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散记(7)- 情谊之旅
回国的意外收获,患难与共的友情
离开兰州后,我们一行四人去了西安,计划中本来没有的项目。这地方是我选的,理由之一是时间有限,又想多转个地方,古都西安离兰州近,坐高铁只要三个小时,但最最重要的原因是我想借机去看望曾和我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四年的两位大学室友,其中一位又是我大学时期最要好的朋友,用现在的时髦话说就是闺蜜,但当时没这个词。
城里的好博友迪儿是西安人,今年她在我之前回国,写过西安系列,西安城墙、陕西博物馆、钟楼鼓楼、大唐不夜城、网红餐馆《长安大牌档》、回民街小吃、Biangbiang面,我都亦步亦趋地走过,看过,吃过。甚至连迪儿对亲爱的爸爸的深情思念和动情表达,我也同样经历着。还有更巧的是:和迪儿一样,我见到了我的大学上铺,唯一不同的是迪儿的上铺打飞的去西安看迪儿,我的上铺荨(多音字,这里念qian, 二声)儿在西安,我坐着高铁去找她。
西安城墙: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主城门有四座:长乐门(东门),永宁门(南门),安定门(西门),安远门(北门)。
陕西博物馆:现藏文物171万件,中国的网红博物馆之一,像迪儿说的,非常难预约,小姑子特意提前一天去了陕博,请教了抢票的秘诀,给我们四人抢了第三天的门票。
大唐不夜城:梦回大唐,火树银花,流光溢彩。
西安美食:才华横溢的博主万湖小舟最近写了一篇《西安的流水面》,读得我又馋了。
看看biangbiang面里的biang字如何写成。
西安美食餐馆《长安大牌档》:古风满满,穿越到繁华的唐朝市井,可以吃的文房四宝。
遥望西安钟鼓楼,文武盛地,声闻于天。
我和荨儿在大学的关系,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形影不离。我们一起打饭,一起跳舞,一起逛街;一起去教室,一起读尼采,一起玩深沉,一起闹革命。荨儿高个苗条,我个小不胖,都是一头长发,走在一起像姐妹俩,连食堂给我们打饭的师傅,如果只见到我们中的一个,都会好奇地问:今天怎么就你自己?妹妹或是姐姐去哪儿了?
在大学的时候,荨儿是坚定的独身主义,我不同,整天还惦着情呀爱的,当然大学的时候我并没有实质性地谈恋爱,否则估计我和荨儿也很难保持四年的如影随形。
我俩三观一致,而且爱好相同。那时候迷恋唱歌,同时买了一模一样的红色吉他,动不动就在宿舍里弹棉花扯嗓门,好在室友们很宽容,还和我们一同高歌欢笑,一块疯疯癫癫。
四年中很多故事都随着时间的推移淡忘了,但有些事情是深刻在脑海中的,记忆犹新的事情之一是那声震惊中外的枪响之后,校园里一片凄凉,北京各高校要求在校生离校回家,同学们背着大包小包纷纷出逃,荨儿和我还有另外两位家在陕西的同学一起搭伴撤离。我们当时把手头的一些资料和录音磁带打包,想要交给一位老师代为保管,但没想到从多次运动中过来的这位老师早已胆小如鼠,奉劝我们赶紧销毁。这件事,在后来回到学校参加洗脑班时还被人告发过,小人无处不在,好在学校当时还是非常保护学生的,否则麦子就不是现在的麦子了,可能已经变成了煮熟的大米了。
接着说撤离,其实和逃难没什么区别,当时我们胆战心惊地从西直门坐地铁到北京站,售票大厅里挤满了人,根本连大门都挤不进去,后来我们求人代买了几张站台票,我随着她们几个挤上了去西安的35次列车。车厢过道里人挨人,全是各地逃亡的大学生,有的是来支援的外地大学生要回校,有的是像我们这样北京的大学生要回家。我们四个占据了过道洗手池的一方小地,大家轮流在洗手台上坐着歇息,就这样一路从北京到西安,忘了多少小时了,24小时应该是有的。到了西安,车上认识的一位在西安上学的学生,帮我买了一张去兰州的半价学生票(只有当地学生可以买学生票)。后来在候车室遇到一位从南京到西安转车去大荔的女学生,听说我从北京来,非要给我一些钱路上用,我死活没要。
因为这段经历,也因为和荨儿的友情,后来只要想起西安,我的心里自然而然涌上来的就是一种患难与共的感觉。
大学毕业之后,荨儿稳定在西安工作,单身生活没过几年,号称独身主义的她就遇上了真爱筑起了爱巢。我则如同一只不安分的小鸟,飞来飞去。在那个没有手机的年代很容易就失联了,但因为她从毕业后就没换过单位,所以我总是可以找到她。这么多年,友情一直保持着,但见面的次数确实不多,尤其我出国以后我们就没机会碰头了,所以对这次相会我们都很期待。
见面之后的狂喜自不用说,即使那么多年没见,再次重逢还是那么亲切那么亲热,她还是那么高挑,但脸庞变圆了,一头飘飘长发变成了俏皮的蘑菇头。
她给我看女儿的照片,看她做的美食,甚至秀她的肌肉,这是近几年健身的硕果。分开这么多年之后,我俩对食物的态度是渐行渐远了,我还是那么马马虎虎,但她已经成为一个美厨娘,每一顿餐食她都会精心搭配营养,保证色香味俱全。
最可喜的一点是分别这么多年,我们的三观依旧一致,她对时局对中国对世界都有清醒的认识,不翻墙也知道中国内外有多么大的不同。我邀请她来我这儿玩,但可惜她在涉密单位工作,短时期因私出国是绝不可能了,退休之后还得三年脱密期。
另外一件让我感到意外的事情就是她业余时间在准备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我知道学法律一直是她的愿望,由于各种原因,心想事未成。现在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于是她捡起了书本,开始苦读法律,用“苦“这个字其实不妥,因为她并不以为苦,反而很享受学习的过程,她说既然大小国事都不能妄议,我们又不是木乃伊,给自己设立个目标,埋头学习,谨言慎行,免得惹是生非。
这次去西安还见到了我的另外一个好室友,她毕业后就去了位于西安东北40公里左右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工作,也是一干到现在,她是我们班公认的最从容闲适最逍遥自在的人儿,看来秦大帝选的这块宝地风水就是好,连工作人员都连带受惠。因了她,我们特意留出一整天,顶着夏日的酷热高温去游览兵马俑博物馆和隔壁的丽山园(里面有尚未挖掘的秦始皇帝陵),享受了次国宾级待遇,参观了千古一帝恢弘霸气的地下军团,感受了大秦军队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威武雄风。
根据度娘,兵马俑博物馆是中国最大的古代军事博物馆,陶俑平均身高1.8米,是历代帝王陵墓当中唯一按照1:1的比例制作而成的。全馆面积目前为46.1公顷,拥有藏品5万余(套)件。 一号坑内约埋藏陶俑、陶马6000件,战车50多辆,同时还有大量的青铜兵器;二号坑内埋藏陶俑、陶马1300余件;三号坑的规模较小,坑内埋藏陶俑、陶马72件 ;陈列厅内有一、二号铜车马。
著名的一号坑,规模可真不小,一眼望不到头,与真人大小无异的士兵们个个全副武装,身体直立,目视前方,雄赳赳气昂昂,蓄势待发。导游解读说可以从穿着来区分官兵的身份:高、中、下三个级别的军吏俑和武士俑。从相貌来看人物的性格、年龄和原居住的地域,有的淳朴,有的老练,有的机灵,有的活泼。专家发现,秦俑拥有约百余种不同的脸型以及300余种不同的神情。总之八个字:精雕细刻、栩栩如生。
内容最丰富的是二号坑,由于大部分尚未挖掘,挖掘出来的又在修缮中,所以我们只能看到布局。通过导游的介绍,知道里面有战车,有骑兵,有步兵。最大的亮点是军阵的部署,四个小阵组合在一起,攻守自如,形成了一个浩浩荡荡的地下混编军团,真实地再现了秦国军队在战场上的情景,这就是兵书上写的“大阵套小阵,大营包小营,阵中有阵,营中有营”的布局。
与二号坑东西相对的三号坑,整体呈凹字形,由南北厢房和车马房组成,据说是一、二号坑的指挥部。
兵马俑中的网红:跪射俑。博物馆为他专门搞了个展览“我是一个兵”,讲述了他的前世今生。
由于担心对文物的损坏,还有一说是担心里面机关重重,位于骊山北麓的秦始皇帝陵依旧深埋于地下,兵马俑也仅仅是陵园外围的陪葬坑之一,可以想见如果帝陵重现天日,该有多么地石破天惊。根据相关资料,整个陵园面积约为56平方公里,陵区已发现各类陪葬坑、陪葬墓等600余处。在秦始皇帝陵封土核心区域,发现了各类陪葬坑大约180多处,包括著名的铜车马坑、珍禽异兽坑、文官俑坑、百戏俑坑、石铠甲坑、青铜水禽坑、大型和小型马厩坑等。
脚下就是已沉睡两千多年的神秘地宫,地上依山环水,风景优美。
古人巧夺天工的技艺和秦朝作战阵列的缜密不得不令人赞叹,但毋庸置疑的是一个皇帝老儿费劲心机地搞了这么大阵仗,当初的用心绝不是为了历史的记录和文化的传承,而是幻想死后还可以继续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荣华富贵的生活。
为了自己在另一个世界还能作威作福,大兴土木,劳民伤财,据说光帝陵的修建就动用了72万人昼夜动工。挖出来之后,如何保护,又给后人摆了一道,只能说作为中国第一任皇帝的秦始皇挺能作, 当然能作的也不只他一个。
最后讲个故事:公元前237年,嬴政23岁,已继承秦国王位10年。秦国的大臣们建议说:“各诸侯国到秦国来作官谋职的人,大都是为自己的君主来游说,以挑拨离间我们君臣上下之间的关系,因此,请大王将他们一律驱逐出境。”于是,秦王下了一道《逐客令》,命令全国驱逐从各国来秦国境内的客卿。客卿楚国人李斯也在被逐之列,他在离开秦国之前上书嬴政,便是《谏逐客书》。内容主要是说明逐客之大错,细数逐客之危害,盘点他国人士之功劳,说明为君有容乃大的重要性,否则国家难以富强。嬴政读了该文后,脑回路被掰过来了,撤回《逐客令》。幸好那时交通不便,被驱逐的客卿们都是举家迁移,行动缓慢,很多人还没出函谷关便被追回了,其中包括后来成为秦朝丞相的李斯。
这么看来,偶尔从谏如流的始皇帝还不是最作的。
确实如此,好像中间分开的时间不存在一样。
西安,咸阳,秦始皇......
《过秦论》"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好像用在今天也合适。
麦子飒飒,“享受了次国宾级待遇,参观了千古一帝恢弘霸气的地下军团,感受了大秦军队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威武雄风”
这等规格的检阅,我只能脑补了!可怜我西安4年大学,和另一位(成都来的)同学,在大四去了临潼,草草见识了世界几大奇迹之一。
那时是青葱土少年,上学要坐很长时间的火车,在美国的日子很多次梦到搞错了开学日子,几十年的“校”愁,何时能解呢?
很多年没去了,我对西安也有割舍不下的经历。看到麦姐文中的吃喝玩乐,除了大唐不夜城,都能唤起熟悉的记忆。谢谢麦姐。
https://www.sohu.com/a/542917381_120602815
-----------
侃-侃2023-09-05 13:16:21
回复悄悄话刚才留言里有个错误:作法自毙,木匠戴枷的是商鞅。
《史记·商君列传》:“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
汗颜,汗颜!闻弦歌而知雅意,故而斗胆在麦子的园地里顺嘴发一通胡言,让麦子见笑了。
有关李斯的一个励志故事说:李斯年轻时,看见东厕里的老鼠没有食物吃,既痩且怯,见人来就赶紧逃跑;而粮仓里的老鼠则饱食无忧,气壮胜猫,根本不怕人。于是他领悟了人生的真谛,一心钻营,要做“粮仓里的老鼠”。结果还真让他成功了。腰金衣紫,权势熏天,何等快意!
然而李斯没能想到的是,他施展才能的地方,固然有粮,但更不缺狗屎和血腥。当他被秦二世下令“镇压反革命”时,对他的儿子感叹到:“如今要想像当年一样牵着大黄狗出城打猎都不可能了!” “鸟为食亡”应该是自然原则,“人为食亡”就蒙昧可悲了。
分别多年,当年的难姐难妹仍然三观一致,这样的友情值得一辈子珍惜。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15022/200806/25533.html
看到biangbiang面笑了。这个字俺都背不下来,但俺家俩娃都能写下,因为太爱吃那个面啦。
羡慕麦子和闺蜜间的长情和友谊,也特别喜欢“脑回路被掰过来了”这样的调皮话,狠赞!
赞麦麦美图美食美文,旅途愉快。
那个女孩因为自己快到家了,怕我一时半会到不了家饿肚子,使劲要塞给我钱,现在想起来也是感动不已。
哇,丹哥还专门去学习了纯正的羊肉泡手艺,你太能了,像你这样的才算是真正的美食家。我这次没吃羊肉泡,因为阳康不久,不敢吃太腻的。
那个 Biang 字真难写哈,麦子这次回国去了不少地方,能见到最好的朋友真不错,我真不知道何时再回去了。
《史记·商君列传》:“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
有一个认识了半辈子的至今还合得来的闺蜜,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鲍鹏山教授感叹:黑心黑肺黑肚肠的《商君书》早早形成于中华民族的文明婴幼儿时期,促成了至今仍不少人为之自豪牛鼻的暴秦帝国,但也把这个民族的后续发展纳入了黑暗磨坊的圈圈路。假如不是百多年前西洋列国的炮舰叩门,那片黄土地上迄今恐怕还是满街猪尾飘扬,香闺金莲颤巍。从三十几年前尖利的枪声,到如今满世界咆哮的狼嚎,一切都带着未被彻底清除的暴秦遗影。
【这么看来,偶尔从谏如流的始皇帝还不是最作的。】然而从历史的大进程来看,精明的恶人能比愚蠢的坏蛋造成更糟糕的后果。试想假如希特勒作出了更正确的战略决策,纳粹德国首先制造出了核武器,打赢了二次大战,今天的世界会是怎么个样子?
贾谊《过秦论》总结:“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样的暴秦得这样的结局,天道昭昭。而反过来想,如果没有李斯这个“楚奸”,或者他没写那篇《谏逐客书》,又或者嬴政不曾“从谏如流”,以至于暴秦不曾“囊括四海,并吞八荒”,对于那片土地上的人民是否会更好?
自然,历史不接受假设。但是看见某些海外的人们进谏继续“韬光养晦,谋求崛起”,俺不禁要齿冷:“这跟反贪官不反皇帝,助暴秦一统天下,是同样的落后时代两千年的酱缸思维,是同样自寻死路、祸延子孙的‘李斯进谏’。”假如一个野蛮奴役的国度真的获得了在其疆域之外实施其“命运共同体”的实力,那么无论你在美加还是澳新,都会品尝到李斯之叹“木匠戴枷,自做自受”。
- 小房子附近有一家 西北楼 我们偶尔过去吃饭。 Allen最爱biangbiang 面, 经常惊叹这个字的庞大宏伟 :)
在兰州上学的时候, 到过西安一次, 时间短暂, 惊鸿一瞥, 对豪爽的西安公车女司机印象深刻。
那个夏天同样令人难忘,学校提前放假,校园里弥漫着大难临头的恐慌。我们班有三个女生,两个家在西安,一个家在山西。记得我们两个对将要回山西的那个女生说,也许你以后就是山西国的人了,来陕西国不容易了。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大概有军阀混战的担心,才会说出那样的话。
还有,不知麦子是否记得,除了兰州西安,我们的故乡也在一个省份呢。
麦子的这篇情谊之旅太丰富太精彩了!麦子的文字深厚的文字功力和飞扬的文采,人间地下的故事,让读者跟着你的情绪起伏跌宕。菲儿忆起了西安大唐不夜城的流光溢彩,biangbiang面的味道;男儿有泪不轻弹的丹哥流泪了,沈香耿耿于怀去了西安三次没吃到的biangbiang面,梧桐想象力丰富,居然从biang字联想到怀孕的女人,我则想起某人言之凿凿带我去逛历史古城西安的承诺要食言了。。。不得不佩服啊!
麦子与昔日同窗的深厚友谊感人,麦子是个重情重义的人;兵马俑的壮观,百余张不同的脸型三百多个不同神情,还有各个不同的姿势,结构复杂的墓穴。。。人民的智慧,创造力伟大无限;统治者滥用民脂民膏奢华荒淫,西安兵马俑博物馆表达得淋漓尽致。麦子古为今用的故事,一个有良知的敬业者。为麦子点赞!
我去西安不易,常到麦子家来走走吧!谢谢麦子图文并茂的分享!
“否则麦子就不是现在的麦子了,可能已经变成了煮熟的大米了。” 凭麦姐的才华和性格,也可能成就了一位企业家也说不定啊!
“听说我从北京来,非要给我一些钱路上用,我死活没要。”读到这,我流泪了,,,,,,
说说我的西安情吧:西安市我最熟悉的小吃胜地,(当然只要是为了去吃那一口),羊肉泡馍一种被我誉为中华第一小吃,我为学习纯正技艺,还在一店里打工数周,20几岁我的疯狂可见一般。
分享一下我原来写的西安夜色: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25182/201906/727.html
西安小吃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25182/201905/8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