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诗外传6.7:夫服人之心
原文:
吾语子:“夫服人之心,高上尊贵,不以骄人;聪明圣知,不以幽人;勇猛强武不以侵人;齐给便捷,不以欺诬人。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虽知必让,然后为知。遇君则修臣下之义,出乡则修长幼之义,遇长老则修弟子之义,遇等夷则修朋友之义,遇少而贱者则修告道宽裕之义。故无不爱也,无不敬也,无与人争也,旷然而天地苞[
阅读全文]

韩诗外传6.6:天下之辩
原文:
天下之辩,有三至五胜,而辞置下。辩者、别殊类,使不相害;序异端,使不相悖;输公通意,扬其所谓,使人预知焉,不务相迷也。是以辩者不失所守,不胜者得其所求,故辩可观也。夫至于繁文以相假,饰辞以相悖,数譬以相移,外人之身,使不得反其意,则论便然后害生也。夫不疏其指而弗知,谓之隐;外意外身误导,谓之讳;[
阅读全文]

韩诗外传6.5:古者有命
原文:
古者有命:民之有能敬长怜孤、取舍好让、居事力者、命于其君,然后命得乘饰车骈马,未得命者、不得乘饰车骈马,皆有罚。故民虽有馀财侈物,而无礼义功德,则无所用。故皆兴仁义而贱财利,贱财利则不争,不争则强不陵弱,众不暴寡,是君之所以象典刑而民莫犯法,民莫犯法,而乱斯止矣。《诗》曰:“质尔人民,谨尔侯度[
阅读全文]

韩诗外传6.4:子路治蒲三年
原文:
子路治蒲三年,孔子过之。入境而善之,曰:“由恭敬以信矣。”入邑,曰:“善哉!由忠信以宽矣。”至庭,曰:“善哉!由明察以断矣。”子贡执辔而问曰:“夫子未见由,而三称善,可得闻乎?”孔子曰:“入其境,田畴草莱甚辟,此恭敬以信,故民尽力。入其邑,墉屋甚尊,树木甚茂,此忠信以[
阅读全文]

易经智慧-万廷言详解巽卦卦辞:优游渐渍,怡然顺理
上巽下巽,巽。巽是风,风是看不见的,所以巽有潜伏的意思;风是无孔不入的,所以巽有契而不舍、不放过任何机会提高自己的美德;风会绕过障碍继续前行,所以巽有顺从自然情势以及客观规律的美德。这些美德是源于巽是一阴发起于下,身份底下而本性柔顺谦恭。巽卦四阳二阴,在这个阳刚主导的世界里,[
阅读全文]

韩诗外传6.3:赏勉罚偷
原文:
赏勉罚偷,则民不怠;兼听齐明,则天下归之。然后明其分职,考其事业,较其官能,莫不理法,则公道达而私门塞,公义立而私事息。如是、则持厚者进,而佞谄者止,贪戾者退,而廉洁者起。周制曰:“先时者、死无赦;不及时者、死无赦。”人习事而因,人之事,使如耳目鼻口之不可相错也。故曰:职分而民不慢,次定而[
阅读全文]

韩诗外传6.2:齐桓公见小臣
原文:
齐桓公见小臣,三往不得见。左右曰:“夫小臣、国之贱臣也,君三往而不得见,其可已矣!”桓公曰:“恶!是何言也!吾闻之:布衣之士不欲富贵,不轻身于万乘之君;万乘之君不好仁义,不轻身于布衣之士。纵夫子不欲富贵,可也,吾不好仁义、不可也。”五往而得见也。天下诸侯闻之,谓桓公犹下布衣之士,而[
阅读全文]

韩诗外传6.1:比干谏而死
原文:
比干谏而死。箕子曰:“知不用而言,愚也,杀身以彰君之恶,不忠也。二者不可,然且为之,不祥莫大焉。”遂解发佯狂而去。君子闻之,曰:“劳矣!箕子!尽其精神,竭其忠爱,见比干之事,免其身,仁知之至。”《诗》曰:“人亦有言,靡哲不愚。”
译文:
比干劝谏纣王而杀身。箕子说:“知道没[
阅读全文]

韩诗外传5.33:孔子侍坐于季孙
原文:
孔子侍坐于季孙。季孙之宰通曰:“君使人假马,其与之乎?”孔子曰:“吾闻君取于臣,谓之取,不曰假。”季孙悟,告宰通曰:“今以往,君有取,谓之取,无曰假。”孔子曰正假马之言,而君臣之义定矣。《论语》曰:“必也正名乎!”《诗》曰:“君子无易由言。”
译文:
孔子陪坐于[
阅读全文]

x
易经智慧-杨万里解读丰卦六五:群贤毕至,吉庆无虞
雷火丰,易经第五十五卦。明以动,下明上动,内明外动,内心想清楚了再行动,所以能成就丰硕的成就,因明而动所以丰也。丰卦是明动相资,互相成就对方,有明无动,有好的想法但是只是动动嘴皮子,不能付诸行动,白白浪费了“明”;有动无明,稀里糊涂一头栽进去,很可能就出不来了,凶[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