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心意意识心意意识,即唯识今学讲的八七六识,是依个体建立,说为阿赖耶识。佛法讲的心意意识是三层识体。大唯识说识变众生与法,有两重识变,心意意识可以由阿赖耶识变现,也可由净识、藏识一心变现。心意意识也能变现,即两重识变中,落在藏识变现境中的心识还有一重识变,佛说都是颠倒梦想,因已经是变现果,果不生果故,其所生(变现)皆为无生。在我们[
阅读全文]
12.果阿赖耶识
佛三转法轮讲法相唯识,法相唯识变现,讲识变众生与法,唯识古学依净识-庵摩罗识,建立果阿赖耶识,法相唯识变现,包括法能相法所相,都是变现果,“果不生果”。
“果不生果”,就如梦里边的你无论做什么事情,也影响不到枕头上的你。落在梦境里的你,好像也在创造社会,但你的创造是没有实质的,只存在着你的觉受,能够认[
阅读全文]
11.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指第八识,唯识实际有三层解释,唯识今学在因乘说阿赖耶识;古学在果乘说果阿赖耶识;大唯识两重相依变现,超越因果同时觉照,说一心八识即说阿赖耶识。三层解释实际对应三个不同的平台,唯识今学依八识对应凡夫乘,古学依九识(即超越染净的净识-庵摩罗识)对应菩萨乘,大唯识依十识一心对应一佛乘。站在佛觉上看,阿赖耶识等同一心,站在[
阅读全文]
10.藏识三转法轮讲的如来藏藏(cang)识,就是生命存在的背景,《入楞伽经》中说“身及资具并所住处,一切皆是藏识境界。”,说“名为藏识之如来藏”,因为是不显现所以称为如来藏(cang)。《入楞伽经》中佛说“大慧,我说如来藏,即说如来藏藏识”,“如来境界即是如来藏藏识境界”,大唯识说如来藏藏识,即说如来藏,藏识不显不能说为净或[
阅读全文]
9.如来藏对众生来说,一心作为一切生命显现的大背景,因为是不显现所以又称为如来藏(cang),如来藏(zang)也叫如来藏(cang)。因如来藏对众生不显,佛法又施设了八识、七识、六识。如来藏又分不空如来藏和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即佛内自证智境,说为十识一切一心识,就是一心佛觉,一心佛觉的变现,即一心如来藏的无量功德;空如来藏,说为清净的九识阿摩罗识。[
阅读全文]
8.法性所相大唯识施设有一心两门:心生灭门和心真如门,心生灭门又分出法能相和法所相两个层面,心真如门分出法性能相和法性所相两个层面。法性所相属于大唯识施设的一心两门之心真如门所摄,是法性能相的变现。法性能相是真如,法性所相就是三界涅槃,三界涅槃就是华严经讲的佛国净土。法性能相是佛内自证智境,法性所相则可说为佛内自证趣境。法性所相为三界[
阅读全文]
7.法性能相大唯识依变现理施设一心两门:心生灭门和心真如门,心生灭门又分出法能相和法所相两个层面,心真如门分出法性能相和法性所相两个层面,两重相依变现。佛三转法轮讲法相唯识,法相唯识变现,讲识变众生与法,建立第一因法能相,与说为第一义的法性能相,依唯识古学称为净识-阿摩罗识,建立果阿赖耶识,法相唯识变现,包括法能相法所相,都是变现果,[
阅读全文]
6.法所相大唯识施设有一心两门:心生灭门和心真如门,心生灭门又分出法能相和法所相两个层面,心真如门分出法性能相和法性所相两个层面。法所相属于大唯识施设的一心两门之心生灭门所摄,是法能相的变现。《大乘密严经》中佛说:“是知识分别现境还自缘”,简单讲法能相如造世界的上帝,法所相是上帝造的世界。法能相变现法所相,法所相中找不到法能相第[
阅读全文]
5.第一因(生因)佛三转法轮讲法相唯识,法相唯识变现,讲识变众生与法,依变现理,建立第一因法能相,与说为第一义(因)的法性能相。佛教与天道的区别是在第一因的施设上。天道讲显现是大梵的变现,大梵就是第一因(生因),即法能相,说法所相为法能相变现。而佛在《入楞伽经》中依一心佛觉讲显现是唯心所自现,能变的留白不定,而是一种境界,佛内自证智境,[
阅读全文]
4.法能相大唯识依变现理施设一心两门:心生灭门和心真如门,心生灭门又分出法能相和法所相两个层面,心真如门分出法性能相和法性所相两个层面,两重相依变现。佛三转法轮讲法相唯识,法相唯识变现,讲识变众生与法,依变现理,建立第一因法能相,与说为第一义(因)的法性能相。《大乘密严经》中佛说:“是知识分别现境还自缘”,简单讲法能相如造世界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