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麦姐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致命诱惑,金光闪闪的迷人之吻

(2025-08-24 06:37:37) 下一个

沿着铁轨,遇见欧洲 (23)

致命诱惑,金光闪闪的迷人之吻

提起维也纳,许多人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或许是每年元旦在金色大厅举行的新年音乐会,那悠扬的《蓝色多瑙河》与《拉德茨基进行曲》,早已成为全球乐迷心中的经典。

记得龙儿上小学的时候,差一步就能有幸登上金色大厅的舞台。当时学校的合唱团已经办好了去欧洲的签证,准备赴维也纳参加在金色大厅举行的国际青少年音乐节,结果因为冰岛火山突然爆发,欧洲大部分地区的航班被迫取消,为安全起见,学校只好忍痛取消了行程和参演计划。

维也纳是无可争议的音乐之都,这不仅是因为它拥有世界著名的金色大厅、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等世界一流的音乐场所,更是因为这里孕育了如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约翰·施特劳斯父子等音乐大师,是许多世界著名音乐作品的诞生地。

在我心中,维也纳除了有音乐,还有哈布斯堡王朝和茜茜公主,更有一位世界文学史上重要的奥地利作家 --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当然还有那著名的金色画作《The kiss》。

有人说:“维也纳承载了半个世纪的欧洲史”。其实,远不止于此,自1278年哈布斯堡王朝的奠基人鲁道夫一世被推举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定都于此,维也纳便逐渐走向兴盛。1815年拿破仑战败后的维也纳会议确立了 “维也纳体系” ,在哈布斯堡家族的主导下,欧洲迎来近一个世纪的相对和平。随着神圣罗马帝国于1806年正式解体,维也纳先后成为奥地利帝国(1804-1867)和奥匈帝国(1867-1918)的首都。在此期间,它既是哈布斯堡王朝的权力中枢,也是欧洲政治与文化交汇的核心舞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克里姆特的鎏金画作、马勒的宏大交响乐在此交织碰撞,共同谱写着一曲强盛帝国的华彩乐章。

直到1914年萨拉热窝街头恐怖分子的一声枪响,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被杀身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8年,在一战即将结束之际,奥匈帝国因民族独立运动的浪潮而解体,这片帝国领土上成立了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等多个独立国家。

自此老欧洲谢幕,维也纳也从辉煌的帝国中枢降级为一国之都,这座城市命运的起伏恰似欧洲近代史的缩影。但建筑、音乐、艺术、文学从未离开,即使经历了战火的冲击,庄重雄伟的建筑、宽敞气派的街道、世界一流的美术馆和音乐殿堂等等依旧矗立在这座拥有两千年历史的名城。

昔日帝国的荣光与文学艺术的不朽,都是我们所期待的,让我们开启维也纳之旅吧。

我在《慕尼黑游记(上)》一文中提到从苏黎世到慕尼黑的火车上,人特别多,一等座车厢几乎满员,没想到这不是最糟糕的情形。从慕尼黑到奥地利维也纳的火车上,几乎彻底满员。因为有上一趟火车的经历,我们本来是想订座的,但没订到,还幻想着可能现场情况不一定会那么严重。

火车一开动,我们就发现一等座的过道上也全是人,怎么有中国春运的感觉。我们这些没有订座的,只要列车一到站,新乘客上来,就会被赶得四处乱窜。队友说俺们是买了一等座票的无座游民。但队友运气不错,他坐的座位一直没人来。他那天已经开始有了不舒服的症状(后来才知道是重度感冒,而且时好时坏,影响了中间一部分旅程的体验),但总算一路能安稳坐着。上帝眷顾他,我们也照顾他,让他不用当流窜犯。

我和龙儿就没那么幸运了,被赶了两回。后来龙儿干脆坐在车厢门口,我就挤在旁边,给他忆苦思甜,讲起我平生坐过的最挤的那趟绿皮火车:六四期间从北京的学校逃难到西安转车回兰州,车厢里人挤人,当时我们四个女生占据了过道洗手池的一方小地,大家轮流在洗手台上坐着歇息,详情见博文《回国的意外收获,患难与共的友情》。龙儿笑说这么一比,我们现在真是很幸福,没什么可抱怨的了。

后来看到博友水星兄写的2015年布达佩斯前往维也纳的火车,人头攒动的拥挤场景让我们就更感到知足了。

列车员查票时说这趟车一向很满,一般都得订座。唉,吃一堑长一智,下次要早点订座,但不知还有没有下次了。但从此之后,后面的旅程我们全都订了座,结果后面的列车其实都挺宽松的。

从维也纳中央火车站出来,现代气息扑面而来。

我们订的酒店就在中央火车站附近,离美景宫不远。适逢这天美景宫有每月一次的“Free Friday Night“活动,龙儿提前在网上抢到了免费参观票,这也算是旅途中的小确幸吧。

美景宫(Belvedere Palace)最初是奥地利的英雄、哈布斯堡王朝的将领欧根亲王(Prince Eugene of Savoy)的夏宫,1752年,奥地利国母、哈布斯堡王朝唯一的女性统治者玛丽亚·特蕾西亚(Maria Theresia )购得美景宫,用于收藏和展示王室收藏。

美景宫是典型的巴洛克建筑群,分为上宫(Upper Belvedere)和下宫(Lower Belvedere),上宫作为奥地利国家美术馆,收藏了奥地利最重要的艺术作品;下宫原本是亲王的私人居所,现在经常举办临时艺术展览。两宫中间有一座精心设计的法式花园相连,轴线对称,层层阶梯、喷泉、雕像点缀其中。1781年,上宫向公众开放首个画作展厅,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公共博物馆之一。免费票只能参观上宫,好在感兴趣的画作都保存在上宫。

奥地利的国宝画作《吻》(The Kiss)就收藏在上美景宫。当地有句宣传语:“离开维也纳时,务必带走一个吻”(Never leave Vienna without a kiss)。在维也纳,《吻》几乎无处不在,巴士车身上、商店橱窗里、旅游纪念品,都能看到金色之吻的身影。

该画创作于1907-1908年,画面上,一对恋人紧紧相拥在金色的光辉里。有人说画中呈现的是画家本人古斯塔夫 ·克里姆特(Gustav Klimt)和他的缪斯女神 -- 时装设计师艾米莉·弗洛格(Emilie Flöge),但也有人认为这更多是一种浪漫的想象。Klimt在传统的油画上覆盖了金箔,效果有些像彩绘马赛克,绚烂迷人中透出神秘与沉醉的气息。

19世纪末,学院派艺术仍在主流中占据统治地位,Klimt却选择了一条离经叛道的道路。他与一批志趣相投的艺术家共同创立了“维也纳分离派”,并提出口号:“给时代它的艺术,给艺术它的自由”,在他们看来,艺术不仅要与时代同呼吸,更应坚守独立与自由的精神。自此,Klimt成为那个时代最具反叛精神与独特魅力的艺术先锋之一。

美景宫里现收藏了24幅Klimt 的画作,是世界上拥有 Klimt 作品最多的美术馆。本来它还保存有Klimt的女性肖像画中最有标志性的一幅 --《阿黛尔·布洛赫·鲍尔肖像一号》 (Portrait of Adele Bloch-Bauer I,1907),该画作被称为“奥地利的蒙娜丽莎”,是Klimt受当时的犹太富商布洛赫·鲍尔委托为其夫人阿黛尔所画。

二战期间,纳粹掠走这幅画。战后这幅画归入奥地利国家美术馆(即美景宫)的收藏。1998年,已移居美国、鲍尔先生的侄女玛丽亚·阿尔特曼(Maria Altmann)与奥地利政府对簿公堂,要求归还家族被掠夺的财产。经过7年的官司,她最终赢得诉讼,抱得原画归。这个一波三折的公案故事被拍成了电影《金衣女人》(Woman in Gold),主演是英国著名演员海伦·米兰(Helen Mirren)和加拿大演员莱恩·雷诺(Ryan Reynolds)。2006年11月该画以1.35亿美元的高价卖给了雅诗兰黛家族的长子、美国收藏家罗纳德·劳德(Ronald Lauder),这幅画现在收藏于纽约新画廊(Neue Galerie New York)。

博友laopika皮卡兄就电影《金衣女人》写过观后感,非常精彩,俺就不赘述了。

(剧照来自皮卡兄影评博文,感谢!)

多说一句,皮卡兄的女婿在美国马里兰的一家博物馆当策展人,曾经帮助慕尼黑博物馆找回一幅被盗走57年的画作,皮卡兄为此写了博文《一幅名画惊动了FBI。没想到,让艺术品回家的真实故事就发生在咱文学城博主的家人身上,当时网友们留评都说可以拍电影了。

阿黛尔是Klimt一生中唯一被绘制过两幅正式肖像画的女性。除了闻名全球的《肖像一号》,Klimt在 1912 年又为她创作了《阿黛尔·布洛赫·鲍尔肖像二号》。

左图是《肖像一号》,右图是《肖像二号》,均为网图。

电影《金衣女人》聚焦于《肖像一号》,并未涉及这幅同样在二战后归入美景宫收藏的《肖像二号》。该画作与《肖像一号》画作同时被玛丽亚索回。2006年,美国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温弗瑞以8790万美元价格拍下此画。2017年3月,一位匿名中国买家又以1.5亿美元从奥普拉手中买走这幅画作。

Klimt的画作辨识度比较高,而且他生前画得不多,保存完好的更是少之又少,名家再加上稀缺性,自然让他的作品在艺术市场上成为抢手货,价格蹭蹭往上飙。

再放一些美景宫里收藏的名作。

左1是《朱迪斯I》(Judith I ,1901),及Klimt的其他画作。

《奥弗斯平原》(The Plain of Auvers,1890),Vincent van Gogh梵高

《厨师》(The Chef,1882),Claude Monet 莫奈

《拥抱》 (The Embrace,1917),Egon Schiele 席勒

美景宫里还有一个颇为特别的展厅,陈列着一屋子“表情雕塑”。这些雕塑出自18世纪奥地利雕塑家 Franz Xaver Messerschmidt 之手。人物表情或惊讶、或撇嘴、或偷笑……,细腻的线条捕捉了转瞬即逝的情绪,让人仿佛能读到他们的内心。

写了美景宫,自然要提到维也纳另一座同姓“美”且常被游客混淆的宫殿-- 美泉宫(Schloss Schönbrunn)。美景宫和美泉宫堪称‘宫殿双子’,各有千秋,各自风华。

美泉宫的前身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室的狩猎行宫,在18世纪初逐渐建成。1740年女王玛丽娅·特蕾西亚即位后,这座宏伟的巴洛克宫殿被正式定为哈布斯堡王朝的夏宫。宫殿内最为人熟知的是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与妻子茜茜公主的起居室,他们的传奇故事一直是奥地利的话题之一。网飞新拍的电视剧《茜茜皇后》(The Empress)中有不少宫殿场景就设定在美景宫,但实际取景不在这里,只是营造了美泉宫的氛围。

维也纳的景点非常多,取舍之后,我们没去参观距离市中心约五公里的美泉宫。博友canhe荷姐姐写了《维也纳印象记》系列,她在《维也纳印象记-厚重辉煌的历史》一文中关于美景宫写了一段非常有画面感的生动语句:“穿过美泉宫开放的每一个房间,犹如走过奥匈帝国的历史,每一条长廊里、每一座瓷炉旁都留有哈布斯堡皇室成员们谈论国政家事的痕迹;看着墙上皇室家族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精美肖像画像,让你感受到昔日哈布斯堡皇室子孙满堂的和谐,皇帝新政的勤勉,甚至政见相左的争执和婆媳不合的敌视。展室里还有很多中国风格的装饰,紫檀画框、漆画、青花瓷瓶等,数量之多让人吃惊。据说玛丽娅·特蕾西亚女皇钟爱收藏中国瓷器、古董。”

也把水星兄在博文《2015 欧洲之旅 (9)维也纳中介绍玛丽娅·特蕾西亚女王的文字搬过来,作为补充:“欧洲最有权势的女皇,统治奥匈帝国数十年。在美泉宫生下16个孩子,其中11个女儿。大多数嫁给欧洲其他国家的国王。因此也是世界上拥有最多国王女婿的人物。”

谢谢荷姐姐和水星兄的精彩介绍,再借用你们的两幅照片给俺撑撑门面。

(美泉宫,摄影 by 文学城博主 水星98

(美泉宫凯旋门, 摄影 by 文学城博主canhe

既然美泉宫是哈布斯堡王朝的避暑夏宫,那么冬宫自然就是位于城中心大名鼎鼎的霍夫堡皇宫(Hofburg),如今这里是奥地利总统的官邸。冬宫和夏宫一起见证了哈布斯堡王朝的鼎盛与衰落。

霍夫堡皇宫规模庞大,可谓是城中之城,经过多次修建、重建,历经七个世纪,才最终塑造出今天这座由18栋翼楼、19座庭院和2500间房间组成的庞大迷宫。正因如此,它的建筑风格也层次丰富:哥特的古朴、巴洛克的华丽、文艺复兴的优雅、新古典的庄重,都能在这部厚重的立体建筑教科书中找到踪迹。

在这些恢弘的历史建筑中,还藏有不少惊喜:奥地利国家图书馆的恢弘大厅和古老藏书、新霍夫堡的雄伟穹顶和现代展览,西班牙骑术学校优雅的古典马术秀、皇家珍宝馆里熠熠闪耀的帝国皇冠、以及茜茜公主博物馆带来的时尚风韵及其背后的故事。

(此拼图中部分照片来自网图)

于繁文缛节中叛逆成长的茜茜公主还是一位文艺女青年,热爱阅读与写作,在皇室的冬宫和夏宫都专门设有她的阅读写作室。她是德国诗人海涅的粉丝,曾一度模仿他的笔调写作。独子去世后,在频繁的旅行期间,茜茜公主以“Titania”为笔名写了不少诗歌。

下面诗句摘自茜茜公主的诗作《北海之歌第七首》,原文是德语。顺便说一下,奥地利的官方语言是德语。

英译:

I am a seagull of no land,

I call no shore my home,

I am bound to no place,

I fly from wave to wave.

Deepseek的中文翻译,颇有古风:

我乃孤鸥不系洲,

无心岸畔认乡愁。

浮生一羽何须寄,

唯逐碧涛万古流。

 

(待续,谢谢阅读)

 

《遇见欧洲 20- 慕尼黑(上)视觉冲击,跨越八个世纪的魅力》

《遇见欧洲 21- 慕尼黑(中)内心震撼,飘落空中的白玫瑰》

《遇见欧洲 (22)- 慕尼黑(下)毅力惊人,锲而不舍的九年追凶》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林向田 回复 悄悄话 十年前我去过维也纳,所谓的金色大厅就是一个黄色的建筑,与想象中的金色完全不一样。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XQQ' 的评论 : +1

哈哈哈,同意。麦记者又一篇精美,文艺范的游记。写得真好,真涨知识。我们在欧洲,火车倒是都挺空的,不过这里还没去呢。The Kiss好熟悉,怎么好像在别的博物馆也见到过似的,我见的一点是仿作。老皮卡的文印象深刻。麦子太有心了,收集,会合了皮卡老乡,水星兄,荷姐的大作。这篇我我收藏。
XQQ 回复 悄悄话 “表情雕塑”特别有趣,让我们忍俊不禁,轻松一笑。有时候大餐吃多了,就渴望一碟清爽小菜。问好麦姐。
亮亮妈妈 回复 悄悄话 龙儿的头发真好啊,又黑又亮,发型也好看。火车人多就有这个问题。我这次旅游从牛津坐回来时有一段路没找到一等车厢,索性站着到终点站。好在路程短,站着也挺好。你们订座还要加钱吧?我这次建议订座的都没订。上车找座位有绿灯的地方,说明没有人订座,有红灯的不要坐。我们感觉一等车厢最挤的一次是从布鲁塞尔到科隆。车厢几乎满员。
熟悉的维也纳。麦姐写得好。你们进去的地方我们都没有进到里面去。美景宫就在我们旅馆边上,我们只是在外面转,还去了礼品店,就没有到里面参观。问好麦姐,新周快乐!
亮亮妈妈 回复 悄悄话 谢谢菲儿占座,我来啦!小板凳也行呢。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给水星兄,老皮卡,荷姐和大家占座,龙儿太有范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