任何根据。

 

四.管理

要义:律法是标准;自治是根基。

 

1.基督教会的结构也是律法性的

上帝的律法适用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没有任何一个领域可以例外,可以脱离上帝的律法。教会就是上帝治理全地的一个代理组织,教会的结构也是律法性的。如果教会持守上帝的律法,就能站立得稳;如果偏离上帝的律法,就会跌倒。

 

2.管理首先要从个人的自治开始

首先必须强调:管理首先是自治。如果仅仅是运用强制的手段,任何一个人类的组织都不可能成功地使其成员顺服上帝的律法。有许许多多的决定都需要个人决定,而不是由教会的长老来为人决定。不管是在家庭中,还是在教会里,还是在国民政府中,人们都在试图用官僚式的管制来取代个人的自治。但我们真正需要的则是敬畏上帝、善于自治的个体,他们在个人的生命中竭尽全力制伏他们自身中罪的律。正如保罗所说的那样:“但我觉得肢体中另有个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战,把我掳去叫我附从那肢体中犯罪的律。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感谢上帝!靠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就能脱离了。这样看来。我以内心顺服上帝的律,我肉体却顺服罪的律了”(罗7:2325在每一个组织中,基督徒一定要竭尽全力探索上帝的律法,然后传播他们的发现,这样自律之人就开始制伏自己的肢体,从而制伏所处的环境。

 

3.教会管教的首要方法就是传讲上帝全备的真道

教会管教的首要方法就是传讲上帝全备的真道。教会中长老必须持续不断地传讲上帝的真道,从《创世记》到《启示录》,帮助每一个成员都明白自己在上帝面前承担的个人责任,帮助每一个成员调整自己的生命,完全与上帝所启示的律法和标准吻合。否则,教会法庭所做的一切都没有持久的价值。上帝的话语是消除每个人生活中的过犯的最有果效的方法。

 

4.上帝在教会中设立了解决纷争的人员

但是,对于教会的管理来说,仅仅是讲道还不够。上帝也在教会中设立了解决纷争施行公义的人员。当初的哥林多教会处在一个非常腐败的社会中,教会中也有很多的人犯罪。保罗警告在哥林多的教会的成员说,他们不应彼此告状,把彼此之间的争议拿到不信主的人面前审理。“岂不知圣徒要审判世界吗?若世界为你们所审,难道你们不配审判这最小的事吗?岂不知我们要审判天使吗?何况今生的事呢!”(林前6:23)前面我们讲过,主耶稣在逾越节宴席的时候,对他的门徒宣告,将来在他的国里,他们要坐在审判的宝座上。在历史上,在世界上,基督徒要成为公义审判的工具,不管是在天上还是在地上。教会中敬虔管教的操练就是必要的训练。操练的方式就是在教会中设立教会法庭,由众长老组成,根据上帝的律法审判教会内出现的问题,特别是会员的劝惩问题,绝不应在教会内搞“一言堂”,必须按一定的程序进行,使当事人受到公义的待遇。

 

5.基督徒不能彼此之间的事务交托异教徒审判

保罗继续说:“我说这话是要叫你们羞耻。难道你们中间没有一个智慧人能审断弟兄们的事吗?”根据保罗所说,哥林多教会中的人,经常彼此争讼,而且到不信主的人那里审断。“你们竟是弟兄与弟兄告状,而且告在不信主的人面前。你们彼此告状,这已经是你们的的错了。为什么不情愿受欺呢?为什么不情愿吃亏呢?”(林前6:57)换言之,哥林多教会的人把自己交托于异教国家的异教徒来审判。他们应当顺服上帝的律法,应当接受精通上帝的律法的基督徒的审断。他们应当顺服上帝的律法的判断,这样他们才能扩展他们的影响,最终不仅审判人还要审判天使。

 

6.教会劝惩的第一步是个人首先去找得罪你的人

要启动教会的管教,第一步是个人首先去找得罪你的人。“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着只有他和你一处的时候,指出他的错来。他若听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太18:15)如果争议确实需要教会的审断,那也说明这争议值得首先个人来面对。这样,就可以快快地把罪处理掉,在问题还没有到教会的法庭之前就可以把问题解决。

 

7.教会劝惩的第二步是带一两个人同去作证

有时人拒绝听别人对他们的不满。“他若不听,你就另外带一两个人同去,要凭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句句都可定准。”(太18:16)这只是重申旧约中的有关规定:“人无论犯什么罪,作什么恶,不可凭一个人的口作见证,总要凭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才可定案。”(申19:15新约的律法结构和旧约的律法结构是一样的,所以证据的规则也是一样的。

 

8.教会劝惩的第三步是起诉到教会法庭

第三步就是到教会法庭:“若是不听他们,就告诉教会;若是不听教会,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税吏一样”(太18:17在耶稣所处的年代,不管是在耶路撒冷还是在哥林多,不管是在希腊人中还是在希伯来人中,税吏都是最最令人瞧不起、最最令人憎恨的。一个被革除教籍的人就成为社会的渣滓。

 

9.教会的劝惩必须按程序进行

教会管教的基本框架就是这样。首先是个人的自治,其次是个人的对质,第三就是证人的对质,第四是教会里正式的审查,第五是教会正式的审断。通过这样的程序,就能减少冲突。前面的每一个步骤都是为了能够及早解决问题,不致当事人受到公开的羞愧、教会的正式审理。

 

            10.开除教籍的严重性

在当今时代,很难理解开除教籍的严重性。人们不再严肃地对待“教会之外,别无拯救”的概念。天主教会也在1950年淡化开始令人肃然起敬的古老教义。在美国,有一位名叫芬尼的天主教神父,由于持续不断地宣扬这一古老的教义,他的上级就施加压力让他不再宣讲。但他拒绝接受,在1953年被天主教会开除教籍。根据芬尼的标准,这一教义是丝毫不能打折扣的,但根据天主教会的新神学,这一教义并没有多么重要。芬尼神父就建立了一家新的教会。1972年,开除芬尼教籍的命令撤销了。但天主教会并没有返回古老的教义。也许天主教当局只是想对这位上了年纪的异端仁慈一些,而芬尼的异端就是完全忠心于传统的教义,而这种忠心则使1950 年之后的教会感到尴尬。其实,在古代以色列,人们都害怕开除教籍。“你们要吃无酵饼七日。头一日要把酵从你们各家中除去,因为从头一日起,到第七日为止,凡吃有酵之饼的,必从以色列中剪除。”(出12:15)圣经中一再强调这一惩诫,人们认为这一惩诫几乎就和处死一样,因为上帝会亲自对付犯这样罪的人。从会众中剪除,就是从社会中被隔离,无法参加各种有组织的生活。

 

11.今日教会为何忽略开除教籍的严肃性

在当今社会,因为到处都有教会,人们就觉得自由自在,哪一个教会要对他们施行惩诫,他们就干脆离开。他们走到大街对面,就会受到另一家教会的欢迎。人们不再重视上帝的律法的严肃性。上帝的主权、教会的惩戒、开除教籍,这些概念都被离弃了。教会成了社会上的普普通通的俱乐部,是一个交际性的社团,商人可以在那里签订商业合同,年轻人可以在那里约会,想礼拜天上午休息一下的父母可以把孩子放在那里,那些想逃避社会冲突的人也可以在那里找到避难所。现代教会的讲道也日益变得苍白无力,只是粗糙地模仿以色列的先知。但以色列的先知当初讲道的时候,则是对当时整个的社会文化发出雷鸣般的挑战,上自国王,下到妓女,都在他们呼召悔改的范围之内。我们的教会越来越像聊天中心,讲的都是些维持现状的讯息。就像当初以色列和犹大的宫廷祭司一样,他们的讲道只是为了迎合百姓和国王的兴趣。

 

12.今日教会强调会员人数的多少

今日很多教会强调会员人数的多少,为了得到更多的会员,教会强调的道德规范越低越少(如果还强调道德规范的话),这样就使更多的人有可能得到会员的资格。但这样的会员资格在审判的日子是毫无价值的。这样的教会会员的资格只是欺骗人,让人感到已经与上帝和好了,其实并不然。他会使人们面对无数的过犯以及上帝的震怒。教会如果忽视上帝的律法,也就会忽视本身拓展上帝的治理之约的责任。这样的教会可能是很大的教会,可能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名望。但在完成上帝的治理的使命方面,这样的教会不会是有果效的教会。

 

14.开除教籍就是教会宣判的死刑

赔还的原则高于教会的规则,就如这一原则高于民事的律法和刑事的律法一样。如果所犯的罪很大,无法赔还,开除教籍就是教会宣判的死刑,不是身体的死刑,而是第二次死的永罚(启20:14)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当众认罪,在教会合法的权威面前公开表示悔改。

 

15.教会会藉的严肃性

教会的会藉是非常严肃的,不可轻看。就像婚姻一样,这是一生的委身,是人把自己置于上帝之下,与上帝进入约的关系。就像任何的约一样,必定有服从的条款。也有一个执行的机制。就像一个单身的女子,她如果决定和一个男人结婚,就是表示一生一世都在婚姻中顺服这一男人,在她进入这样的关系之前,她必须进行审慎的考虑。同样,一个想加入教会的人,也必须仔细地考虑教会的圣约的条款,考虑他对教会的顺服。如果一个教会对会员的要求极少,追求的是会员越多越好,这样的教会对人的灵魂是非常危险的。

 

五.国度

要义:有组织的教会并不与上帝的国度等同。

教会只是上帝的国度的一个代理组织,是拓展上帝国度的大军。

 

1.有组织的教会并不等同于上帝的国度

很多人把教会与上帝的国度等同。但有组织的教会并不等同与上帝的国度。教会只是上帝的国度的一个代理组织,但教会本身并不是上帝的国度。这个世界有多大,上帝的国度就有多大。上帝的国度就是上帝治理的使命所及的每个地方。上帝的国度就是主耶稣基督,在父上帝之下,藉着圣灵对人心的更新,所进行的统治,是基督根据上帝的律法对个人和组织的统治。

 

2.上帝的国度的范围

在旷野里撒但对基督的试探中,我们可以见到上帝的国度的范围。“魔鬼又带他上了一座最高的山,将世上的万国与万国的荣华都指给他看,对他说:‘你若俯伏拜我,我就把这一切都赐给你。’耶稣说:‘撒但退去吧!因为经上记着说:当拜主你的上帝,单要侍奉他’”(太4:810撒但向基督所提供的就是他已经拥有的:这个世上的万国。撒但是无法把这些国度赐给耶稣的。因为他并不是这个世界的主,只有上帝是这个世界的主。撒但暂时拥有这个世界是因着他的窃取。而且他无论如何都要失掉这个世界,还给基督,因为他就要在十字架上受审,被逐出天庭,落到地上。他无法像以前一样,继续在上帝的面前控告我们了。在《启示录》的12章就向我们显明,基督的复活和升天使撒但被逐出天庭。“我听见在天上有大声音说:‘我上帝的救恩、能力、国度,并他基督的权柄,现在都来到了,因为那在我们上帝面前昼夜控告我们弟兄的,已经被摔下去了。弟兄胜过他,是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见证的道,他们虽至于死,也不爱惜性命。所以诸天和住在其中的,你们都快乐吧!只是地与海有祸了,因为魔鬼知道自己的时候不多,就气忿忿地下到你们那里去了’”(启12:1012

 

3.基督的升高开启了基督国度的国际化

基督升上高天,坐在父上帝的右边,这注定了撒但的失败,这也开启了基督国度的国际化。基督国度的国际化是由基督的使者来拓展的。基督教会组织就是这一征服的培训基地。另外一个培训基地就是基督教学校。撒但的国度降服于上帝的国度之下。当然撒但激烈地争战,抵挡基督的使者。他气愤。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了。关键是不要把有组织的教会与上帝的国度等同,因为撒但向基督提供的就是世界上有形的可见的各个国度。撒但试图通过顺服他的人维持他对世上万国的控制,但他节节败退。他们声称全世界都是他们的,所以两个国度之间的争战是为了赢得全世界。基督告诉他的门徒说:“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太6:33)什么东西?就是吃的东西,喝的东西,穿的东西(太6:32)。我们会拥有一切我们所需要的,因为上帝的国度会扩展到全世界,撒但以前所非法窃取的,在全世界的范围内,都处在攻击之下。所以,他在地球上为他的生命和国度争战:他在天上已经失败了。在撒但现在所暂时盘踞的每一个坚固营垒中,基督都要得胜。“再后末期到了,那时基督既将一切执政的、掌权的、有能的都毁灭了,就把国交于父上帝。因为基督必要作王,等上帝把一切仇敌都放在他的脚下。尽末了所毁灭的仇敌就是死。”(林前15:2426)对于撒但来说,这是一场生死之战,他会顽抗到死。这段经文中所讲的执政的、掌权的、有能的是谁?显然不是基督。基督要把他们踏在脚下,彻底毁灭。这些执政的、掌权的、有能的是在哪里施行他们的权能?显然不是在天上。当基督第一次来到这个世界时,这一国度的地理范围是什么?是包括以色列在内的所有地方。当最终审判的日子来到的时候,上帝的国度的范围是什么?仍然是全世界。

 

4.上帝的国度是大于有组织的教会的

上帝的国度是大于有组织的教会的。上帝的国度包括撒但现在和过去所统治的每一个地方,包括撒但在世界上所有的坚固营垒。有组织的教会和人治理的使命所包括的范围并不完全一致。教会只是上帝的子民完成治理全地的使命的培训中心,是上帝所设奠定施行洗礼和圣餐礼两个圣礼的地方。教会作为一个组织单独掌管这两大圣礼的施行。教会也按立长老管理教会,传讲生命之道。

 

六.结  

要义: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主耶稣基督的教会。

 

 要把有形的教会和无形的教会区分开。还有一个已经得胜的教会:那就是天上的教会。在影响范围方面,无形的教会是大于有形的教会的,但无形的教会中人员的数目少于有形教会的成员数目。基督徒有责任完成治理全地的使命,而有组织的教会的使命则是讲道、圣礼和组织管教。有组织的教会也不是世界上唯一的权威机构,家庭、企业、国民政府、教育组织和其他敬虔的组织都拥有一定的权力,而且是合乎上帝律法的权力。毫无疑问,有组织的教会对宗教事物拥有专权,因为只有有组织的教会才能开除人的教籍。上帝是尊重遵守上帝律法的教会对道德叛逆所宣告的开除教籍的惩戒的(太18:18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