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学欣赏

夏学,就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质极其丰富,科技发达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经为核心的华夏生命哲学,正好可以用来添补空虚的心灵,给人智慧和力量。
博文

孟子.离娄下31:孟子告齐宣王曰
原文: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王曰:“礼,为旧君有服,何如斯可为服矣?”
曰:“谏行言听,膏泽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使人导之出疆,又先于其所往;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此之谓三有礼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孟子.离娄下30:子产听郑国之政
原文: 子产听郑国之政,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孟子曰:“惠而不知为政。岁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民未病涉也。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济之?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 译文: 子产执政郑国。用自己的车驾帮助百姓渡溱河和洧河。孟子说:小恩小惠而不知道治理。十一月时可以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易经智慧-程颐详解观卦六三:自我反省,行止有常
风地观,易经第二十卦。观卦是一个大写的艮卦,艮卦为门,观卦就是大门,是大门两侧的高大建筑,也叫阙,既可以登高望远,也可以在上面张贴国家的政令、法令,让万民观看。所以观的主要意义是君王仁德之美昭示天下,风行天下。而初六童观,代表王道吹不到的边远人群;而六二的窥观,代表一部分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孟子.离娄下29:孟子曰舜生于诸冯
原文: 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馀里;世之相后也,千有馀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
译文: 孟子说:虞舜生在诸冯,迁移到负夏,在鸣条去世,是东夷人啊。文王生在歧周,在毕郢去世,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孟子.离娄上28:孟子曰天下大悦而将归己
原文: 孟子曰:“天下大悦而将归己。视天下悦而归己,犹草芥也。惟舜为然。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舜尽事亲之道而瞽瞍砥豫,瞽瞍砥豫而天下化,瞽瞍砥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此之谓大孝。”
译文: 孟子说:天下很快乐地归顺自己。不把天下心悦诚服地归顺自己当回事,只有虞[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孟子.离娄上25-27:孟子谓乐正子曰
原文:25.孟子谓乐正子曰:“子之从于子敖来,徒餔啜也。我不意子学古之道,而以餔啜也。”
26.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27.孟子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易经智慧-王夫之详解观卦初六:小人之见,君子戒之
风地观,易经第二十卦。风行地上,草木俯首顺听。君王以刚明中正之德示诸于天下,万民敬仰,天下效法君王顺应天道的美德,于是不言之教大行。观卦顺而巽,顺应天道,顺应良知,顺应本性,不是听话,不是乖,不是毫无原则地顺服;巽是巽入,不知不觉地深入人心。光明正直的君王用观卦教化百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孟子.离娄上24:乐正子从于子敖之齐
原文: 乐正子从于子敖之齐。乐正子见孟子。孟子曰:“子亦来见我乎?”曰:“先生何为出此言也?”曰:“子来几日矣?”曰:“昔者。”曰:“昔者,则我出此言也,不亦宜乎?”曰:“舍馆未定。”曰:“子闻之也,舍馆定,然后求见长者乎?”曰:“克有罪。”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孟子.离娄上20-23:孟子曰人不足与适也
原文: 20.孟子曰:“人不足与适(陟革切,音摘。與謫同)也,政不足间也。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
21.孟子曰:“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22.孟子曰:“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
23.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孟子.离娄上19:孟子曰事孰为大
原文: 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馀,必曰‘有’。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51]
[52]
[53]
[54]
[5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