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无法说

本博客集中分享高级心灵瑜伽,体验真正的生命洪流,发现自己是什么。
个人资料
正文

《把每个想出来的情况加上一个“看似”,把每句说出来的话前面加上“看似”,就对了》

(2022-01-13 13:43:45) 下一个
 
【问】:今天在体会你说的这个显现效应里物与物之间其实没有关系。也就是,当我听到一个音乐,来了个不喜欢的念头,身体里有一股以前定义为不开心的能量。其实是互相没有关联,是即时效应。别人跟我说话,我生气了,其实两者没有关系,都是效应而没有因果关系。只是THAT想体验的游戏。
【答】:对,完全没有因果关系,是同步显现。看似在听,看似有音乐,看似有念头,其实啥都没有,是完全空的,这个“有”是貌似的有。无法理解到底什么在发生,更别谈什么因果关系了。关键就是《看似》,英文:SEEMING。如果你把你说出来的情况都加上一个“看似”,那就没问题了。
你说:“别人跟我说话,我生气了,其实两者没有关系,都是效应“。这个说法是对的。进一步深化就是:没有“两者”,“两者”是看似的。别人跟我说话和我生气了并没有真正发生,而是看似好像别人跟我说话了,看似我生气了,其实啥都没有真正发生了。看似的发生不是真发生。
【问】:对,但感觉上好像发生了,好像有联系。
【答】:这个“感觉”也是看似的感觉,其实一切感觉和一切发生一样都是看似的,英文说就是SEEMING的。都是空的。换个说法,既好像感觉到了,其实感觉是空的效应。既感觉发生了什么,其实发生了什么是空的效应。
【问】:就像现在我喝水,和我生气的能量起来一样,其实都是效应,但头脑就解释为生气,就要对治
【答】:当下此刻有“经验”吗
【问】:这问题问懵我了…
【答】:没有经验!也没有体验!是那个根本不存在的“你”看出来有经验的有体验的,那个“你”和“经验体验”一样是空性的显现效应。看似有“你”和“你的经验体验”,其实仅仅是看似而不真有“你”和“你的经验体验”。
【问】:怎么说?
【答】:没有了“你”,就没有了“经验体验”。“经验体验”只能对一个“主观”才成立的。如果根本没有主观,哪里来“经验体验”?
【问】:效应对效应。啊呀,咣当一下都没了!
【答】:这就像梦境,梦经验体验只对梦境里面的梦你是成立的,当梦效应没有了,梦你效应就没有了,梦你的经验体验也就一起没有了。深入一步,就算看似有梦你在体验梦经验,这是看似的,不是真的有“梦你体验梦经验”这回事。
【问】:是的。梦经验,不实有。你这么一提醒,发现还是太在意这个经验了
【答】:当下此刻只不过对于看似的“你”看似有“经验体验”。其实没有“你”也没有属于“你”的经验体验。到底咋回事无法说。如果没有“你”就不会有任何“你”来问“咋回事?”这个问题。如果有问题升起,就是“你”升起了,也就等同于“经验体验”看似发生了。
【问】:不过你说品味经验嘛,是这样品味吗?
【答】:通过品味经验,某刻就会发现连“体验者”和“被体验现象”都是不实在的。
【问】:因为我有醒梦对照,是很清楚不实有的,就是有时还是会当真
【答】:所以这就是敏感度训练。不是一天一夜就深化的,慢慢磨。
【问】:好,有意思。就是当时看文章有点不理解,今天散步一留意一下,好像明白了。
【答】:当你看到眼前的一切,有没有深度,厚度?广度?长度?
【问】:不知道。这些都是头脑概念?
【答】:如果你越觉得眼前的一切都是实在的,就越有深度厚度广度长度的感觉。
【问】:如果思想不定义的话,其实不知道这些。就像梦里也显得有深度厚度广度的。
【答】:如果你越发现眼前的一切都是空的,那么就会失去了深度厚度广度长度的感觉,好像变成了比一张纸还薄的没有体积的感觉。
【问】:这么好玩。别让我有一个追求行不行
【答】:这不是靠思想理解出来的,不是靠追出来的。
【问】:醒梦对照就很好明白,梦里的空间时间都是幻,现在的空间时间也是幻。
【答】:在敏感度不高的时候,看到眼前一个大楼,就会觉得大楼后面有什么东西,或大楼里面有很多东西,或大楼左边有看不见的东西,或大楼顶层有没有看到的东西,反正,这个大楼对于你来说就是实体的东西。当你发现你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空的,那么就感觉好像一张纸一样,大楼好像没有了深度厚度,大楼就是一个印象而已,大楼的三维立体感觉好像减弱了。大楼后面没有东西,大楼里面没有东西,大楼顶层没有东西,连“大楼”都不是东西,它们都是浅薄的显现效应,完全没有深度厚度。注意,我不是说我的眼睛功能出问题了,我的眼睛和你的眼睛一切的功能,只不过我明白了一切都是空性的显现效应,显现效应后面没有东西,前面没有东西,里面没有东西,外面没有东西,包括效应中的东西也不是东西。
【问】:就跟梦里一样,以为有是思想想象出来的。只是显现。
【答】:“大楼“这个东西是空的。看到大楼,其实等于没看到什么东西。你看到的一切都是貌似的,不是真的。“看”是貌似的在看,“看到的东西”也是貌似的东西。
【问】:梦经验。暂且这么说。
【答】:如果你明白梦经验完全没有深度厚度广度长度,那么当下此刻也是这样的。
【问】:对,只是看似。哈哈还真的是和梦里一样。
【答】:看似有深度厚度,不否认看似,仅仅是看似,但其实没有。如果一切都没有了深度厚度,那么你还称其为经验体验吗?越来越不是了。如果一切都没有距离了,空间好像没有了,留下的就是类似图像的效应而已,那么,那个主观“目击者”和“被目击”的对象好像也没有了。这个情况好像你看电影屏幕,虽然看到的仅仅是平面的屏幕,但如果你不注意的话就错以为看到了三维立体的有深度有厚度的大千世界了。当你完全忘了在看电影,完全相信了这就是真实的世界,这时身旁的人戳了你一下,你才发现这是电影屏幕,是看似的显现效应,不是真的发生。
【问】:也是哦。被你这么一说眼前景象都变了,好玩。但还是貌似有声音,有动作,像幻灯片放映一样。不过还有觉受,觉得还是4d电影和梦境比较容易对比理解。毕竟梦里觉受都是幻不实有的。前几年很喜欢冉吉特,后来觉得他有点偏空就没跟了。你说的比他圆满。
延续那个没有关联的话题,就是很好玩。譬如看到东西被砸碎了,会不高兴,但现在发现不确定了。这个砸碎效应看到了,但是到底是不是我以为的那样被某人砸的,不确定了,不按思想解释的话,是纯粹的显现,没有故事。
在这个品味中就会慢慢松绑,有意思。是被很多貌似,以为困住了。刚刚还发现,之前冥想,放下念头,觉知那个觉知的无限,这个无限,是虚的,不是真无限。就像梦里也可以冥想,去觉知,觉知到的无限,也是幻觉。梦里的无限肯定不是真无限。就像你说的,真正的无限,是超越概念的无限。
我有个疑问:从安住觉知可以到超越觉知吗?我感觉没有联系。安住觉知这个游戏可以玩很久。如果那天不是问你,我也会就安住觉知,也觉得就是终极。因为马哈希也说,stay as awareness and it will reveal the truth好像安住觉知到一定程度自然会超越,这样的话好像马哈拉吉也说过。
【答】:我不知道“安住觉知”怎么做法,这个说法太概念化了。这样说吧,幻觉的“无限”效应也是无限的。或者说,你可以有无限多样的幻觉出来,幻觉也是无限的。不要字面去效仿马哈希的句子。这些句子其实是比较误导的。并不是他建议错了,但理解句子的是思想逻辑,就会把句子的逻辑具体实性化,好像真有一个“你”可以安住在什么觉知上。其实,“你”就是“觉知“,是掰不开的,不安住已经安住了。“你”这个中心感觉本身就是觉知效应。但自己无限无限无限超越“你”和“觉知”。可以把马哈希说的STAY AS AWARENESS当成对于一切都不在乎不当真,包括对觉知都不当真。看到“你”和“觉知”都是空性的,其实等于已经“安住”了,这个“安住”不是安住在某一个有限的效应(AWARENESS)上,而是安住在无法言说的自己(SELF或THAT)上,不需要特别做一个什么动作去“安住”。如果特别做了什么动作的话,就是“你这个人”做了什么动作了,是幻觉空动作,多此一举了。
再换一个说法:安住觉知就是为了看空觉知超越觉知,而不是把觉知当成什么重要的东西安住不放。
【问】:但安住觉知可以超越觉知吗?好像不相关,超越觉知是看破的。
【答】:MAHARSHI和MAHARAJ 说的关键就是《超越》,但是大部分人都难以超越,马哈希也没有办法了,就给你一根稻草让你消磨消磨,这根稻草就是“觉知“,要你去练习”安住觉知“,通过这个安住觉知练习,也许慢慢你自己会发现觉知也是空性的效应,就超越觉知这个概念了。
【问】:不知这个慢慢和也许是多久
【答】:和我说的“品味经验”一点差别都没有,不过是某种让你消磨时间的TRICK。
【问】:看到你文章里引用Robert Adams临终的话,觉知只是第一步
【答】:谁知道多久?有些人可能要一辈子,有些人一点就通了。当你发现“时间”也是幻觉,就不问这个问题了。当你发现了,那么“一辈子”等于没有完全没有发生,就像你刚才在梦境里面感觉过了一辈子,突然梦境切换了,才发现梦境里面的“一辈子时间”是假的。
品味梦境是一个很有效的窍门,你常常会在梦境里面体验梦境时间,醒来后才发现梦境时间完全和醒来后的时间无关。如果梦境里面的可以过好几天,而醒来后发现才睡了8小时,你就明白了“时间”其实是幻觉。
【问】:是的。
【答】:如果我告诉你“觉知”仅仅是无限渺小的,就如外星大师说的你们的宇宙是无限渺小的,你能接受吗?他告诉了你:什么都不真的有,地球人能接受吗?
【问】:确实如此啊
【答】:我已经把答案告诉你了,但你不能接受。觉知是空的,“你”也是空的。根本没事发生。
【问】:一下子确实是无法接受。所以“安住觉知”也是一个方便法
【答】:所以啊,不是没有说,释迦牟尼早说了,但没有人要听。对,“安住觉知”就是一个让你消磨时间的事情,直到你发现了没有一个“你”可以安住在任何上面,当你发现“你”和“觉知”和“你的安住”都是幻觉,那么,留下来的才是无需努力的自发自动的安住了。你自己安住在你自己上了。这是一句废话,因为你自己哪能不安住在你自己上?
【问】:是和品味二选一的方便法吗?我觉得品味更好
【答】:不是两选一,我说的品味和他说的安住没有什么不同。对,安住觉知是对中等悟性的人说的消磨时间的玩意。对完全没有悟性的人,只能对他们说,就不适合说“安住觉知”了,而是建议他们行善积德,做个好人,下辈子投个好胎。
【问】:确实是消磨时间,和不修行好像也没啥区别
【答】:对于舍利子那样的,就直接说心经了,什么都是“无”的。也就是说,一切你能够描述的“情况”都不是这样的情况。一切你能够想到的“情况”都不是这样的情况。
【问】:就是爱啊,恩典啊臣服啊guru啊。陶醉在好像更美的幻象里。但没有那么多鲜花美好
【答】:对,思想理智就是这样,一步步陶醉在空性 的效应里面。
【问】:但是整天讲空性,整天讲看似在其实不在,是不是有点Dry(干燥)?
【答】:不DRY(干燥),有“那个”,远远超越鲜花美好,是无法说的‘那个’。
【问】:是。但不那么吸引“人”
【答】:说的就是没有“人”。鲜花美好只不过是思想理智懂的“美好”,太渺小太渺小。连门都没有进,只是在门厅里面的“美好”,太渺小了。当你明白了你自己是无限的,就不会对这种“鲜花美好”那么重视了。
【问】:是的
【答】:有美好的,但不是“你”懂的那种“美好”。“你”(即思想理智)懂的“美好”都是有条件的判断,条件变了,判断就变了,美好就没有了。
【问】:头脑编织的自以为是的美好,自以为的爱。
【答】:对,思想上理解的“美好”太肤浅了,太有条件了。真正的‘那个’太伟大,无法说。
【问】:对,就像我以前觉得上师就应该杨定一那样,就出来了个杨定一,都是概念上的爱
【答】:难不是难在‘那个’找不到,‘那个‘一点距离都没有,就在当下,就是你自己。难就是难在看破不了思想理智叙述的“情况”不是真的。
【问】:是的,慢慢在品味了
【答】:“你“(即思想理智)要”鲜花美好“,就是因为不明白你自己远远超越那样的美好。你觉得你自己是那个装在身体里面的“人”不美好,才要鲜花美好。这样的循环是很狡猾的。所以,思想上就想象出某一个“美好”的境界。这个想象就是创造了一个条件,符合这个条件才满意。否则就苦了。其实真正的‘那个’是没有条件的,绝对的,无需努力的。当你明白了‘那个’,就明白了无条件了,不会在追求那些有条件的鲜花美好的经验境界了。
【问】:是的,有点蓦然回首那人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 ,但没有追求过又不会知道追求不到,好像都要走这个所谓修行的过程。
【答】:这就是那些方便的TRICK了,安住在XXX上,或安住在YYY上,慢慢品味琢磨,在品味中会突然发现XXX和YYY都是空的,不是可以依托的东西,这下子好像完全失去支撑了,掉下去了…,幻觉“你”就死了。
【问】:那是不是都不用品味了,反正都是空的品味啥
【答】:我没说完全不必要品味了。
【问】:就是要自己品才知道是吧?
【答】:如果有一个“你”在,就要品味的。
【问】:明白
【答】:就因为你问了这个问题,就要品味了。否则就没有问问题的欲望了。不是品味“你”看到的“觉知”,而是品味“你”。“你”就是觉知效应,这个“你”本身就是空的。
【问】:是。这个比觉知好品味,没有二元对立。
【答】:看看这个“你”到底有多重要。
【问】:品味出来的和思想告诉的相差甚远,很有意思
【答】:刚才思想定性为DRY,别信一切思想的定性。
【问】:嗯嗯,被你削没了 ,品味是不是可以把“我”品没了,本来就没有“我”以为有了。
【答】:不是通过品味把“我”给品味没了,而是发现从来不曾有过“我”这个个体。有人不需要品味,听到了什么,就一下子明白了。有人一直要品味品味。
【问】:早上你跟我说,当下没有经验,我一下明白了。没有经验,不影响貌似有经验。
【答】:大部分人完全不要听这个,他们游戏生活,炒股买房,也不是错误。如果建立一个宗教广泛宣传“看似有其实没有”,这样就等于把幻境当真了。
【问】:游戏生活炒股买房也是THAT的效应。
【答】:对,没有经验,也有经验,完全看“你”了。“你“就是”经验“,“你”在就等于“经验”在,掰不开的。
【问】:对
【答】:只要”你“是真的,经验就是真的。
【问】:没有时间空间,貌似有
【答】:只要”你“是真的,时空就是真的。
【问】:当真了就真了
【答】:时空就是”你“照镜子照出来的。对,当真了就是真的。
【问】:不当真才是精髓
【答】:猫照镜子看到猫自己,吓死了。
【问】:哈哈哈哈。
【答】:好像我差不多说透了?
【问】:好像都一样,又都不一样了。应该是透了。当下就是没有时间空间的,不需要等到什么时候才没有时间空间。当下就是没有我,虽然看上去好像有我。不需要等到明天才没有我。
【答】:对,应该说,当下*不是*时空。但对于“你”来说,就是时空。用“不是“这个词比用”没有“这个词准确。不做减法。
【问】:好严谨。
【答】:当下是‘那个’,而不是“时空”。对于“你“(即觉知或思想理智效应)来说,就是时空了。
【问】:对,虚对虚
【答】:”你“就是思想理智(MIND),也可以说就是广义的意识或觉知效应。效应认为效应是真的,自圆其说了。
【问】:对,梦逻辑,自圆其说了。如来,如去。无来,无去
【答】:不做减法。不是时空而是‘那个’,就不做减法了。如果说没有时空,人们就把“没有”这个词误解成消灭了时空了。最好用“不是”而不用“没有”。
【问】:明白。
【答】:有时候我比较随便,常常混用“没有”和“不是”。可能会给人造成要抹杀什么东西或情况的误解。
【问】:本无时空,貌似有,跟梦境里一样。明白的自然明白
【答】:这个“无”字也会被误解为抹杀。“无”不是抹杀,而是说你定义出来的概念是无的,不是定义出来的“时空,人,你,我,他“,这些概念都是无的。它就是它,无法定义。
【问】:这个有,也是经验上有,其实非真有,Seems to be there, all seeming。
【答】:把每个想出来的情况加上一个“看似”,把每句说出来的话前面加上“看似”,就对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