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学欣赏

夏学,就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质极其丰富,科技发达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经为核心的华夏生命哲学,正好可以用来添补空虚的心灵,给人智慧和力量。
博文

公冶长篇第十六、七:有君子之道四焉 原文: 5.16: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5.17: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译文: 5.16:孔子在谈到子产时说:“子产有四种君子的美德:自己的行为能恭谨,侍奉君上能恭敬,养育人民能施惠,使用民力能合于道义。” 5.17:孔子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公冶长篇第十四、十五:子路有闻原文:5.14: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5.1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译文:5.14:子路听到一件可以学习效法的善道,没有完全掌握以前,不敢学下一个。5.15:子贡问孔子:“孔文子为什么可以以“文”做谥号呢?”孔子说:“聪敏而喜欢学习,不以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公冶长篇第十三:夫子之文章原文: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译文:子贡说:“夫子的文采和德行,可以听闻到;夫子讲的人性和天道,是不能听闻到的。”短评:人性和天道是隐微的,是无论如何都看不到抓不住的。圣人也不能直接揭示天道,只能通过学生可以接受的文词来暗示天道。就如同圣人不能把月亮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公冶长篇第十二: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原文: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译文:子贡说:“我不愿意别人强迫我,我也不想强迫别人。”孔子说:“子贡啊,这不是你能做到的。”短评:不受别人的影响就这么难吗?孔子的高足子贡都做不到。这里的强迫不一定是暴力的,也可以是微妙的群体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公冶长篇第十一:吾未见刚者原文: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译文:孔子说:“我没有见到真正刚正的人。”有些人说:“申枨是吧。”孔子说:“枨也是有欲望的,怎么能刚正?”短评:人都是屈服于欲望的。申枨有欲望,所以孔子认为他不可能刚正。刚正的人,在任何事情面前都能战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公冶长篇第十:宰予昼寝 原文: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译文: 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朽木上不能雕刻,粪土之墙上不能抹饰,对于宰予这样的人怎么责备他好呢?”孔子说:“一开始对待人,我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公冶长篇第九:子谓子贡曰原文: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译文:孔子问子贡:“你和颜回谁更好?”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奢望和颜回比。颜回听到一就能知道十,我也只是听闻一而能知道二。”孔子也说:“比不上啊!你我都比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易经智慧:由萃卦彖辞说开去--中国人的情与理
萃卦彖辞说: 彖曰:萃,聚也。順以說,剛中而應,故聚也。 萃卦是地上有水泽之象,水在地上汇集成江河湖泊,可以引申为人的聚合。男女结合成家,百姓聚集成乡、成邑,甚至成国。桃园三结义、几个人一起成立一家公司等也是一种聚集。 萃卦下体是坤地,德性柔顺;上体是兑泽,德性和悦;所以彖辞[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公冶长篇第八:孟武伯问原文: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译文:孟武伯问孔子:&ld[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1-04-10 22:35:45)

公冶长篇第七:道不行原文: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译文:孔子说:“天下无道,我就乘木筏漂在海上。跟我一起走的,会是子路吗?”子路听到后很高兴。孔子接着又说:“子路是比我勇敢,只是不会裁度事理。“短评:也许孔子真的漂到了韩国,所以韩国人说孔子是他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01]
[102]
[103]
[104]
[10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