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

我有摩尼珠,只待有缘人...
个人资料
博文
浮杯和尚,凌行婆来礼拜,师与坐吃茶。婆乃问:“尽力道不得底句分付阿谁?”师曰:“浮杯无剩语。”婆曰:“未到浮杯,不妨疑著。”师曰:“别有长处,不妨拈出。”婆敛手哭曰:“苍天中更添冤苦。”师无语。婆曰:“语不知偏正,理不识倒邪,为人即祸生。”凌行婆来礼拜,呵呵,她不是来礼拜,是来砸场子的。两人的针尖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本来是打算明天贴这篇的。看了陶兄的《会吗》,太可乐了,哈哈哈哈,今晚再贴一篇凑个热闹。陶兄是个段子手,比我有幽默。 福州长庆大安禅师,郡之陈氏子。 造百丈,礼而问曰:“学人欲求识佛,何者即是?” 丈曰:“大似骑牛觅牛。” 师曰:“识得后如何?” 丈曰:“如人骑牛至家。” 师曰:“未审始终如何保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这篇文章,本来在我的五灯会元系列的第十四本书,《春去春来》上的第八篇。最近我们在讨论修证的问题,于是就摘出来先贴上来。而且接下来我会连续贴几篇,形成一个小系列,专门说这个话题。 我前天批评了只会背诵经文的两位密宗大师,我一直说经读多了很容易着名相。其实,老实讲,我读过的经论非常非常非常多,宗喀巴和空海大师只怕也没我读得多。我和他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江西志彻禅师,姓张氏,名行昌。少任侠。自南北分化,二宗主虽亡彼我,而徒侣竞起爱憎。时北宗门人自立秀禅师为第六祖,而忌大鉴传衣为天下所闻。然祖预知其事,即置金十两于方丈。时行昌受北宗门人之嘱,怀刃入祖室,将欲加害。祖舒颈而就,行昌挥刃者三,都无所损。祖曰:“正剑不邪,邪剑不正。只负汝金,不负汝命。”行昌惊搢,久而方苏,求哀悔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洪州法达禅师者,洪州丰城人也。七岁出家,诵《法华经》,进具之后,礼拜六祖,头不至地。祖诃曰:“礼不投地,何如不礼!汝心中必有一物,蕴习何事邪?” 师曰:“念《法华经》已及三千部。” 祖曰:“汝若念至万部,得其经意,不以为胜,则与吾偕行。汝今负此事业,都不知过。听吾偈曰:‘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这两篇文章,本来是我的五灯会元系列中第十一本书《惊世骇俗》中的第二十四篇和第二十五篇。我写这个系列的时候,是按时间顺序来一一介绍禅宗的发展和后来逐步形成的沩仰,云门,法眼,临济,曹洞。现在我把这两篇合成一篇先贴出来。今天和各位师兄师姐的讨论非常好,我要感谢各位的直言和参与。有不同意见很正常,大家如果都和我一模一样,就没有写下去的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吉州志诚禅师者,本州太和人也。初参秀禅师,后因两宗盛化,秀之徒众往往讥南宗曰:“能大师不识一字,有何所长?”秀曰:“他得无师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师五祖亲付衣法,岂徒然哉!吾所恨不能远去亲近,虚受国恩。汝等诸人无滞于此,可往曹溪质疑。他日回,当为吾说。”师闻此语,礼辞至韶阳,随众参请,不言来处。时六祖告众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益州保唐寺无住禅师,初得法于无相大师。乃居南阳白崖山,专务宴寂。经累岁,学者渐至,勤请不已。自此垂诲,虽广演言教,而唯以无念为宗。唐相国杜鸿渐出抚坤维,闻师名,思一瞻礼,遣使到山延请。公问:“师还以三句示人否?”师曰:“初心学人,还令息念,澄停识浪,水清影现。悟无念体,寂灭现前,无念亦不立也。”于时庭树鸦鸣,公问:“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嵩山峻极禅师,僧问:“如何是修善行人?”师曰:“檐枷带锁。”曰:“如何是作恶行人?”师曰:“修禅入定。”曰:“某甲浅机,请师直指。”师曰:“汝问我恶,恶不从善;汝问我善,善不从恶。”僧良久。师曰:“会么?”曰:“不会。”师曰:“恶人无善念,善人无恶心。所以道善恶如浮云,俱无起灭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嵩岳破灶堕和尚,不称名氏,言行叵测。隐居嵩岳,山坞有庙甚灵。殿中唯安一灶,远近祭祀不辍,烹杀物命甚多。师一日领侍僧入庙,以杖敲灶三下曰:“咄!此灶只是泥瓦合成,圣从何来?灵从何起?恁么烹宰物命。”又打三下,灶乃倾破堕落。须臾,有一人青衣峨冠,设拜师前。师曰:“是甚么人?”曰:“我本此庙灶神,久受业报。今日蒙师说无生法,[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51]
[52]
[53]
[54]
[5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