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和博

改革宗神学博客。分享神学研究心得,结交志同道合朋友。座右铭:仁教,心学,法治,德政。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耶稣基督“大使命”再思

(2007-08-22 19:04:09) 下一个

耶稣基督“大使命”再思[1]


 王志勇


18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19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20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中文和合本圣经。

 

一.一个使命,四个“所有”

在这段经文中,形容词“所有”一词一共出现了四次――πᾶσαπάντα两次),πάσας。这四个词都是由形容词πᾶς演变而来,意思是“所有的”、“任何”、“全部”、“每一种”(allanytotalwholeeverykindof)。中文相应地译为“所有的权柄”、“民”、“我所吩咐你们的,教训他们遵守”、“我就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1.“所有的权柄”

主耶稣基督首先谈及他的权柄。传福音首先是源于上帝的主权的旨意,然后上帝的授权吩咐才成为个人的责任。主耶稣基督所得到的权柄不仅是天上的权柄,也包括地下的权柄。那些仅仅把耶稣基督的权柄限制在“天上”的人,乃是要把基督封闭在天上!在“地下所有的权柄”中,不仅包括对教会的权柄,也包括对政治的权柄、经济的权柄,包括对世上万有的权柄。加尔文强调,主耶稣“在地上设立他的宝座,通过重生使他的子民得享新生命”。[2]那些仅仅把耶稣基督的权柄限制在教会中的人,乃是把基督禁闭在教堂中,把基督教封闭在隔都之中,从根本上否定了基督教的精义和使命。另外,耶稣基督在升天前宣告“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此处耶稣基督得到这样的权柄,不是按照他的神性,乃是按照他的人性,也就是说他作为我们圣约的元首,代表我们重新得回了第一个亚当因为犯罪所丧失的治理全地的权柄。因此,使徒保罗在高歌上帝的大爱的时候,特别强调说:“上帝既不爱惜自己的儿子,为我们众人舍了,岂不也把万物和他一同白白地赐给我们吗?”(罗832)。这个世界不是属于魔鬼的世界,乃是属于我们天父上帝的世界,“地和其中所充满的,世界和住在其间的,都属耶和华”(诗241)。上帝在基督里再次把治理全地的权柄赐给我们,使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作上帝百般恩赐的好管家。我们必须勇敢地承担上帝赐给我们的托付,积极地参与耶稣基督的大使命,不能无所作为,任凭这个世界在罪恶中沉沦。

 

    2.“使万民作我的门徒”

此处中文和合本翻译并没有完全翻译出经文的原意来。Πάντα τὰ ἔθνηallnations,也就是“万民”――“所有的国家”、“所有的民族”、“所有的族群”。ἔθνη一词是名词ἔθνος的直接受格、复数形式,这个词在希腊文新约圣经中共出现过164次,主要意思是“通过血缘、文化和共同的传统而联系在一起的众人的整体、国家、民族”(a body of persons united by kinship, culture, and common traditions, nation, people)。[3]因此,基督徒传福音所面对的绝不仅仅是个人,而是整个的国家和民族。马太·亨瑞注释μαθητεύσα τε πάντα τὰ ἔθνη指出,这段经文的意思就是“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使所有的国家都成为基督教国家”(do your utmost to make the nations Christian nations)。[4]作为基督的门徒,假如我们的目标不是使我们所在的国家成为基督化的国家,我们就没有忠诚于基督所吩咐的“大使命”!长期以来,基督徒传福音的目标始终是建立基督化的国家,所以,欧美各国,甚至俄罗斯、匈牙利、波兰等东欧国家,都一度成为基督教国家。然而,由于受极端的个人主义影响,教会传福音开始以个人的重生为重点和终点。个人的重生仅仅是起点,教会必须以圣经中所启示的全方位的世界观装备基督徒,使基督徒把基督的王权贯彻到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直到最终“世上的国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国;他要作王,直到永永远远”(启11:15)。  

 

3“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

此处的“遵守”显然不是指遵守“福音”,更不是指遵守“故事”或“比喻”,而是指上帝的律法和诫命。不管是旧约圣经中的先知,还是新约圣经中的使徒,他们都是同被一灵所感,也就是得到基督之灵的感动和默示,“论到这救恩,那预先说你们要得恩典的众先知早已详细地寻求考察,就是考察在他们心里基督的灵,预先证明基督受苦难,后来得荣耀,是指着什么时候,并怎样的时候。他们得了启示,知道他们所传讲的一切事,不是为自己,乃是为你们。那靠着从天上差来的圣灵传福音给你们的人,现在将这些事报给你们,天使也愿意详细察看这些事”(彼前1:10-12)。因此,旧约圣经和新约圣经都是上帝无谬的圣言,律法和福音都是来自上帝的启示。那些把旧约圣经与新约圣经,把福音和律法截然对立起来的人有祸了!那些只相信福音的应许,却不相信律法之审判的人有祸了!同时,这也排除了人的教训,作为基督圣言的仆人,我们只能教导基督所吩咐我们的。加尔文对此注释说:“基督差派使徒,但他并没有完全辞去他的职分,仿佛他已经不再是他教会的独一的教师(the Teacher of his church);因为他差派使徒的时候仍然作出了这样的保留,就是说,他们不当传讲自己所杜撰的东西,而是应当纯正地忠心地向人传递他所交托他们的。”[5]

 

4.“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此处的“常”(πάσας τὰς ἡμέρας)应当翻译为“我就天天与你们同在”[6],或者直译为“在所有的日子里,我都会与你们同在”。这是基督对一切真心爱他、敬畏他的人的奇妙的应许。不管是在我们软弱的日子,还是刚强的日子;不管是在我们哀恸的日子,还是喜乐的日子;不管是在我们遭遇逼迫的日子,还是我们凡事亨通的日子,基督都“天天”与我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我们与他面对面地见面的日子。很多人之所以盼望基督的再来,并不是因为想得见基督完全的荣耀,而是要逃避眼前的苦难和责任。难道我们现在缺乏什么吗?主耶稣说:“我将真情告诉你们,我去是与你们有益的。我若不去,保惠师就不到你们这里来;我若去,就差他来”(约15:7)。使徒保罗说:“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4:13)。那些藉着信心,信靠上帝,忠信工作的人有福了!“使我们胜了世界的,就是我们的信心”(约壹5:4)。那些不认真研读圣经,不认真对待眼前的工作,大肆渲染末世的信息,逃避当下责任的人有祸了!

 

二.一个命令,三个分词

主耶稣在讲完“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之后,话锋一转,“所以”οὖν)。语助词οὖν表示以下的命令,乃是根据前面第18节所陈述的理由。我们之所以遵行主耶稣基督的“大使命”,并不是因为世界的需要,虽然世界确实需要;也不是出于我们个人对失丧灵魂的怜悯,虽然不认识基督的灵魂确实是可怜的。惟一的理由乃是这是复活的救主耶稣基督所赐给我们的吩咐。

在对“大使命”的翻译中,英文和中文的翻译都有让人容易迷惑的地方。在希腊原文中,在“大使命”中只有一个主要动词,就是μαθητεύσατε――“使……作门徒”,也只有这一个词是命令语气。但大部分译本把πορευθέντες――“去”也翻译为命令语气,其实πορευθέντεςπορεύω简单过去分词形式,并非命令语气。DanielB.Wallace认为,若是仅仅把πορευθέντες视为形容词性的过去分词,就“把”大使命”变成了“大建议”。[7]但是,既然μαθητεύσατε是命令语气,并且这一动词又是整个句子中的惟一的主要动词,那么“大使命”仍然是命令式的“大使命”。DanielB.Wallace也承认后面的“施洗”(βαπτιζοντες),“教导”(διδασκοντες)是现在分词,并不是命令语气。难道“施洗”和“教导”因此就成为“建议”了吗?显然不是。

“大使命”中共有三个分词,一是“去”(πορευθεντες),二是“施洗”(βαπτιζοντες),三是“教导”(διδασκοντες)。这三个分词都是修饰主要动词μαθητεύσατε的,在这种语法结构中,所强调的是主要动词μαθητεύσατε所指向的行动,而不是分词。[8]“去”所表明的是积极的传福音的心态;“施洗”代表受洗者对教会的委身,代表健康的教会生活,成为上帝圣约的成员。“教导”则是使万民作耶稣的门徒的主要方式。在“教导”的后面跟有现在式不定词“遵守”(τηρεῖν),表明“教导”的目的乃是让人“遵守”主耶稣基督所吩咐的一切。活泉本注释指出:“‘教导’乃是基督徒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教导的事工应该是全面性的:家庭、教会、学校都包括在内。”[9]即使我们“去”了,即使我们为人“受洗”了,但是,如果我们不按着主的吩咐“教导”他们,我们就没有完成“大使命”的核心内容。   

 

三.复兴“教导的职分”

加尔文在谈及“大使命”的时候,指出:使徒们的职分就是“教导的职分”(theofficeofteaching)。[10]加尔文在谈及教牧职分的时候强调:“谁不履行教师的职分就是僭取使徒之名,行事邪恶、虚伪。另外,新约中祭司的职分就是用上帝的圣言这属灵的宝剑杀人,使其成为上帝的祭品。因此,对教导职分不忠心的祭司,无非就是以假乱真的骗子而已。”[11]谈及教导的时候,马太·普尔指出:“洗礼之后必须有教导,受洗却没有顺服,不仅不能拯救人的灵魂,反倒使人处于更重的审判之下。”[12]目前中国教会所缺乏的不就是合乎圣经的教导吗?其实,又岂止是中国教会呢?笔者曾经参加英国和美国一些教会的敬拜,最长的教导不超过四十五分钟,据说超过这样的时间限制,人就不容易集中注意力。甚至有的教会牧师讲道不过是十几分钟左右!大陆很多弟兄姊妹问我,为什么欧美社会走向道德紊乱呢?(当然,我们不要以为中国大陆目前的道德水准就高到哪里去!)社会的败坏源自教会的败坏,教会的败坏从讲坛上就能集中体现出来。若是牧师不再传讲上帝的圣言,人们不再宝贵上帝的圣言,这个社会很快就会蜕化到无法无天、道德混乱的状况。

今天,教会中所充满的是歇斯底里的劝人信主的信息,但真正的教导圣徒如何成圣的信息则是少之又少。就连鼎鼎大名的改革宗神学家石威廉也认为:“讲道的目的就是通过传讲圣道,使人的灵魂得蒙永恒的救恩。”[13]使人灵魂得救,这当然是传道人首要的目的。但是,我们不能排除的是传道人还要教导基督徒如何生活。在一次世界性的宣教会议上,在主讲人列举了一大堆决志信主的人的数字,并宣布“末日终于在望”之后,有一名身材矮小的非洲代表走向讲台,她的面容哀戚凝重,说:“我的国家曾经被你们许多人誉为世界宣教最成功的范例,”她开始述说教会在一个世纪前如何拓植而成,今日85%的百姓自称是基督徒。大部分增长來自福音派和五旬节派教会,比率超过增长总数25%。她描述人们对查经与祷告的兴致极高,大厅内兴奋情绪逐渐高涨。不过,接着她却问道,“你们可知道我从哪里来的吗?”听众喊出许多猜测,全都错了。最后她说:“我来自卢望达”――就是1994年,有60万名图西人(Tutsis)40万名胡图人(Hutus)死亡的国家,其中许多人是在教会聚集的时候遭到大砍刀屠杀。最后,这位非洲来的姊妹所说的话语振聋发聩:“你们以全副的宣教热忱将基督带给我们,却从未教导我们如何生活!”

当然,主耶稣所吩咐的“大使命”包含丰富的信息,特别是三一论的信息,这乃是基督教信仰的标记。还有国度的信息,圣约的信息,我们不能在此一一阐明。对于目前华人教会而言,最重要的是要重新认识“大使命”到底“大”在何处,并认识到实现“大使命”的核心乃是“教导”。“门徒”就是“学徒”,因此英文钦定本把μαθητεύσατε“使万民作我的门徒”)翻译为“教导万民”(teach all nations)。“牧师”的主要职责就是“教师”,也就是教导的职分,可惜在现代教会中很多所谓的“牧师”却成了“魔术师”,偏重的是神迹奇事——医病、赶鬼、说方言等等,牧师最重要的职责是“专心以祈祷传道为事”(徒14),严肃、认真地传讲上帝的圣言。如今,很多教会中盛行的是讲见证和唱诗歌,“传道人”不传讲上帝的“道”,却将人的吩咐和经历教导人,而上帝的“道”则成为教会可有可无的点缀。惟愿上帝兴起更多忠心有见识的仆人来,藉着传讲纯正的真道,使耶稣基督所吩咐的“大使命”不断成就在今天,成就在地上。



[1] 本文试图运用有限的希腊文知识解读圣经,所学有限。抛砖引玉,希望中国教会中有更多的人努力掌握希腊文,并请学有专长者不吝赐教。本文写作时大量参考Logos Research Systems,Inc.所开发的Logos Bible Software Series X Schlar’s Library系统。此系统包括250余本圣经以及参考书,特此鸣谢。

 

 

[3] A Greek-English Lexicon of the New Testament and Other Early Christian Literature, third edition, revised and edited by Frederick William Danker based on Walter Bauer’s(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0), p. 276.

[4] Matthew Henry’s Commentary on the Whole Bible (Hendrickson Publisher, Inc.,2003), p. 1775.

[5] Calvin’s Commetaries (Grand Rapids: Baker, 2003), Vol.xvii, p. 390.

[6] 《活泉新约希腊文解经》,詹正义博士总编辑,卷一,1998年,香港活泉出版社,327页。

[7] Daniel B.Wallace, Greek Grammar Beyond the Basics (Grand Rapids: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1995), p. 645.

[8] Dean Deppe,A Summary of Greek Grammar, Syllabus for New Testament 215,Calvin Theological Seminary, p. 43.

[9]《活泉新约希腊文解经》,詹正义博士总编辑,卷一,1998年,香港活泉出版社,327页。

[10] Calvin’s Commetaries (Grand Rapids: Baker, 2003), Vol.xvii, p. 381, 384.

[11] Calvin’s Commetaries (Grand Rapids: Baker, 2003), Vol.xvii, p. 384.

[12] Matthew Poole’s Commentary on the Holy Bible (London: the Banner of Truth Trust, 1969), Vol.III, p. 147.

[13] W.G.T. Shedd, Homiletics and Pastoral Theology, p. 37.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