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以忘忧

古稀之年,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寻其乐!
个人资料
李培永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我的十年语文教改(2440)第一次修订工作全体会议
1986年9月29日上午,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中学语文编辑室,《作文·汉语》修订工作第一次全体会议,由责任编辑王连云老师主持。参加会议的有副总编刘国正、中学语文编辑室黄光硕主任、张厚感副主任、《课程·教材·教法》研究所所长、初中《阅读》责任编辑张定远、张必锟、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的十年语文教改(2439)赴京修订教材,住在北京人教社
1986年8月1日,在太原,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高中语文分编型教材实验工作会议。报到当天晚上,高中《写作》责任编辑王连云老师告诉我:“国正先生与我研究,决定请你参加初中《作文·汉语》的修订工作。大约得一个月时间。你回学校向领导汇报,请他们大力支持。如果校长同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我的十年语文教改(2438)李校长欣然同意我赴京修订教材(1984年上任的华中师大一附中校长李水生)1986年8月9日,上午回到学校,下午就去向李水生校长汇报人教社太原会议的情况,特别汇报了人教社副总编刘国正先生与《作文·汉语》责任编辑王连云老师商定,拟调我去北京参加人教社写作教材的修订工作。大约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希望李校长大力支持。如果校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的十年语文教改(2437)太原会议两大收获,一大喜讯(左起朱泳燚、张必锟、王连云李培永1986年10月在人教社合影)1986年8月初,在山西太原,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召开重点中学高中语文教材改革工作会议。高中实验教材主编周正逵先生主持会议。开幕式后,人教社副总编刘国正先生作报告,他先讲了初中教材改革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正在准备修[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的十年语文教改(2436)难忘八人秭归行
(前排左起涂光辉、胡明道、彭慧敏、李更仪、李培永,后排左起张良谟、蒋自立、陈文国、秭归县教育局龙主任)
1986年7月18日,秭归县教研室的何老师到宜昌师专来找到我,他说是来接湖北省教研室彭慧敏主任一行八人的,已经买好了晚上十一点的船票。
下午,省教研室彭主任和教研员张良谟老师、武汉市教研员涂光辉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的十年语文教改(2435)尽我所能,宣传分编型教材
自1983年暑假开始,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每年暑假的八月上旬,都要召开全国第一轮分编型实验教材工作会议。各省市教研室的负责人或专职教研员、各实验学校的执教老师,集中开会。每次都是人教社负责分编型语文教材工作的编审刘国正先生,率领有关编辑到会宣讲编辑理念、教材体例、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国正先生与我在海南三亚亚龙湾海滩合影)我的十年语文教改(2434)刘国正先生托我购买《景苏园帖》
1986年5月29日收到刘国正先生的来信:
培永同志:
久未通信,时在念中。试教情况,盼便中简单赐告。
有一事相求。
顷看《文艺报》,据称湖北美术出版社将影印出版《景苏园帖》。我对东坡书法很感兴趣,敬托足下便中探询一下,订购手续如何?售价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的十年语文教改(2433)为学生出书而被迫打官司
1986年5月2日上午,校办主任急急忙忙找我说:“武昌区法院来通知,让我们学校派人去法院,说明湖北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李培永编的《少年改革者的大胆设想》一书的有关情况。你是当事人,你去法院说说,回校后直接向李水生校长汇报吧。”
下午二点,我准时到武昌区人民法院经济庭,找到一位姓段的同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的十年语文教改(2432)易中天回校作报告,激励我勇往直前1986年4月17日是星期四,下午政治学习时间,学校领导请时任武汉大学中文系的副主任易中天,回母校给老师们作报告,讲美学问题。易中天是华师一附中1965届高三(1)班的,当时坐在下面听他作报告的有三个与他同届的同学,他同班的徐尚哲,是北师大毕业的高材生,因父亲是右派分配到边远山区;(2)班的游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的十年语文教改(2431)行万里路到大上海
在苏州最后一晚,朱茫茫老师陪我去苏州十中见韩树俊老师,自从洛阳会议与韩老师相识之后,我们经常有书信往来。在韩老师家,我们三人就语文教材改革实验,特别是高中教材改革进行了深入交谈。临别时,韩老师为山西《语文教学通讯》约请我写一篇语文课外活动的稿件,给该刊当年第九期用。离开韩老师家,茫茫与我告别[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
[21]
[22]
[23]
[24]
[2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