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学欣赏

夏学,就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质极其丰富,科技发达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经为核心的华夏生命哲学,正好可以用来添补空虚的心灵,给人智慧和力量。
个人资料
博文

韩诗外传5.6:楚成王读书于殿上 原文: 楚成王读书于殿上,而伦扁在下,作而问曰:“不审主君所读何书也?”成王曰:“先圣之书。”伦扁曰:“此真先圣王之糟粕耳!非美者也。”成王曰:“子何以言之?”伦扁曰:“以臣轮言之。夫以规为圆,矩为方,此其可付乎子孙者也。若夫合三木而为一,应乎心,动乎体,其不可得而传者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韩诗外传5.5:造父天下之善御者矣 原文: 造父、天下之善御者矣,无车马,则无所见其能。羿、天下之善射者矣,无弓矢,则无所见其巧。彼大儒者、调一天下者也,无百里之地,则无所见其功。夫车固马选,而不能致千里者、则非造父也。弓调矢直,而不能射远中微,则非羿也。用百里之地,而不能调一天下,制四夷者,则非大儒也。彼大儒者、虽隐居穷巷陋室,[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韩诗外传5.4:君者民之源也 原文: 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不能爱其民,而求民亲己爱己,不可得也。民不亲不爱,而求为己用,为己死,不可得也。民弗为用,弗为死,而求兵之劲,城之固,不可得也。兵不劲,城不固,而欲不危削灭亡,不可得也。夫危削灭亡之情,皆积于此,而求安乐是闻,不亦难乎!是枉生者也。悲夫!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08-28 10:24:58)

韩诗外传5.3:王者之政 原文: 王者之政,贤能不待次而举,不肖不待须臾而废,元恶不待教而诛,中庸不待政而化。分未定也,则有昭穆。虽公卿大夫之子孙也,行绝礼仪,则归之庶人。遂倾覆之民,牧而试之。虽庶民之子孙也,积学而正身,行能礼仪,则归之士大夫。敬而待之,安则蓄,不安则弃。反侧之民,上收而事之,官而衣食之,王覆无遗材。行反时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韩诗外传5.2:孔子抱圣人之心 原文: 孔子抱圣人之心,彷徨乎道德之城,逍遥乎无形之乡。倚天理,观人情,明终始,知得失,故兴仁义,厌势利,以持养之。于是周室微,王道绝,诸侯力政,强劫弱,众暴寡,百姓靡安,莫之纪纲,礼仪废坏,人伦不理,于是孔子自东自西,自南自北,匍匐救之。 译文: 孔子有一颗圣人的心,在道德里徘徊,在乌有之乡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韩诗外传5.1:关雎何以为国风始也 原文: 子夏问曰:“关雎何以为国风始也?”孔子曰:“关雎至矣乎!夫关雎之人,仰则天,俯则地,幽幽冥冥,德之所藏,纷纷沸沸,道之所行,如神龙变化,斐斐文章。大哉!关雎之道也,万物之所系,群生之所悬命也,河洛出图书,麟凤翔乎郊,不由关雎之道,则关雎之事将奚由至矣哉!夫六经之策,皆归论汲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易经智慧-程颐解读震卦上六:以邻为戒,恐惧修省
上震下震,震卦,易经第五十一卦。震卦下震以后,上面又震,一波接着一波的剧烈冲击。新冠对世界的打击还没有结束,俄国又发动了对乌克兰的战争。有人流利失所,有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股市大跌,通胀高企。有些人清醒了,从将近半个世纪的国际化带来的繁荣中醒悟过来,准备过苦日子,熬过去活下来;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韩诗外传4.33:客有见周公者 原文: 客有见周公者,应之于门曰:“何以道旦也?”客曰:“在外即言外,在内即言内,入乎?将毋?”周公曰:“请入。”客曰:“立即言义,坐即言仁,坐乎?将毋?”周公曰:“请坐。”客曰:“疾言则翕翕,徐言则不闻,言乎?将毋?”周公唯唯,旦也逾。明日兴师而诛管蔡。故客善以不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韩诗外传4.32:所谓庸人者 原文: 所谓庸人者,口不能道乎善言,心不能知先王之法,动作而不知所务,止立而不知所定,日选于物,而不知所贵,不知选贤人善士而托其身焉,从物而流,不知所归,五藏无政,心从而坏遂不反,是以动而形危,静则名辱。《诗》曰:“之子无良,二三其德。” 译文: 所谓庸俗的人,口里沒好话,不懂先王的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韩诗外传4.30-31:孔子见客 原文: 30.孔子见客,客去。颜渊曰:“客、仁也。”孔子曰:“恨兮其心,颡(sǎng,头,磕头)兮其口,仁则吾不知也,言之所聚也。”颜渊蹴然变色。曰:“良玉度尺,虽有十仞之土,不能掩其光;良珠度寸,虽有百仞之水,不能掩其莹。夫形体之包心也,闵闵乎其薄也。苟有温良在中,则眉睫著之矣;疵瑕在中,则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6]
[17]
[18]
[19]
[2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