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学欣赏

夏学,就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质极其丰富,科技发达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经为核心的华夏生命哲学,正好可以用来添补空虚的心灵,给人智慧和力量。
个人资料
博文


易经智慧-赵汝楳妙解节卦九五:以礼御民,甘之若饴 水泽节,易经第六十卦。初九六二,二阳一节;六三六四,二阴一节;九五一节,上六一节,如同竹子,中有空而外有节。竹木之节有长有短,以适宜生长为要;礼仪法度有松有驰,是为了人性之舒展和生命的惬意自然,不是为了限制人民的自由。九五作为天下之君王,制定礼节刑法应该遵循同样的法则,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韩诗外传7.3:齐有隐士东郭先生 原文: 齐有隐士东郭先生、梁石君,当曹相国为齐相也。客谓匮生曰:“夫东郭先生梁石君,世之贤也,隐于深山,终不诎身下志以求仕者也。吾闻先生得谒曹相国,愿先生为之先。臣里母相善,妇见疑盗肉,其姑去之,恨而告于里母,里母曰:‘安行,今令姑呼汝。’即束蕴请火,去妇之家,曰:‘吾犬争肉相杀,请火[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韩诗外传7.02:赵王使人于楚 原文: 赵王使人于楚,鼓瑟而遣之,曰:“慎无失吾言。”使者受命,伏而不起,曰:“大王鼓瑟,未尝若今日之悲也。”王曰:“调。”使者曰:“调则可记其柱。”王曰:“不可。天有燥湿,弦有缓急,柱有推移,不可记也。”使者曰:“请借此以喻。楚之去赵也,千有馀里,亦有吉凶之变,凶则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韩诗外传7.01:齐宣王谓田过曰 原文: 齐宣王谓田过曰:“吾闻:儒者亲丧三年。君与父孰重?”过对曰:“殆不如父重。”王忿然曰:“曷为士去亲而事君?”对曰:“非君之土地,无以处吾亲;非君之禄,无以养吾亲;非君之爵,无以尊显吾亲;受之于君,致之于亲,凡事君以为亲也。”宣王悒然,无以应之。《诗》曰:“王事靡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易经智慧-朱震妙释涣卦九五:涣汗大号,清郁解毒
上巽下坎,风水涣,易经第五十九卦。风吹水散,坎水有危险、疾病、郁闷心病等意思。一阵风,吹散百病忧,涣卦也。黑云压城城欲摧,一阵风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涣卦也。赤壁之下,诸葛亮借东风,吹散了曹操百万大军,涣卦也。涣卦能化穷为通,化险为夷,关键在一人,那就是九五至尊: 九[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韩诗外传6.27:晋平公游于河而乐 原文: 晋平公游于河而乐,曰:“安得贤士,与之乐此也!”船人盍胥跪而对曰:“主君亦不好士耳!夫珠出于江海,玉出于昆山,无足而至者,犹主君之好也。士有足而不至者,盖主君无好士之意耳,无患乎无士也。”平公曰:“吾食客门左千人,门右千人;朝食不足,夕收市赋;暮食不足,朝收市赋。吾可谓不好士[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10-23 12:01:27)

韩诗外传6.26:三种威严 原文: 威有三术:有道德之威者、有暴察之威者,有狂妄之威者,此三威不可不审察也。何谓道德之威?曰:“礼乐则修,分义则明;举措则时,爱利则刑;如是、则百姓贵之如帝王,亲之如父母,畏之如神明;故赏不用而民劝,罚不加而威行,是道德之威也。”何谓暴察之威?曰:“礼乐则不修,分义则不明,举措则不时,爱利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10-22 08:38:03)
韩诗外传6.25:中牟之叛 原文: 昔者、赵简子薨而未葬,中牟畔之,葬五日,襄子兴师而次之,围未匝,而城自坏者十丈,襄子击金而退之。军吏谏曰:“君诛中牟之罪,而城自坏者、是天助之也,君曷为而退之?”襄子曰:“吾闻之于叔向曰:『君子不乘人于利,不厄人于险。』使其城,然后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韩诗外传6.24:勇士一呼三军皆避 原文: 勇士一呼,三军皆避,士之诚也。昔者、楚熊渠子夜行,寝石以为伏虎,弯弓而射之,没金饮羽,下视,知其为石,石为之开,而况人乎!夫倡而不和,动而不偾,中心有不全者矣。夫不降席而匡天下者、求之己也。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先王之所以拱揖指麾,而四海来宾者、诚德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韩诗外传6.23:事强暴之国难
原文: 事强暴之国难,使强暴之国事我易。事之以货宝,则货单(通“殚”。尽,竭尽)而交不结;约契盟誓,则约定而反无日;割国之强乘以赂之,则割定而欲无厌。事之弥顺,其侵之愈甚,必致宝单国举而后已,虽左尧右舜,未有能以此道免者也。故非有圣人之道,持以巧敏拜请畏事之,则不足以持国安身矣,故明君不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