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铁轨,遇见欧洲 (18)
英雄崇拜,以一己之力重塑这个国度
离开采尔马特(Zermatt),我们继续搭乘火车前往瑞士的第一大城市 -苏黎世(Zurich),中途在库尔(Chur)转车。从采尔马特去库尔,本来可以体验瑞士特有的全景观光列车-冰川快车(Glacier Express),虽然名为“快车”,冰川快车的速度却一点也不快,平均时速仅约37公里,被称为“世界上行驶速度最慢的观景快车”,它沿着阿尔卑斯山脊蜿蜒而行,最高攀升至2033米的上阿尔卑斯山口,再俯冲至585米的莱茵河谷,途中穿越91条隧道和291座桥梁,从起点采尔马特到终点圣莫里茨(St. Moritz)全程约7个半小时。
(网图)
本来我们的欧铁通票是包含免费坐冰川快车的待遇的,可惜2024年从10月13日到12月6日,冰川快车停运,我们的行程完美地落在了它的停运期,只好坐了它的平替,行车时长6小时25分,路线和冰川快车完全一致,结果发现这趟传统列车的体验效果也很好,窗户大,游客少,沿途经过阿尔卑斯山脉、湖泊和原始森林,仿佛置身于移动的画廊,皑皑白雪在山峰间闪耀,冰川河水在阳光下泛着蒂芙尼蓝的光泽,墨绿的山谷镶嵌其间,瑞士引以为傲的顶级自然景观尽收眼底,中途时不时会掠过一栋栋瑞士传统木屋和正在享受冰雪世界的滑雪者,仙境中又不乏烟火气。
所以呢,为了不错过沿途目不暇接的美景,在瑞士旅行,火车绝对是首选!瑞士联邦铁路(SBB)有这么一句经典广告词:Smart people travel by train。简单直接,哈哈,深得麦心。坐瑞士火车不仅能观景,关键是火车准时而且不用担心欧洲一些国家常有的铁路工人罢工给旅行带来的烦恼。根据欧盟标准,列车抵达时间超过正点时间5分钟之内即算准点到达。而瑞士则提出了更严格的标准,列车抵达时间超过正点时间3分钟就算晚点。因此,瑞士火车也赢得了欧洲最准点火车的称号。
瑞士还是欧洲铁路密度最高的国家,人均每年搭乘火车里程数高达2288公里,与日本并列全球榜首。
在库尔换乘,一个半小时就到达苏黎世,很方便。
作为瑞士规模最大最繁忙的铁路枢纽 -- 苏黎世中央火车站(Zurich Hauptbahnhof),拥有宏大的门厅、对称的拱顶与气势恢宏的立面,日客流量超过40多万人次,每小时发车路线超过50条。这座19世纪曾以纺织业闻名的湖畔小城,正是因铁路的兴起,蜕变为如今的“欧洲财富之都”。两条铁轨,彻底改写了它的命运。
苏黎世也是说德语。瑞士境内的语言真的很烧脑,一个国家,竟然有四种官方语言,据说是为了不忽视任何一种语言,全国约63%讲德语、20%讲法语、6.5%讲意大利语,还有0.5%人讲列托罗曼语。瑞士人自己说:“瑞士之所以成为瑞士,是因为有些德意志人不愿做德国人;有些法兰西人不愿做法国人;有些意大利人不愿做意大利人。于是这些人一起成了瑞士人。” 俺纳闷,瑞士人之间到底都用什么语言来交流?好在多数瑞士人都会说英语,但英语并不是他们的官方语言。
下了火车,一踏入苏黎世,俺就感觉不妙,天空阴沉沉灰蒙蒙,从火车站出来前往酒店的路上,看到的都是冷冰冰的钢筋水泥建筑,和普通的大城市无任何差别,我不停地对队友们说,为什么苏黎世带给我的是抑郁呢?偏偏住宿的酒店又是深灰色装修风格,工业风的冷峻,更加重了俺低落的情绪。
结果第二天早晨,龙儿拉肚,还不小心摔坏了手机,我们三人的欧铁通票全都绑定都在他手机上呢,于是开始操心到底是修手机还是换个新手机。抑郁的根源原来在这儿等着俺呢。
本来让龙儿自己在房间里休息一天,小伙子说轻伤不下火线,跑肚拉稀不算事。好吧,照原计划苏黎世城区一日游。俺换好衣服在客厅等待队友们准备好了一起出发,就听到卧室里“咚”一声,声音之大,让我以为龙儿晕倒了,赶紧去查看,结果是他的手机被他掉在了地上。原本苹果手机也不至于因为这一下就摔坏,可是龙儿为了骑自行车导航方便,买的手机壳背面有个凸起的磁吸,直接把iPhone的MagSafe磁吸圆环处震裂了大半圈,后背看上去有些惨不忍睹。手机被摔得自动关机了,龙儿打开,感觉还能用,但不知道是不是像人一样,有内伤,持续不了多久就出问题了?另外如果有裂缝,里面的电池会不会因为裂缝存在安全隐患?于是让他赶紧在网上预约了苏黎世市中心的苹果店,算我们运气好,上午11点正好有空位。
出门先直奔可以登高望远俯瞰全城的静谧高地 --林登霍夫山丘(Lindenhof),这里是罗马人最早定居苏黎世的地方,也是古罗马时期的军事要塞遗址。拾阶而上,穿过满是青苔的石墙和成片菩提树,站在平台上远眺:利马特河(Limmat)如一条碧蓝绸带穿城而过,远处的苏黎世大教堂(Grossmünster)双塔巍峨。阳光穿透哥特式塔尖,在河面洒下细碎的金箔,恍惚间仿佛能听见五百年前宗教改革先驱慈运理(Ulrich Zwingli)的宣讲,他正是在这里点燃了新教革命的星火,使苏黎世成为瑞士宗教改革的发源地之一。
从山丘下来,先找到苹果店,看看离预约的时间还有些早,我们就继续闲逛。苹果店不远处就是苏黎世著名的班霍夫大街(Bahnhofstrasse),直译为火车站大街,如今是苏黎世的金融街和购物街。
班霍夫大街始建于公元前15年罗马统治时期,罗马人在苏黎世湖畔建城,它便被发展成为商贸道路,中世纪这里成为守护老城的防御城墙,直到1867年,才被拆掉改造为连接中央火车站与苏黎世湖畔的新街道。现在临街的大部分建筑都是19世纪保留至今的欧式建筑,多为石质立面、雕花窗楣,高度不超过五层,外观低调却不失庄重,透露着瑞士式的秩序与自信。
就是在这样一条全长仅1.4公里、外表并不张扬的街道,对于欧洲甚至整个世界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因为这里聚集着大大小小的上百家银行,最为世人所知的瑞士银行以私人银行业务闻名,管理全球25%的跨境资产,其保密性与稳定性使之成为"百万富翁的保险箱”。
一些欧洲人常以瑞士的银行、德国的工程师、意大利的美食、法国的情人和英国的警察来调侃这些国家的特色。
队友讲了一则笑话:一位顾客想要在瑞士银行开一个账户。工作人员问他:“您准备存多少?”顾客环顾四周,小声说道:“500万美元。”工作人员答道:“先生,您完全可以大声说。在瑞士,贫穷不丢人……”
艾玛,作为穷人的我们,一眼看到瑞士银行(UBS)的大logo,队友的老东家总部,必须拍照留念。
预约苹果店的时间快到了,五年前苏黎世市中心的苹果店刚从班霍夫大街搬到Rennweg 街,门口的店面不大,要不是那个简单经典的白色苹果标志,很容易错过,但里面一如既往的宽敞明亮。
Genius Bar的小哥接过龙儿那个受了伤的手机,拿到后台做了测试,给出了诊断报告:电池没有损坏,依旧可以用,只是要小心后背,不要使用磁吸功能,因为磁吸可能会导致后壳膨胀,导致进一步损伤。他说:“你如果想修复损坏的部分,还是建议你回澳洲修理,因为我们这儿的库存目前只有一个可以修理澳洲手机的配件,万一没修好,你的手机就彻底不能用了,调货还得好几天。如果买新手机,本来在澳洲购买,你们可以享受两年保修,但如果你带着在瑞士手机回澳洲,只能享受一年保修,所以你们最好回澳洲再买。如果你小心使用,不出意外的话,这个手机应该可以至少坚持到你们回去。”艾玛,太复杂了,感谢善良又体贴的瑞士人给俺们吃了定心丸,省钱了,瑞士物价贵,无论修理还是换新手机,都得让我们大出血。
当时看到这手机的惨状,正好临近圣诞节,为娘的心一软,说要不给你换个新手机,算作圣诞礼物?龙儿刚开始面露喜色,但转而又一口回绝了俺的提议:“这不妥,是我自己保管不善,哪能让你们给我买新手机呢,我应该承担自己的错误。”听闻此话,为娘的心里甚是满意,大家懂的,孺子可教也。:)事实上,这个受损的iPhone至今仍在服役呢,只是龙儿给它换上了一身抗糙的战袍。
午餐找了家谷歌评分4.6的意大利餐厅Trattoria Sempre Zürich,装修独特,墙面悬挂着大小不一的手绘意大利瓷盘,颇有托斯卡纳乡村风格。披萨和意面都做得非常好吃,只是服务差强人意。在餐厅吃饭,龙儿从来都是严禁我们催促上菜,所以我和队友就忍着,到最后,这个过于考虑别人感受的绅士小哥也受不了上菜的龟速,终于忍不住问了服务员,才发现后厨早就做好了我们点的披萨,竟然忘了送给我们,而且他们也没什么歉意。
从餐厅出来,经过苏黎世中央火车站前的巴恩霍夫广场 (Bahnhofplatz),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威严的铜像 – 手摁图纸,目光如炬,凝视远方。这正是被誉为"瑞士现代化之王"的阿尔弗雷德·埃舍尔(Alfred Escher),他脚下的基座环绕着四组人物浮雕,代表他在铁路、金融、教育与政治等领域的深远影响。
《瑞士制造》(Swiss Made)作者詹姆斯·布雷丁(James Breiding)曾写到:“瑞士人素来不信奉英雄崇拜,但阿尔弗雷德·埃舍尔可能是唯一的例外。没有他,瑞士不可能发展成今天这番模样。” 作为瑞士19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政治家与企业家之一,埃舍尔几乎以一己之力重塑了瑞士的现代国家轮廓。
站在这尊1889年落成的铜像前,我们仿佛穿越回那个蒸汽轰鸣的时代,得以回望这位为瑞士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的五大功绩:
1852年:创办瑞士第一个铁路项目:瑞士东北铁路公司,开启全国铁路建设时代;
1854年:推动创立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成为孕育出爱因斯坦的"欧洲MIT";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1856年:发起成立瑞士信贷机构(SKA),即后来的瑞士信贷银行(Credit Suisse);
1857年:联合创办瑞士人寿保险公司(Swiss Life),欧洲大陆第一家现代人寿保险公司,奠定瑞士社会保障体系基石;
1871年:全力推动圣哥达隧道(Gotthard Tunnel)建设,当时世界最长的铁路隧道,全长15公里,打通了横亘东西隔绝南北的阿尔卑斯山脉。
当其他国家依靠王朝更迭或战争推进现代化时,埃舍尔以银行家+政治家+教育家的三重身份,驾驭铁路、金融与教育这三驾马车,带领一个山地小国驶入现代文明的快车道。据说他办公室的窗户正对火车站施工工地,晚年双目失明后,仍能凭借蒸汽机车的汽笛声判断工程进度。
在这座铜像脚下,城市车水马龙,人群来去匆匆。而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依旧站在这里,静静注视着他一手开创的现代化瑞士。
穿过利马特河上的石桥,我们来到老城区的另一侧,走进中世纪小巷 -- 奥古斯丁巷(Augustinergasse),蜿蜒曲折的巷道给我们带来一份意想不到的浪漫惊喜:脚下是泛着岁月光泽的鹅卵石路,两旁分布着一幢幢优雅古朴的彩色建筑,弥漫着浓厚的复古文艺气息。这里是一整片几乎未经现代改造的中世纪街区,风雨剥蚀的墙面、檐下裸露的木梁、精致的雕花阳台,仿佛在静静讲述着几百年前的日常时光。
来苏黎世之前,我一直以为苏黎世只是一座充满现代感的繁华都市,直到踏上这片土地,才惊讶地发现它还是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更是一个多元文明交汇的大熔炉:这里既是孕育科学巨匠爱因斯坦的智慧摇篮(下图中),又是文学大师乔伊斯构思《尤利西斯》、度过人生最后时光的精神栖居地;这里既有颠覆传统美学的达达主义的起源地--伏尔泰酒馆(下图左),也有列宁在1916年酝酿十月革命、书写《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的客居之地 -Spiegelgasse14号(下图右)。
更未曾想到,它还深藏着古典浪漫的一面。事实上,苏黎世被誉为“欧洲最浪漫的城市”之一,果然名不虚传。
在这有限的一日时光里,我们:
登上林登霍夫山,在城市之巅远眺古城风貌;
穿行于幽深小巷,细赏历经沧桑的彩色建筑;
在冬日暖阳下的长椅上小憩,任微风拂过面颊;
聆听教堂钟声回荡,仰望斑斓的彩绘玻璃窗;
(圣彼得大教堂,建于13世纪的哥特式教堂,拥有欧洲最大的钟面)
(圣母大教堂(Fraumünster),以其精美的夏加尔彩绘玻璃窗闻名,教堂内部光线柔和,艺术氛围浓厚)
沿着苏黎世湖岸徐行,看天鹅自由自在地嬉戏;
(苏黎世湖是苏黎世的城市灵魂,湖水清澈,四周被阿尔卑斯山脉环绕)
信步班霍夫大街,感受城市的优雅与低调的奢华;
漫步夜色中的利马特河畔,点点灯火如繁星闪烁;
夜色阑珊中,我们感受到这座古城透露出的丝丝温暖与诗意,令人流连忘返。
《遇见欧洲 (10)- 洛桑 (上)关键时刻,好心的女士拯救了我们》
《遇见欧洲 (11)- 洛桑 (下)物是人非,美好的世界渐行渐远》
《遇见欧洲 (12)-日内瓦(上)17个美好的目标,一个都没实现》
《遇见欧洲 (13)-日内瓦(下)终生挣扎,最终倒在这座安宁的城市》
《遇见欧洲 (14)-施皮茨 (上)美景的背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遇见欧洲 (15)-施皮茨 (下)他们的生活与日常,我们的童话与远方》
“冰川快车故意放慢脚步,让乘客从容领略沿途的好山好水好风光;哪像风驰电掣的新干线,嗖嗖滴飞奔,没有移动画廊”,还真是,冰川快车是观景车,所以说快其实是慢;新干线主打一个快字,哈哈,两种风格的列车。
“乌云压顶的苏黎世让麦亲情绪低落,接着帅龙拉肚又摔坏手机,心疼龙儿,抱抱麦亲。”谢谢江歌亲,熊抱熊抱,好在我们一路有惊无险,一切顺利。
“500万穷人的笑话我讲给阿敏和大宝,爷俩都大笑。”俺好奇,在精英爷俩的字典里,500万到底是不是穷人呢?
江歌亲总是高抬俺,摄影家万万不敢当,分享出来,就是为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祝傅家人周末愉快!
蘑菇看了BBC的连续报道呀,估计BBC披露的细节会更多。事情发生在澳洲,我就更关注些,但一些内容也是写的时候才去仔细读了相关报道。“这位的残酷让我想起来真有点不寒而栗”,可不是,人性真是不可捉摸。祝蘑菇周末愉快!
还真是,乌云压顶的苏黎世让麦亲情绪低落,接着帅龙拉肚又摔坏手机,心疼龙儿,抱抱麦亲。好在帅龙回澳洲前不用换手机,来家人的铁路通票完好无损。你们这趟欧洲行总体来嗦非常开心顺利。遇到辣么多贵人,还给俺们带回这么多精彩纷呈的豪麦游记,感动啊!
500万穷人的笑话我讲给阿敏和大宝,爷俩都大笑。
阴郁的苏黎世别有一番风味,图片拍的真好,侬一路练就了风景摄影家的本领,赞赞赞!
也读过了麦子上一篇的毒蘑菇谋杀案,BBC有连续报道,着实让我着迷,跟侦探小说似的,都没有办法代入现实世界,读麦子的报道才有了一点真实感。谢谢麦子的友爱体贴,没用“蘑菇姐”,哈哈哈,这位的残酷让我想起来真有点不寒而栗。
问好麦子,周末愉快!
握手水星兄,同为果粉。根据苏黎世的工作人员的说法,苹果手机的零部件在澳洲和欧洲是不一样的,他们库存里只有一个部件可以修龙儿的手机,万一没成功,手机就成板砖了,所以他建议我们带回澳洲再修。保修年限也不同,瑞士买的手机在瑞士保修两年,但带回澳洲就只能保修一年,澳洲本地买的手机在澳洲也保修两年。反正说来说去,就是回澳洲修或者买都合适。瑞士手机价格贵,当时算了一下,退税之后和在澳洲买的价格差不多,所以就干脆没买。现在龙儿还用着他那个破手机,他说一点问题没有。
谢谢水星兄喜欢我的游记,不过,“蒂芙尼蓝”不是俺自创,俺也是拿来主义。祝水星兄周中愉快!
谢谢花花鼓励,如果有你那么好的文笔,我写起游记来应该更轻松。祝花花周中愉快!
我对苹果的印象一直很好,你家先生的遭遇,我确实有些吃惊,我回头QQH发你一篇我之前写的在苹果修理电脑的经过,Max如果才三年就出现问题,苹果应该免费给修的,不知道是不是澳洲和美国维修政策不同,但我们的也是过了保修期,我们没提任何要求,苹果店就免费给修了。建议你家先生再去试试,也许不同的工作人员处理方式会有不同。
谢谢暖冬美言鼓励,祝暖冬周中愉快!
“苹果手机摔伤一点没关系的,我的苹果手机已摔过不知多少次,玻璃保护屏幕换两次了,背面的玻璃更是摔裂得好像一幅抽象画。我怕割伤手,就买了个套给它穿上”,哈哈,精彩姐太可爱了。背面的玻璃摔裂得好像一幅抽象画,龙儿现在的手机就是这个状况,和你一样,也找了个外套给穿上,继续用,证明苹果手机的质量确实很好。
瑞士值得一去,精彩姐将来有时间一定要和姐夫一起去看看那里的大好风光。祝精彩姐周中愉快!
读麦姐精彩的欧洲游记,不但长了见识还学到很多知识。期待后续。
小声说道:“500万美元。”工作人员答道:“先生,您完全可以大声说。在瑞士,贫穷不丢人……”--oh, my God!
麦子这篇有很多信息,知识点,你把这些都融入了你优美的文字中,读起来颇有趣味,很享受。
说起iPhone,我家某人两年前买了一台苹果电脑,MAX,中间大概一年左右没有用、没有插电源,今年想起来用,居然启动不起来了,拿去Apple店一看,说有可能是硬件问题有可能是电池问题,修一修要$780(?),某人拒修,很生气,说这么大牌的电脑居然这个质量,还这么贵的维修:(
好在龙儿iPhone可以用:)
第一次知道瑞士人大部分讲德语,我一直以为他们说英语呢。
苹果手机摔伤一点没关系的,我的苹果手机已摔过不知多少次,玻璃保护屏幕换两次了,背面的玻璃更是摔裂得好像一幅抽象画。我怕割伤手,就买了个套给它穿上。
瑞士的景色太美了,以后看能不能有机会那里走走看看。先跟着你的图文游一回,谢谢小小麦分享。
“苹果手机非常经久耐用。我家的苹果手机,都是喜新厌旧换的,不像别的手机,陆续有了毛病不得不换。”同感,我们全家都是苹果控,这么多年来,没用过别的品牌的手机,不仅质量好,服务也是没得挑。祝亦缘周中愉快!
“穿行于幽深小巷,细赏历经沧桑的彩色建筑——特别喜欢这句下联。历经沧桑而延续下来的色彩,是深含厚重的瑰丽,而瑰丽中缺少厚重,也就失去了高级感”,艾玛,你这一番分析,立刻拔高了这句话,还赋予了深度。想起人参花花曾经说,最期待采心的留评,是呀,谁能不爱呢?也不知花花去哪儿了,好久没见她更文了。
谢谢采心美言鼓励,祝周中愉快!
“神圣的教堂,阿尔弗雷德·埃舍尔(Alfred Escher)传奇人物铜像,瑞士银行,苏黎世保险业,苏黎世湖游弋的白天鹅” 谢谢姐姐精炼总结,这篇内容有些多,应该分成两篇的。苹果店的工作人员非常贴心,给我们吃了定心丸,我文中忘了写,和苹果店打过多次交道,最深切的感受是他们最优秀的品质就是帮顾客解决问题,而不是急于销售手机。
“被那满墙满天花板的青花瓷盘惊艳到了”,确实很惊艳,就餐环境没得说,本来要给个好评,但服务实在是不敢恭维,也许是我们恰巧碰到一个不上心的服务员了。
谢谢荷姐姐倾情鼓励,祝周中愉快!
谢谢蓝山兄,在灰调的风景中读出了城市的温暖和勃勃生机,感动!祝蓝山兄周四愉快!
“瑞士的银行、德国的工程师、意大利的美食、法国的情人和英国的警察”,这个欧洲组合想想就美啊!
苹果手机非常经久耐用。我家的苹果手机,都是喜新厌旧换的,不像别的手机,陆续有了毛病不得不换。
“透过似乎灰蒙蒙让人抑郁的苏黎世建筑,却看到'外观低调却不失庄重,透露着瑞士式的秩序与自信。'"谢谢xyz赞同,尽管天气不给力,但苏黎世给我总体的印象就是低调的外表和井然的秩序,其中又不失浪漫,这是我喜欢的风格。我上次给博友迪儿留评关于凡尔赛宫,一进去,乌泱泱的人群和金碧辉煌的奢华,搞得俺差点晕倒在现场,随便走了一下,就逃出来了。
“从麦子不时写到的关于自家龙儿的人在囧途趣事,满满都是温暖又潇洒(放任:)的母爱。”哈哈,谢谢xyz火眼看出深藏的母爱,有些泛滥哈,龙儿觉得我平时对他批评得比较多,写文就多晒晒俺对他的认可,可惜他平时不读俺的博文。
“瑞士品格通常指的是瑞士作为国家,以及瑞士人在生活、工作、产品和服务等方面所体现出的高品质、精益求精、(政治)稳定性和(银行)可靠性、创新性和注重细节的特质。”,“这些卓越的“瑞士品格“在我的职业生涯中遇到的瑞士科技人才和投资人身上,大部分都得到完美体现,的确令人肃然起敬。” 我只是在旅途中从城市面貌和人文细节中感受到这种特质,你在工作中与瑞士人有过打交道,见证得更真切、更深刻。“瑞士品格”的精髓 -稳定、可靠、严谨又不失创新,这种不事张扬却始终追求极致的态度,很值得学习,希望龙儿也能受到感染,在学习工作中都能践行“瑞士品格”。
感谢xyz美言鼓励和分享,祝周中愉快!
从起始时冷峻的工业风,一路穿行,直到幽深小巷里历经沧桑的彩色建筑。。。麦子真是个很棒的“文字导游”,以同这座城市一样的自信和从容,读者展开循序渐进地展开苏黎世的城市性格。她蕴含着理性、效率与严谨,同时也保有历史的温暖与人情味。而为龙儿检测手机的那位师傅,正是这两种性格的活生生的人文体现,让这座城市从冷硬的外表中渐渐破壳,露出了可爱的灵魂……
伏尔泰酒馆,列宁客居之地。。。都有了印象,赶明儿去心里就有谱了。
穿行于幽深小巷,细赏历经沧桑的彩色建筑——特别喜欢这句下联。历经沧桑而延续下来的色彩,是深含厚重的瑰丽,而瑰丽中缺少厚重,也就失去了高级感。。。All in all,麦子写得真好!
“如果俯瞰全城还有苏黎世理工学院主楼的广场”,文中没写,但放了照片,我们也上去了,还进到主楼里转了一圈。看来那家意大利餐馆还挺有名,我们是现场找的,因为服务不好,我之前就没给你推荐。我记得你回来后提到军械库的餐馆,我们当时功课没做好,都不知道有这么一家特别的餐馆。
“能理解手机的concern, 因为欧铁通票都靠它了。”亮妈最明白我们当时的心情了,就怕龙儿的手机彻底挂了,还好还好!“这次女足欧洲杯在瑞士9个城市打。赛会规定凡是有球票的观众可以免费坐瑞士火车去各个城市看球。”哇,好福利,组委会很贴心周到呀。
“那部电视剧我们看完了,听令人唏嘘的。爸妈,特别是妈妈不是知法犯法么。就这么不了了之了。”亮妈真快呀,都看完剧了。所以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女儿,爹妈都豁出去了。如果女儿被判入狱,估计爹妈都恨不能自己替女儿坐牢。
谢谢亮妈分享,祝亮妈周中快乐!
自带折叠椅过来了,先赞后看:))
“下次去瑞士一定要坐火车。“Smart people travel by train。””,瑞士的火车非常不错,感觉非常方便,菲儿下次去瑞士试试。
“四种官方语言,全国约63%讲德语、20%讲法语、6.5%讲意大利语,还有0.5%人讲列托罗曼语。俺一种都不懂,咋整?”哈哈,没事,俺和你一样,一种都不懂,倒也好,不纠结了,龙儿会点法语和意大利语,所以到了苏黎世和后面的德国有时候很抓狂,因为听不懂服务员说什么。俺反正都听不懂,反而比他过得愉快。:)
“北欧天气寒冷,是不是也容易让人忧郁。” 是有这个说法,寒冷地带的人们容易抑郁,阳光多的地方人们性格比较欢快。瑞士尽管不是北欧,但冬季,阴天还是比较多。
“瑞士银行我还没开户头,只记得外公刚平反补发工资的时候,除给我们钱之外,就是给刚上班的哥哥一个瑞士手表,哥哥兴奋了好久!” 哇,那个年代,外公就给哥哥买了瑞士手表,鉴定了,菲儿一家是妥妥的瑞士银行大客户,不是俺家队友说的500万穷人。:)
“咋还能忘记上披萨呢,这也太离谱了,我也是最怕上菜慢,尤其是饿的时候!”我们也觉得太奇怪了,披萨早就烤好了,后厨放到前台,服务员就忘了,关键是当时用餐的人并不是很多,太不负责任了。
谢谢菲儿鼓励,祝菲儿周中快乐!
“龙儿的手机意外摔坏,所幸得到了当地苹果店的帮助,我也同意,手机还是回到住家的地方买,维修方便。比如,美国的苹果手机跟中国的苹果手机不一样,一些app也不一样。” 谢谢沈香分享自己的感受,也是幸亏龙儿的手机没有彻底挂了,否则就不得不在这个昂贵的城市购买新手机了。
“麦子亲在林登霍夫山丘上拍得那几张片片非常美,我很喜欢这种灰色调的景观,有高级感”,谢谢沈香亲的喜欢,我们因为是冬季出游,前面一些日子还时不时地有蓝天,但后面的旅行基本都是阴天,尽管影响心情,但拍照有时候会收获不一样的情调。
再次感谢沈香亲的美赞鼓励,祝周四愉快!
麦姐的游记夹叙夹议,知识面广,风趣幽默,好几处我不禁笑出声来!来子讲的笑话,瑞士人的幽默!
瑞士没有自己的语言但瑞士的银行与德国的工程师、意大利的美食、法国的情人和英国的警察还要加一句中国的大妈一样享誉全世界。
神圣的教堂,阿尔弗雷德·埃舍尔(Alfred Escher)传奇人物铜像,瑞士银行,苏黎世保险业,苏黎世湖游弋的白天鹅,。。。信息量太大太丰富了,大开眼界,大涨知识
龙儿摔坏手机的故事苹果店服务员坦诚想顾客所想,母亲慈爱,儿子懂事有担当--自己犯的错误自己承担!
麦姐的照片张张明信片级的高级,被那满墙满天花板的青花瓷盘惊艳到了。谢谢麦姐慷慨好分享!麦姐写博愉快!
苏黎世的天气够糟的,照片也拍得阴沉沉,不过这座城市在麦子活泼生动的文字里,阴郁却一扫而光,不得不服麦子的文字功底!谢谢麦子的精彩游记!图文并茂,心向往之。
从麦子精心拍摄编辑的风景美片里,从那些相伴的锦绣文字里,可以看出麦子对这个国家这片土地历史人文的独到观察和体验。透过似乎灰蒙蒙让人抑郁的苏黎世建筑,却看到“外观低调却不失庄重,透露着瑞士式的秩序与自信。“ 厉害啊!赞!
从麦子不时写到的关于自家龙儿的人在囧途趣事,满满都是温暖又潇洒(放任:)的母爱。In my opinion, “绅士小哥“龙儿也许在这趟旅行中,也不知不觉耳濡目染地被“瑞士品格“所感染。哈哈,我也是天马行空瞎联想。那什么是所谓“瑞士品格“尼?
Google AI summarizes as follows:
“瑞士品格通常指的是瑞士作为国家,以及瑞士人在生活、工作、产品和服务等方面所体现出的高品质、精益求精、(政治)稳定性和(银行)可靠性、创新性和注重细节的特质。“
这些卓越的“瑞士品格“在我的职业生涯中遇到的瑞士科技人才和投资人身上,大部分都得到完美体现,的确令人肃然起敬。
麦子一家瑞士游记系列,用大量历史脉络,山川肌理和人文细节精心编织而成,看起来赏心悦目,读起来发人深省。辛苦啦!感谢!
能理解手机的concern, 因为欧铁通票都靠它了。好在无大碍,你们得以继续旅。瑞士的火车是太棒了,准时,舒适。这次女足欧洲杯在瑞士9个城市打。赛会规定凡是有球票的观众可以免费坐瑞士火车去各个城市看球。
对了,那部电视剧我们看完了,听令人唏嘘的。爸妈,特别是妈妈不是知法犯法么。就这么不了了之了。将来这个孩子心理上还是会有阴影的。
问好,周中快乐!
修苹果手机的这段真是有趣的小插曲,不过看起来一家人都非常淡定,见招拆招,值得很多外出旅行的家庭好好学习啊。
哇塞,麦子又一篇我要收藏的日志和攻略,内容太丰富了。记住了,下次去瑞士一定要坐火车。“Smart people travel by train。”,哈哈哈。
艾玛,四种官方语言,全国约63%讲德语、20%讲法语、6.5%讲意大利语,还有0.5%人讲列托罗曼语。俺一种都不懂,咋整?
“我不停地对队友们说,为什么苏黎世带给我的是抑郁呢?偏偏住宿的酒店又是深灰色装修风格,工业风的冷峻,更加重了俺低落的情绪。” 北欧天气寒冷,是不是也容易让人忧郁,呵呵。
瑞士银行我还没开户头,只记得外公刚平反补发工资的时候,除给我们钱之外,就是给刚上班的哥哥一个瑞士手表,哥哥兴奋了好久!:)
哇塞,咋还能忘记上披萨呢,这也太离谱了,我也是最怕上菜慢,尤其是饿的时候!
幽深小巷的历经沧桑的彩色建筑我也特别喜欢。
没有想到瑞士没有自己的“瑞士语言”,长知识。龙儿的手机意外摔坏,所幸得到了当地苹果店的帮助,我也同意,手机还是回到住家的地方买,维修方便。比如,美国的苹果手机跟中国的苹果手机不一样,一些app也不一样。
麦子亲在林登霍夫山丘上拍得那几张片片非常美,我很喜欢这种灰色调的景观,有高级感。谢谢麦子亲介绍《瑞士制造》(Swiss Made)作者詹姆斯·布雷丁,我第一次知道,又长知识。
赞麦子亲精彩的游记,篇篇都是佳作。很喜欢。麦子亲晚安美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