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无法说

本博客集中分享高级心灵瑜伽,体验真正的生命洪流,发现自己是什么。
个人资料
正文

《深度无静坐的静坐,和某网友交流(上篇)》

(2022-01-13 13:31:52) 下一个
 
【A】:其实我不是很想问你,但是我又有点想问你。就是我之前因为没有办法持续的工作,好像已经没有办法融入社会,然后负债,然后整个人好像就陷入一种停滞状态,然后我就开始不断的去处理自己内在的情绪,不停的试着去感受和接纳。现在的状态就是我觉得我已经不知道要怎么办了,就是我已经无力控制了。我现在就是有一种深深的空虚感,和焦虑感,好像也还没办法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找工作很多都错过了,其实我也不知道我要说什么。我可能是对自己接下来要走的路有点不确定。
【M】:读我的东西不是为了替代或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而是发现自己是什么。
我无法帮你解决具体生活问题的。比如说你缺钱,就应该找工作,或申请社会救济,按照经验中最合理的办法处理。但不妨碍你同时明白,这不是“我这个人”的问题,问题的解决也不是“我这个人”解决了问题,问题是TA,解决也是TA。没有A替代B这回事。
你的焦虑同样是TA,而不是“你这个人”的。
你可以看到了“焦虑”,不必压抑焦虑,而是发现没有一个“你”拥有这些焦虑。你要明白,天无绝人之路,你可以允许自己的身体按照正常生活逻辑尽可能地处理这些问题,找工作?做生意?或其它方法?同时明白,问题是TA,这一切解决问题的也是TA,因为没有“你”只有TA。不要当真以为有一个“你”在遭受这些磨难,如果真有磨难,唯一的遭受方就是TA,磨难是TA,遭受磨难的也是TA。这样看明白,你就可以放下了对“我这个人”的责备,放手开来,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反正都是TA的意志,不会有错误的。但如果你当真地认为是“你这个人”在受苦受难,在陷入无奈,那么就等于入梦了,在梦中的“你这个人”当然是没有力量的,幻觉是没有力量的。反之,如果你明白一切都是自己,社会是自己,麻烦是自己,那么自然而然在自己中会升起“解决方案”来的,自己对自己嘛,什么都是可能的了。这就是信任。如果你有了对自己的信任,那么整个存在的力量都和你同在了。
【A】:你说得太好了,好像就是信任。我之前就是去感受自己的感受,去看去接纳,有些情绪我还可以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接纳,像最近我发现跟别人互动时的厌恶,讨厌和嫌弃的这种,之前没有觉察到,而且好像不太容易直接去接受,就是你讲这种方法相当于是反着来修对吧,先把一切感受和情绪体验当成是那个THAT在体验和感受,然后带着一种惊讶和新奇的态度再去看它,然后不把它当真当成自己的。我觉得这种方法对于在处理跟外在互动时的一些感受和情绪比较有用。像我之前其实都是关起门来,自己去疗愈那些过去深层的伤痛,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比较容易觉察,但是我发现好像一旦打开门走出去我就很难觉察到自己当下的状态了,不过你这样说我就更有信心了,我会继续前行的。谢谢你。其实我也发现了,我好像没有办法逃避掉来到我身上的任何东西,之前就是越抵抗越痛苦。其实关起门来好像也是一种抵抗,只是我之前一直好像还是没有勇气去面对。
【M】:看来,你明白了我的意思,你上面说的都很好。把外界别人对待你的态度,无论好坏,都看成是自己对自己的。其实,这不仅仅是看成这样,也是事实就是这样。对,反过来反而有效,立刻明白自己就是完美的TA,然后就没有要“修”什么要“提高”什么的幻觉欲望了,而是享受自己的神奇,那些讨厌情绪也是TA的完美显现了,既讨厌也不那么讨厌了。
【A】:太棒了,老师。我现在没有那么害怕了。其实我觉得在面对自己觉得最糟糕的情况的时候要么选择死要么就活着,因为我高中得过抑郁症,然后我觉得我没有勇气去死,而且我从小到大很多次极端恶劣的经历都潜移默化的转化了,就是在特别绝望的时刻让我感受到妈妈和老师对我的爱,然后听到内心一些不一样的声音,然后让我活下来,这让我觉得我是被庇佑的,让我一直坚持走下来,只是一直卡在这里一直不敢跟外界接触,不过现在我想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M】:不但你是被保佑的,而且这一切都是你自己的梦,是你自己的能量显现效应。它再苦,还是你自己,要明白这点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明白这个,会有要逃避的想法,这就是要自杀这种想法,其实,自杀一点意义都没有,因为逃避的欲望越强大,就是你把梦幻越当真,就像昨晚梦境里面那个“我”也会有自杀的想法,他会成功吗?一下子梦结束了,下一个梦还是循环类似的“痛苦”故事,要自杀多少次才能明白这些都是梦幻,完全不是实性的故事而已。你自己才是让梦幻显现能量升起的TA。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当真,不逃避,该怎样就怎样,反正这一切都是自己,不是“敌人”或“恶劣”的环境。以前你不明白,你误以为“外界”不是你自己,是非自己,是自己的敌人。现在你明白了,根本没有内在和外在,一切“在“一切”是“都是自己,不可分割开来的。抵抗是没用的,因为“抵抗”这个思想念头本身是幻觉。抵抗的对象恰恰就是自己,自己和自己斗争就是把梦幻故事当真的结果。
得抑郁症不一定是坏事。很多人想不开就自杀了。但也有不少人就是因为抑郁才开始发现自己,才发现了根本没有抑郁的理由。整个一切都是自己,自己就是一切,没有分离,而且这一切都已经是默认的完美了,连那些脏乱差恶坏邪苦痛通通都是完美的自己伪装出来玩的游戏模式,不当真就行,不但不当真,而且开始享受“痛苦”,好啊,苦吧,这是享受!就让它苦吧,有什么关系呢?你不拥有“这一生”,恰恰想法,“这一生”依附于你自己才看似升起。其实,根本没有“一生”,也没有“世界”,只有你自己!根本没有其它在。
以前,我对抑郁者说,不要去批评抑郁,不要否定抑郁,不要去治疗抑郁,而是接受抑郁,上帝要体验抑郁不可以吗?上帝完全可以体验任何情况,因为对于上帝来说这就是可以享受的游戏。就像有些人喜欢看悲剧,哭一场好受,因为他们知道这个悲剧是一场不关紧要的戏剧。同样道理,当下此刻看似多么重要的“你的一生”恰恰就是一个貌似严重的戏剧,其实一丁点重要性都没有,和你晚上做的梦故事没有一丁点重要性一样。
【A】:这个我知道,因为我发现有时候所谓的抑郁或者说是病,其实也是一种让逃避变得合理化的一种手段,我很早就意识到了,所以我从来没有把抑郁当成一种病。看到现在很多人沉浸在抑郁的那种状态里,不停的咀嚼伤痛,我感觉我好像慢慢已经走过那个阶段了。就是我看你这个回复,我觉得信任是不是应该是两个层面,就是一方面是面对外界那些看起来我们没法掌控的我们选择信任,最终它是可以完全解决的。还有另一方面,就是其实我们自己的意志,我们对于很多东西的选择和渴望,我们也相信其实都是可以完全实现的对吗?我感觉最后是不是就变成了自己随便想要体验什么都可以了?
【M】:信任就是信任所谓外界的发展其实就是自己的意志,当然不一定是那个“我这个人”的思想意志。如果你把自己定位于“我这个人”,装在肉身里面的那个“我”,这是错误定位,这个错误定位出来的“我”怎能有能力控制经验内容呢?完全没有控制这回事。因为这个“我”是根本幻觉。当你突然发现,不但身体内身体外,都是同样的自己,那就不需要控制了,是怎样就是怎样了,而且这个“怎样”无论如何都是正确的了。
【A】:就只是跟随那一种自然的流动。
【M】:如果从幻觉定位的“我这个人”出发看经验,就会看出无穷多的问题和麻烦,然后就希望有解决方案,但如果你突然发现“我”本身就是幻觉,内内外外,上上下下都是自己,那么“问题麻烦”就不是问题麻烦了,因为施加问题的一方和受问题麻烦害的一方是同一方,“问题”这个定义就不成立了。你发现根本没有“施加”方也没有“受害”方,没有“方”了,哪里还可能有问题或麻烦?
【A】:不需要一个“我”去主动选择和渴望对吗?
【M】:对,一切都是自己能量的流动。不需要“我”去控制。选择会自动地出现,身体比思想想象的要聪明无限倍,身体会自发自动的解决问题的。如果手指遇到火,不需要思想判断就自动地缩回来了。眼睛看到汽车冲过来,不需要思想判断就会自动躲开的。
你可以注意这些自发自动,非常奇妙。
【A】:是,我也发现,我总是很喜欢关注解决问题的办法,很容易着急,但是现在我感觉解决问题好像有了一种新的思路,就是不关注于问题本身,但是有时候会害怕放弃那个我的控制的感觉。
【M】:肚子饿了,身体会自动去找东西吃,不需要思想判断的。
不必着急,到时候事情会自动地解决的,如果有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你着急也没用,就是不应该解决了。拿生病做比喻,能看好的病不是真病。真病来了是看不好的。这不是“你这个人”可以控制的事情。
【A】:是,我也感觉就是好像我已经没有办法了,身体也不想再行动了,你再怎么逼它都没用了,而且才意识到自己以前别人或者是自己把自己逼得太狠了,根本都没有按照自己的节奏在走,所以才会着急。
【M】:这就是信任,信任问题会自然而然地解决的,当然,解决方案可以在某时某刻出现你的思想中,这个解决方案不是“你这个人“想出来的,而是无限中自动出来的。当然,那个”问题“也是同一个无限中自动出来的,它让问题出现,它就会有处理方法,一切的意志都是TA。注意,你不拥有你的思想念头,思想念头也是TA。“着急“也不是问题,你要明白连“着急“这个思想情绪也是TA要体验的游戏。
【A】:这是因为很多人区分大我和小我产生的概念吗?好像大脑产生的跟你说的那个能量是分裂的一样。
【M】:就算思想中出现了某个念头,思想认为这是“你”想出来的念头,其实根本没有“你”,怎能有可能通过“你”想问题呢?还是THAT的意志。是的,大我和小我都是幻觉。根本没有“我”,谈什么大小?只有TA。你说的对,大脑产生的都是分裂的思想逻辑,其实,不夸张地说,思想理智就是精神分裂。
【A】:嗯,虽然很没有很明确体悟到这种感受,但是我看了与神对话,还有一些传导之类的文章,我很愿意相信。
【M】:“大脑“就是能量显现效应,就像昨晚梦里的”大脑“一样,它现在还在吗?不在了,因为你明白了昨晚梦中的”大脑“就是梦能量显现出来的效应,没有独立存在的“大脑”。请明白:一切都是自己,没有错误。这样的明白就是威力无穷了。
【A】:我发现现在做梦感觉更清晰了,更有故事连贯性了。
【M】:难道当下此刻和晚上的梦境有差别吗?
【A】:而且我身体里一直有能量流动,特别是头脑里的光感觉越来越亮了。或许对于更大的那个THAT来说就是一样的。
【M】:不是这样的狭义理解。“能量”不单单指肉体里面的能量,而是广义指一切经验形式,整个“世界宇宙”都是你自己的能量显现。
【A】:是,好像身体的能量跟大自然是同一股能量。
【M】:窗外一个孩子在玩耍,这不是“孩子“也不是”玩耍“也不是”窗外“,这就是你自己的能量显现。
【A】:就是我有感受过春天那种感觉,我感觉我在外面感受到那种春意盎然的感觉也在我内在,我们是同一种能量
【M】:对,身体内和外界是完全相同的一个能量。就像昨晚梦境里面也看似有梦身体,有梦世界,但现在我不需要多解释,你就明白了,梦身体和梦世界是同一个梦能量显现。
对,说的不错。你的一切感受都是TA在感受,没有差别。
【A】:不过我只是偶尔静下来才感受到这种感觉,一旦开始外界更多的互动,那种感觉就断了。
【M】:THAT没有“更大”或“更小”概念。地上的蚂蚁就是TA,就是你自己。TA没有大小分别。天上的太阳和你皮肤上的毫毛是同一个自己。
这不是问题,能偶然感受到就够了,这样敏感度会不断提高的。每次感受到就注意一下就可以了。不是这回事, 你不必“放弃控制”。你要明白“控制”不是“你”的控制,就算感觉上属于你的控制,其实还是TA的。
【A】:而且那种特别强烈的喜悦的感受,像比如我每次有新感悟就会不由自主想表达感恩,我发现这个时候再去觉察它,它的能量好像会变大,变成双倍。
【M】:可以,怎样有效就怎样去注意,你自己去找适合你的切入点。如果某种品味方法给你最大的愉悦,就集中品味这个。瑜伽品味是没有规定公式的。
【A】:以前我感觉只是我以为的负面的我才会去关注,但是我发现喜悦的感受也可以成为觉察的对象。我其实一直以来都很害怕自己对别人形成依赖,我觉得要把关注转向自己内在才会找到最终的答案。
【M】:对,观察不仅仅在于“负面”的事情,“正面”的事情也要观察,因为它们不是思想定义出来的“负面”或“正面”,都是同一个TA在能量显现。
不仅仅观察负面或正面,还观察思想判断“正面”或“负面”的逻辑,不但观察事情,也观察念头的升起。整个存在都是你自己,怎么可能有“外人”或“依赖”这个逻辑呢?如果生活遇到问题,当然去找人帮忙,这不是依赖。你找到的帮助恰恰就是你自己的能量显现。给予帮助的“外人”不真的是外人,恰恰就是你自己的能量显现。所以你自由了,该找人的时候就找人,这才是真正信任的开始。你说转向“自己内在”,可能你把思想上定义出来的“身体内部”当成是自己内在了。其实,根本没有“内在”和“外在”,内内外外都是同一个自己。思想上认为看到的外界不是自己,其实,一切看到的都是自己。你唯一可以看到的就是自己。除了自己,不可能看到其它,因为不存在其它。整个意识界就是你自己显现出来的梦幻,怎能不是自己呢?
你不必要“转向自己”,因为你什么都不做,已经是自己了。已经*是*自己了,怎么需要多此一举去“转向”呢?看清这个“转向自己”是思想幻觉出来的幻觉逻辑,不真的成立。哈哈,你唯一甩不掉的就是你自己。就算自杀都甩不掉自己,自己会以另一个形式蹦出来玩游戏,无始无终地游戏下去。这是停不了的,但你可以不当真,你可以看破游戏仅仅是空性的玩笑,但没有可能停止或逃避游戏的。
【A】:是,所以我一开始其实觉得并不想向你求助,但是我还是说出了我的疑惑,这可能就是刚好到这个节点我就应该有新的思路了吧。
【M】:问问题求助不是问题。不要压制问问题,有疑问就问出来,这样你就看清其实一切问题都是因为看错了才问出来的。慢慢地问题会越来越少,敏感度会越来越高,你会立刻看出思想逻辑的荒谬。
【A】:所以一直关注于我自己,想要靠自己自己解决问题好像也是我的一个盲点。
【M】:因为那个“自己”排斥外界,思想上幻觉地认为外界不是自己。这就是痛苦的原因。当然,没有真正的痛苦,痛苦本身就是幻觉的痛苦。
【A】:我现在最多的感受就是我不知道,我觉得我什么都不知道。
【M】:对。这个“不知道”的感觉非常好。说明你开始明白了。如果“知道”了很多,所有的知道都是思想理智在忽悠。真正的明白就是《无知》,这就是道家精髓,也是我不断强调的《无法确定》。
【A】:是,就是太封闭自己,但是我去感受自己的时候我就是觉得即使我知道是自己封闭,但是我还是不愿意走出去,所以我就说那就暂时先这样吧。很多东西已经超出我的范围了。
【M】:不愿走出去就不走出去,不要批评自己。THAT要体验封闭没有它的自由吗?
【A】:或许是,哈哈哈,真的有趣多了!
【M】:关在笼子里了也不是错误。因为思想上认为的“笼子”也是一种概念解释,哪里有真正的笼子,晚上梦里的梦笼子是真笼子吗?但是,如果你相信了思想告诉你的“关在笼子里是大错”,痛苦就产生了。没有一个“你”是可能被关在笼子里的。根本没有“你”也没有“笼子”。这些都是思想理智编织出来的吓唬它自己的故事。
【A】:好像就是在不同的阶段适合我的方法它就会自己跳出来。
【M】:对,随着自己敏感度的提高,适合的“方法”就好像自己跳出来了。THAT就是你自己,TA无限地敏感到你自己。如果你敏感到TA,就等于TA敏感到你自己,这是同一的同步显现效应。
【A】:因为我其实也很想强迫自己走出去,但是我发现这样很痛苦,强迫自己走出去比在笼子里那种感觉更痛苦,所以我就放弃挣扎了。
【M】:根本没有错误。连死亡都不是错误,还有什么错误?当然,根本没有可能死亡,你自己才是永恒的无限,怎么可能死亡呢?不必强迫,而是原谅自己,允许各种情况出现。出去和不出去其实没有价值的高低取向,都是同一的THAT。
【A】:是,我相信,也是我看了与神对话关于死亡的讲解,我觉得好像没有那么恐惧了。
【M】:关在笼子里不是一件错误的事情,但如果你相信思想说的“错误”,就产生了不必要的痛苦。不惧怕死亡,但不等于寻死。其实,寻死才是迷惑的厉害了。得抑郁症不是问题,但如果相信思想说“的抑郁症是坏事”,就会产生不必要的痛苦了。
【A】:嗯,你说思想命名的那些不同的感受的名字,我仔细去感受了下,好像确实就只是一股能量,是我们自己给它定义了好坏。可是这些定义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M】:对,一切思想命名的情况都不是这些情况,思想告诉你的都是忽悠谎言。这些定义哪里都没有来,这些思想概念都是空性的幻觉概念。幻觉是什么?就是没有真正发生的意思,所以你不能说幻觉有一个“地方”来的。幻觉等于不存在,没有“地方”也没有“来”。这就是为什么说“如来”或“如是”,看上去“来了”,其实没有来。看上去“是的”,其实没有不是。但没有来不抹杀看上去的“来”,不是不抹杀看上去的“是”。THAT没有抹杀或替代概念。
【A】:为什么大家都会约定俗成把它定义成统一的标准呢?
【M】:哪有“大家”?大家在哪里?请你找出来!
【A】:这个“大家”就是“我”吗?
【M】:只有你自己!所谓的“大家”都是你自己的能量。但如果你误以为有一个“我”在这里,“大家”在那里,这就是思想理智在忽悠,把不可分割的你自己分割成“你”和“大家”了。
除了你自己,没有其它存在。这个“你自己”不是思想上相信的身体里面的“人”的自己。不但找不到“你这个人”也找不到“大家”也找不到“世界宇宙”,因为这一切都是TA,这才是真正的自己。
【A】:其实你用梦的例子讲的这个,我好像一瞬间有那种感受,就是我的觉知不在了,其实世界就不在了,确实是这样,而且过去其实好像也是不存在的,但是从现实意义来讲,我好像还是很难理解。
【M】:对,说到点子上了。赞!
【A】:我有去感受那种感觉。
【M】:当然没有过去了,也没有现在,也没有未来,只有无法言说的自己。
【A】:而且睡觉的时候,如果把觉知放在那个空里面,我有时候还没有睡的感觉,好像是醒着的感觉。
【M】:不要用思想去理解,理解不通的。但可以品味这个无法理解的味道。
【A】:我觉得睡觉越来越不像以前睡觉那种感觉。
【M】:入睡和醒来是非常好的观察品味机会。从梦中醒来也是非常好的机会。
【A】:是,我看很多禅修大师也是这样讲。
【M】:我在很多文章中都讨论过。
【A】:睡眠禅修,我觉得有时候刚睡下那会儿我就觉得反而很清醒啊,一点也没有睡觉的感觉。
【M】:有时候会感觉既做梦也不做梦。非常微妙。
【A】:现在做梦就是故事性比较丰富,不像以前做梦,不连贯。醒来的时候,我就会发现自己好像有在梦里情景里那种感受。很深刻。
把觉知放在那个空虚和孤独上面会怎样呢?最近感觉经常会出现这种感觉,而且有时候有一种没有办法再怎样的感觉
【M】:一切梦境故事内容无论多么看上去合理都是空幻的,同样,当下此刻的经验故事内容,无论多么看似真实,和晚上的梦境一样是幻觉。对,你这样品尝会很有效的。不是为了获取什么目标,而是感叹自己的神奇。你是独一无二的,但不会孤独,有整个看似真实其实就是你自己的世界在,怎能孤独呢?但如果你看错了,把身体看成是“我”,就会有孤独感。这个孤独感还是相信了思想上解释出来的幻觉造成了幻觉概念。当你明白所谓的“众生”都是自己,怎能孤独呢?没有“大家”,只有自己。孤独的感觉会升起,不是问题,就看着这个感觉,感叹到:没有孤独的无限自己可以看错感觉出孤独来,有趣啊!
如果你相信思想上告诉你的装在身体里面的才是“我”,就会出现“要怎么办”的欲望。只有幻觉上的个体“我”才要“怎么办”。如果你明白你不是身体里面的那个不存在的“我”,而是无限本身,就没有“怎么办”这个要求了。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身体饿了会去找吃的,没钱花了回去赚钱,这些都不需要思想判断,自然而然的自动自发地会发生。
在观察梦境的时候,有时候会很清楚,有时候会很模糊,这些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发现它们都是空性的,看似发生其实没有发生。觉知效应上的“清楚”或“模糊”也是思想理智解释出来的概念,THAT没有这些概念。你也会注意到有点时候在做梦的时候会感觉到这是梦的不是真的,这就是所谓的“清醒梦“,你明白这就是梦故事在发展,但同时你知道这是梦,不是真实的。这个时候,体验依然在,你就不当真了。
【A】:OK,OK。真的很感恩。其实一路走来我也是自己瞎琢磨,哈哈
我之前的想法就是反正我没办法行动了,那就看看吧,看看它会有什么样的东西出来。就是比如我找工作,但是我可能就是不想主动去找,因为这样我就是特别纠结,不知道该怎么选择,我也不知道我到底要做什么,所以我都是很被动等别人来找我,这种行为的话是算跟随那个自然的流动吗?还是一种自己的被动呢?可是我总是觉得自己去做选择的话会很累,而且也不知道什么是适合自己的,然后就会陷入不停的分析,比较。就很纠结。
我小时候感觉就是一个比较顺其自然的人,就是好像觉得船到桥头自然直的那种,只是后来有时候又有点害怕这种随性自然的感觉,就觉得自己好像必须要去规划一下,然后要去很努力才可以。但是后来呢,我就觉得我做了那么多的规划,我想了很多我要做的事情,很多还是没有实现,也没有成功,然后我就觉得这样没有用,我就不想再去规划了,也不想去死命的想我到底要做什么之类的。我觉得这样好累啊!
【M】:要回到小时候的态度,不要想太多,有需要就去做,要明白,真正做的不是“你这个人”,而是整个存在都是你在做,害怕什么?担心什么?完全不必,放开手去找工作,找到什么算什么,不要给自己条条框框的心理约束,要明白,这是THAT在找工作,不是“你这个人”,没有“你这个人”。小时候那种做到哪算哪是很好的态度。现在你纠结太多了,反而束缚了你自己。
不要多想,有时候好像自己是机器人那样,有需要就找人帮忙,或自己解决,不纠结那么多,因为做的是THAT,不是“你”,结果也是TA的意志。一切结果都是TA的,都不是错误。连提供帮助的“别人”也不真的是独立于你自己之外的别人,也是TA(即自己)。
【A】:嗯,好。那如果有不明白和不知道的地方也是这样想吗?这个过程好像都没有思考对吗?好像只有一个,就是意识到一切都是THAT那个意识,这个算是思考吗?其实我昨晚上有点感觉,就是每次出现一个念头,想法感受都是是的感觉,这样的话就是没有错误的感觉。一切都是对的。然后之前的话好像就是把部分特别强烈的感受和情绪当成了自己的,然后好像就卡在那里了。
老师,我想问下连恐惧,孤独,黑暗,魔鬼还有那个黑洞都是THAT吗?
【M】:上面说的这些都是思想理智在忽悠欺骗它自己。
【A】:每当面临睡觉就会莫名紧张,焦虑,恐惧。
【M】:这就需要慢慢品味了,看看这些“紧张,恐惧,焦虑”到底是实在的?还是思想编出来的故事?
【A】:我发现我有点完美主义,对很多东西都要求最好,包括追求真善美。因为之前我看说如果你想要显化什么,你必须要先达到那种状态,然后处在那种状态里面去做才有可能实现。那如果完美是最终的状态,那是不是意味着对一切说是呢?除了真善美之外的东西,还有看起来不是最好的东西。我很久以前就感觉心里有个黑洞,现在就是睡觉的时候感觉比较强烈,那个黑洞到底是什么呢?
【M】:幻觉可以以千奇百怪的形式出来,它们什么都不是,是完全空性的,但如果认为它们是实性的,对你有伤害,就会害怕,这个要自己去品味。相信鬼的会见鬼,相信掉入洞的会见黑洞,这些都是思想在忽悠。
【A】:所以我不用知道黑洞是什么。
【M】:对,要知道一个幻觉是什么干嘛?幻觉就是幻觉,根本是空幻的思想印象,不存在的幻觉是不配有“什么”的,怎能知道呢?
如果你当真相信黑洞会掉进去把你吃了,当然恐怖了。NO,没有“黑洞”!只有你自己的梦幻。
【A】:其实我去想它是什么相当于就是掉进去了。我只要绕着它走就行了对吗?
【M】:想“黑洞”可以,但不要真相信有一个“黑洞”等在那里吞噬你。如果思想上真相信有一个“黑洞”在那里虎视眈眈地要吞噬你,思想上的恐惧幻觉就是因为这样的相信而同步升起了。痛苦就是因为当真引起的。其实,根本没有“黑洞”在,怎么掉进去呢?只有那个幻觉上想象的“掉进去”。
好吧,试试看掉进去吧,看看“黑洞”会把你怎样吧。
【A】:我现在就是不当真了,这算是逃避吗?
【M】:绕着走还是会害怕的,不如就掉进去,看看还黑不黑,洞不洞。绕着走才是逃避。面对幻觉就去看看它真会对你怎样。
【A】:我有时候没办法区分自己是在逃避还是不当真。
【M】:不绕着走,直接进去,然后你就发现它根本没有威力。既然你明白这些“恐惧”就是幻觉,不如进去看看。是思想上的当真赋予了幻觉概念威力,但这个威力是假的。
【A】:那比如说,我感受到一个很深刻的情绪,我就想呼唤爱和慈悲的感觉,去那个情绪那里。这是我自己的方法。这个算逃避吗?因为我看有个文章,它说其实这种爱的能量是随时在我们周围的,所以我就是用这个方法。直接进入的话会有种感觉要死的感觉。那种刺激有点强烈。而且晚上有一次我从水壶里照出我的脸,黑漆漆的,我好像看到我是魔鬼。
【M】:如果你认为“深刻的情绪”或“恐惧”是实在的,会对你有影响的,你就找一个爱来抹杀这样的情绪或恐惧,这是逃避。没有什么意义,因为思想上还是相信有这样的恐惧在那里,如果没有“爱”就会被这样的恐惧吓死或伤害了。但其实,这些“黑漆漆的,魔鬼,黑洞,邪恶的力量”等等概念都是纯粹的幻觉,是思想上对它们的当真做实了它们的“威胁”,就像看电影的时候看到巨大的怪兽朝你冲来,如果你忘了在看电影,还以为这是真的,就会吓得浑身发抖。道理是一样的,如果你把思想告诉你的情况都认为是实在的,那么生活的每一步都是惊心动魄的,因为你当真了。
比如你说的晚上经常会感觉有“黑洞”怕掉进去。今晚直接掉进去吧,看看会不会死,如果你敢进去,死神就拜倒在你的脚下。因为死神也是思想幻觉。如果当真的厉害,就等于赋予了不存在的幻觉以力量了,它们可以把你吓死,当然不真的有一个“你”会死,这个“吓死”也是空性的。
所以,我没有解救大众的动机。如果希望当真,就当真吧,因为“当真”也不是真的当真,还是空性的THAT的能量显现效应。对于我来说没有需要解决的问题。
【A】:所以我要迎难而上?其实我晚上还害怕照镜。
【M】:也不是说要“迎难而上”。如果“恐惧”真是一个难,才要“迎难而上”。但“恐惧”不是实性的,而是空性的,看破就可以了,没有什么可以“上”的。前面我提到“今晚直接掉进黑洞”这个建议,其实就是直接看破“黑洞”的幻觉效应,掉进去啥都不会发生。不真的有一个“黑洞”让你掉进去。再比如“死神”吧,怕死的人害怕死神,好像“死神”是一个必须防范的敌人。如果你反过来对死神说,来吧,我倒要看看你有什么魔法,这样的态度面对死神,死神非得趴下来求饶了。你的当真赋予了被害怕的对象一种幻觉上的威胁力量。只有你自己可以看破。没有真正的困难,而是相信了心理幻觉,把不存在的“东西”当成真的了,太当真了。
【A】:还有那些算命的很多讲风水的说的也是假的吗?
【M】:都是忽悠。越相信算命越加强心理上的害怕幻觉,自己折腾自己。
【A】:如果我输入一点爱的感觉,就会放松一点,但是我不知道这样是不是不对。我真的有盯着那个黑暗中的自己看。我感觉还是好怕,我的妈呀。
【M】:害怕是因为当真相信有一个个体的“我”会受到伤害,其实,个体“我”就是基本幻觉。
【A】:有些人会讲你这个房子能量不好啊,还有镜子不能对着卧室,因为我的镜子就是在卧室,所以我晚上就害怕。
【M】:思想上认为体内的“我”会受到体外的“其它”伤害。其实,体外的威胁方其实还是THAT,就是真正的自己,怎么可能伤害呢?体内体外都是同一个自己,怎么可能伤害呢?但如果你相信这些人的胡说八道,就变成了你的幻觉现实了。
【A】:那跟我们接触的人要怎么理解呢,他们不是他们自己吗?为什么也是自己呢?
【M】:不是这回事。“跟你接触的人”都是一种意识上升起的能量显现效应,就像晚上梦里的“跟你接触的人”一样都是梦能量显现效应。如果真的有梦里的“人”,那么现在你把他们找回来吧,他们去哪里了?他们压根都不存在,从来都没来,也没去哪里!
没有一个“他们”是“他们自己”!这些都是意识能量显现效应,仅仅是效应,怎么会有“他们”呢?你自己才是显现出这些效应的THAT,所以“他们”就是你自己。注意,我说的“自己”不是“你这个人”的自己,也不是装在身体里面的“我,你,他”的自己。
【A】:我感觉这里不理解,因为他们是活生生的人啊,他们不是也有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吗?
【M】:视觉效果上显现出来的“他们”不是真的他们,而是意识效应,不是“活生生的人”。连自己的“身体”都不是真的身体,谈不上“活生生”。一切所觉知到的通通都是效应,不是独立的实体。就像看电影里面的“他们”是真的他们吗?不是,而是电影投影效应。就像梦里面的“他们”不是真的他们,而是梦能量显现效应。这是无法用思想来理解的,因为“思想”也是意识效应,意识效应是无法理解意识效应的。既然这一切都是意识显现效应,就不会有属于“他们”的思想和意志。一切感觉上看似真实的思想或意志还是同一个意识显现效应,并不真属于“他们”。同理,“你的思想”也不真属于那个“你”,“你的选择”也不真属于那个“你”,因为“你”和“他们”一样,是同步意识能量显现效应,是完全空性的幻觉故事。
我建议你把我所有的文章都看一遍,文章中已经有绝大部分的答案了。其实,一个指向语句:你就是TA。就这句话可以回答一切问题了。
【A】:其实我小时候从坟前走过,我都告诉自己没什么好怕的,我一直觉得我挺勇敢的。那为啥我还是没能超越恐惧。我觉得我最怕的就是鬼了,小时候大人老讲这些,我妈她们还跟我讲我之前的姐姐回来吓我什么的,反正很多离奇的事情。他们的这些印象又是怎么来的呢。
【M】:因为害怕的根源是有一个受所怕对象伤害的“我”这个个体幻觉。只要对“我”这个个体幻觉当真,害怕就不会真正看破。假如你立刻明白一切都是自己,连那个所怕的“鬼魂”都是自己,那么所怕的对象就模糊了。到底谁伤害谁啊?别对别人告诉你的故事当真了,这些故事都反应了他们的认知,和你毫无关系。
【A】:我感觉看你的文章,有些我完全看不懂,我觉得理解起来很难,我就看不下去了,有些文章是我觉得很难,但是还是想继续看下去,与神对话就是这样。
我能够感受到那种很多东西同时存在的感觉,就是我会发现比如马路上的车被什么东西碰到抖了一下,然后我心里也咯噔一下,就是这两个情景是同时发生的,然后在马路上时可以同时感受到所有的声音和场景,好像它们是平行的一样。
所以说就是不断去拓展自己的觉知,经常回到这样的状态里吗?还有,我今天感觉很奇怪,好像自己看到的东西不像那么清晰了,自己的感觉有点模模糊糊的,就是这种感觉也是正常的吗?
【M】:对,这些品味都是对的,“汽车”其实不真的是汽车,就是你自己的能量显现。注意,这个“你自己“不是指那个思想上认为的装在身体里面的”我“,而是整个存在,都是你自己。当然了,发生给汽车的事情就是发生给你自己的事情,是同一行为。既然来了脸书,应该把我的全部文章都看一遍,就算有些文章一时间看不懂,跳过,看下一篇,总有几篇看得懂的,看得懂的文章会对你有很大的启发。你所有的问题在我几百篇文章中都有答案。
“鬼“只是一种经验能量显现效应,不是实在的,就像你自己的身体也不是实在的一样。如果你相信“鬼”是真的实在的,那么就是因为这样的相信,让“鬼”显现的如此的真实。你的一切害怕恐惧都是因为你相信那些不实在的东西或情况是实在的引起的,比如你相信真有一个“你”装在身体里面,这个“你”就会害怕受到外界的伤害。比如你真的相信黑暗里面有“鬼”,那么这个幻觉鬼就会对你产生威慑力。其实,你说的一切都是自己吓自己,把空性的当成是实性的。就像晚上做梦被梦境里面的鬼吓住是一回事。
【A】:嗯,我现在不管做什么都告诉自己,这是那个THAT的显现,然后一边做一边感受那种感觉。包括我唱歌,我就感觉不是我在唱歌,但是又是我在唱歌那种感觉。然后我其实开始感觉,好像就是有点模糊的感觉,就是比如看手机就感觉手机画面一样。其实我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开悟什么的,我一直都是生活中遇到问题,然后好像有一股力量在推着走前进一样,我只是一直走自己的路。之前我也遇到过这种老师,但是我发现跟随她的很多人其实都是活在头脑和概念里,就总是想要证明自己好像很厉害的感觉,然后一直去为那些理论争辩,我觉得一点意义都没有。然后我就开始自己探索了。其实每当出现一个所谓“老师”的时候,我发现我就不可避免的也会喜欢凹造型。不过凹造型也没关系,哈哈哈,我也对它说是,因为它同样也是那个THAT的显现。
【M】:你说:“我现在不管做什么都告诉自己,这是那个THAT的显现,然后一边做一边感受那种感觉。“,这就是正确的态度了!非常好,你似乎听明白了我说的道理。一切都是《效应》不是实在的。唯一的实在就是超越效应的自己。
【A】:要让起来的那个感受完全呈现,还是说只要说是,然后感受到它是那个THAT的呈现,只要意识到这一点就好。
【M】:NO, 不要要求“那个感受完全呈现”。只要知道就行,不管有什么具体情况升起与否。有情况察觉出来了,是TA,没情况察觉出来了,还是TA,无论有没有东西是,无论有没有情况,无论感觉是好是坏,都是TA。
这种对“完全呈现”或“不完全呈现”都是思想理智在编织谎言故事。THAT永远就是TA,永远是完全的,没有可能“不完全”。但思想理智会解释出来“完全”和“不完全”这对反差概念,这些概念都是忽悠。
【A】:所以关注点在那个觉察上面。
【M】:比如,沉睡时没有情况,是TA,醒来了看似有故事了,还是TA。
TA是超越“存在”或“不存在”的。TA是超越“有”或“没有”的。管它是“细微呈现”还是“清晰呈现”还是“没有呈现”还是“说不清什么呈现”,通通都是TA!
【A】:比如我会比较纠结的是现在我意识到紧张是THAT的显现,那我需要把注意力放到紧张上面,去完全的感受它吗?
【M】:可以放在这个“意识到紧张”上面,也可以不放在“意识到紧张”上面。两种情况都是TA。完全没有价值上的高低区别。甚至,死了?是TA,活着?是TA,也没有任何价值差别,这就是《心经》中说的《不增不减》。“纠结“和”紧张“都是显现效应,当然是TA了,所以没有关系,纠结就纠结了,紧张就紧张了,害怕就害怕了,反正都是TA,和“你”没有关系,因为没有“你”。
不要认为“不害怕,不紧张”是一种价值的提升。NO,“紧张”和“不紧张”,“害怕”和“不害怕”没有价值的到底,都是同一个TA的显现效应。没有一个“你”在那里获取新的价值。看破这些思想概念,管它害怕还是不害怕,紧张还是不紧张,完全不影响,一笑置之。注意力放在哪里都一样。连“不注意”也没有关系,因为无论是什么情况,都是同一个不变的THAT!
【A】:我说的紧张可能是身体上的反应,那我不需要刻意把注意力放在身体上。
【M】:“注意力“就是思想理智的分辨,一点重要性都没有。如果注意力恰巧放在某个对象上,就让它在那上面吧。如果这个注意力引起纠结了,也可以转移开来。注意力集中或注意力不集中完全是一样的,没有价值高低。
【A】:关键是意识到那个点对吧。
【M】:对。当身体紧张的时候,注意到了,所注意到的“身体紧张”是一个类似电影投影那样的故事,这就够了。如果“身体紧张”造成了难受,完全可以把注意力转移开来,放在其它地方,也是可以的。
《明白》就是明白THAT可以同时显现出无穷的景象,在“身体紧张”的同时,窗外的小鸟在欢唱,它不紧张。你可以把注意力从“身体紧张”转移到窗外小鸟上,品味到了无限不同的场景在同时显现,从而从思想的认定只有“我难受”这一个情况从松绑出来了。
【A】:我一直以为要完全的去感受它才能释放掉它,特别是对身体上的反应很敏感。是这样吗?
【M】:NO,NO,“感受”也是幻觉,感受不感受一点意义都没有。不要被“感受”出来的拖进去了。知道了“感受”就可以了,一笑了之。发现一切感受都是空性的,无关紧要的。没必要对“感受”有什么要求。有时候感受到了,OK,有时候没有感受到,OK,有时候只感受到一点点,同样OK。不要去要求什么。
【A】:我去面对我那个恐惧了,我把灯关了,然后去看着镜子里的我,我发现我是害怕面对自己,我觉得自己很糟糕,很不堪很垃圾,然后我就停在那里,我就跟自己确定没有鬼,然后我就感觉恐惧这个感受跟外面汽车的声音好像没有差别。
【M】:这是一种品味。那些“很糟糕很不堪很垃圾”通通都是思想念头在唠叨在欺骗。思想念头就像一个唠叨不停的老婆子,在房间的一角不停的唠叨,你要去相信这位老婆子的唠叨吗?她唠叨的话没有一句是真相。对,当你开始看轻看破那些恐惧了以后,这些恐惧依然会时而升起,但它们不再对你有刺痛了,它们就变成了好像外面街上的汽车声音一样的无关紧要了。
【A】:这个跟我之前了解到的有一些不一样,很多老师都说要充分感受你的感受,要去接纳。所以我一直是这样。
【M】:你所面对的“自己”不是真自己,是一个镜子照出来的表像,一点重要性都没有。如果这位老师把这公式化了,好像变成一种你必须完成的功课了,就不一定是好建议。“感受自己的感受”是可以的,但不是当这些感受为一种确定的情况,而是不当一切感受为确定的情况,也就是不当真了。社会上太多老师其实没有明白,却可以说的一套一套的道理,这些道理在思想逻辑上看似非常合理,其实说的不究竟。也不能怪他们,因为他们自以为明白了其实没有真明白。只有明白的那位才能看成谁是明白的,因为不真明白的那位有些话是说不出来的。他们往往是照搬RAMANA或NISARGADATTA的句子,其实没有真明白这些句子指向的TA。可惜一般人只是用思想去理解句子。真正明白的没有要“搞大”的欲望,没有要“解救大众”的动机。佛教不是释迦牟尼创建搞大的,而是他死后那些不太明白的人创建搞大的。释迦牟尼在的时候根本没有佛教这回事,他就给十几个人说道理,这十几个人多半是当时的印度皇亲国戚的贵族。
【A】:所有这一切都是THAT的显现。好像就没问题了呀。恐惧也是THAT的显现。
【M】:对,一切都是显现效应,是THAT的显现效应,一点重要性都没有,怕什么呀?
对,恐惧也是显现效应,完全空的,怕什么?
【A】:我最后都会这样跟自己讲,然后好像就还好了。
【M】:就让它去恐惧好了,多恐惧几次就习惯了,不当它一回事了。如果你害怕恐惧,一当恐惧情绪升起了以后就急忙要压制这个情绪或批评自己,其实效果恰巧相反,这样的压制和自我批评不但不会压制住恐惧情绪,反而像火上浇油一样强化了这些幻觉概念。
【A】:这是一句很神奇的话,哈哈哈。我觉得好像也没有刻意做什么。然后你也说不用完全去体验那个感受。
【M】:想要体验就去体验,不想体验就不体验。不要当一桩必须完成的功课那样。其实,体验也不是“你”这个“人”可以选择控制的,各种各样的情绪要来就自己来了,没有可能去阻挡。来就来吧,不必对这些情绪告诉你的内容当真了。如果情绪告诉你“我很孤独”,别相信这个谎言。如果情绪告诉你“我很害怕”也不要相信这个故事。但没有必要压制这些情绪,来就来吧,一笑而过。
如果太当情绪一回事,不痛苦才怪呢。
【接下篇继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