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无法说

本博客集中分享高级心灵瑜伽,体验真正的生命洪流,发现自己是什么。
个人资料
正文

《看破自性幻觉之后还要体验觉性吗?》

(2022-01-13 13:52:38) 下一个
 
【问】:我现在把开悟拆解成两个基础,一个是看破独立自我的幻觉,一个是体验觉性,这两个都达成了就叫开悟,这样从概念上理解可以算对吗?因为如果仅仅是看破那层“我”的幻觉,但是在感觉上出现强烈反应的时候(疼痛或者其他令人不舒服的感觉),依然会有苦受,如果能躺在“觉”里,是不是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了
【答】:如果你看破了独立自我的幻觉(自性幻觉或我相幻觉),就什么都看破了,还要多此一举地体验觉性?《自性幻觉》就是相信一个意识显现轮廓里面真的装有自我属性的东西。比如,鸡这个意识显现轮廓里面装有“鸡”这个东西,比如身体这个意识显现轮廓里面装有“我”这个东西。看破了《自性幻觉》就等于发现了没有形象轮廓里面装有任何独立的自我属性,鸡里面没有称为“鸡”的独立自我属性,身体里面没有称为“我”的独立自我属性。如果有一个“我”可以体验和“我”分开的“觉性”,就还没有看破独立自我的自性。所以,你上面拆分开来的两个基础其实是同一个幻觉。疼 不等于苦。如果看破了“自性“幻觉,这就是觉悟了。而不是两个步骤:第一是看破幻觉,第二是体验觉悟,没有这两步的。也许是你读的那些书给了你太多的概念系统?
“不舒服“的感觉不等同于心理上的痛苦。比如说,我的身体会不舒服的,但没有心理上的痛苦。我明白我就是无限,无限可以在能量上显现出各种各样的感觉,但没有一个“我”在那里声称痛苦。疼感不是问题,它仅仅是无害的能量显现形式。
【问】:是这样的,我现在认识一位朋友,他也明白这些,在它的帮助下,我对这方面有了比较明确的“概念”上的理解,我知道这些概念上的“懂”并不是真的见性,但是今晚我也问过他我这个想法,他说从概念可以这么说,因为他以前也说过,如果有“苦”受,比如疼痛,就要靠“躺”,躺在觉里。
【答】:谁躺在XXX?别管XXX,是“谁”要躺?如果你确定有那个“谁”,那么就会一直纠结在这种问题上。
【问】:那可否这么说?唯一的阻碍就是所有的概念?
【答】:对,等活儿我会谈概念的。
第二个问题,在“难受”的情况下,“躺”的动机是什么?
注意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谁”要躺,第二个问题是“躺”的动机是什么?看清了这两个问题,就差不多了明白了。
【问】:第一个问题,没有谁要躺,因为并无一个“我”能去躺在“觉”里,因为觉和我是不二的,所以并不能拆开成两个一个躺在另一个里,既然无二,“我”理所当然就不成立了。
【答】:所以,既然那个“谁”是幻觉定位,那么“躺”也是幻觉定位。
【问】:第二个问题可能就是为了避免难受的感觉吧,因为我并没有开悟,没有看破幻觉,所以我并不确定,如果没有了“自我”,疼痛是否还真正会让人感觉受苦,这本来就无法去想象。我的朋友其实和您说的都是一模一样的
【答】:对,动机就是“避免难受“。关键就在这里了。只要有”避免难受“或”避免XXX“的动机,不就是把主观“我”定位幻觉当真了吗?第一个问题狡猾地不自觉地溜回来了,来了一个“谁”要避免XXX。
【问】:只不过我的朋友说我现在的问题是概念上很清楚,但是没有体验过“觉”并且我没有突破那一层幻觉(这是我自己觉得的一个问题)
【答】: “避免XXX”和“谁”是同步幻觉。没有了对“谁“的当真,就没有了“躺”的要求,也不需要逃避什么感觉。痛感来了,身体会自动处理的。但没有那个“谁”在心理上要避免不舒服的感觉。痛感就是觉知,有痛感的时候,就是觉知了,假如不是觉知怎么可能感觉痛感?“觉知”不是你理解的一种高高在上的清爽境界或伟大高尚境界。不要去追求那个伟大境界的“觉知”。这种追求上的目标“觉知”就是心理上编织出来的幻觉目标。你不需要追求“觉知”,因为觉知就是最最普通的基本感受。
可能在思想理解上想象有一种称为“觉”的境界中没有没有痛感没有烦恼没有难受,而是完全的完美舒服暇意快乐。不是这样的。如果是这样,释迦牟尼就不说:烦恼即菩提了。明白就是明白根本没有那个“谁”要依附清爽舒服暇意快乐的境界,根本没有那个“谁”要排斥不好的难受的烦恼的痛苦的情况。当这个“我”或“谁”幻觉看破了,一切当即就是自己的神圣能量流,什么都不逃避,什么都是OK了。
如果要消灭痛苦,必然同步消灭了幸福。因为痛苦和幸福都是同步思想理智上的幻觉概念。所以,那种排斥痛苦追求幸福的欲望追求是不可能有止境的,原因就是这种欲望追求本身就是幻觉。THAT不懂这些概念的。
【问】:我换个说法,先不从这个概念的幻觉上来说,您的文章经常说一切都是That的能量流动,我的朋友也告诉我,无论生起什么感觉,包括这种二取(主客分离)的感觉。就只是去体会到它只是一种能量的流动
【答】:是的,痛感或难受就是能量流动,是思想理智把能量流动解释为痛或难受,其实不真的是这样。如果你消灭了所有的不爽,那么你把爽也消灭了。所以,“消灭不爽”就是典型的思想理智上追求的幻觉目标。不可能达到这个目标的。
【问】:但是我对自己的感觉一直没什么特别的感觉,我不知道他说的这个体会能量的流动是个什么样的体会。
【答】:当你体验到“痛感”的时候,思想上告诉你:这是不好的情况需要逃避。但思想告诉你的都是谎言。这个感觉就是能量流动。就是THAT,没有什么需要避免逃避的。一直痛下去肯定不方便,可以吃止痛药,或去即时看医生医好,无论是痛感的升起,还是身体去看医生,然后医生下药或开刀,这一切都是总能量流,这一切其实就是完美的能量流本身,完全没有心理上的痛苦。
【问】:所以我老觉得,除了概念上看破“我”,还要去体会到一种“体会”才可以,不然我不懂他说那个是什么意思,有点像以前的禅师们被老师大声喝斥,或者打破杯子开悟这样。
【答】:不是寻找特别的体验。而是对一切体验,无论痛,痒,舒服,不舒服,高兴,难过,害怕,悲哀,等等等等,都当成了神圣的完美的能量流,完全不在乎了。这个《不在乎》才是他要你体验的。而不是体验某种特别舒服的感觉,思想理智上想象有一种特殊的感觉称为“觉”。NO,这些都是幻象。《不当真或不在乎》才是真明白了。可惜,佛经说的非常不清楚,佛经中说的“觉”其实不是一种特殊的经验境界,而是超越经验的《明白》。很多人把佛经中说的“觉”这个字误解为称为“觉知”的高尚经验感受,这是误解。觉知是意识的意思,但佛经中说的“觉”是《明白》的意思,并非是某种特殊的美好的高尚的“觉知状态”。
好像你突然明白了一切都是梦幻,还会对梦里面的,痛,痒,舒服,难受,不舒服,高兴,悲哀,当它们是重要的事情吗?这就是不在乎了。不在乎了就是《明白》了。当你突然明白当下此刻都是空性的类似梦一样的,那么你会当真要逃避这个体验吗?难受就难受吧,痛就痛吧,是根本空性的思想解释,为什么要有一个动机去摆脱出来呢?如果对这个逃避的动机当成是合理的动机,这就是对“我”当真了。如果有一个“谁”要摆脱某种经验体验的动机,或者有一个“谁”要躺在某种高尚美好的“觉”中,否则不舒服了,就等于把梦幻当成是实性的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一开始问你的两个问题:
是“谁”要躺在觉中?“躺在觉中“的目的(动机)是什么?
还有,你说你在“概念上看破了我”,怎么可能呢?概念就是思想念头,思想念头就是“我”。没有可能在概念上看破“我”的。换句话说:概念上看破我的那位还是我。这就是思想理智的死循环。直到,你对所有“概念”都不当真了,那就明白了。
所以,你前面说:“唯一的阻碍就是所有的概念“。这是对的。概念本身不是障碍,最关键的障碍就是相信了这些思想概念是成立的,把这些思想概念当成是真相了。如果没有相信和当真,那么再多的概念也就是无害的了。比如说,我会用”我“这个字和别人说话,但没有对”我“这个概念的当真。这个“我”字仅仅起语言交流的作用,没有其它意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