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麦姐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沿着铁轨,遇见欧洲(23) 维也纳(上)致命诱惑,金光闪闪的迷人之吻 提起维也纳,许多人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或许是每年元旦在金色大厅举行的新年音乐会,那悠扬的《蓝色多瑙河》与《拉德茨基进行曲》,早已成为全球乐迷心中的经典。 记得龙儿上小学的时候,差一步就能有幸登上金色大厅的舞台。当时学校的合唱团已经办好了去欧洲的签证,准备赴维也纳参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6)

沿着铁轨,遇见欧洲(22) 慕尼黑(下)毅力惊人,锲而不舍的九年追凶 《遇见欧洲(20)-慕尼黑(上)视觉冲击,跨越八个世纪的魅力》 《遇见欧洲(21)-慕尼黑(中)内心震撼,飘落空中的白玫瑰》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是二战后德国首次举办的奥运盛会,承载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当时的西德政府将这次奥运视为重塑国家形象的契机,希望借“欢乐奥运”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7)

沿着铁轨,遇见欧洲(21) 慕尼黑(中)内心震撼,飘落空中的白玫瑰 《遇见欧洲(20)-慕尼黑(上)视觉冲击,跨越八个世纪的魅力》 历史的沉重在于,即便像慕尼黑这样拥有深厚建筑艺术与文化底蕴的城市,也无法摆脱德国现代史上一段令人发指的黑暗篇章。纳粹党(即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正是在此成立并发展壮大。1923年希特勒在慕尼黑发动“啤酒馆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7)

沿着铁轨,遇见欧洲(20) 慕尼黑(上)视觉冲击,跨越八个世纪的魅力 从苏黎世前往慕尼黑的火车上,出乎意料,人特别多。欧铁通票上对这段旅程的标注是“非强制订座”,习惯了瑞士车厢的空旷,我们就大意了,以为上车肯定有座,而且我们是一等座车厢的通票,心想应该是没问题的。谁知上车后才发现一等座车厢里也几乎满员,好在我们仨还是分别找到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0)

沿着铁轨,遇见欧洲(19) (列支敦士登)低调富有,别具一格的生财之道 如果不是在地图上看到这个国家名,恐怕许多人都不会意识到,在阿尔卑斯山脉深处,夹在瑞士和奥地利之间,还隐藏着一个名叫列支敦士登(Liechtenstein)的国家。这个国土面积仅160平方公里、人口不足四万人的袖珍国家,没有机场、没有大学、甚至没有军队,却拥有全世界数一数二的人均GDP,202[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9)

沿着铁轨,遇见欧洲(18) (苏黎世)英雄崇拜,以一己之力重塑这个国度 离开采尔马特(Zermatt),我们继续搭乘火车前往瑞士的第一大城市-苏黎世(Zurich),中途在库尔(Chur)转车。从采尔马特去库尔,本来可以体验瑞士特有的全景观光列车-冰川快车(GlacierExpress),虽然名为“快车”,冰川快车的速度却一点也不快,平均时速仅约37公里,被称为“世界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9)

沿着铁轨,遇见欧洲(17) (采尔马特)俊朗大气,堪为这个国家的形象担当 在施皮茨住了两晚后,我们前往瑞士著名的雪山小镇--采尔马特(Zermatt)。从施皮茨到采尔马特乘火车只需1个半小时,一路上列车穿行于皑皑雪峰与冰蓝河谷之间,风景如画。待列车缓缓驶入终点站,典型的瑞士山地小镇风貌便跃然眼前。 采尔马特位于瑞士南部瓦莱州(Valais)的尽头,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7)

沿着铁轨,遇见欧洲(16) (伯尔尼)没想到旷世奇才,竟是世俗渣男 博友水星兄在《2015年的瑞士行游记》中写道:“与苏黎世、日内瓦这些城市相比,伯尔尼似乎不是那么有名。而实际上,伯尔尼从1848年就成为瑞士的首都,而且在198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瑞士的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 说来惭愧,正如水星兄所说,俺一度以为瑞士的首都是日内瓦。伯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1)

沿着铁轨,遇见欧洲(15) 施皮茨(下)他们的生活与日常,我们的童话与远方 《遇见欧洲(14)-施皮茨(上)美景的背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据说观赏少女峰的最佳地点是格林德瓦,而且那里还有一片风景如梦似幻的山坡。于是我们再次登上火车,继续前行。 这一程发生了一场抓马,之前的游记中提过欧洲的火车会有些tricky,佛罗伦萨遇到一次,被上帝派来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0)

沿着铁轨,遇见欧洲(14) 施皮茨(上)美景的背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朱自清先生在1932年留学英国时曾游历欧洲,并写下《欧游杂记》,其中有一篇散文《瑞士》,开篇他写道:“瑞士有‘欧洲的公园’之称,起初以为有些好风景;到了那里,才知无处不是好风景,而且除了好风景似乎就没有什么别的。这大半由于天然,小半也是人工。瑞士人似乎是靠游客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6)
[1]
[2]
[3]
[4]
[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