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无法说

本博客集中分享高级心灵瑜伽,体验真正的生命洪流,发现自己是什么。
个人资料
正文

《从“害怕”谈到“后门”》

(2022-01-12 14:12:40) 下一个
 
【读者】:这些天想到一切都是自己,有恐惧的情绪升起,不知道为什么有点悲哀。记得刚开始明白你告诉一些道理的时候是喜悦的,但这段时间却感觉孤单,恐惧。
全都是自己,自己娱乐自己,但为什么会恐惧呢,不知道为什么
【明亮】:个体“我”是最不愿听这个的。
【读者】:出现问题或情景,不由自主的蹦出: 这是真的吗?
【明亮】:“这是真的吗“这种质疑必然会蹦出来。很多人害怕了就不做瑜伽了,那么质疑会减少,会回复到平常的样子。继续做高级瑜伽或不做,两者都OK,“明白”不是必须的,完全看自己内部能量了。对于我来说,从小就质疑一切。
我没有说:“你必须开悟”,没有这个要求。为什么会害怕?就好像你梦里的那位“梦我”听到自己其实不真存在,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害怕。这是正常的。为什么会悲哀?当“梦我”听到自己是幻觉根本不存在,那么他就担心了,我不在没关系,但我的家人亲人孩子父母也是幻觉,这怎么得了啊?悲哀就产生了。悲哀是因为觉得会损失。
也并非“个体我”不真存在,也并非“家人亲人孩子父母”不真存在。“个体我”作为梦经验是被体验到的,“家人孩子老父母”作为梦经验是被体验到的,从这个角度说是真的,但不是真相。就像昨晚梦里的“个体梦我”和“个体梦我的家庭”作为梦经验来说是真的被体验到了,但醒来后就明白了“他”不真的存在,“他”的家庭也不真存在,虽然经验体验在感觉上是真的,但不是真相。所以,“明白了”不必要去否定“个体我”和“个体我的家庭孩子老父母”,只是知道“他”和“他的一切”都是幻觉即可。你可以继续做生意,继续上班,过正常生活,不需要改变任何情况。但不当真的能量会蔓延一切,成为主旋律。
【读者】:就是啊,害怕就是:亲爱的父母孩子都是自己臆想,很震惊,很难以接受。之前没有深刻体悟的时候不会害怕,质疑了才生恐惧,也更质疑所发生的一切,周围也变得诡异~~~。
【明亮】:NO,在梦里“他们”以及“周围”都是真的。只不过不是真相。
不会因为明白了,就丢失了梦里(经验里)的“他们”和“他们的一切”和“周围环境”。
再强调一下,不用悲哀,因为没有真正的损失。幻觉(即“我”和“我的一切”)本来就是空的,你没有因为有“我”和“我的一切”的感觉得到了什么,看破它们都是幻觉,也没有损失。只有丢失了确切得到的东西才算是损失,没有得到怎么可能是损失呢?再说,看破幻觉不等同于消灭幻觉。幻觉是空的,空的东西是不需要消灭的,只要不对它当真即可。因此,根本无从谈损失。“明白”是不做减法的。
你说“亲爱的父母孩子家人都是自己的臆想”。如果你注意的话这句话本身不正确。任何思想不属于“自己”的。不要去拥有思想,不要说思想是“臆想”。就像昨晚的梦吧,能不能说昨晚的梦境是“我的臆想”?不太好这样说,因为梦境的升起可不是我去想象设计出来的,我可不知道梦境是怎么来的,它就来了,我没有希望梦境来,它就来了。经验体验可不是个体“我”可以选择控制的。说说当下经验吧,和晚上的梦境一样,不由个体“我”的选择控制,是怎样就是怎样。让我们回到小贝贝的时候,眼睛一张,就看到了亮光,人们就告诉我:这是你的名字,这是你的父母,这是你的世界。但我可从来没有选择这个名字,从来没有选择这对父母,也从来没有选择到“这个世界”来。但就像梦境升起一般,是怎样就怎样了,哪里有个体“我”的控制选择?根本没有!所以说“家庭亲人孩子”都是个体“我”的臆想是不正确的看法。“他们”出现在意识中,变成了“我”的客观存在,但不是“我”的选择。也许“我”的运气不错,没有选择就过上了不错的日子,看那位开奔驰吉普车逛故宫的小姐,可谓是运气好啊生来就是红三代家族。也许“我”的运气不好,生出来就被人取名“吴花燕“,父母给他取名后不久就双亡了,最后悲惨地营养不良过世。难道这是个体“她“的选择设计吗?显然不是。个体“你”不拥有思想念头,个体“你”不拥有“你”所体验的经验内容,无论是好的还是差的,其实都不是个体“你”或“我”控制的拥有的。
你发现了没有?个体“我”是完全没有自由的。就像昨晚梦境中的“梦我”是根本没有属于“他”的自由的。真正的自由是什么?就是发现经验中的一切,包括“思想念头”,包括“际遇好坏”都无法真正选择控制,就连个体“我”刻意去改变“命运”,其实也不是属于个体“我”的选择。个体“你”自以为通过了“我”的努力让我现在是这样情况了,其实这个“努力”都不是个体“我”的选择,也是看似偶然的必然。当你发现了经验中的一切都不由个体的选择,你就无所谓了,让它们自发自动下去吧。这个发现就好像你从传送带上掉下来了,那个幻象的个体“我”还在传送带上,你却下来了,你不再拥有那个看似继续在传送带上的个体“我”了,你不拥有“我“,你也不拥有”我的思想“。真正的自由不是让经验中的个体获得属于个体的自由,而是发现看似你就是那个“个体我”,你已经不是了,你既在戏中,也不在戏中。这就是自由。
【读者】:他们就是念头而已。
【明白】对,都是念头而已,明白了不等于这些念头没有了。明白了不会让思想解释停止,比如思想会继续把“妻子”解释为妻子,把孩子解释为孩子,把老父母解释为老父母。你会明白这些思想解释是无害的,不需要去纠正这些解释,而是不对这些解释当真。好像在台上演莎士比亚的戏剧一样,演的像真的那样,但完全没有当真,演的不好,谁在乎呢?演的好,谁在乎呢?哈哈,别害怕,没有一样“东西”或“情况”可以被丢失。发现他们虽然显得真实,但不是真相即可。
就算“你”百年后走了,也不是损失。你以为在百年后走了,“家人孩子老父母朋友社会世界宇宙历史一切的一切”依然继续下去。NO,NO,如果“你”这位观察者不在,没有任何“东西”或“情况”依然继续下去。毫不夸张地说,一切都是因为“你”这个观察者的升起而同步升起,主观和客观环境就像一体两面,缺一不可。如果百年后,假如没有了“你”这个观察者,一切都不在了。
从这个角度可以说,观察者“创造”了被观察到的客观。同生同灭。别担心害怕,没有真正的生灭,观察者是梦幻,被观察到的客观也是梦幻。
当你明白了主观和客观是同步升起同步消灭的,那么“你”怎么可能丢失“家人亲人孩子老父母”呢?不可能丢失的,是“你”把“他们”带来了,也是“你”把“他们”带走了。如果你还不明白,我就说:主观和客观一起来一起去。主观就是客观,是不可分割的,无二的幻觉。注意,主观和客观看似是真实的,但不是真相。
“念头”看“念头”就显现出真实的效应来。害怕损失的是“念头”,被害怕的对象也是“念头”。“害怕“也是效应而已。不必批评”害怕“,看到了即可。
多看到了”害怕“,自然就脱离了害怕,慢慢就习惯了不怕了,明白了实际上没有任何“东西”或“情况”会丢失(损失)。你不拥有”害怕“,不必去OWN它。
【读者】:过渡期的效应。害怕的时候我就看你的文字。
【明亮】:没错,开始”害怕“了其实就是深入的迹象。如果没有深入明白,也不会产生害怕情绪。但很多人遇到恐惧会就此打住了。当然就此打住不是错误。也许过了3年或10年,又开始继续了。记住,每一个深入都不是浪费,‘它’好像一个记录本一样,把每一次深入都记录下来,每一次深入都是能量上的深入,这不是一种思想上的理解。假设你因为害怕就暂时停止做高级瑜伽,也许10年后某刻从新开始,但不会好像从0 开始,而是在10年前的那个“深刻明白”的基础上叠加上去。所以,每一个感悟每一个害怕每一个灵感,就好像给小猪加了一枚金币储存起来了。这个储蓄不会因为时间的长短而失去作用。
【读者】:时间也是幻觉。
【明亮】:很多时候我的文字也难以表达。我说“个体我”是幻觉,但我没有说“个体我”不真实。很多人就以为需要去排除个体我,需要去排除家庭孩子老父母,产生了不必要的害怕。NO, 什么都不排除。我不是说过了“不做减法”吗。前段时间我在脸书上特别写了一篇《不做减法》的文章。明白了什么都不减少,只是《当真》没有了。
记得耶稣说过:我既在世间,我也不在世间。他的这句话就表明,后者不否定前者,不做减法。耶稣说的就是,我既是无限本身,同时,我也是一个“人”。其实你仔细读圣经的话,你会看到耶稣是怎么看自己的,耶稣说他就是“人的儿子”(SON OF MAN)。据说学者们辩论150年还是没搞清为什么耶稣一会儿称自己为“人的儿子”一会儿称自己为“上帝的儿子”。详细请看:https://en.wikipedia.org/wiki/Son_of_man_(Christianity) 。没有明白的学者们把“人”和“上帝”分开,当然就产生了逻辑矛盾。耶稣已经明白了“人”和“它”是同一的。说“人的儿子”和说“上帝的儿子”意思是相同的。当你逐渐明白了,你就不会排除“人间”的一切,因为“人间”的一切其实就是‘它’的一切。不会在落入“人间”是痛苦的,“它”是完美的这类两元对立的幻觉中。 记得虚云老和尚大彻大悟之后说了四个字:尘劳佛事。意思就是,尘世和劳累就是佛事。没有什么世俗劳累在一边,佛在另一边。没有这两面,世俗就是‘它’,无二。
关于你说“诡异”这个感觉,确实会产生一切都很“诡异“的感觉。
有时候连“看到眼前场景”都好像是奇迹了,会升起:怎么会有“看”?怎么会有“这样的场景“?
【读者】:是呀,有种不知如何描述的诡异
【明亮】:会有”怎会有我?“之类的疑惑。说”诡异“比较负面,说”奇迹“比较好。
【读者】:哈哈,现在恐惧的情绪应该觉得诡异。过一段时间适应后会是奇迹吧。
【明亮】:都是“思想”在贴标签。
每天早上“出现意识”就已经是奇迹了。高级瑜伽都是在这种极为基本的地方去观察。
以前,看就是看了,感觉到就是感觉到了,高兴就是高兴了,不高兴就是不高兴了,一切都想当然的很正常。现在你会注意到之所以看似当然的情况会出来,就已经是奇迹(或诡异)了。
高级瑜伽的关键就是:Go Primal。以前想当然的情况,现在开始注意不简单了,不当然的了。
【读者】:冲击够大的
【明亮】:那当然了。这个“冲击大“是对于梦我(个体我)来说的。但“明白”本身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明白”不是一件事情,“明白”不是一种发生,“明白”不是经验。
【读者】:明白就是本质。
【明亮】:对,明白就是本质,或自己。当然了,其实“表相”也是自己,因而连“本质”和“表相”这种对立也不真的存在。
不要急,让它慢慢地磨。
【读者】:哈哈,反正没有时间。谢谢先生,感觉没有那么害怕了。
【明亮】:对,对,单单集中到品味“没有时间”这个一点上其实就会突破一切了。高级瑜伽不是说必须什么都要做,只有做一点就够了。一点看破,全盘皆破。幻觉好像一个大气泡,一点戳破了,整个都泄气了。“梦你“认为花了”一辈子“时间什么都没有完成,这本身就是梦。看到了这是梦,其实就等于完成了。
【读者】:这个梦有点长而且不是那么愉快
【明亮】:什么在做这些评判?思想念头。所以看到即可,不必在乎它评判什么。
故事是不会停止的,这还不是长的问题,而是无穷无尽的。就算这段“生活”结束了,‘它’就切换到另一段中去了。就像晚上可以连续做十几个梦片段,每个片段看似都是独立的。唯一停止的是什么?是当真停止了。
故事就是所谓的“六道轮回”。但你要看明白“六道轮回”是梦幻,不需要它停止,只有停止对于它当真即可。
对它当真的停止就是从当下开始质疑开始的。
孤独是当然的,本来只有同一个自己吗。但不会LONELY。我不知道如何用中文表达。你是ALONE的,但不是LONELY的。
ALONE 不等于LONELY。在英文中ALONE和LONELY是完全不同的意思,但中文上好像用同一个词。也许我用中文这样说比较好吧:你是孤独的,但不孤单。
【读者】:对它当真的停止就是从当下开始质疑开始的,这句话太好了。
【明亮】:一切都是你自己,这个“一切”可不是几样东西啊,这个“一切”可是太多太多了,无限啊。但同时又是孤独的(ALONE)。整个宇宙都是自己,是孤独的,但因为一切都是自己,就不孤单了。
【读者】:暂时还不适应这种能量,就好像现在,我是自己跟自己对话呢,有点不可思议。反映,反应的都是同一个自己。
【明亮】:整个宇宙看似巨大无边,但就是当下这里这一点:自己。看似厚重无比,同时轻如鸿毛没有深度厚度。
回想一下昨晚梦里“你跟一位朋友的对话“,是不是自己跟自己对话?是,也不是。
梦里觉得不是。但醒来后就是了。
【读者】:这个比喻好,清晰了很多。
【明亮】:这就是空和色了。即色也空,自己跟自己开玩笑。
换一个说法:每一个思想上认为必须的事情,都有一个后门。思想上认为的“必须”其实都不成立的。但没有发现这个“后门”之前,我就说你去“努力”吧,“努力”到某一刻发现了“后门”,就明白无需努力了。
什么叫做《无限超越》?其实用俗话说就是《无限后门》。你认为有的情况,就有一个“后门”可以绕过这个“情况”,让这个“情况”没有了。这不是一种例外,而是‘它’的根本性。你认为的“苦”,就有一个后门绕过去,就发现没有“苦”了。一切“情况”都有后门,因此一切情况都不真的成立。你不需要解决任何问题,你只要发现那个“后门”溜出去就可以了。
再打一个比方吧,每年政府都要求你缴税,但在繁复税法中隐藏了一个“后门”。如果你找到了这个后门,就是隐藏在税法第201页最后一行小字说“这一切都是开玩笑”,你就哈哈哈大笑无需缴税了。但大家都太忙了怎么会注意这行小字呢。现实就是这回事。看似艰难无比的生活,看似坚硬实性的世界宇宙,看似我们都没有出路,必须按既有的规律走到死。就看看“死”这个东西吧,你无法避免,人们都说,唯一不可避免的事情就是缴税和死亡。真的吗?假如我告诉你你认为真实的“生活”和“生老病死”就像美国环球影城里面搭出来的电影布景城市那样,表面上看好像你在“纽约曼哈顿下城”漫步。如果你带一个5岁孩子参观这个假的“纽约曼哈顿下城”,他会信以为真的。其实,在街道上看似真实的楼房背后都没有实性,那个看似坚硬的砖墙其实是塑料做的,只要你仔细观察,楼房的每扇门都是“后门”,你可以通过每扇门立刻走出这个假城市,无需努力。
现实就像这回事,经验中的每一点都像环球影城的布景那样,你要观察它,才看得出究竟来。否则,一切对于你当然就是真实的了。
【读者】:好,做瑜伽要坚持一下。先生的文字只能意会,好好体会。
【明亮】:这也不是努力。但对于“你”来说是努力,也是“是也不是”的。先努力吧,某刻‘它’会接手,一切就自动了没有“你”的事了。
我很难说不要努力,虽然这句话是对的。但不通过努力就无法发现不需要努力。高级瑜伽就是这样,一直是似是而非的,难以表达的。如果这么容易表达,大家都明白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