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诗外传5.23:夫百姓内不乏食
原文:
夫百姓内不乏食,外不患寒,则可教御以礼义矣。《诗》曰:“蒸畀祖妣,以洽百礼。”百礼洽则百意遂,百意遂则阴阳调,阴阳调则寒暑均,寒暑均则三光清,三光清则风雨时,风雨时则群生宁,如是、则天道得矣。是以不出户而知天下,不窥牖而知天道。《诗》曰:“惟此圣人,瞻言百里。于铄王师,遵(率领)养[
阅读全文]

韩诗外传5.22:夫谈说之术
原文:
孔子曰:“夫谈说之术:齐庄以立之,端诚以处之,坚强以待之,辟称以喻之,分以明之,欢忻芬芳以送之,宝之珍之,贵之神之,如是、则说恒无不行矣,夫是之谓能贵其所贵。若夫无类之说,不形之行,不赞之辞,君子慎之。”《诗》曰:“无易由言,无曰苟矣。”
译文:
孔子说:“谈说的方法是:斋庄恭[
阅读全文]

易经智慧-程颐妙解渐卦九三:循序渐进结局完满,弯道超车凶多吉少
上巽下艮,风山渐,易经第五十三卦。止而巽,静下心停下来,等到时机成熟再遵循应有的秩序和步骤顺势而为。山上的树又高又大,不是一天长成的,是无数个日日夜夜契而不舍的结果。数九寒天停下来专注于含藏,温润的春夏抓住时机开枝散叶。人做事也是一样,要有耐心循序渐进,不可[
阅读全文]

韩诗外传5.21:水渊深广
原文:
水渊深广,则龙鱼生之;山林茂盛,则禽兽归之;礼义修明,则君子怀之。故礼及身而行修,礼及国而政明。能以礼扶身,则贵名自扬,天下顺焉,令行禁止,而王者之事毕矣。《诗》曰:“有觉德行,四国顺之。”夫此之谓也。
译文:
水潭幽深广阔,就会有鱼龙;山林茂盛,就会聚集飞禽走兽,礼义治理清明有序,有德[
阅读全文]

韩诗外传5.19:昔者禹以夏王
原文:
昔者,禹以夏王,桀以夏亡;汤以殷王,纣以殷亡。故无常安之国,宜治之民,得贤则昌,不肖则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夫明镜者、所以照形也;往古者、所以知今也。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袭蹈其所以安存者、则无以异乎却行而求逮于前人。鄙语曰:“不知为吏,视已成事。”或曰:“前车覆,后车不诫[
阅读全文]

易经智慧-杨万里解读艮卦九三:君子闲邪存其诚
周易第五十二卦,上艮下艮,止而又止,一定要管住自己。人都是在忍不住的时候放纵自己才出事的,艮卦从初六脚趾到六二小腿,然后到六四身心和六五的口舌,一一阐述了相关的艮止之理。艮卦六三,位居艮卦的中间,所以大部分易学研究者认为“艮其限”,是在人腰处制止,认为“限”是腰的意思。[
阅读全文]

韩诗外传5.18:智如泉源
原文:
智如泉源,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智可以砥,行可以为辅弼者、人友也。据法守职,而不敢为非者、人吏也。当前决意,一呼再喏者、人隶也。故上主以师为佐,中主以友为佐,下主以吏为佐,危亡之主以隶为佐。语曰:“渊广者、其鱼大,主明者,其臣慧,相观而志合,必由其中。”故同明相见,同音相闻,同志相从,非贤[
阅读全文]

韩诗外传5.17:茧之性为丝
原文:
茧之性为丝,弗得女工燔以沸汤,抽其统理,不成为丝。卵之性为雏,不得良鸡覆伏孚育,积日累久,则不成为雏。夫人性善,非得明王圣主扶携,内之以道,则不成为君子。《诗》曰:“天生蒸民,其命匪谌(chén,诚也)。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言惟明王圣主然后使之然也。
译文:
茧的本性是蚕丝,可是没有女[
阅读全文]

韩诗外传5.16:天设其高而日月成明
原文:
天设其高,而日月成明;地设其厚,而山陵成名;上设其道,而百事得序。自周衰坏以来,王道废而不起,礼义绝而不继。秦之时,非礼义,弃诗书,略古昔,大灭圣道,专为苟妄,以贪利为俗,以较猎为化,而天下大乱,于是兵作而火起,暴露居外,而民以侵渔遏夺相攘为服习,离圣王光烈之日久远,未尝见仁义之道,被[
阅读全文]

韩诗外传5.15:传曰天子居广厦之下
原文:
传曰:天子居广厦之下,帷帐之内,旃茵之上,被躧舄(xǐxì,趿著鞋走),视不出阃(kǔnㄎㄨㄣˇ门槛,门限),莽然而知天下者,以其贤左右也。故独视不若与众视之明也,独听不若与众听之聪也,独虑不若与众虑之工也。故明主使贤臣辐凑并进,所以通中正而致隐居之士。《诗》曰:“先民有言,询于刍荛(ch[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