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你常常说当你发现没有“主观”也没有“客观”,只有独一无二的THAT。在我的理解上就是要我发现这一个“一”,破除两元对立幻觉,回归“一”。真有这样一个“一“可以抓住,让我回归与它吗?
【明亮】:问的好!微妙就微妙在这种地方了。当我们在语言概念上创造出THAT这个词用来指向无限终极,非常容易让思想把THAT这个词理解成某一个终极的“一点”,变成了思想上的追求目标,好像真的有一个叫做THAT的那点可以达到。
不是这样的。如果思想这样去理解,就不自觉地陷入了追求目标之中。THAT不是一点,也不是一面,THAT不是目的地,THAT就是当下此刻的“是怎样就是怎样”。一看看明白就可以了,不需要做任何整合或聚焦。THAT不是物理意义上的一个位置或“点”。THAT不是心理意义上的一种心理境界(STATE OF MIND)。很多忽悠大师常常建议你培养开悟的心理境界(State of Mind),这是思想逻辑谎言,迷惑了很多悟性不成熟的听众。当然大师们没有故意来忽悠你,他们这样说可能是真诚的,但他们自己都陷入了这个狡猾的心理陷阱中了,如何给你点明方向呢?你无法在经验中整合聚焦到一个“点”上称它为THAT,你也无法在心理经验中培养到一个心理境界,称它为THAT。根本没有“心理境界”(state of mind),因为现实没有“心理”没有“MIND”。
根本没有任何整合的可能。经验照常地复杂万变,数不清的轮廓形状,分辨不完的复杂细节,没有任何可能去整合成为“一”的。THAT就是放弃了整合,放弃了“搞清楚”,放弃了“合理”,随便怎样就怎样吧,随便是怎样就怎样吧。
逐渐品味到经验虽然显现出无限繁复紊乱的样子,却是应该的,没有问题的不是错误的,不需要改善的。随着品味的深入,改善经验的欲望会越来越减弱,发展的欲望会越来越轻微了。自发的经验内容发展当然是停不下来的,但已经不是“我”要控制的情况了。我不再抱怨“变老”,我不再抱怨“困难”,因为它们根本无所谓了,不是问题。
十几年前,那个个体“我”非常渴望觉悟,这种觉悟欲望其实就是要把纷乱繁复的经验内容整合成满意的“一”。但那个个体“我”已经不重要了,随之消散的是“整合成一”的心理欲望。
THAT是不需要整合归一的,因为THAT已经整合完毕了,这就是藏传佛教为什么称之为《大完成》。THAT从来不以“一”的样子显现出来,却丝毫没有偏离“一”。如果你要去追求“一”,你不会找到这个“一”,你找到就是当下此刻看似无限紊乱繁复的经验显现效应,这恰恰就是你梦寐以求的“一”,可惜你不知道,你错以为紊乱繁复就不是“一”了,幻想有一个干净的“一”等待你去挖掘,你上了思想逻辑的当了。你通过品味紊乱繁复的经验会品味出这个心理陷阱的,然后你从这个“整合为一”的心理幻觉陷阱中解脱出来,就真正地安心了。
《整合》欲望会常常不自觉地升起,你就跟它走了,上它的当了。这篇文章就是提醒你注意思想理智(心)会多么狡猾地欺骗你的,没有任何“东西”需要整合,不要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