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诗外传7.02:赵王使人于楚
原文:
赵王使人于楚,鼓瑟而遣之,曰:“慎无失吾言。”使者受命,伏而不起,曰:“大王鼓瑟,未尝若今日之悲也。”王曰:“调。”使者曰:“调则可记其柱。”王曰:“不可。天有燥湿,弦有缓急,柱有推移,不可记也。”使者曰:“请借此以喻。楚之去赵也,千有馀里,亦有吉凶之变,凶则吊之,吉则贺之,犹柱之有推移,不可记也。故王之使人,必慎其所之,而不任以辞。”《诗》曰:“征夫捷捷,每怀靡及。”盖伤自上而御下也。
译文:
赵王派使者去楚国,鼓瑟送行,说:“小心别把我的话传错了。”使者跪地受命,趴在地下不起来,说:“大王鼓瑟,从来没有今天这么悲伤啊。”大王说:“要调一下弦了。”使者说:“调弦就可以记下柱的位置”。赵王说:“不可,天有干燥和湿润之别,弦有松紧,柱有前后移动,记不下来。”使者于是说:“请让我用这个例子来说明。楚国离赵国有几千里,另外还有吉凶的不同,楚国有凶事就要凭吊致哀,有喜事就要祝贺人家,这就像琴瑟弦柱的前后移动,不可能固定的。因此大王派遣使者,对出使的目的一定要慎重,但是不能把他的应对和说辞也定下来。”《诗经》说:行人匆匆访他国,往往目的达不到。这里感伤的应该就是君上对下属管得太多了。
侠客心得:
韩婴在这里揭示了微观管理(micromanagement,老板插手下属的工作)的害处。出使外国使者不知道出行的目的,不能临时应对,只是传话筒,一位邮差,不是代表国家的使者。所以才有《诗经》里的哀叹:征夫捷捷,每怀靡及。
天下之大,世事之繁,岂是国君一人能及?国君需要征用天下贤才,厘定责任,赋予权力,自己南面而天下治。如果君王觉得人人不如自己,事必躬亲,贤人无所适从,天下必乱,国家社稷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