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麦姐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从藉藉无名到举世闻名,只因有个好弟媳

(2025-10-03 14:04:14) 下一个

沿着铁轨,遇见欧洲 (28)

从藉藉无名到举世闻名,只因有个好弟媳

坐火车从德国柏林到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Amsterdam),比较远,需要6小时20分钟。车厢里人不多,我们三人坐在一个包厢里。外面雾蒙蒙,本来车里有暖气,后来不知怎么就没了,越坐越冷。

下了车,雨时有时无,阴天让人有些兴致不高,到了酒店。房间里竟然也冷,一看室内温暖 18度,调了半天也没升温,找服务员问,说最高只能设到24度,我们设到25度,所以不升温。问题是室内只有18度,鸡同鸭讲,干脆出门找食吃。

才下午5点,太阳早已落山,外面已经漆黑。听说阿姆斯特丹市区比较乱,我们因为有欧铁通票,就干脆住在机场附近,坐火车可以直达市区,很方便。

一出阿姆斯特丹的中央火车站就能闻到一股像是草叶被烧的焦糊味,时有时无,说不上难闻,却绝对谈不上好闻。俺傻乎乎地东张西望,一个劲地嘀咕这是什么奇怪的味道。龙儿憋着不说,最后还是没忍住:“老妈,这是大麻味”。艾玛,他怎么知道的?俺顿时被“麻”了一下。

(次日白天照的阿姆斯特丹中央火站,右侧塔楼为钟楼,左侧塔楼的“针”是风向标)

以前看过新闻,知道这里满街的coffeeshop并不是咖啡馆,而是大麻店。1976年荷兰修订了《鸦片法》(Opium Act),正式在法律上区分“硬毒品”(hard drugs,如海洛因、可卡因、冰毒等)和“软毒品”(soft drugs,如大麻、哈希什),成年人少量消遣性使用大麻不算犯罪。

欧游之前正好读了博友辉蘑菇阿姆斯特丹游记,了解到:“阿姆斯特丹从1973年开始允许特定的注册咖啡店(Coffeeshop)合法销售小量的大麻和大麻制品。每人每天可以在这些店铺购买最多5克的大麻。咖啡店必须遵守严格的规定,如店不能开在学校附近,禁止向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出售,不得销售规定品种以外的毒品,不得进行大规模广告宣传。”

蘑菇还友情提醒了:“去阿姆斯特丹不太适合全家游,最好不要带孩子一起游,尴尬;最好的就是夫妻或和好朋友一起,有个能哈哈一乐的伴。”

我们这次正好全家出游,果然尴尬了。大麻店只能在外面张望下,也不可能去著名的红灯区(水星兄曾写过红灯区的趣事)大开眼界,至于蘑菇提到的性博物馆自然更是无缘窥探了。

进入市区,灯光闪烁,熠熠生辉,一派繁华热闹的景象。

映入眼帘的是交错纵横的水道和两岸成排的窄长立面房屋,红褐色相间,高挑狭窄,像一排排挺立的书本,整齐地矗立在水边。

溜达到位于市中心的水坝广场(Dam Square),圣诞气氛浓郁,人声鼎沸,正好有露天演唱会,观众跟着节拍在台下欢舞,阴霾的情绪被治愈,心情也跟着欢脱起来。

广场中央高耸着“国家纪念碑”,纪念二战中牺牲的人们。对面是灰色古典立面的荷兰皇宫,沉稳大气,看到圆顶钟楼正在修缮,网上介绍说共有13659棵树桩支撑着这座建筑,是建筑史上的八大奇迹之一。17世纪这里是市政厅,如今作为国家典礼场所,承担外事接待、勋章颁发等任务。本以为这里肯定是荷兰王室的府邸,结果发现一件有趣的事,尽管阿姆斯特丹是荷兰的首都,但荷兰的政治中心却在海牙,中央政府、议会与外国使馆皆坐落于海牙,荷兰王室也居住在海牙,还有大名鼎鼎的海牙国际法庭。

多说两句这座广场。水坝广场可以说是阿姆斯特丹的心脏,也是这座城市“围海造田”成就的象征。它不是人为设计的广场,而是从一条护城水坝自然演化而来。“Dam”在荷兰语和英语中都是“水坝”的意思,“Amsterdam”这个城市名,正是由“Amstel + Dam”组合而成,意为:“阿姆斯特尔河上的水坝”。

穿越回13世纪末,阿姆斯特丹还只是阿姆斯特尔河(Amstel)边上的一个小渔村。为防止河水泛滥,人们在河上筑起了一道“水坝”,恰好位于如今的广场位置。随着时间推移,水坝附近的河道被填平,周围渐渐发展出市场、仓库和商铺,最终演变为这座城市的中心广场。

晚餐品尝了阿姆斯特丹的招牌菜 -- 烤猪肋排,外焦里嫩,肉质软烂脱骨,酱汁浓郁美味。猪排分量很足,反正没吃完。

在阿姆斯特丹住三晚,第二天主打阿姆斯特丹市区,第三天去周边小镇。

可惜的是这三天没见过晴天,据说阿姆斯特丹一年有200多天都是阴天。运河两岸的彩色排房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会显得很惊艳,借来蘑菇的照片,有图有真相,谢谢蘑菇亲!

(阿姆斯特丹晴天美照,by 文学城博主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这些房屋大多建于十七世纪荷兰的黄金时代,当时城市税收是按照房屋临街宽度计算的,于是建筑师们便在有限的宽度中向上发展,让楼层拔高,形成如今这类高挑狭窄的建筑风貌。

船只、桥梁和运河几乎织成一张网,把城市牢牢托在水面上。站在运河边,风轻轻拂过,河水倒映着红砖的立面和错落的窗户,独特的景致令人心旷神怡,唯一可惜的就是运河边有不少垃圾。

阿姆斯特丹有“博物馆之都”的美誉,据统计,在市中心方圆五公里的范围内,散布着不下二十余座博物馆,其密度之高,几乎让每一次街角转身,都可能是一场与文化地标的不期而遇。从举世闻名的国立博物馆、梵高博物馆,到隐匿于运河畔民居中的安妮之家、船屋博物馆,这座城市将深厚的艺术底蕴,完美编织进了日常生活的街景之中。

梵高博物馆(Van Gogh Museum)和荷兰国家博物馆(Rijks Museum)是两家重量级的博物馆,但我们只有一个白天,同时跑两家太累,掂量了一下梵高与伦勃朗(《夜巡》)和维米尔(《挤牛奶的女仆》)在内心的分量,龙儿和我都投梵高,画盲队友无所谓,但鼎鼎大名的梵高他还是知道的,伦勃朗和维米尔在他心目中都是路人甲。:)

听了蘑菇的话,提前订了梵高博物馆的参观票。荷兰有一种博物馆卡,75欧(2024年价格)可以一年无限次免费进入荷兰500多家博物馆。要知道仅参观梵高一家博物馆的票价就是24欧 。写到这里,又要羡慕蘑菇弄弄音来姐这些生活在欧洲的博友们。

从中央火车站一路步行到梵高博物馆,大约30分钟。

梵高博物馆的参观之旅,从大厅墙面上的投影开始。一幅幅经典画作以及不同时期的自画像,以光影的形式缓缓流转。

从荷兰初期(1880-1885)描绘农民生活、色调粗犷厚重的 《吃土豆的人》,到巴黎阶段(1886-1888)色彩渐亮、笔触轻快的《戴灰毡帽的自画像 》;从阿尔勒时期(1888-1889)绚烂夺目、热情奔放的 《向日葵》和渴望稳定平静生活的《在阿尔的卧室》,到圣雷米时期(1889-1690)充满静谧之美、庆祝新生命诞生的《盛开的杏花》 ;最后的悲壮终章,是奥维尔时期(1890)象征生命与死亡交织的 《麦田群鸦》 和扭曲狂野、奋力挣扎的《树根》。(相关画作见下面的拼图)

梵高博物馆是世界上收藏梵高作品最多的博物馆:200幅油画、500多张素描和820封信件。馆内布展按照创作时期清晰排序,还展示了高更、莫奈等同时代印象派画家的作品,让人更全面理解那个时代的艺术脉络。

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1853年-1890年),做过艺术公司的职员、教师、书店店员、传教士,27岁才找到自己的热爱,决定投身绘画,37岁不幸去世。短短十年的绘画生涯,他留下2000多幅作品,大部分重要作品都收藏在这家博物馆里了,唯一遗憾的是那几幅最为我们这些俗人们熟悉的星夜作品都“画落别家”了。

梵高一生画过35幅自画像,因为贫困无法请模特,只能对着镜子描摹自己。每一幅都是他内心的独白:孤独、悲伤、脆弱,却也炽热、浪漫、细腻。阴郁与灿烂,共同构成了他生命的底色,也一同融入了他的艺术世界。

梵高画作与博物馆的精彩,蘑菇的博文中有详细的专业评述,俺这个艺术小白,就不造次了。但有一点感受,梵高的作品有机会还是要看真迹,我在纪念品店买了一本包括梵高重要作品的画册,回家后翻看,印刷品不能完全传达梵高的笔触、色彩和情绪,与现场感受还是大有不同。

另外,强烈建议租个语音导览器,3.5欧,中英文都有,可以让你更深入地了解梵高的世界。

作为一个对背后故事总是充满好奇的“八卦爱好者”,俺这里特别要写写真正捧红梵高、将一位被遗忘的天才推上艺术史巅峰的乔安娜·邦格(Johanna Bonger,1862 -1925),作为梵高的弟媳,她几乎以一己之力让无人问津的梵高画作蜚声全球,堪称世界最牛经纪人。

众所周知,梵高与弟弟提奥·梵高(Theo van Gogh,1857-1891)之间情谊深厚。在所有人甚至包括父母都不看好梵高时,唯有提奥始终在精神与物质上无条件地支持哥哥,在梵高迷茫时鼓励他以绘画为事业,并始终坚信他的才华。可以说,提奥是梵高一生中最重要的支柱。

兄弟两人之间的通信长达18年,从梵高19岁起直至去世。提奥将哥哥的所有来信都精心保存了下来(下图是他保存梵高书信的柜子)。

这些信件展现了梵高的文学才华,也让后人看到梵高的思想和内心世界,可以说是“文字自画像”。艺术史研究者普遍认为,梵高的文字和他的艺术,是相辅相成的,当人们知道他创作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的时候,会更加钦佩他。

令人感伤的是梵高(下图左)去世后仅六个月,提奥(下图右)也因身心俱疲、病重离世,他留给结婚仅21个月的妻子乔安娜(下图中)的,是一个不满周岁的婴儿和一堆在旁人看来“无用”的遗产:200多幅油画、数百张素描,以及兄弟俩间的数百封通信。亲戚们劝她将这些无人问津的“废品”处理掉,换点生活费,开始新生活。

乔安娜对这位生前仅见过几面的大伯哥了解并不多,然而,或许是深受丈夫影响而爱屋及乌,又或许是她作为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热爱文学的英语老师,天生具备非凡的艺术嗅觉,她从这些被世人忽视的作品中,看到了艺术价值与精神力量,并决心让世界也看到他的光芒。

乔安娜毅然决然地带着幼子与这批遗作,从巴黎搬回荷兰布森,开了一家小旅馆,并将梵高的画作挂满墙壁,使其成为一个非正式展厅。

在之后的数十年里,乔安娜积极接触艺术家、评论家和画商,锲而不舍地向他们推广梵高的作品,她一次次筹办展览,尽管早期反响平平,却从未动摇她的信念。1892年,她在阿姆斯特丹策划了梵高的首次个人画展;1901年,她在巴黎举办梵高回顾展,梵高作品开始受到艺术界的关注;1905年她在阿姆斯特丹举办了一次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梵高作品展,共展出 484 件作品,使默默无闻的梵高从此走入公众视线。

(网图,乔安娜与第二任丈夫约翰·高斯肖克及儿子文森特·威廉于阿姆斯特丹家中,墙上挂的都是梵高的画作)

然而,乔安娜意识到,仅靠展览是不够的,必须让人们理解梵高的创作思想,才能真正读懂他的艺术。于是她花费数年时间整理梵高与提奥及其他亲友的往来信件。1914年,她出版了首版荷兰语《梵高书信集》;同年,她将提奥的遗骸从巴黎迁至法国奥维尔,安葬在梵高身旁,兄弟俩从此永不分离。

为了让梵高从欧洲走向世界,1916年她搬到纽约,在第五大道的画廊成功策划了梵高画展,同时积极推动梵高作品在美国多地展出。 然而,她倾注更多心血的,是将梵高的书信翻译成英文。她坚信,这些文字是通往梵高内心世界的钥匙。1925年她去世时,已经翻译了约三分之二的信件。1927年,权威的英文版《梵高书信集》终于问世,从此彻底打开了梵高在英语世界的知名度。

了不起的乔安娜以她数十年如一日的信念与敏锐,从一位素人化身艺术经纪人,通过系统策划展览、出借作品、出版书信等一系列市场推广方式,为梵高铺就了一条通向大师殿堂的道路,成为他传奇背后最不可或缺的推手。

(《黄房子》,梵高曾在给妹妹的信中这样表达对理想之所的诠释:“我住的这所房子,外墙涂的是鲜奶油般的黄色,百叶窗是耀眼的绿色,位于阳光充足的广场上,那里有个种着梧桐树、夹竹桃、金合欢的绿色花园,屋里的墙全部粉刷成白色,地上铺着红砖,上面是湛蓝的天空,我在这里可以生活,呼吸,思考,画画。”)

乔安娜去世后,她的儿子、工程师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89-1978)继承了这批艺术瑰宝。他的名字“文森特”取自伯父梵高,寄托了父母希望他能和伯父一样顽强和勇敢。值得欣慰的是,年轻的文森特同样怀有对艺术的责任与热爱,成为家族中守护梵高作品的第二代传人。正是在他的推动下,梵高博物馆于1973年拔地而起,大师画作向全人类敞开大门,命运就这么奇妙。

(网图,梵高的侄子文森特·威廉在《盛开的杏花》前)

梵高在1888年写信给提奥:“我对此深信不疑:总有一天,我将有能力在一家咖啡馆或别的什么地方办我的个人画展。……我的画作最终将远超出我投入其中的颜料成本和我的生活开销。”

这并非白日做梦,而是一位天才的直觉。只是他太超前了,属于他的时代尚未到来。梵高生前唯一有明确记录售出的画作只有一幅 -- 《红色葡萄园》 (下图左),1890年以400法郎售出(据说还是在弟弟的竭力推动下才得以成交)。如今,他的画作成为无价之宝,多数经典藏品由世界顶级博物馆永久收藏。2022年11月,《有柏树的果园》(下图右)在纽约佳士得拍卖行以 1.172亿美元 成交,成为截至目前梵高画作在公开拍卖市场上的最高价。

(上面图片来自网络)

梵高的一生充满不被理解的悲伤,但他又何其幸运:他的家人,替他守住了那份燃烧至生命终点的痴爱。

站在展厅之中,很难不为梵高落泪,也很难不为这个家族感动。眼前的色彩不仅属于梵高本人,更属于这个家族代代相传的信念与坚守。

语音导览的尾声在耳边轻轻响起: “谢谢你今天来过这里,让他不再孤单。”那一刻,眼眶湿润,一个多世纪前那个孤独至极的灵魂,在今日这络绎不绝的仰慕与簇拥之下,是否会觉得有些不适应?

参观梵高博物馆的最大感受就是,你可以不懂画,不懂艺术,但梵高的故事和作品,会让任何人都觉得不虚此行。

(《花园里的恋人:圣皮埃尔广场》)

城里能歌擅画会弹琴的才女博主潇潇,是梵高的铁粉,临摹过不少梵高的画。梵高的真迹俺买不起,如果潇潇割爱出售她的画,也许俺勒紧裤腰带,可以求购一幅。:)

在梵高博物馆浸润了大半天,带着满目的色彩与满心的感慨走出。转过街角,意外发现了一家兰州牛肉面馆。清亮的汤头,软嫩的牛肉,尽管按兰州人的标准,肯定算不上地道,但在异国他乡的旅途奔波中,能吃到这样一碗熟悉而温暖的面,胃里与心里,都感到一种朴实而妥帖的满足。

下图是安妮之家(Anne Frank Huis),只在外围看了看,和蘑菇一样,难以承受生命之重。网上显示的当天票已售罄,现场有不少人在排队等待进入。亮妈今年五月去了,她说看展时泪目,她的博文里有室内照片二战期间,约有 10.2 万名荷兰犹太人被纳粹杀害,占战前荷兰犹太人口(约14万)的73%

记得《安妮日记》中有这么一句话:“Think of all the beauty still left around you and be happy!”很难想象,这竟出自一位年仅14岁的少女之手,而她当时正被困于不见天日的密室中,躲避纳粹的迫害。身处至暗时刻,安妮仍能捕捉微光,仍希望拥抱美好,沐浴在自由阳光下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珍惜和平呢?

(荷兰游记待续,相关资料参考网络和梵高博物馆展厅的文字说明,谢谢阅读)

中秋节将至,祝文城小编和朋友们中秋快乐,月常圆,人长久!

 

《遇见欧洲 23- 维也纳(上)致命诱惑,金光闪闪的迷人之吻》

《遇见欧洲 24- 维也纳(中)悲怆叹息,昨日世界已然远去》

《遇见欧洲 25- 维也纳(下)萍水相逢,两个话痨的浪漫一夜》

《遇见欧洲 26- 布拉格 - 多么痛的领悟,祖国是一种错觉》

《遇见欧洲 (27)- 柏林 -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对自由的向往》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08)
评论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枫琳枫语' 的评论 : 谢谢枫琳临帖留评,“‘好弟媳’或许代表的不仅是人,更是命运中的机缘。”说得好,高屋建瓴!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蓝山清风' 的评论 : 谢谢蓝山兄,估计你已经出游了,祝旅途愉快!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x潇潇' 的评论 : 哈哈,美潇潇,就这么说定了,你可是给俺留好画作,等俺攒够银子,就去洛杉矶拜访你,购画作!
“那年,我们去阿姆斯特丹,见窄门,窗大,据说当年是以门的宽窄报税,所以大家都把门造的很窄,窗很大,沙发都从窗子搬进去”,我也看到他们搬家都是从窗户运上去,也是一景。
潇潇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去看梵高博物馆,你得留出一整天时间。谢谢潇潇,祝秋安!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x潇潇' 的评论 : 美潇潇可算来了,抱歉回复晚了。别感谢俺呀,要感谢多才多艺的你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哈格!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黑贝王妃' 的评论 : 谢谢娘娘,“大麻味道的阿姆斯特丹”,这句话很带劲,哈哈!谢谢娘娘鼓励,俺这熠熠生辉过劲了,倒下两周,可算挺过来了。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晓青' 的评论 : 谢谢领导的关心,俺终于复活了。:)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的评论 : 谢谢蘑菇亲专程问候和关心,也不知道俺的是不是五十肩,就算是吧,反正能和才华横溢的教练得一样的毛病,俺就值了。我这次忍着没去做理疗,想着要是半个月不好就得去看医生,没想到自己折腾一番,还真自愈了。老天保佑,俺向教练学习,以后要小心。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云霞姐姐' 的评论 : 谢谢云儿,我太墨迹,总也写不完,身体还不争气,真愁人!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南山乌鸦' 的评论 : 乌鸦终于远游回来了?问好!“独特的总是孤独的”,是呢,有些人注定一生孤独。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canhe' 的评论 : 谢谢荷姐姐的问候,抱歉回复晚了,终于可以进城,要慢慢补读姐姐的博文佳作。
枫琳枫语 回复 悄悄话 有时候一个人的成名,不只是才华和努力,也许就是遇到了那个懂你、推你一把的人。
“好弟媳”或许代表的不仅是人,更是命运中的机缘。
蓝山清风 回复 悄悄话 问候麦子!悄悄话。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谢谢麦姐鼓励,如果我画的梵高画能挂在麦姐家的墙上,我就比梵高还幸福了(*^_^*)。
那年,我们去阿姆斯特丹,见窄门,窗大,据说当年是以门的宽窄报税,所以大家都把门造的很窄,窗很大,沙发都从窗子搬进去(*^_^*) 。
后悔没有去梵高博物馆,今生一定要去的。看看真画。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麦姐的文章都是财富,财富!非常非常感谢麦姐把梵高的故事推出!真是开眼界了。您说的对“你可以不懂画,不懂艺术” 但梵高的故事和作品只要一接触,就不可自拔。
很多年前我去过阿姆斯特丹,那时候还不知道有个梵高画向日葵。最近才接触到梵高的故事,重新向往阿姆斯特丹,麦姐写的太好了,图片也丰富,让我大开眼界!太感谢你啦!
麦姐真善良,如此真心鼓励我!三生有幸在此与您相逢,你是我们的博主们的灯塔。
收藏了,谢谢!
黑贝王妃 回复 悄悄话 大麻味道的阿姆斯特丹也是非常有魅力的,图片非常美,是我憧憬的城市景象。梵高以他炙热的画作而永垂不朽,也在麦子的笔下熠熠生辉。文学城才子佳人多多,咱麦子也是其一!
晓青 回复 悄悄话 麦子受伤了?好好休息啊!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回复 悄悄话 问候麦子亲!看你说肩胛骨疼累及右胳膊了,你就赶紧遵从队友的禁令,不要用电脑。记得我家教练那年肩周炎(人说叫50肩),差不多小半年没能打球,可给他折腾得够呛,从此以后只要有一点征兆,他就会马上又是理疗、又是药膏的,如临大敌,但也总算是再也没有严重发作过了。你去看看医生,他们有一些方法还是挺有帮助的。
抱抱麦子亲,好好休息,祝你早日康复!(不用回复)
云霞姐姐 回复 悄悄话 问好麦子,还在欧洲深度游呢?记录得好详细,内客丰富!祝秋安!
南山乌鸦 回复 悄悄话 问麦姐好,一生充满不被理解的悲伤。独特的总是孤独的。
canhe 回复 悄悄话 麦姐好!再来拜读欣赏麦姐图文并貌的荷兰游记!梵高的弟弟和弟媳是成就梵高的丰盛作品及让梵高流芳百世的伟人百乐。谢谢麦姐!问好麦姐!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明了的土垚' 的评论 : 谢谢土垚鼓励,你的婆婆篇很感人。祝秋安!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海风随意吹' 的评论 : 谢谢海风姐鼓励,“不但跟着文字图片重游了阿姆斯特丹,而且还了解了梵高身后的故事以及弟媳起的重要作用。”,欧洲你都游遍了吧?
“上次去,租了一个在运河边上的旅店,窗户对着运河,刚开始很高兴,景色不错,可是在那里住了四天,每天半夜有人在我们窗外吸大麻,喝酒,聊天,简直要昏过去。”,哈哈,俺不厚道地笑了,运河周围确实很热闹,看来阿姆是座不夜城,海风姐住了四天,那一定是深度游了。祝秋安!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音来小提琴' 的评论 : 谢谢音来姐的祝福,祝福永远都不晚,这两天的月亮都特别圆。“看到麦子写阿姆斯特丹酒店把暖气只开到18度,笑死了,这是典型的荷兰做派,小气,荷兰人特别节省,到了抠门的地步。”哈哈,原来是这个原因,我说怎么和他们说半天也说不通,态度挺好,就是不解决问题,这下明白了。:)祝秋安!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水星98' 的评论 : 谢谢水星兄,惦着你是否恢复吃嘛嘛香了?祝秋安!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谢谢菲儿,也谢谢你每年的中秋美食大帖,给城里带来节日的气氛。祝秋安!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mayflower98' 的评论 : 谢谢花花,你笔下的兰儿让人心疼。祝秋安!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xiaxi' 的评论 : 谢谢西西鼓励,你说的是阿尔勒吧?他最后去世在奥维尔。南法我们倒是去了,但没去阿尔勒,希望今后有机会能去。阿姆赶上好天气特别出片,你们幸运。你今天的中秋篇好可爱,看到我猜对了沱茶,欧耶。:)祝秋安!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晓青' 的评论 :谢谢晓青,祝秋安!
明了的土垚 回复 悄悄话 拜读大作,文美,图也美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麦子的游记写得真好,不但跟着文字图片重游了阿姆斯特丹,而且还了解了梵高身后的故事以及弟媳起的重要作用。
上次去,租了一个在运河边上的旅店,窗户对着运河,刚开始很高兴,景色不错,可是在那里住了四天,每天半夜有人在我们窗外吸大麻,喝酒,聊天,简直要昏过去。:)
音来小提琴 回复 悄悄话 赶过来给麦子送一个晚一天,但月更圆的中秋友情问候!
看到麦子写阿姆斯特丹酒店把暖气只开到18度,笑死了,这是典型的荷兰做派,小气,荷兰人特别节省,到了抠门的地步。
麦子又写出一篇出色游记,隆重赞!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麦子阖家中秋节快乐!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99yyt' 的评论 : +1

同祝麦子亲和朋友们阖家中秋快乐安康!
mayflower98 回复 悄悄话 祝福麦姐和家人中秋快乐!平安健康!
xiaxi 回复 悄悄话 麦姐的游记总是图文并茂,寓意深刻。
刚看到题目,还以为麦姐写的是梵高在南法普罗旺斯最后停留的地方。我今年也路过阿姆斯特丹,时间紧没能去梵高博物馆(但天气非常好,也算小运气了)。先跟着你的游记学习参观梵高博物馆。
麦姐中秋快乐!
晓青 回复 悄悄话 麦子中秋快乐!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99yyt' 的评论 : 今天是个好日子,见到九九,太惊喜了,好久不见,问好并哈格!谢谢九九的中秋祝福,也在这里祝你和家人中秋快乐,万事如意,快乐每一天!
99yyt 回复 悄悄话 进城问好麦子,好久不见。祝麦子来子龙儿中秋快乐,平安健康,开心喜乐每一天。
有空再来拜读慢慢品味精彩游记。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蓝山清风' 的评论 : 谢谢蓝山兄特意来祝福,今晚的月亮特别圆。也祝你和蓝山嫂中秋快乐,幸福安康!
蓝山清风 回复 悄悄话 一轮中秋月,千里共此时。祝麦子来子中秋节快乐!幸福美满!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迪儿' 的评论 : 今天还想着要去你家道一声中秋快乐呢,就看到你了,咱俩心有灵犀。“麦子的梵高写得太好了,详尽又感人。是自成一篇的佳作。”谢谢迪儿鼓励,参观博物馆最大的收获还不是画作,而是梵高故事和他家人的故事。
“我弟弟是画画的,因此,我太能体会梵高困倦,梦想的高远和现实的无情,没有弟媳妇,也许他的才华就被永久地埋没了。从这个角度来说,他的弟媳和他一样伟大。” 迪儿受弟弟熏陶,一定懂画,对艺术之路的艰难必定也感同身受。完全赞同,乔安娜和梵高一样伟大,这一家人都了不起。
祝迪儿阖家中秋快乐!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markyang' 的评论 : 谢谢马克临帖留评。“看了有让人去看一看的冲动,反正孩子也都大了,正好搞个成人游”,哈哈,太可以了,安排起来吧。祝马克阖家中秋快乐!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海棠依然依旧' 的评论 : 谢谢海棠临帖鼓励。“非常有深度的游记!只是没提到这个dam密密分布的河道里常常会散发出比大麻味更难入鼻的臭味…” 我们是冬天去的,还真没觉得河道散发臭味,也许夏天会比较严重?但确实看到不少垃圾。
祝海棠阖家中秋快乐!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水星98' 的评论 : “麦子全家吃的那家兰州拉面馆好像我也去过。”这家面馆叫黄河兰州牛肉面,做得不错。现在兰州牛肉面在海外遍地开花,水星兄好这一碗面,下次回国有机会你可以去兰州吃最地道的牛肉面,看看有什么区别。:)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水星98' 的评论 : 可算盼来了水星兄。:)“麦子这篇阿姆斯特丹游记写的真好,最打动我的是梵高和他弟媳乔安娜的故事。”谢谢水星兄美言鼓励,我也是被乔安娜的故事感动到。
“她不是画家,却用一辈子的坚持,让一个孤独的灵魂重见天日。不由地感叹,天才需要懂他的人,而懂他的人,同样伟大。”水星兄说得太好了,完全赞同,没有乔安娜,就没有梵高的被世人认可。
你们下个月又要出游,二刷阿姆斯特丹,令俺羡慕,等你回来写写重返阿姆的感受,我们这次待得时间太短,希望将来有机会再去。祝水星兄阖家中秋快乐!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老虎上山' 的评论 : 谢谢老虎临帖留评,弟媳不是一贫如洗,但算不上财力不错,否则弟弟去世后,弟媳的家人不会劝她处理了画作,换点生活费;弟弟去世后,她搬回荷兰,原因之一也是巴黎生活费太高。祝阖家中秋快乐!
迪儿 回复 悄悄话 麦子中秋快乐。
麦子的梵高写得太好了,详尽又感人。是自成一篇的佳作。我弟弟是画画的,因此,我太能体会梵高困倦,梦想的高远和现实的无情,没有弟媳妇,也许他的才华就被永久地埋没了。从这个角度来说,他的弟媳和他一样伟大。
markyang 回复 悄悄话 看了有让人去看一看的冲动,反正孩子也都大了,正好搞个成人游
海棠依然依旧 回复 悄悄话 非常有深度的游记!只是没提到这个dam密密分布的河道里常常会散发出比大麻味更难入鼻的臭味…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对了,麦子全家吃的那家兰州拉面馆好像我也去过。俺们温村市中心也有一家兰州拉面馆,我很喜欢到那儿吃面。前几年海风来这儿看同性恋大游行也去光顾了那家。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今天白天没有进城,漏掉麦子又一篇大作。麦子这篇阿姆斯特丹游记写的真好,最打动我的是梵高和他弟媳乔安娜的故事。梵高生前穷困潦倒、被人误解,但死后能被全世界认识,全靠这位坚强的女性。乔安娜一个人守着几百幅画,不怕冷嘲热讽,一心想让大家看到梵高的才华。她不是画家,却用一辈子的坚持,让一个孤独的灵魂重见天日。不由地感叹,天才需要懂他的人,而懂他的人,同样伟大。俺下个月初又要去阿姆斯特丹了,到了那儿第一个任务就是去参观梵高博物馆,然后向夫人普及乔安娜的事迹。谢谢麦子!

老虎上山 回复 悄悄话 我看到的是弟媳妇儿财力不错,普通人无法做这些的。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想不开1' 的评论 : 哈哈,谢谢想不开!民以食为天,先吃了这碗飘香的牛肉面就都想开了。祝阖家中秋快乐!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xyz66' 的评论 : 谢谢亲爱的xyz,艾玛,俺作为伪梵高粉,班门弄斧还得到你们的夸奖,惭愧之余更觉温暖!俺抛砖引玉,引来你们这一众高手的“玉言”,在俺的麦田里熠熠生辉,光影流转,令俺喜出望外。

你每次留言都金句连连,摘抄并学习:“幽蓝的天幕下,梵高的繁星失控般旋转燃烧,年少时初看时令人目眩神迷,不明所以,再看时已人生百味尝尽,过过尽千帆,才开始真正看懂了梵高”,“不幸又幸运的梵高在知根知底的最佳策展人—-文青弟媳的不懈努力下,让世界看到梵高,懂得他眼里的繁花和头上的星空。”

谢谢xyz分享《梵高之歌》,娜佳博友也提到,以前听到过这首歌,很感动但没有深想。这次你俩都提到它,我刚才又仔细看了歌词,才发现原来这首歌里穿插了对梵高作品的介绍,艾玛,太腻害了,amazing!
“咱们麦子在中文世界也是梵高的最佳策展人”,谬赞了,俺这篇重心是乔安娜,xyz的精彩留评展示出你才是最懂梵高的人。
再次感谢xyz,祝阖家中秋快乐!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gaobeibei' 的评论 : 谢谢蓓蓓,问好!“上帝为了成就梵高,给了他一个弟弟养活他,让他可以画画;给了他一个高更,可以艺术交流;给了他一个弟媳,使他让全世界都知道。”,总结得太棒了,精辟!祝蓓蓓阖家中秋快乐!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花似鹿葱' 的评论 : 谢谢葱葱姐,你去得早,那时候可能还没有满大街的coffeeshop。我们说是待三晚,其实就两个完整的白天,完全是浮光掠影。祝葱葱姐阖家中秋快乐!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冯墟' 的评论 : 谢谢冯兄分享。“他们的垃圾箱设计是最好的。”这我还真不知道,有着特别的地方吗?我看到倒垃圾的时候下面有个盖子可以打开直接倒进垃圾车里,不知道你是不是指这个?
“荷兰是日本西化的第一个老师,”荷兰当年是海上霸主,所以是日本学习西方的窗口吧?不知我理解得对不对。
“对付水很有经验”,正好下篇要写一写,他们要与海争夺土地,所以非常有办法,聪明的荷兰人。
“满墙都是梵高的画,她是多么富有啊。” 她把梵高画作从废品变成无价之宝,不“富”不行呀。
“我原来呆的地方有家‘图书馆’,实际是酒吧”,也许喝多的时候可以读书醒酒。:)
祝冯兄阖家中秋快乐!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亮亮妈妈' 的评论 : 谢谢亮妈,早晨起来看到你这篇了,亮妈贴心又神速,立刻找出晴天美照来分享,每张都好看,感动!明媚阳光下的阿姆斯特丹太迷人了,希望将来有机会要在你去的五月重游那里。祝亮妈阖家中秋快乐!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硅谷居士' 的评论 : 谢谢居士,“大画家活着时默默无闻,去世后享誉全球,令人唏嘘。”希望在天堂的梵高现在正在笑。祝居士阖家中秋快乐!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亮亮妈妈' 的评论 : 谢谢亮妈鼓励,我们先后走过阿姆斯特丹的街道,先后观赏梵高画展,心里暖暖的。“梵高展馆的导览做得特别好,我喜欢那个圆的button.转一下就可以找到画作的数字,然后可以静听介绍。而且可以随意转换中文英文或者其它文字。非常方便。”赞同,布展好,导览好,博物馆非常用心。
“麦姐没有提到阿姆斯特丹的自行车,真是当地人出行的交通工具,还有运河上面的小船。也许你们去的时候天气冷,人们就不太骑车出行了”,我看到那么多的自行车了,还有骑车的人,想在下篇提一提。小船看到停在岸边,冬天不适合游船,否则可以坐着转一圈。
“天气很重要,我在那边时赶上很多好天气,我和亮爸从梵高博物馆一直走到安妮之家,看到很多好风景,也有不少漂亮的照片呢。”握手亮妈,尽管冷,我们也是从梵高博物馆走到安妮之家,我们走同一条路。:)冬天天黑得早,你看我拍的安妮之家,其实才5点左右。
“我们在另外一家店也吃到你照片里面的猪排。我和亮爸分了一份。你们一人一份啊!非常赞!”我们就是点多了,他俩说非常饿,要每人一份,没想到量大,根本吃不完。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林向田' 的评论 : “梵高弟媳推广梵高画的故事很有趣。” 谢谢林兄喜欢这个背后故事,确实,这家人非常传奇。祝林兄阖家中秋快乐!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曾经写过梵高,也听说过他那位了不起的弟媳与侄子的故事,但麦子这篇文章,不仅资料翔实,更融合了独到而深刻的理解,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梵高的作品。让我这个梵高粉受益匪浅,毫不犹豫地收藏了!” 谢谢菲儿美言鼓励,我是伪梵高粉,看展被梵高和他的家人感动到。菲儿的博文涉猎广泛,感觉没有你驾驭不了的话题。
“现在很多博物馆都有沉浸式的画展,好多年前朋友在上海就主办了一次,那个时候还算领先的。”菲儿的朋友那么早就是策展人,好厉害。我们这儿前两年也有梵高沉浸式画展,但我错过了,这次去阿姆终于看到真迹了。
猜你明天该出中秋美食帖了吧?祝菲儿阖家中秋快乐!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蓝山清风' 的评论 : 谢谢蓝山兄,我们一起为梵高感动,“梵高在世的时候其作品几乎无人问津,而他本人也因精神疾病自杀身亡,实在让人唏嘘,难怪麦子感慨万千,眼眶湿润。” 尽管有不少艺术家都是去世后成名,但梵高确实太独特了,更令人感慨的是他的文字和画作一样精彩,弟媳就是认识到这一点,通过让人们了解梵高的故事和心路历程,把梵高推向世界。
“从安妮身上我们看到人对自由的渴望!”+100,安妮让人泪目,也很励志。欧游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个世界有着太多的故事和历史等着我们去了解,去认识。
也谢谢你今天的新“桃花源记”,祝蓝山兄和蓝山嫂阖家中秋快乐!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雅佳园' 的评论 : 哇,佳园正在阿姆斯特丹,看来过几天就去布拉格了,好羡慕。“梵高博物馆去了两次,感叹没有他的弟媳,我们可能都不会知道梵高这位非凡的画家。”你去了两次梵高博物馆,可见梵高的吸引力,他的弟媳确实非同一般,所以忍不住写写。祝佳园阖家旅途愉快,中秋快乐!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yefang' 的评论 : “好文!以前在荷兰工作过数年,有时会在周末去市中心逛街。文中的照片勾起对往事的回忆 - Once upon a time in the Netherlands...”谢谢yefang兄鼓励,那你对荷兰很熟悉,我是蜻蜓点水,等你有时间可以写写荷兰的生活,有趣的地方,我发现荷兰历史也很有意思。祝yefang兄阖家中秋快乐!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yefang' 的评论 : 谢谢yefang兄回复可可的问题。对的,有个说法是包容才让人们少了好奇心,反而更安全。关于红灯区,澳洲也有,也是你说的原因:"如果这类服务合法化,性犯罪率就会下降。"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格利' 的评论 : 谢谢格利喜欢梵高作品背后的故事,我们一起涨知识。祝阖家中秋快乐!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越live越精彩' 的评论 : 谢谢精彩姐,“我对阿姆斯特丹最感兴趣的是郁金香,不过冬天室外应该没有花了。荷兰的郁金香空运到新加坡就贵了,一把十支已经卖到32新币了。”知道精彩姐喜欢花,运到新加坡要卖这么贵呢,新加坡自己也种郁金香吧?荷兰空运的会有不同吗?
冬天室内也有卖郁金香的,但肯定不如春天,四处郁金香盛开。
“空气里有大麻味,不知道食物里有没有添加大麻,让人有点担心。”食物里应该没有大麻吧,我们这儿超市卖的食物里会有罂粟添加,合规合法,少量的不会有问题。
祝精彩姐阖家中秋快乐!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的评论 : 刚才忘了说,“阿姆斯特丹和荷兰的犯罪率并不高。” 不知道为什么我有印象阿姆斯特丹市区比较乱,所以就小心了,到了那里,确实觉得还行,只是感觉街上年轻人的比例比其他城市更多。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mayflower98' 的评论 : 谢谢花花鼓励,“我们这里几乎每个商铺集中的地方都开着大麻店,世道变了。”看到新闻,加拿大对大麻的管制也放松了。“世道变了”,不知算不算是与时俱进,当年酒也是禁的,希望放松对大麻的管制后不会带来更坏的结果。祝花花阖家中秋快乐!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的评论 : 谢谢蘑菇,看博物馆需要站功,感觉站比走更累,所以,你说看两个博物馆比较赶,我就知道自己坚持不了。
“大麻味,哈哈哈,在水儿一次次的提点后,我终于也能辨识出来了,别说阿姆斯特丹了,就我们这的社区公园都会有某些角落飘散着那特别的味道”,哈哈,看来我们都得让孩子们来提点了,自从知道大麻味是什么样,后面的欧洲旅程中会时不时地闻到这种味道。
“你们圣诞节期间去的,白天日子短点,不过有了看夜景的机会,你们拍的阿姆斯特丹夜景很美,夜幕也掩盖了地上河里的垃圾”,冬天白天太短了,感觉无形中失去了很多时间。垃圾我也拍了,没放上来,感觉照片放得太多了。下篇告诉你去了哪两个小镇。再次感谢蘑菇的精彩游记给俺指导,祝阖家中秋快乐!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暖冬cool夏' 的评论 : 谢谢暖冬,队友听说你这个文城大才女和他一样不知道伦勃朗和维米尔,他立刻释然了,让我谢谢你安慰他,嘻嘻!
《挤奶的女仆》在蘑菇家有照片,你可以去看,维米尔更有名的是《戴珍珠耳环的女孩》,这个画作你有可能知道。我在巴黎去看了莫奈的画展,也很精彩。我也不懂画,完全艺术小白,喜欢与否就是凭着个人的感受,比如毕加索,就不是我喜欢的风格。:)
“谢谢麦子关于梵高、其弟弟、弟媳的故事,第一次听呢,还有就是这个Amsterdam一字的来历,长知识了,麦子写得一如既往的好!”谢谢暖冬一如既往的鼓励,和你一起学习,荷兰还有更多我平时不知道的方面,下篇会写写。祝暖冬阖家中秋快乐!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娜佳85' 的评论 : 艾玛,娜佳,“像听评弹,抑扬顿挫”,谢谢你对俺的海夸,立刻感觉到你这是抽上小鞭,让俺好好努力呢。
“梵高是我爱的,虽然不懂画,但他的画能感动到我,不是 那花啊房子的,而是那些小人物的生活画面。梵高出生牧师世家,他也曾经在比利时乡下偏僻贫困的煤矿小镇当过牧师,对那些矿工家庭的爱是来自于他基督徒的血液的。但是他的执念,他的不会政治,使他连这份牧师的工作都维持不下去。他最后的神智失常,是因为生命中那么多不能承受之重吧?他全在他的画笔里倾倒出来了。”
原来娜佳也是梵高的铁粉,赞同你的分析,梵高很有同情心,又敏感,现实生活让他失望,最后只好通过画笔来表达,如同你提到的《梵高之歌》中的歌词:“这个世界无人曾像你那样美好”。谢谢娜佳共鸣和这么精彩的补充。祝娜佳阖家中秋快乐!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yuntai' 的评论 : 谢谢云台兄鼓励。“梵高艺术成就享誉全球,他的弟弟弟媳功不可没,值得在历史上记上一笔。”是的,在去梵高博物馆之前,知道他弟弟对他的支持,没想到这个弟媳更厉害。
“去过阿姆斯特丹,可惜没看梵高博物馆。三年前在芝加哥艺术学院看过他的自画像,蒙马特山组画之一和一幅水果静物画。”,你们在美国还是很方便的,美国的博物馆里有不少梵高作品的收藏。祝云台兄阖家中秋快乐!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碼農學寫字' 的评论 : 谢谢码农鼓励,“一篇又一篇的精彩佳作,早已不只是游记,更是历史、艺术与文化的完美融合”,你有没有觉得是因为学渣以前不好好学习,现在奋起直追呢。:)祝码农阖家中秋快乐!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晓青' 的评论 : 谢谢领导,在我这儿看画,在你那儿赏花。祝晓青阖家中秋快乐!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可能成功的P' 的评论 : 谢谢可可。“真不明白为何都要把大麻合法化。” 我看到博主yefang在上面回复你了,除了他说的:"既然政府无法禁止毒品消费,不如允许一些软性毒品(如大麻)有条件的消费。",还有个原因是让人们在合规的店里能够买到,要比在外面乱买乱用强。好在咱们的孩子都不喜欢烟味和大麻味,让我们少了一层担心。祝可可阖家中秋快乐!
想不开1 回复 悄悄话 那碗兰州牛肉面似乎比梵高的画还精彩,有味。
xyz66 回复 悄悄话 麦子的Amsterdam 之行把我们这些“梵粉“带进时光隧道,重新发现梵高是如何从潦倒失意的疯子画匠在逝后获得“永生“,在他心心念念的Starring Night 与世界级艺术大师们一起繁星闪耀,光芒四射!

读着麦子深度探索发掘出的“梵高出名史“,耳边仿佛想起我最喜欢的歌曲之一“Vincent“,the Song by Don McLean:

“Starry, starry night
Paint your palette blue and gray
Look out on a summer's day
With eyes that know the darkness in my soul.”

幽蓝的天幕下,梵高的繁星失控般旋转燃烧,年少时初看时令人目眩神迷,不明所以,再看时已人生百味尝尽,过过尽千帆,才开始真正看懂了梵高:

“Now I understand
What you tried to say to me
And how you suffered for your sanity
And how you tried to set them free
They would not listen, they did not know how
Perhaps they'll listen now.“

也许每一个文青心里都曾有过”the Vincent Moment”, 正如洞察入微的麦子写道:
“梵高的一生充满不被理解的悲伤,但他又何其幸运:他的家人,替他守住了那份燃烧至生命终点的痴爱。” 不幸又幸运的梵高在知根知底的最佳策展人—-文青弟媳的不懈努力下,让世界看到梵高,懂得他眼里的繁花和头上的星空。

咱们麦子在中文世界也是梵高的最佳策展人,生花妙笔呈现他鲜为人知历史,更添其非凡的魅力!赞!
gaobeibei 回复 悄悄话 上帝为了成就梵高,给了他一个弟弟养活他,让他可以画画;给了他一个高更,可以艺术交流;给了他一个弟媳,使他让全世界都知道。
花似鹿葱 回复 悄悄话 大麻味。。。当年好像没有。安妮之家我也没有进去过。麦姐三天好好玩好好写给我们欣赏!
冯墟 回复 悄悄话 我只在阿姆斯特丹转过机,他们的垃圾箱设计是最好的。荷兰是日本西化的第一个老师,对付水很有经验。满墙都是梵高的画,她是多么富有啊。我原来呆的地方有家“图书馆”,实际是酒吧,哈哈。
亮亮妈妈 回复 悄悄话 我赶紧找出五月在阿姆斯特丹拍的街景,发一篇分享蓝天白云下面的阿姆斯特丹。但还是不如蘑菇拍的好。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072/202510/2241.html
硅谷居士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分享!大画家活着时默默无闻,去世后享誉全球,令人唏嘘。
亮亮妈妈 回复 悄悄话 麦姐写得极好,我一句一句拜读。特别是介绍梵高,他弟弟弟妹,还有梵高的侄子。因为有他们才有梵高的今天。梵高展馆的导览做得特别好,我喜欢那个圆的button.转一下就可以找到画作的数字,然后可以静听介绍。而且可以随意转换中文英文或者其它文字。非常方便。
麦姐没有提到阿姆斯特丹的自行车,真是当地人出行的交通工具,还有运河上面的小船。也许你们去的时候天气冷,人们就不太骑车出行了。天气很重要,我在那边时赶上很多好天气,我和亮爸从梵高博物馆一直走到安妮之家,看到很多好风景,也有不少漂亮的照片呢。
我们在另外一家店也吃到你照片里面的猪排。我和亮爸分了一份。你们一人一份啊!非常赞!
问好麦姐,祝周末快乐,中秋节快乐!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谢谢朋友们读文留评,今天有些忙,明天来回复,祝朋友们周末愉快!
林向田 回复 悄悄话 梵高弟媳推广梵高画的故事很有趣。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碼農學寫字' 的评论 : +1“赞麦姐,一篇又一篇的精彩佳作,早已不只是游记,更是历史、艺术与文化的完美融合”,同赞,大赞!

“站在展厅之中,很难不为梵高落泪,也很难不为这个家族感动。”和蓝山兄一样,我也被麦子的文字深深打动。曾经写过梵高,也听说过他那位了不起的弟媳与侄子的故事,但麦子这篇文章,不仅资料翔实,更融合了独到而深刻的理解,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梵高的作品。让我这个梵高粉受益匪浅,毫不犹豫地收藏了!现在很多博物馆都有沉浸式的画展,好多年前朋友在上海就主办了一次,那个时候还算领先的。
蓝山清风 回复 悄悄话 "站在展厅之中,很难不为梵高落泪,也很难不为这个家族感动。"我却被麦子的文字所感动。梵高在世的时候其作品几乎无人问津,而他本人也因精神疾病自杀身亡,实在让人唏嘘,难怪麦子感慨万千,眼眶湿润。梵高的弟媳和侄子的故事还是第一次听到,谢谢麦子的介绍!知道安妮的故事,从安妮身上我们看到人对自由的渴望!特别喜欢麦子这段文字,"沐浴在自由阳光下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珍惜和平呢?"提前祝麦子中秋节快乐!
雅佳园 回复 悄悄话 一看题目就知道你在介绍梵高:) 正在阿姆斯特丹呢, 梵高博物馆去了两次,感叹没有他的弟媳,我们可能都不会知道梵高这位非凡的画家。
yefang 回复 悄悄话 好文!以前在荷兰工作过数年,有时会在周末去市中心逛街。文中的照片勾起对往事的回忆 - Once upon a time in the Netherlands...
yefang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可能成功的P' 的评论 : “真不明白为何都要把大麻合法化。” 以前在荷兰工作期间,听同事们解释过原因:既然政府无法禁止毒品消费,不如允许一些软性毒品(如大麻)有条件的消费。另外,荷兰人对红灯区合法性的理解也比较独特:如果这类服务合法化,性犯罪率就会下降。
格利 回复 悄悄话 关于梵高的故事性介绍写得很好,让人涨知识了。
越live越精彩 回复 悄悄话 赞麦子好文!读你的文章总是获益良多,谢谢分享。我对阿姆斯特丹最感兴趣的是郁金香,不过冬天室外应该没有花了。荷兰的郁金香空运到新加坡就贵了,一把十支已经卖到32新币了。
空气里有大麻味,不知道食物里有没有添加大麻,让人有点担心。
祝麦子和家人中秋节快乐
mayflower98 回复 悄悄话 “ 梵高的一生充满不被理解的悲伤,但他又何其幸运:他的家人,替他守住了那份燃烧至生命终点的痴爱。”
~~~麦姐一如既往的写得精彩!我们这里几乎每个商铺集中的地方都开着大麻店,世道变了。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回复 悄悄话 你们一天就去梵高博物馆是对的,我去年赶了两个就太累。“印刷品不能完全传达梵高的笔触、色彩和情绪,与现场感受还是大有不同”,完全同意,梵高的作品就是不需要多少画作知识也能被感动的。跟着麦子游,仿佛又感受到那份沉浸其中的感动,谢谢麦子分享。
大麻味,哈哈哈,在水儿一次次的提点后,我终于也能辨识出来了,别说阿姆斯特丹了,就我们这的社区公园都会有某些角落飘散着那特别的味道。其实阿姆斯特丹和荷兰的犯罪率并不高。
你们圣诞节期间去的,白天日子短点,不过有了看夜景的机会,你们拍的阿姆斯特丹夜景很美,夜幕也掩盖了地上河里的垃圾:)
好奇你们去了那个小镇,期待续。祝麦子周末和中秋快乐!
暖冬cool夏 回复 悄悄话 但鼎鼎大名的梵高他还是知道的,伦勃朗和维米尔在他心目中都是路人甲。:)
--要跟你家LD握个手:)这些年我是跟着女儿走了不少博物馆,所以有些画是见过的,比如你这里说的什么《挤奶的女仆》,但是真心不懂画。我前几个月在书店买了两本书,一本是介绍Monet的画册,买了以后女儿说,Monet的不及梵高的,就又买了梵高的,梵高和Monet两位画家的色彩太漂亮了,这么浓重/艳丽的色彩和笔墨让他们的画千年不衰呢,梵高一张画就一亿多,乖乖。
谢谢麦子关于梵高、其弟弟、弟媳的故事,第一次听呢,还有就是这个Amsterdam一字的来历,长知识了。麦子写得一如既往的好!中秋节快乐!
娜佳85 回复 悄悄话 麦姐写得太好了呀,我早就说,像听评弹,抑扬顿挫,好几条线,拉开一条,仔细写,过瘾得写,我们读得也过瘾!
梵高是我爱的,虽然不懂画,但他的画能感动到我,不是 那花啊房子的,而是那些小人物的生活画面。梵高出生牧师世家,他也曾经在比利时乡下偏僻贫困的煤矿小镇当过牧师,对那些矿工家庭的爱是来自于他基督徒的血液的。但是他的执念,他的不会政治,使他连这份牧师的工作都维持不下去。他最后的神智失常,是因为生命中那么多不能承受之重吧?他全在他的画笔里倾倒出来了。喜欢那首“"Starry Starry Night"的歌,就是为纪念梵高。
谢谢麦姐的好文,让我感慨梵高的一生。
yuntai 回复 悄悄话 麦子这篇写得很精彩,也很感人!梵高艺术成就享誉全球,他的弟弟弟媳功不可没,值得在历史上记上一笔。去过阿姆斯特丹,可惜没看梵高博物馆。三年前在芝加哥艺术学院看过他的自画像,蒙马特山组画之一和一幅水果静物画。祝麦子阖家中秋快乐!
碼農學寫字 回复 悄悄话 赞麦姐,一篇又一篇的精彩佳作,早已不只是游记,更是历史、艺术与文化的完美融合。
晓青 回复 悄悄话 文化之旅!中秋快乐!
可能成功的P 回复 悄悄话 真不明白为何都要把大麻合法化。我好讨厌大麻的味道。记得我们去西班牙的时候,女儿刚好满18岁,于是就在大麻店里拍了张照片:)还好,她很讨厌大麻味和香烟味。
梵高活得太短了,幸好有能够守护他的艺术的家人啊。问好麦姐,周末愉快!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的评论 : 蘑菇亲不急,祝你做个好梦,梦里重游阿姆斯特丹。:)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小花荣' 的评论 : 这是梧桐兄留评吧?俺猜是表姐做白内障手术了。“写得真好,紧张又松弛,愉快又郁闷,值得一游。”谢谢鼓励,如果天气好点,就更美气了。

“现在的美国大城市是该治理了,自由是好,但不能无政府主义。干净文明安全的城市多好,哪天俺也去阿姆斯特丹,孩子对我来说一直不是问题。” 是呢,没有无底线的自由,总是要有合法治理的。没有孩子跟着,阿姆斯特丹之旅就可以放飞了。哈哈!祝梧桐兄以及表姐阖家中秋快乐!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iaoerlang' 的评论 : 给二郎上铁观音。“白天天气阴沉,就多拍些夜晚灯彩,或者干脆多复制些馆内收藏的大师原作也算不虚此行”,嘻嘻,说得就是俺!祝二郎阖家中秋快乐!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回复 悄悄话 麦子到阿姆斯特丹啦,迫不及待要跟你的笔触重游,就是眼睛睁不开了,先打个卡,明天来细读
小花荣 回复 悄悄话 写得真好,紧张又松弛,愉快又郁闷,值得一游。突然感想,现在的美国大城市是该治理了,自由是好,但不能无政府主义。干净文明安全的城市多好,哪天俺也去阿姆斯特丹,孩子对我来说一直不是问题。问麦姐好。
diaoerlang 回复 悄悄话 白天天气阴沉,就多拍些夜晚灯彩,或者干脆多复制些馆内收藏的大师原作也算不虚此行:)
[1]
[2]
[3]
[4]
[尾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