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无法说

本博客集中分享高级心灵瑜伽,体验真正的生命洪流,发现自己是什么。
个人资料
正文

《到底什么是无限?到底什么是现实?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知名数学教授Edward Frenkel的演讲谈起》

(2022-01-13 14:52:36) 下一个
 
这位加州大学数学教授刚刚做完下面视频中的演讲,标题就是我这篇文章的标题。他提到了数学家的看法。他提到了日本禅师铃木(D. T. Suzuki)的看法,铃木禅师被人批评说他的道理“不可理喻”,我到觉得这是恭维。他提到了释迦穆尼说的PRAJNA (中文翻译为”般若“),”般若“就是我说的《明白》,虽然用词不同意思一样。数学就是思想理智玩的游戏,是”识别”(VIJNANA)功能。如果单单要靠数学这个识别工具去理解《无限》将是徒劳的。虽然无法通过数学理解《无限》,《无限》不是可以通过思想理智来理解的,却可以用数学概念指向《无限》。他的看法有趣,我感觉虽然他是数学家,更像是个禅士。这段演讲貌似谈数学,其实指向了无法说的无限。如果英文可以的话,请看看这段演讲。如果英文不行的话,看我的评论就可以了。
对无限的看法也是无限的。先看看数字,1,2,3,4,。。。 吧,无论你数到多少数目,无论这个数目多大,后面总是可以再加一个数字,这样数下去是无止境的。假设把所有数字放在一个合集里面就是:N = {1,2,3,……}。这个合集N就是无限了。但这只是一种无限。无限的种类也是无限的,比如说,二进位数字0和1可以有无穷多的排练方式,其中一种就是s = (0,1,1,0,1,0,0,1,……)。如果我们把所有可能的排练方式放在一个合集里面,这个合集B就是无限的。也就是说,不但某一种思想理智的看法指向无限,而且还有无限种不同的看法。上面说的N是无限的,B是无限的,同时,除了N,和B外还有无限多种不同的看法并存。更奇怪的是,看起来无限还有大小区别,比如说我们把所有的偶数放在一个合理里面:N2 = {2,4,6,8,……}, 那么从理性上看来,偶数的合集比前面说的N1 = {1,2,3,4,5,6,7,8,……}要少一半。但是奇怪的是,看似少一半的合集N2和全部自然数的合集N都是无限的,难道无限还有大有小?我们先不回答这个问题。
还有一个奇怪的情况,从上面理性的分析上看,现实应该是无限的。但是从实际生活中看,现实也是有限的。也就是说,我们没有可能完成从1,2,3,数到无穷大的练习,不难想象你可以数到天荒地老都数不到止境。所以对于理性来说,N = {1,2,3,……}是潜在的无限,而不是实际的无限。第二个奇怪的问题出现了,为什么在实际上我们能够分析处理的都是有限的事物和情况,而不是数学指向的无穷无尽的潜在可能性?我们暂时不回答这个问题,等到文章最后回答。
第三个奇怪的问题出来了,在实际证明无限的过程中,我们总是发现有一个逻辑上的“之前”概念,也就是说,在任何概念之前必然有“之前”的概念,否则这个概念也就不成立了。所以,一切有关无限的概念都好像是借来的,而不是独立成立的。
Frenkel教授指出,虽然我们在实际上无法抓住或确定“无限”这个情况,但可以在数学上理性地建立一个有关无限的公理。这样的公理只不过是一种思想理智的分析想象而已。换一个说法是,你可以想象无限,但如果你要确定无限,就无法确定了。
现在谈谈日本铃木大挫(D. T. Suzuki)禅师看法,应该就是释迦牟尼的看法,铃木指出VIJNANA(理性识别)就是我们熟悉的思想理智的分析判断推导功能,人类的数学就是VIJNANA(理性识别)的运作,这样的理性识别运作是线性的,按逻辑合理的顺序推演分析的。而有一种超越理智识别的PRAJNA(即中文翻译般若),这是一种直觉,不通过理性识别功能,没有分析计算推演,而是一下子从内部感悟到了整体,这是非线形的,非经验体验的。
按照明亮的语言,VIJNANA就是思想理智的解释功能,而PRAJNA(般若)是超越思想理智的,直接的在无限能量层面的,超越经验体验的《明白》。我不说般若,般若这个词太宗教八股了,而是说《明白》。明白不是理解,因为不需要通过思想理智(即理性识别)来分析和理解,而是一步到位的感悟:啊!我明白了!就是这样的直接。也许发生在洗澡的时候,也许发生在走路的时候,也许发生在半醒半睡的时候,也许,。。。,没有定数。这样的《明白》不是一次两次,不是巨大的一次,而是微妙的在能量上的一点一点的放松,发现了自己早已经是无限了,发现看似的样子都是有限的样子,其实无限总是以“有限”的形式显现出来的,不要因为思想理智(即识别)上的感觉看似有限,就认定它是有限的。看似得有限不改变它是绝对无条件的无限本身。PRAJNA(即般若或“明亮”)完全不做分析。什么叫做“分析”?就是思想理智(VIJNANA)上分拆开来进行分析,但是PRAJNA就是明白一切不是可以分拆开来的东西,现实看似是无限多样的东西或情况,却根本不是任何东西不是任何情况,怎能分析呢?
其实,释迦牟尼在《心经》中早已经指出了,受,想,行,识,都是《无》的。这个“无”字等同于我说的“空性”,看似有感受,有思想,有行为,有识别,其实它们都是看似的幻觉,它们完全不是这回事,这些幻觉都是空性的。
所以,VIJNANA是看似的有限的思想理智(MIND)玩的游戏。你可以无穷无尽的识别下去,1后面有2,2后面有3,……, 细胞里面有分子,分子里面电子和原子,电子原子里面有,……, 你可以无穷无尽的分析探索下去,永无止境。
有趣的是,量子物理学的鼻祖海森伯格(Werner Heisenberg)发现一个奇怪的情况:如果你认为光子是粒子,它就显现出粒子的样子来。如果你认为光子是波,它就显现出波的样子来。它好像随着你所相信的情况而立刻呼应的。因此海森伯格有一个看法,现实是思想理智所相信的情况的反应,你相信它是什么样子,它就貌似的反应出你所相信的情况来呼应。换一个说法,你所看到的现实就是你所希望看到的“现实”,真正的现实不是可以看到的。再换一个说法,你所要追求的答案恰恰就是你所问的问题。问题的逻辑已经貌似的*做出来*貌似的答案了。按照明亮不客气的说法,问题的逻辑已经是幻觉了,怎么可能获得非幻觉的答案呢?
人们最好奇的问题就是,这个宇宙是无限的吗?你看看,这个问题本身已经充满的思想理智(VIJNANA)幻觉了。这无限地不是“宇宙”,这无限地大于多于不同于“宇宙”这个识别出来的结论。既然这个识别出来的“宇宙”的结论本身就无法成立,怎能可能有有价值的答案呢?所以,真正的答案会把问题给摧毁了。
希望通过识别功能,比如数学或科学,来获得“到底什么是无限”的答案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无限的大于多于不同于思想理智(VIJNANA)上面所理解或想象的“无限”。
按照D.T.Suzuki禅师的说法,明白就是自我发现。但无法告诉另一个人说:“我找到了这个,你看看”。很多人都希望通过跟某位明白的大师交流来分享所谓的“明白”,这是不可能的。如果《明白》可以像一种知识那样来分享,这就不是《明白》了,而是思想概念的传递了。如果《无限》可以通过语言或逻辑分享给你,这就不是真正的无限了。《无限》不是一种你可以摁住的东西或情况,数学或科学上的“无限公理”仅仅是思想理智上建立的概念立场,和真正的无限不搭界。
量子物理学另一位鼻祖波尔(Niels Bohr)指出,现实超越我们可以描述的企图。电子到底是波还是粒子?完全看你的实验是怎么做的,完全看你的问题是怎么提出来的。实际上,电子既不是波也不是粒子,它到底是什么?无法说,连到底有是不是它都无法确定。只能说它就是无法言说的“这”(即自己)。
电子看起来像粒子,因为思想理智相信它就是粒子,这样的相信是隐蔽的不自觉的相信,而现实是无限的智慧总能量,它立刻察觉到了思想理智所相信的概念,就立刻貌似出粒子的样子来呼应了。
另外,波尔也指出,一般人认为真的反面是假,其实,真的反面是另一种真。按照我的说法,真正的真相是没有对立(反)面的。如果你所确定的真有一个对应的反面,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真相,而是思想理智上建立的幻觉概念。
我们所觉知的所谓“现实“就是我们自己*做出来*的空性效应。真正的现实无法被觉知,因为自己已经*是*了。很多人,包括很多老师都相信意识或觉知是最高境界,这太搞笑。如果有所谓的“最高境界”被你确定了,就不是最高境界了。不客气的说,没有任何可以确定的“最高境界”,这个“最高境界”的概念本身也不成立。
思想理智本身是一个悖论:思想理智总是希望发现思想理智本身无法想象的真相。看出这个悖论了吗?思想理智拼命追求无法抓住的真相,思想理智不可能获得真相。也许颠倒过来才对,真正的真相就是发现无法确定有真相。你可以思想,但在思想的过程中,你会发现某种无法说的会超越思想。这个发现不是我可以传授给你的,而是你自己注意到品味到的。
Frenkel教授的演讲完后,听众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你有办法证明现实是无限的?”
Frenkel教授回答说:“我不能通过传统的理性的方法来完成这样的证明,因为传统的证明都是建立在把它当成物体(OBJECT)来分析的,那么分析出来的结论也是有限的”。
Frenkel 教授的回答很妙,他指出来思想理智是不可能完成这样的证明的。但是这《无限》不是思想理智上面抽象的概念,而是经验体验的每时每刻。比如你有时候读到了某句话会莫名其妙的感动,这就是无限了,不需要理性证明了。
很多人问这个问题:“我这个人和无限到底是怎样相连的,关系是什么?”。你看到了吗?这个问题中充满了幻觉概念。如果我回答说你这个人和无限是密切相连的关系。这个答案是不对的。因为现实无法分割成“你这个人”是一块,“无限”是另一块,然后分析出两个东西之间的关系。这里不是“人”,这里就是无限本身。无限貌似出“人我”的样子却无限的大于多于不同于这个样子或感觉。所以,根本没有任何分开的东西,怎么说“相连”或“关系”呢?
你不需要证明无限,因为你早已经*是*了!
回到刚才暂时没有回答的第一个问题,难道无限还有大有小?不是的。大,小,都是思想理智识别出来的幻觉结论。无限就是无限的无法确定。看似有各种类型的无限形式,其实这种各式各样的类型也是看似的,无法真正确定有这回事。
回到刚才没有回答的第二个问题,为什么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都是有限的东西或情况,而不是数学公理所指向的无限呢?其实,现实生活中的“看,听,触,闻,想”都是广义的思想理智的识别功能(释迦牟尼说的VIJNANA)。思想理智的识别功能当然无法处理无限的,因为思想理智的识别功能就是把无限看错成了“有限“的样子。这样的“看错“不是一种错误,而是无限的智慧意识总能量自己跟自己玩的游戏。其实,一切所看到的,听到的,摸到的,想到的,通通都是无限的能量震荡流动。你眼前看到的一只茶杯不真是茶杯这样东西,而是无限本身。换句话说,无限总是通过思想理智貌似出“有限“的幻相来,让思想理智得出“这是有限“的逻辑概念来,其实,这里没有有限的东西或情况,这就是赤裸裸的《无限》本身。
==== 附加问答 =====
【问】:明亮先生,您的文章中说过,思想理智解释出的是幻觉,但经验本身不是幻觉(好像是这样),那是否幻觉分为第一幻觉、第二幻觉。比如,空气这个词语、念头来自于思想,这是最表面的幻觉,但空气这种经验(如呼吸、气味)是更基本的幻觉。而空气不再感觉为空气,也忘了呼吸,只是MMMMMM,ZZZZZZ这样的才是第一现实。也就是分为第一现实、第二现实(“经验”幻觉)、思想幻觉(心念、想法、定义等发生在“头脑”中的幻觉)三层?其中“现实”两层、“幻觉”两层。第二现实虽称现实,同时也是幻觉。第三层纯属幻觉。
还是除第一现实外,其它的都是平等的幻觉,不再划分为经验幻觉(如呼吸)和思想幻觉(头脑或“内心”中发生的)呢?
【答】:我不愿意分析的太清楚,把幻觉还分拆成第一,第二就是思想理智的分析了,这样分析本身就是幻觉了。
对,从广义来说,“经验”这个概念是幻觉。什么叫做“经验”?就是有一个体验者在才能说这是经验啊,如果没有“体验者”,怎能定性它为经验这个概念呢?所以,经验这个概念依然是思想理智幻觉。但不要一下子走太远,可以暂时假设经验不是幻觉,先习惯地察觉到一切思想概念是幻觉,把一切归纳为“纯经验”,习惯了以后,超越“经验”这个概念就非常容易了。它就是它,不知道它是什么,一切描述它的语言或想法都是幻觉。它不是幻觉,但解释,逻辑,描述,语言,都是不成立的幻觉。
MMMM,ZZZZ仅仅是一种比喻,方便交流,让你直接把一切归纳为没有故事情节的能量震荡或流动。这就像把一切归纳为纯经验一样的方便看法。但不好认定第一现实就是能量震荡流动了,就是MMMM了。一旦这样确定下来,不就等于建立了新的概念幻觉了吗?
其实,为了方便交流我才用了第一现实和第二现实这样的分类,其实,它,就是它,没有类型可以分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