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

我有摩尼珠,只待有缘人...
个人资料
博文
大观呐,我说过,自性清静心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她一直就在竹林精舍。我们开悟之人,其实只不过是比没有开悟的人多明白了一个道理而已,并无其他。我们对众生,要多些耐心。众生来去,都是机缘。自性清静心啊,我并不是什么重量级的大法师,没有佛法,何来法师?我只不过是一个不得名不得姓的山野之人。你问:“请问我们这个竹林精舍,拜读的有哪些佛经,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说过,空有两层意思,一是由有观空,二是由空悟有。其实,如果你仔细想想,当我们在思考到底是空还是有的时候,这当中的关键是相。说到相,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有相,二是无相,有相就是有,无相就是空。所以空和有,是相对于相来说的。要弄清楚空有,就一定要弄清楚到底有相还是无相。那到底是有还是没有?有,当然有了,我们一眼望过去,映入眼眶的,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大前天我写了一篇《因果》。那篇文章主要是回应一下佛弟子自性清静心。我一共提了九问,我说:“我给你三天时间,你若答不出来,三天后我把答案公布出来,免得大家以为我只会提问,其实自己也不知道答案。”现在是第三天了,自性清静心没有再回帖,但是我知道她一直没有离开竹林精舍。答不出来没关系,不丢人,谁也不是天生就会。不会就学,不懂就问。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上初中的时候,父母给我买了我的第一个收音机,手掌大,用电池的。那时最着迷的事就是听袁阔成说书,比方说《杨家将》,《三国演义》,至今依然记得很清楚。老实说,个人以为,说书无人可以盖过袁老师。一本好的书的完成,必然是层层铺垫,承前启后,一气呵成。一本经也是如此。现在我也变成了说书的。像我这样说书的,由于时间的限制,不可能一天就全部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说过,有智慧的修行人要善于总结,读经典要用心,细读,理解,而不是一扫而过,更不是死记硬背。《中观论》就是四个字:离开两边。《十二门论》就是一个字:空。所以这一本《龙树之门》的每一篇文章,你都要尽量从空的角度去理解。我又说过,空有两层不同的含义。一是观空,其实是有,但把它观成空的。还有一层意思就是真的没有,本来就是空。《十二门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昨天竹林精舍热闹非凡。所有的回帖我都看了,一个字,好!在密宗有辩经,就是这个样子,弟子们互相辩论,交流心得。真理是不怕辩的,越辩越明。大观有几句话,非常重要。这些是他悟道过程中的经验之谈,也是我悟道过程中的体会。“悟道欲有成,须用心,莫当成看小说,看过即忘。”“学佛贵乎明道,术语名词只是学问。”我每天在这里写,当然不是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宇宇昨天的信中说:那个场面只能说是人山人海,我走在里面主要不是躲避人群,而是躲避相机镜头,呵呵。里面有佛陀舍利,弟子昨天好奇进去看了一下,但是里面不容许拍照所以只能静静的看。进去的时候有个师姐说,要礼拜3下,然后我就礼拜了,然后师姐说不对,是她怎么礼拜我才怎么礼拜,我晕。我当时就没不敬,礼拜最重要的不是心吗?好吧,我又跟着礼拜了然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内和外是我们一个常用到的词。站的角度不同,内和外的概念是不同的。从个人的角度来说,皮肤以外的就是外,皮肤以内的就是内。从家庭的角度来说,又分为小家庭,大家庭,家族等。从社会团体的角度来说,又可以分为比方说党内党外。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又可以分为国内国外。所以由此可见,内外是相对的。我们是修行人,修行是个人的修行,所以我们还是来谈谈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古龙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至理名言。佛门之内,也不例外。佛灭后,僧团一分为二,年老的守旧派长老,主张一切照佛住世时的旧制,也就是说,佛制不可更改,改了就是对佛不敬。这个和中国的历代皇朝差不多,祖制不能变,变了就是忤逆不孝。年轻的改革派僧人,主张与时俱进。结果就是分裂。长老派往南传入今天的东南亚一带。对了,包括宇宇出生和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史记货殖列传》,故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於有而废於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富者得埶益彰,失埶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夷狄益甚。谚曰:“千金之子,不死於市。”此非空言也。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21]
[22]
[23]
[24]
[2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