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253)
2009 (99)
中国民主化进程的里程碑:祝贺刘晓波先生获得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
--王志勇
仍在被监禁中的刘晓波先生获得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尽管目前的中国政府一再明确地警告诺贝尔奖委员会不要把此奖授予刘晓波先生,甚至流亡在外的中国大陆若干异议人士也在此前写信反对,刘晓波先生仍然因其“长期地以非暴力的形式为基本人权奋斗”而获此殊荣。
诺贝尔奖委员会主席迦格兰(Thorbjoern Jagland)强调, 刘晓波先生是中国人为人权而斗争的标记,目前的中国政府在其人权政策上当受到全世界人民的监督:“中国在经济和政治方面已经成为大国,所有大国都当处于世界人民的批评之下,这是正常的。”
刘晓波先生现年54岁,他所提倡的是和平与渐进改良的方式推动政治改革。自从中国共产党推动经济改革以来,刘晓波先生是第一位赢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异议人士。毫无疑问,他的获奖会深深地使执政当局认真地思考放弃专制,还政于民,诚心诚意、大刀阔斧地启动民主政治改革。
刘晓波先生参与起草的《零八宪章》已经载入中国和世界民主政治的史册。为此他在2009年被判刑11年,这种赤裸的对个人良心自由和言论自由权利的践踏是中国司法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同时,刘晓波先生荣获诺贝尔奖将是中国和世界民主政治史上灿烂的一页。这也是我们中国人民的光荣,说明我们的民族在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暴政之下仍然有良心的声音,并且这种声音获得了全世界人民的承认和尊重。从此,中国民主运动有了共产党专制及其监狱制度一手打造出来的民主旗帜。当然,更重要的是刘晓波先生自己的道德品格和对自由理想九死不悔的坚定追求才是最最值得尊敬的。
二十一世界的中国必然走向民主和共和。这甚至也是共产党内部开明人士的共识。2010年9月底,温家宝总理到美国纽约出席联合国大会期间,接受CNN专访时表明心迹说:“尽管社会议论纷纷,尽管遇到阻力,我仍会坚定不移推动我的信念。在我能力范围内,推动政治改革,风雨不倒,至死方休。”他在回答主持人提问时,也态度鲜明地指出言论自由对任何国家都“不可或缺”。他说:“我和中国人民都相信,中国将继续进步,人民对民主自由的诉求是不可抗拒的。” 温家宝总理的言论表明,目前中国共产党内部也有强烈的主张民主政治改革的声音。
另外,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中纪委委员刘亚洲先生在最近的《凤凰周刊》发表的言辞中强调:“一个制度如不能让公民自由呼吸,并最大程度地释放公民创造力,不能把最能代表人民的人放在领导岗位上,就必 然灭亡。”他甚至预言:“十年之内, 一场由威权政治向民主政治的转型不可避免的要发生,中国将会出现伟大的变局,政治体制改革是历史赋予的使命,我们不可能有退路。”刘亚洲先生强调民主的普世性价值和民主制度的重要性:“美国成功的秘密不在于华尔街,也不在于矽谷,而在于长盛不衰的法治和法治背后的制度”;“没有民主,就没有持久的崛起。民主思想传播不受国界限制,也不受历史限制。”
当然,自由与民主不仅仅是几个人的事,也不仅仅是制度的问题,最终的关键还是要塑造尊重、热爱自由和民主的独立人格和民族精神,这是百年、甚至千年的大业。但是,无论如何,刘晓波先生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揭开了中国人民走向民主和共和的新篇章。笔者的盼望就是:不管是共产党内的开明人士,还是民间的持不同政见者,都当把个人的利益之争放在后面,一同推动中国向自由和民主制度的转型。只有在自由与民主制度在中国真正奠定,个人的尊严和权利得到充分的保障的前提下,中国才能真正称得上是道德意义上的大国。
正值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临近(1911-2011年),笔者的祈愿是:愿刘晓波先生早日出狱,早日与妻子刘霞女士和其他家人团聚!愿民主与共和制度早日在中国大地确立,十三亿中国人民早日摆脱专制的牢笼,加入自由世界大家庭!愿中国走向法治和宪政,摆脱五千年来治乱之间的恶性循环!愿海内外的中国人都可以扬眉吐气地说:中国,自由了!终于自由了!
二零零一年十月八日晨七点于美国华府地区
民主和法治乃是长治久安的保障,用暴力和谎言来践踏奴役别人必然不能持久.
民主和法制是一个文明的现代国家的基石。尽管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代表着少数特权阶级的政府却拒绝民主和政治改革,拒绝尊重国民的基本人权,拒绝建立独立公正的法律体系,顽固地坚守封建特权和一党独裁的政治结构,这样的仅代表少数特权阶级的政府不仅仅被现代民主社会所憎恶,也必将会被自己国家的人民所唾弃!!
无论刘晓波的政治理念是对是错,外国势力主导的奖被颁给一个在中国监狱里的囚犯,对中国国家利益是件坏事,而且也是不尊重中国法律和中国主权的表现。
如果刘晓波有足够的政治智慧和具备真正的爱国心,应该拒绝领取该奖。作一个拒绝他国势力干涉本国内政的表率。这样他能够赢得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中国人的支持和尊重。有戈尔巴乔夫这样的民族败类获奖在前,更重要的是:中国人的事情应该由中国人自己管理,不需要洋大人批准认可,这是大部分中国公民的共识。
事实上,美国也一样,如果美国任何议员敢像刘晓波一样收受国外敌对势力的钱财支持(他是因此入狱的),他的仕途肯定不会好的。奥巴马绝不肯让诺奖的钱停手,转手就捐给了美军,即使那是和平奖!
但是能说出殖民三百年这种话的人,很难相信他的爱国心能够超越其崇洋媚外的价值观和奖项背后的巨大的个人利益的诱惑。
有很多人说要反共,政府不代表自己的利益,你要反共,反特权,一点问题也没有。如果刘晓波只写个宪章让大家签名,我们一点问题也没有。这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情!!只要足够多的中国人支持你,你自然会成功。关键在于他是收受外国反华基金的钱财进行反政府活动。这些人忘记了:中国人的事情应该由中国人自己解决。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刘收到诺贝尔感激涕零,足以说明他是个什么人物。
无论刘晓波的政治理念是对是错,外国势力主导的奖被颁给一个在中国监狱里的囚犯,对中国国家利益是件坏事,而且也是不尊重中国法律和中国主权的表现。
如果刘晓波有足够的政治智慧和具备真正的爱国心,应该拒绝领取该奖。作一个拒绝他国势力干涉本国内政的表率。这样他能够赢得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中国人的支持和尊重。有戈尔巴乔夫这样的民族败类获奖在前,更重要的是:中国人的事情应该由中国人自己管理,不需要洋大人批准认可,这是大部分中国公民的共识。
事实上,美国也一样,如果美国任何议员敢像刘晓波一样收受国外敌对势力的钱财支持(他是因此入狱的),他的仕途肯定不会好的。
但是能说出殖民三百年这种话的人,很难相信他的爱国心能够超越其崇洋媚外的价值观和奖项背后的巨大的个人利益的诱惑。
刘晓波
在我已过半百的人生道路上,1989年6月是我生命的重大转折时刻。那之前,我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大学生(七七级),从学士到硕士再到博士,我的读书生涯是一帆风顺,毕业后留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在讲台上,我是一名颇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同时,我又是一名公共知识分子,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发表过引起轰动的文章与著作,经常受邀去各地演讲,还应欧美国家之邀出国做访问学者。我给自己提出的要求是:无论做人还是为文,都要活得诚实、负责、有尊严。那之后,因从美国回来参加八九运动,我被以“反革命宣传煽动罪”投入监狱,也失去了我酷爱的讲台,再也不能在国内发表文章和演讲。仅仅因为发表不同政见和参加和平民主运动,一名教师就失去了讲台,一个作家就失去了发表的权利,一位公共知识人就失去公开演讲的机会,这,无论之于我个人还是之于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的中国,都是一种悲哀。
想起来,六·四后我最富有戏剧性的经历,居然都与法庭相关;我两次面对公众讲话的机会都是北京市中级法院的开庭提供的,一次是1991年1月,一次是现在。虽然两次被指控的罪名不同,但其实质基本相同,皆是因言获罪。
二十年过去了,六·四冤魂还未瞑目,被六·四情结引向持不同政见者之路的我,在1991年走出秦城监狱之后,就失去了在自己的祖国公开发言的权利,而只能通过境外媒体发言,并因此而被长年监控,被监视居住(1995年5月-1996年1月),被劳动教养(1996年10月-1999年10月),现在又再次被政权的敌人意识推上了被告席,但我仍然要对这个剥夺我自由的政权说,我坚守着二十年前我在《六·二绝食宣言》中所表达的信念——我没有敌人,也没有仇恨。所有监控过我,捉捕过我、审讯过我的警察,起诉过我的检察官,判决过我的法官,都不是我的敌人。虽然我无法接受你们的监控、逮捕、起诉和判决,但我尊重你的职业与人格,包括现在代表控方起诉我的张荣革和潘雪晴两位检察官。在12月3日两位对我的询问中,我能感到你们的尊重和诚意。
因为,仇恨会腐蚀一个人的智慧和良知,敌人意识将毒化一个民族的精神,煽动起你死我活的残酷斗争,毁掉一个社会的宽容和人性,阻碍一个国家走向自由民主的进程。所以,我希望自己能够超越个人的遭遇来看待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以最大的善意对待政权的敌意,以爱化解恨。
众所周知,是改革开放带来了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在我看来,改革开放始于放弃毛时代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执政方针。转而致力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放弃“斗争哲学”的过程也是逐步淡化敌人意识、消除仇恨心理的过程,是一个挤掉浸入人性之中的“狼奶”的过程。正是这一进程,为改革开放提供了一个宽松的国内外环境,为恢复人与人之间的互爱,为不同利益不同价值的和平共处提供了柔软的人性土壤,从而为国人的创造力之迸发和爱心之恢复提供了符合人性的激励。可以说,对外放弃“反帝反修”,对内放弃“阶级斗争”,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得以持续至今的基本前提。经济走向市场,文化趋于多元,秩序逐渐法治,皆受益于
“敌人意识”的淡化。即使在进步最为缓慢的政治领域,敌人意识的淡化也让政权对社会的多元化有了日益扩大的包容性,对不同政见者的迫害之力度也大幅度下降,对八九运动的定性也由“动暴乱”改为“政治风波”。敌人意识的淡化让政权逐步接受了人权的普世性,1998年,中国政府向世界做出签署联合国的两大国际人权公约的承诺,标志着中国对普世人权标准的承认;2004年,全国人大修宪首次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了宪法,标志着人权已经成为中国法治的根本原则之一。与此同时,现政权又提出“以人为本”、“创建和谐社会”,标志着中共执政理念的进步。
这些宏观方面的进步,也能从我被捕以来的亲身经历中感受到。
尽管我坚持认为自己无罪,对我的指控是违宪的,但在我失去自由的一年多时间里,先后经历了两个关押地点、四位预审警官、三位检察官、二位法官,他们的办案,没有不尊重,没有超时,没有逼供。他们的态度平和、理性,且时时流露出善意。6月23日,我被从监视居住处转到北京市公安局第一看守所,简称“北看”。在北看的半年时间里,我看到了监管上的进步。
1996年,我曾在老北看(半步桥)呆过,与十几年前半步桥时的北看相比,现在的北看,在硬件设施和软件管理上都有了极大的改善。特别是北看首创的人性化管理,在尊重在押人员的权利和人格的基础上,将柔性化的管理落实到管教们的一言一行中,体现在“温馨广播”、“悔悟”杂志、饭前音乐、起床睡觉的音乐中,这种管理,让在押人员感到了尊严与温暖,激发了他们维持监室秩序和反对牢头狱霸的自觉性,不但为在押人员提供了人性化的生活环境,也极大地改善了在押人员的诉讼环境和心态,我与主管我所在监室的刘峥管教有着近距离的接触,他对在押人员的尊重和关心,体现在管理的每个细节中,渗透到他的一言一行中,让人感到温暖。结识这位真诚、正直、负责、善心的刘管教,也可以算作我在北看的幸运吧。
正是基于这样的信念和亲历,我坚信中国的政治进步不会停止,我对未来自由中国的降临充满乐观的期待,因为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拦心向自由的人性欲求,中国终将变成人权至上的法治国。我也期待这样的进步能体现在此案的审理中,期待合议庭的公正裁决——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裁决。
如果让我说出这二十年来最幸运的经历,那就是得到了我的妻子刘霞的无私的爱。今天,我妻子无法到庭旁听,但我还是要对你说,亲爱的,我坚信你对我的爱将一如既往。这么多年来,在我的无自由的生活中,我们的爱饱含着外在环境所强加的苦涩,但回味起来依然无穷。我在有形的监狱中服刑,你在无形的心狱中等待,你的爱,就是超越高墙、穿透铁窗的阳光,抚摸我的每寸皮肤,温暖我的每个细胞,让我始终保有内心的平和、坦荡与明亮,让狱中的每分钟都充满意义。而我对你的爱,充满了负疚和歉意,有时沉重得让我脚步蹒跚。我是荒野中的顽石,任由狂风暴雨的抽打,冷得让人不敢触碰。但我的爱是坚硬的、锋利的,可以穿透任何阻碍。即使我被碾成粉末,我也会用灰烬拥抱你。
亲爱的,有你的爱,我就会坦然面对即将到来的审判,无悔于自己的选择,乐观地期待着明天。我期待我的国家是一片可以自由表达的土地,在这里,每一位国民的发言都会得到同等的善待;在这里,不同的价值、思想、信仰、政见……既相互竞争又和平共处;在这里,多数的意见和少数的意见都会得到平等的保障,特别是那些不同于当权者的政见将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在这里,所有的政见都将摊在阳光下接受民众的选择,每个国民都能毫无恐惧地发表政见,决不会因发表不同政见而遭受政治迫害;我期待,我将是中国绵绵不绝的文字狱的最后一个受害者,从此之后不再有人因言获罪。
表达自由,人权之基,人性之本,真理之母。封杀言论自由,践踏人权,窒息人性,压抑真理。
为践行宪法赋予的言论自由之权利,当尽到一个中国公民的社会责任,我的所作所为无罪,即便为此被指控,也无怨言。
谢谢各位!
2009年12月23日
谢了。
无论刘晓波的政治理念是对是错,外国势力主导的奖被颁给一个在中国监狱里的囚犯,对中国国家利益是件坏事,而且也是不尊重中国法律和中国主权的表现。
如果刘晓波有足够的政治智慧和具备真正的爱国心,应该拒绝领取该奖。作一个拒绝他国势力干涉本国内政的表率。这样他能够赢得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中国人的支持和尊重。有戈尔巴乔夫这样的民族败类获奖在前,更重要的是中国的事情应该由中国人自己管理。这是大部分中国公民的共识。
但是能说出殖民三百年这种话的人,很难相信他的爱国心能够超越其崇洋媚外溢的价值观和奖项背后的巨大的个人利益。
I think you have posted your comments into wrong blog, it should go into 作舟's blog
无论刘晓波的政治理念是对是错,外国势力主导的奖被颁给一个在中国监狱里的囚犯,
对中国国家利益是件坏事,而且也是不尊重中国法律和中国主权的表现。
如果刘晓波有足够的政治智慧和具备真正的爱国心,应该拒绝领取该奖。作一个拒绝他
国势力干涉本国内政的表率。这样他能够赢得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中国人的支持和尊重。
但是能说出殖民三百年这种话的人,很难相信他的爱国心能够超越其崇洋媚外的价值
观和得奖带来的巨大的个人利益。
诺奖干脆改名“反华奖”算了。哈哈
agree!
One of comments: "it should be named as 'The politics prize of U.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