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无法说

本博客集中分享高级心灵瑜伽,体验真正的生命洪流,发现自己是什么。
个人资料
正文

《坚持彻底无二论就是大彻大悟了吗?》

(2022-01-14 04:58:33) 下一个
请聆听朗读音频

【问】:明亮先生,你可以谈谈彻底无二论吗?会不会偏激了一点?
【答】:有些人坚持的“彻底非二元论“本身就已经落入了幻觉立场了。TA无限超越”非二元“。我以前也有段时间是坚持彻底非二元的,但后来发现坚持“非二元”对立与“二元”这样的立场还是落入了非常隐蔽的幻觉怪圈。所以,就超越了建立和捍卫彻底非二元这样的概念立场了。对,确实没有真正的二元对立,但也不要成为坚持彻底非二元的教条主义者,因为非二元的TA无时无刻显现出多元的印象。也就是说,不做彻底虚空主义者,因为空无时无刻显现出色的样子来。“空”和“色”不是对立的矛盾体。所以,明白了一切看似多元的样子都是空性的,就超越了对“多元”现象的排斥,就超越了对“彻底非二元”境界或立场的追求,就超越了这些纠结。不管坚持什么立场就等于是在梦里的坚持梦里的空原则,当然这是无害的,等于是游戏。关于“彻底”这个字,思想理智(MIND)是非常喜欢追求“彻底”的,就像人类社会常常产生极端的彻底主义者,他们追求彻底革命,彻底正确,彻底明白,彻底伟大,可惜,现实没有“彻底”这回事,因为根本没有衡量“彻底”的准绳,现实是无限的无法确定,没有这样一个“底”可以让思想理智去“彻”,如果让思想理智“彻底”了,思想理智就彻底出某个看似美好的幻觉境界来,迷入幻觉境界中难以自拔。
【问】:你说的是“不彻底非二元论”吗?这个ME就是喜欢问呀。这个ME就是害怕陷入ME的循环之中怎么办?
【答】:如果误解了我的指向,当然可能陷入ME的循环的。这就是问答中我不断地指出那些误解。其实,所有问者已经都已经陷入ME的循环了,并非还没有陷入,以后会陷入。我说的不是“彻底的无二论”也不是“非彻底的无二论”,我说的就是无限的自己(即THAT)。无限的自己无限地大于多于不同于“二”和“无二”这样的境界,无限的自己是无法定义的无法言说的,如果把目标建立在达到彻底的无二,你无法达到这样的境界,你只能越来越陷入概念中的迷思。当然,我不否认现实根本没有一样东西根本没有一个情况,《无二》这个说法仅仅是古人说的方便说法,就是印度人说的ADVAITA,就是英文中说的NON- DUALITY,都是语言上的方便说法。按照我的说法就是《无限的无法确定是什么》,这样就超越了“二”或“无二”这种肤浅的方便说法了。《无二》这个看法是对的,但是如果把“无二”变成了教条主义,变成了捍卫《无二论》的纳粹分子,不可以说“我”,不可以想“我”,这样就很痛苦了,没有自由了。虽然《无二》的看法是对的,《二》的看法也是对的,因为这既是无二也是二,没有矛盾的。就像这既是空也是色一样没有矛盾。
这不是山,这也是山,仅仅看似是山,而不真的是山。但“不真的是山”不排斥“看似是山”。就像你自己不真是“人”却看似是“人”,没有任何矛盾,因为不是XX的TA可以自由地显现出看似就是XX的样子,没有任何矛盾。如果不真明白的那位在概念上坚持彻底的无二,就等于消灭了敏感度了,就等于抹杀了微妙性了,怎能放松呢?
【问】:从“彻底非二元”到不确定什么是二元非二元彻底非二元之间,有什么区别?
【答】:从“坚持立场”到《无限地无法确定》是敏感度的一大飞跃。
其实,很多大师都经历这样的飞跃的,虽然他们不直接说。这就是佛教中所说的从“看山不是山”到“看山还是山”的敏感度飞跃,非常微妙的,跟敏感度还没有足够成熟的人几乎无法说明。当从《无限无法确定》的位置看,“彻底非二元”的看法当然也是对的,只不过是一种看法而已,TA可以有无限多样的看法,每一种看法都有局限的合理性。但《明白》不同,《明白》不是抓住某一种看法不放,而是超越一切看法。不否认任何看法的局限的合理性,不依附于任何一种看法不放。你说这里没有“我”,不错。你说这里看似有“我”,不错。因为这两种看法都是TA!而TA无限超越任何一种看法!假如TA中的某一个看法和另外一个看法之间发生了战争,就看似痛苦了,这就是梦幻泡影了,哈哈。
正确的态度是什么?发现一切看法都是空性的。我看到了这些看法,我不否认这些看法,我指出的是这些看法虽然看似合理,却不真正的可以确定成立。这就是《无限的无法确定》。当你的敏感度不断提高,就会自发自动地超越了概念上的《无二论》而开始享受《无限的无法确定》了。
“无限的无法确定”其实是全包容一切看法的,但对于一些不清楚的人看来,就很容易建立“彻底无二”的立场来排斥任何其它看法。恰恰就是思想理智上的“二”(即分辨效应)在坚持所谓的“彻底无二”。真明白的那位不坚持任何立场的,因为任何立场都是THAT的显现模式,坚持某个显现模式对立与其它模式,不就是以“无二”之名来实施“二”了吗?
这个情况好像就是以“爱”的名义来实施暴力一样。如果哪天有人建立一个《彻底无二党》搞运动,和其它政党搞运动有什么区别吗?思想理智的本能就是落入这样的似是而非的概念死循环而不自觉。
我说的完全不是《无二论》,我说的就是发现你自己的无限,所以没有任何立场需要坚持,你认为这是“多元”的,好啊,你可以品味这样的多元,看看你能否超越“多元”的看法而深化敏感度,越来越享受自己。如果你认为这是“无二”的,好啊,你可以通过自己的品味和观察,看看这“无二”的自己同时同步显现出无限的多元性来,然后你会发现这样的“多元”其实是空性的多元,完全不妨碍你自己的“无二”。所以,你在湿答答的多元的同时可以是完全空的,丝毫没有矛盾。
我不建议你坚持任何立场,我指出的是你自己发现你自己。
暂时,你可以坚持某种立场,比如说坚持“无二”吧。到了一定程度,就不说“无二”,也不说“合一”,没有这些“一”或“二”的概念了,因为一切都是自己了。
【问】:TONY 是不讲方法的,但明亮先生带出了一些方法。
【答】:TONY是说他不讲方法的,而是指出TA的样子,你听不听明白,不关他的事。TONY花了大量时间说“没有你”。给听众一种绝望的感觉。有一定效果,但很容易被不真明白的人当成了“不允许想我说我”的类似极端主义的教条主义。这些听不明白的听众很容易落入偏执空。我不认为TONY本人就是这个意思,但往往会被这样理解。
方法是可以讲的,但通过方法会自然而然地超越“方法”的。要温和一点。
比如说,你可以自我询问:“我是什么?”,通过这方法,你不会得到这个问题的理性答案,却可以通过这方法突然发现根本没有这个“我”的自我属性,哪里还需要得到“什么”的答案?发现了这个,就哈哈大笑了。
TONY说“没有你,哪里有你可以做的方法?”,这样的说法当然是对的,但仅仅去理解这句话很可能落入偏执的教条主义。每个人都会说这句话,但是《自我属性幻觉》非常强烈。我建议一种温柔的切入点,别管方法不方法,而是直接的品味和注意经验质地,因为经验质地是你唯一拥有的资产。一般人是不会品味和注意经验质地的,而是随着经验质地中的故事情节流下去,一般人把注意力放在经验质地的故事情节中,比如他们注意的是某人为什么这样做,我这这件事的理由是什么,我的利益会不会收到影响,他的动机是什么,事情的结果是什么,事情的原因是什么,注意力放在这些事情上就等于是放在故事情节中去了。我说的品味经验质地不是把注意力放在故事情节中的动机,利益,因果关系上,而是直接注意经验质地的不断变化上。换一句话说就是把故事情节下降为“意识光能量流过”,用英文说就是“GO TO PRIMORDIAL ENERGY”,直接品味和注意基本意识能量的流动,如果一直这样做的话,奇迹会发生,某刻就会自发自动地超越了故事情节了。
【问】:那你带出来的方法会不会让ME坐实扎根了,有了个落脚处?
【答】:这些人有一种迷思,认为不允许谈ME就会让ME没有落脚处了,ME就死亡了。这是严重的误解。你越把ME当成敌对势力,ME就越狡猾,不让ME有落脚处的那位恰恰就是隐藏起来的ME。什么是ME?就是思想理智(MIND)。并非ME中产生了思想理智(MIND),恰恰相反,思想理智(MIND)幻觉出ME这个个体来了。所以,ME就是思想理智的同义词。
有ME的感觉不等于就是认为ME感之中有“自我属性”。这就是我指出的微妙,很多人不管这些微妙性了,就一律不允许说ME,不允许想ME,哈哈,这多别扭啊?
这些人的一个特征就是说:这里没有经验,也没有体验经验。有些人就是一概否认有“经验”的。其实,这不真是经验,但看似还是经验体验,没有否认什么。只不过不去确定这就是经验而已。绝对不是偏执地否认这是经验的。
一概否认经验体验是一种偏执。这当然无限地大于多于不同于“经验体验”,但这同时看似是“经验体验”。就像色不排斥空一样,看似是经验体验不排斥着无限地超越经验体验。丝毫没有矛盾。但是如果某人坚持了一个断句:没有经验体验。结果就是大家听了以后失去了微妙的品味了,没有了敏感度了,变成了一个僵硬的思想概念“没有经验体验”了。
当释迦牟尼指出空性的时候,他同时说“色不异空”。这就是不偏不斜的《中道》了。当你说“没有经验体验”,你应当说“经验体验不异于没有经验体验”,这样就比较温柔圆满了。
这确实是空性的,却非常的色性,TA(即你自己)要多色就多色,这就是神奇。但不可以定义为就是空,也不可以定义这就是色,因为空和色不是两个不同的情况。
这确实无限的大于多于不同于“经验体验”,但这却还是明显的就是经验体验,并没有前一个情况否定后一个情况之理,也没有后一个情况抹杀前一个情况之理。“经验体验”不是一种情况,而是THAT的空性的效应,就像昨晚的梦不是一种情况,而是你自己的空性效应一样。
不是经验的TA可以自由地貌似出“经验”的样子来。不要否定任何,也不要确定任何。否定和确定都不可能完成。这就是奇迹。
按照佛教的话说,就是《不依附也不排斥》。佛教里面的老话是很透彻的。
现在TONY出来希望用他的表达方式表达,但往往造成了很多人的偏执于一种所谓的“彻底无二”论,这样的“彻底”看似究竟了,其实偏离成为一种绝对主义偏执看法中,当然偏执不是真正的问题,因为偏执本身也是空性的,就是会看似的不舒服,很累,一直需要维持某种立场是很累的。
我告诉你,真正的明白是完全放松的,没有任何境界或立场需要维持或捍卫的。因为这就是自己,自己就是自己,除了自己还是自己,有什么可以维持或捍卫的呢?
TONY的真正意思被不明白其本意的一些听众误解了。
越来越深化了以后,就不谈《无二》了,不坚持什么彻底无二论了,因为你发现这无限地超越《无二》。当你坚持《无二》其实就是一种偏执地理性坚持,还是一种概念幻觉。TA不可以定义为“二”和“无二”的对立。
越来越深化了以后,也不谈“我”和“无我”了,因为无法确定“我”是什么,一切都是自己,没有自己之外的“非自己”,就不多此一举说“我”了。超越了这些肤浅的思想概念了。
THAT是无法言说的,如果你把THAT定义为《无我》或《无二》,实在贬低了TA。
【问】:你带出来的“观察或品味”的方法也是会带来歧义的。
【答】:不熟悉我的文章的人肯定会有各种歧义,随便他们去吧。我该说的方便说法还是会说。我写这些不是为了教育某些人,而是我自己享受自己。对,如果在思想上还是有“我这个人”的自性幻觉,那么《不当真》就会变成“我这个人不当真”了。这不是我的问题,而是读者自己的问题。如果读者有幻觉,他们会把我说出来的任何话前面加上一个“我”,把非个体的意思误解为个体含义了。
【问】:我发现了,你所说的“品味方法”也就是THAT在自发自动地品味。
【答】:你这个发现太好了。说的就是这个,这品味不是“你这个人”的品味,而是无限能量自发自动的注意自己。但对于有强烈自我属性幻觉的那位来说,当我说“品味”,他就会在思想上误解为“他”这个自我属性在做品味动作了。TONY不说“品味”,他直接说“没有你这个人”!但这样的说法对于自我属性幻觉还能强烈的大部分人来说会不自觉地蜕变成为另类偏执空幻觉,变成了捍卫所谓《纯粹无二论》的新教条主义者。好笑的就是,捍卫纯粹无二论的那位恰恰就是思想理智(MIND),恰恰就是隐性的“我”幻觉在捍卫“无我”立场,这就变成了偏执幻觉螺旋了。其实要捍卫看似正确的教条都是非常痛苦的,不自由的,不温柔的。这是个大误区。
我会建议“品味”,一开始,人们都是以“我这个人”出发去品味的,但是在品味过程中,这个“我这个人”会越来越没有意义了,会在某个时刻自发自动地找不到“我这个人”的自我属性幻觉了,好像幻觉自发自动脱落了一样。这样,虽然品味还是继续,却没有“我这个人”的控制和选择了。但是如果我直接告诉你“没有人,没有我,没有你需要做的事情“,这样反而不自然了,就失去了机会深刻地发现《无自性》幻觉了。
放心吧,完全可以以“我这个人”的幻觉定位出发去品味经验的,虽然思想理智认为这是幻觉的“我这个人”选择品味经验,但是这从来没有“我这个人”,思想理智上的认为本身就是幻觉结论,说,别管是不是“我这个人”在品味经验,放手直接去品味吧,别管思想上怎样认为,品味的都是TA,而不是“我这个人”。某刻,突然地,自发自动地,“我这个人”会找不到的,品味却依然如故。但是,如故你担心害怕是不是“我这个人”在品味,不放手品味,多累啊?
“自我属性幻觉“是不需要你刻意去消灭的,在品味中,THAT会自发自动地把这个幻觉脱落下来的。你这样的担心是多此一举。
任何说法都不真成立,但都是可以说的,都是暂时的方法,然后慢慢地超越任何说法和方法,真正的明白是不需要说出来说服某个人的,自己放松就可以了,不再有“别人”需要你去帮助,因为这里只有无限的自己,无它。
其实,《无二》和《无我》其实都是断见。就是只说空,不说色了。这样不会放松的。
佛陀从来没有说《无我》,他只是说《无我相》。多了一个字意思完全不同。少了一个字就是断见,多了一个字就是微妙了。《无我相》指的是没有“自我属性”幻觉,但无我相不等于无我。我的感觉当然是有的,这个感觉是空性的感觉,就像当你发现这就是梦以后依然会有梦里的中心感觉(即梦我感),却不真的认为梦我感之中有实在的“我梦人”存在。
也许人们需要偏执空一段时间后才发现这不是真明白,不是真的安定。然后才会自发自动的深化。可能我这样告诉他们也是无效的。
如果无限的自己可以被一句话《无我》来概括,哪里还有神奇?NO,这无限超越“我”和“无我”,无限超越“二”和“无二”,超越这些对立面。
所以,有几个人听的懂?
所以,我不坚持《无我》也不坚持《无二》。这样的坚持很累很痛苦,就是教条主义的。我让你自己去品味自己,自己深刻地发现现实完全不可以被简单的《无X,无Y》这些句子概括的情况。无限的微妙,在“我”感觉之中无法确定有“自我属性”,却又不排斥我感觉,你自己发现这个奇迹,而不是建立某种《无X》的宗教。
【问】:Nisagadatta提出了驻在“I AM”的方法,可以说,这也是一个练习方法,你对此有什么补充吗?
【答】:NISAGADATTA的驻在“我是”这个方法上,这就是我说的注意或品味经验流。说法不同,意思是一样的,这个“我是”并非指的是“我这个人”的我是,而是指非个体的意识逻辑流,你品尝它的味道,发现它是完全空性的,然后就会自发自动的超越意识逻辑流而深化,注意,不是“你这个人”深化了,不是“你这个人”获得成就了,而是超越意识逻辑流的放松,发现一切意识逻辑流中的内容通通都是空性的,发现根本没有个体的东西或人。如果简单地用断句说《这里没有人,这里没有我,没有什么事情要做》,这样的说法就是偏执了,就像偏执于用空来否定色,其实,《心经》中提到的《色不异于空》并非贬低色来抬高空,而是指向《空、色都是大相同》,空不比色的价值高,色不比空的价值低,没有高低贵贱的。不要因为色而觉得这是问题,然后要把“色”转化为“空”。没有这样的转化,而是无论色还是空都是无所谓的,换句话说,无论是色还是空,发现自己无限超越这两种情况,却*同时同步*也是空也是色。所以,可以说“我”,但这样的说是空话,没有关系。可以感觉到有“我”,这样的感觉是空感觉,没有关系,不需要更正不需要排斥。在能量上完全放松了,超越了在经验中维护《无二》来排斥《二》的痛苦。而是发现无论是《二》还是《无二》都是空性的意识效应,都是同一个TA的大圆满,没有任何差别!
但是,也许某些人需要偏执一端时间才能自己超越这些,所以,也没有真正的问题。
如果他们开始放松了,那么就会慢慢听明白我的意思了,而不会加上思想理智上的误解了。我不会刻意地招徕读者,愿意听就欢迎,听了不舒服就离开,都没事。
最后,再强调一遍:真正的在能量上的放松会完全超越《无二论》或《无我论》,如果还是在这个层面纠结,感觉到思想上出现了“我”了就像犯罪了那样,就还没有真放松,还需要磨下去。
我说的不是《无二论》,更不是纯粹的无二论。我指向的就是没有问题的圆满的自己。
自己(TA)不懂“二”也不懂“无二”,因为自己只知道自己,没有什么概念,没有立场,没有对,没有错,没有好,没有坏。
有些人会说一些断句,但不等于放松明白了。但是你可以知道你自己放松了没有。
【问】:明亮先生,有人这样理解你的说法,你看看对不对? 明亮的“我感”是指构成思维理智(mind)的所有念头(thought),所以,只要一个人还基本健康的生活着,就不可能消除“我感”,也无需消除。念头都是自己冒出来的,不由谁控制。
【答】:这样的理解应该是对的,“我感”就是思想理智上的感觉,可以说是念头(THOUGHT),这些“我感”本身不是问题,但是如果把“我感”当成真的有一个“自我属性”(即我这个人)存在于“我感”之中,就是当真了,就是幻觉了。所以,不必要消灭“我感觉”,而是对于“我感觉“当成是完全空性的意识感觉效应,根本不会结晶,有这些感觉等于是空性的。
【问】:对于绝大部分的人来说,也可以说来找你问问题的百分之百的人,都还是困在ME这个角色里,就是“看山不是山”这个阶段他们都还没办法看透,问来问去,都是绕在ME所困惑的感觉里。所以,TONY的这种重锤敲打是很需要的。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需要稳固地明白了“看山不是山”阶段后,才会再回到“看山也是山”的阶段。就是前期还是很需要像TONY的这种重锤敲打来稳固下来后,再跟上明亮的圆融中道,回到“见山还是山”的起点就是终点的源头。
【答】:我同意,对于自我属性幻觉很强烈的人来说,TONY直接否定了“ME”是一种重锤疗法,有暂时的震撼效果。但是这样的否定说法这是一种有限的看法,是比较典型的“看山不是山”的悟性阶段的看法,最终你会超越这样的看法而上升到《无限无法确定》或《无知》的敏感度上的。“看山也是山”这句话也不全面,这无限地大于多于不同于“山”却同时同步在思想理智上看起来就是“山”的样子。所以,这既是山也不是山,丝毫没有矛盾。敏感度提高了就不做断论了,你品尝到了无法言说的微妙滋味了,这个滋味好啊。如故你把上面句子中的“山”替换成“我”,道理是一样的。
===========附加问答==========
【问】:所以,现在再看先生的文章,就发现你已经把能表达的都表达出来了,不由心生敬佩???? 只不过回头来看,mind好像也无法搞清这个“自我属性”幻觉到底是怎么消失的。现在有不少听Tony的人,得知这个“自我属性幻觉”可以脱落,但又被告知“没有你能做什么”,于是只能干巴巴的等着脱落发生,个别人甚至会担心赶自己肉体死亡之前,这个幻觉脱落不了????
【答】:MIND肯定是无法理解的。但是你自己不是MIND,可以明白的。不要担心“自我属性幻觉”脱落不脱落,而是品味经验质地,看看这是什么?发现自己到底是什么才是关键,而不是获得某个”自我属性脱落“的境界。当然,在品味和注意到过程中,自我属性幻觉就会没有的,也就是说”我“找不到了,但是依然会说”我“和想”我“。注意,发现自己才是根本,”自我属性幻觉“的消散只是附带而来的轻松,但不是追求的目标。如果你把“无我”当成了追求目标,好像本末倒置了一样,该享受的享受不了了,该发现的敏感度和微妙性就发现不了了。
不需要担心肉体死亡之前要达到怎样怎样的成就。这样的担心本身就是幻觉。当下就可以明白’肉体死亡‘根本就是梦幻泡影里面的虚幻的故事,不值得纠结这种逻辑。对于“自我属性幻觉”来说,看似肉体很重要,看似肉体死亡了以后就没有办法修行了,你怎么那么确定呢?这些都是梦里面的梦幻我担心的事情,THAT不懂这回事,别以为身体垂垂老矣就没有时间明白了,不是这回事!TA是没有时间这回事的,发现自己连一秒钟都不需要,因为自己早就是自己了。不要相信这里有一个肉体中的“你”在修行,然后到了肉体没有了修行就进行不下去了,这些都是MIND告诉你的谎言,不要相信这些谎言,即时即刻地品味自己就行了,TA会自发自动地安排一切的,你要品味你自己的味道,什么障碍都不会有的。
【问】:先生说的:有me的感觉不等于就是认为有me感之中有“自我属性”。
意思是不是“当我们在经验流之中过活的时候,每一个瞬间的经验升起落下,都是有我感在见证的,但同时我们并不把这个我感觉当真。知道它只是一个方便。没有一个中心。只是好似有一个独立分离的我感在体验着经验流或者说原始能量流,而已。”?
【答】:你说的可以。“我感”不是一个方便,而是意识效应,看似有“我感”,其实“我感”之中没有自性,就是说“我感”是空性的。看似有“中心感”,但这里没有任何一点是中心,也没有任何一点是边缘。中心和边缘都是幻觉概念,但不抹杀在意识效应上会自动地感觉出“中心”来,这个感觉是空性的。但是思想理智认为这个中心属于“自性我”,这就是幻觉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