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麦姐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萍水相逢,两个话痨的浪漫一夜

(2025-09-06 06:40:55) 下一个

沿着铁轨,遇见欧洲 (25)

萍水相逢,两个话痨的浪漫一夜

《遇见欧洲 23- 维也纳(上)致命诱惑,金光闪闪的迷人之吻》

《遇见欧洲 24- 维也纳(中)双双自尽,忍看昨日世界分崩离析》

美国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Richard Stuart Linklater)执导的爱情系列电影“爱在”三部曲 --《爱在黎明破晓前》(Before Sunrise)、《爱在日落黄昏前》(Before Sunset)、《爱在午夜降临前》(Before Midnight),可能很多博友/网友都看过。

(网图)

第一部《爱在黎明破晓前》拍摄于1995年,也是三部曲中最浪漫的一部,影片全部取景于奥地利维也纳。故事讲述了美国青年杰西 (Jesse,美国演员Ethan Hawke饰)和法国女孩赛琳(Celine,法国演员Julie Delpy饰)在一列开往维也纳的火车上相遇后,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于是各自取消原本的行程,临时决定在维也纳度过一天。他们一同游览维也纳的多个景点,在漫步与交谈中情愫暗生。电影通过他们之间的对话推动叙事,围绕对爱情、自由、生命和哲学等话题的探讨,细腻刻画了两人之间微妙而深刻的情感变化。

赶上我们家有位“爱在”三部曲的粉丝,结果我们的维也纳之旅的最后大半天就变成了电影部分取景地的打卡之旅。

海关大楼前的步行桥(Zollamtssteg Bridge

Jesse和Celine下火车的第一站,其实离真正的火车站挺远。站在绿色的小桥上,可以望见桥下行驶的火车和宽阔沉静的多瑙河,但完全看不到传说中的蓝色波光,令人有些怅然,但也许,那份美好早已被永久地定格在了《蓝色多瑙河》悠扬的旋律之中。

离开步行桥后,男女主角登上一辆红白相间的有轨电车。二十年过去,老式电车依然是维也纳街头的一景。圣诞期间,维也纳还会特别加开装饰一新的粉色圣诞电车,为古老的轨道增添一抹节日的温暖与浪漫。

Alt & Neu 唱片店(Teuchtler Schallplattenhandlung u. Antiquariat

唱片店位于 Windmühlgasse 10,1060 Wien。Jesse和Celine随意逛到这家旧唱片店,一起试听美国歌手Kath Bloom演唱的《Come Here》。唱片店现在的布局和二十年前影片中大体一致,墙上贴有电影海报。店里堆满了从地板到天花板的唱片、CD和乐谱,古典、爵士、现代都有,就是需要耐心慢慢淘。

店主很任性洒脱,周一到周五下午1点才上班,我们去的时间是周六,下午1点下班,好在我们在关门前四十分钟到了。龙儿在小小的店里待了至少有半个小时,最后淘了一张The Beatles唱片,好心的店主又送了他一张,美得够呛。

(Alt & Neu,德语旧与新的意思)

Sperl咖啡馆(Cafe Sperl

门口排着长队,老母亲老父亲为了满足龙儿的愿望,我们提前离开了唱片店,先行来这里排队吃午餐。还行,排了十多分钟顺利进入,店里的一切都保留着老式的维也纳风格。

咖啡馆建于1880年,电影中的Jesse和Celine坐在店内暖红色的丝绒座椅上,假装互相打电话,表白心意。Celine当时有句台词被很多年轻人奉为浪漫经典:“I like to feel his eyes on me when I look away。”

看服务员长得是不是有点像演员伍迪·哈里森(Woody Harrelson)?

Jesse 和 Celine的City walk

经过玛丽亚·特蕾西亚广场(Maria-Theresien-Platz),广场中央巍然矗立着玛利亚·特蕾西亚女王的雕像,她不仅是哈布斯堡王朝权力与开明统治的象征,更是这一切辉煌文明的缔造者与核心。

在她目光所及之处,两座宛如孪生兄弟的博物馆屹立广场两侧 --自然史博物馆与艺术史博物馆,它们以对称的庄严姿态构筑起帝国文化的两大支柱:对广袤自然世界的科学探索及对人类文明艺术成就的崇高礼赞。

(网图,我拍不到两个博物馆的全景)

它们外观造型一致,只是前面的雕塑有所区别:自然史博物馆门前装饰着非洲、亚洲、欧洲与美洲的人格化雕像,表达奥地利科学视野所覆盖的寰宇四方;而艺术史博物馆门前则矗立着艺术巨匠如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老勃鲁盖尔、提香等人的塑像,宣告着馆内收藏的分量与辉煌。

阿尔贝蒂娜博物馆(Albertina

第二天黎明前,天色渐亮,分别即将来临。在阿尔贝蒂娜博物馆(Albertina)门口的台阶前,Celine躺在Jesse的腿上仰望天空,听他念诗:“模糊的生命就此匆匆流过,而时间却会拥有他的梦想,不管明天或者今天。” (英国诗人 W. H. Auden的作品《As I Walked Out One Evening》)

关于这座博物馆,多写两句。阿尔贝蒂娜博物馆建于18世纪末,是哈布斯堡家族最大的行宫,后来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王把它送给最宠爱的女儿玛丽亚·克里斯蒂娜(Maria Christina)作为结婚礼物,克里斯蒂娜是女王16位子女中唯一被允许自由恋爱的王室成员,她的丈夫是萨克森·特申公爵阿尔伯特(Duke Albert Casimir of Saxony-Teschen)。这座博物馆的名字Albertina就是结合了这对夫妻的名字,象征着他们的爱情与共同志趣。

阿尔伯特公爵不仅是军事将领,还是一位艺术收藏家。现在博物馆收藏约6.5万幅素描、100万幅古典版画,是世界上收藏平面艺术品最多的博物馆之一。

阿尔贝蒂娜博物馆的建筑师之一是特奥费尔·冯·汉森男爵(Baron Theophil von Hansen),附近的维也纳国会大厦也是他的杰作。

国会大厦建于1873年,是奥地利国民议会(下院)和奥地利联邦议会(上院)所在地。为了体现“民主源于希腊”,汉森专门采用了古希腊的建筑风格,建筑的每一个细节都旨在唤起人们对古典民主精神的向往。

大厦前高达4米的喷泉雕像是雅典娜女神,基座旁的塑像则代表着奥匈帝国境内最重要的四大河流:多瑙河、莱茵河、易北河和摩尔多瓦河。

国会大厦可以免费进入,强烈推荐,最好事先在网上预约,这样可以约到guided tour,也是免费的,里面好看的大厅和会议室都必须有讲解员带领才能进入。我们是作为散客临时进入,只能参观一楼大厅,观看关于奥地利民主进程的常设展览。

维也纳的景点分布相当集中,始建于1865年、环绕市中心的环城大道(Ringstrasse)(也被称为指环路)沿线,云集了一堆宏伟的宫保鸡丁,宛如一串镶嵌着帝国瑰宝的项链。建筑大师们在这条宽阔的林荫大道两侧,留下了众多光彩夺目的杰作。

从意大利到瑞士再到德国,一路上看多了欧洲教堂,本以为会审美疲劳,可当置身于维也纳,我们再次被昔日帝国的教堂震撼到。

下面是我们参观过的几座风格各异的维也纳教堂。

矗立在维也纳老城中心的斯蒂芬大教堂(Stephansdom),以136.7米高的哥特式南塔和由23万块彩色琉璃瓦拼成的菱形屋顶(象征哈布斯堡王朝的双头鹰)成为城市的地标,被称为"维也纳的心脏"。这座世界第三高的哥特式教堂(仅次于科隆大教堂和乌尔姆大教堂),见证了莫扎特的婚礼、维尔瓦弟的葬礼等许多历史性时刻。

位于卡尔广场的卡尔教堂(Karlskirche),维也纳巴洛克建筑的巅峰之作,这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六世为纪念黑死病结束而建。走进教堂内部,第一眼便会被穹顶下那恢弘的主祭坛所吸引:圣母升天的雕塑群在金色云雾与光影映照下熠熠生辉,成为整个空间的中心与灵魂。

坐落在内城区彼得广场的圣彼得教堂(Peterskirche),规模不大,却以精美的穹顶壁画和金碧辉煌的巴洛克内部装饰赢得“维也纳最美教堂之一”的美誉,这里经常举办古典音乐会。

霍夫堡皇宫旁的圣米迦勒教堂(Michaelerkirche),一座古老的天主教堂,始建于13世纪,朴素的外观下隐藏着独特的地下墓穴,因特殊气候形成天然木乃伊,至今仍保存着一些贵族的完好遗骸。

-------

在罗马、佛罗伦萨甚至慕尼黑,许多建筑物和街头雕像都会显得斑驳陆离,尘灰与风蚀代表了岁月的沧桑和历史的厚度。但维也纳不同,尽管曾经幅员辽阔的奥匈帝国已然烟消云散,维也纳人对整洁和优雅的执着并不减少半分。宫殿外墙依旧保留着王公贵族钟爱的“哈布斯堡黄”,只是那色彩分明被仔细擦拭或刷新,广场上宏伟的雕塑也保持得干干净净,昔日帝国的辉煌一直被精心维护着。

即便历经两次世界大战,这座千年古都依旧沉着屹立,风骨未改,惊艳如初。明快利落的现代建筑也未扰乱它深厚的历史风貌。“这里的旧建筑并不抱怨新建筑,就像被敲下来的石块并不抱怨岿然不动的大自然一样。”(茨威格)

优雅从容地行走在辉煌过去与活力现代之间,气定神闲的生活节奏和轻松愉快的艺术氛围,构成了维也纳真正的迷人魅力。

维也纳不仅是音乐之都,也是一座弥漫着诗意的浪漫之城,就连多瑙河畔的风都像被诗句浸透过。电影中,河边的流浪诗人对Jesse和Celine说道:“我想和你们做个交易。我的意思不是向你们讨钱,而是讨一个词。你们给我一个词,我为你们写一首诗,并把这个词放进诗里。如果你们喜欢这首诗,如果它为你们的生活增添了一丝色彩,那么你们可以随心给予我一些报酬。当然,我会用英文来写。” Celine 给出的词,是“奶昔”。

Jesse 和 Celine 在维也纳共同度过短短的一夜,从日落走到黎明,街头的灯光、古老的建筑、河畔的微风、朦胧的夜色,似乎都散发出爱的气息。 “仿佛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只属于我们。是我们自己创造的。就像我在你梦里,你在我梦里。” (Celine的台词)

就算只拥有一个夜晚,这座城市也能让美好在记忆里停留,带回家一份回味无穷的浪漫。第二天分手时,恋恋不舍的Jesse和Celine相约半年后在同一个车站月台相聚,但他俩没有交换联系方式。男女主角是否如愿再度重逢?看过“爱在”系列电影的网友们已经知道答案了。

(剧照照片均来自网图。维也纳游记完结,谢谢阅读)

[ 打印 ]
阅读 ()评论 (7)
评论
亮亮妈妈 回复 悄悄话 超级棒的游记。电影故事串起来的游记让我体验年轻人爱情故事的同时又看到了很多维也纳的古典与美丽。这座城市真得很值得花几天走走看看。教堂我们都没有走进去,跟着麦姐逛吧。我也记下好几个景点,希望还有机会去维也纳转上一圈。你这个欧洲游记系列可以出一本书。太好看了。问好,周末快乐!
幑宁 回复 悄悄话 “优雅从容地行走在辉煌过去与活力现代之间,气定神闲的生活节奏和轻松愉快的艺术氛围,构成了维也纳真正的迷人魅力”,很有同感!
踏着三个著名电影中主人翁的脚步游维也纳,即美好又浪漫!赞麦子图文并茂好游记!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麦子把三个著名的电影串联起来,借Jesse 和 Celine 之恋来发挥维也纳之旅,别开生面,匠心独运,令人拍案叫绝。麦子参观过的那几个大教堂,我也有幸都去拜访了,印象深刻。斯蒂芬大教堂是每天必打卡之处,因为那是地铁站出口。卡尔教堂进去过两次,有一次是躲雨,好像附近有一个苏联红军雕像广场。谢谢麦子分享,珍藏了,很快就会用上了。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我来和菲儿和可可挤沙发。
可能成功的P 回复 悄悄话 我来挤沙发啦!
XQQ 回复 悄悄话 追随电影中男女主人的脚步探索城市,你们获得了一份独特的,亲切的,浪漫的深维度旅行回馈。赞“爱在”粉丝和她的老爸老妈:)。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哇塞,好文艺的游记,在外面,先给大家占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