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十年语文教改(2437)太原会议两大收获,一大喜讯
(左起朱泳燚、张必锟、王连云李培永1986年10月在人教社合影)
1986年8月初,在山西太原,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召开重点中学高中语文教材改革工作会议。高中实验教材主编周正逵先生主持会议。开幕式后,人教社副总编刘国正先生作报告,他先讲了初中教材改革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正在准备修订。然后,特别强调高中教材改革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勉励全体执教老师一定要充满信心,坚持改革。
开幕式后,有关专家分别作了文学作品鉴赏、《文学读本》教学教法的报告。章熊先生还就近几年高考命题改革,解答了老师们最关心的高考相关问题。
会议还安排了一位老师上文言文诵读示范课。没有想到的是,这位老师的示范课居然还是那种传统的“串讲法”,即老师一边读一边逐字逐句翻译串讲。听课老师在下面议论纷纷,周正逵老师当机立断,立即在会场找到了北京的张必琨老师,让他马上准备去上一堂真正的文言文诵读课。
张老师真不愧是老北大的高才生、北京著名语文老师,周老师只对他说了一句,你马上去上一节诵读文言文的课,就去台上安排学生,组织会议去了。留给张老师的准备时间不到二十分钟。
还是那个班的学生,张老师走上讲台,微笑着对学生说,今天要辛苦你们了,现在我再给大家上一节文言文,我的上法跟刚才那位老师不一样,希望你们能喜欢!
简单的开场白后,张老师就把课本放在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从头到尾背诵了一遍要教的课文。刚背完,台上上课的学生和台下听课的老师就热烈鼓掌。然后,张老师指导学生开始操练“诵读”。张老师的教学方式非常灵活,或自读,或齐读,或领读,或轮读,即一部分学生读,一部分学生听,然后转换,听的学生读,读的学生听;还有他独创的“跟读”,即教师高声诵读,学生跟着他,一边听一边轻声读,似乎有声,又似乎无声,学生边听边读边思。张老师一直在学生中间空着手走来走去,挥洒自如,学生兴趣盎然。一节堪称典范的文言文诵读示范课,展示了张老师的坚实的文言功底和高超的课堂教学能力、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更让全体实验教材的执教老师明白了文言文诵读教学法的真谛。
会议期间,大会秘书组还组织全体与会人员去参观著名的晋祠。
晋祠,位于陕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原名为晋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晋祠创建于西周(公元前11世纪)时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为晋国宗祠。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
晋祠三绝是参观必到之处。
晋祠三绝之一:
周柏唐槐,二者都是晋祠千年古木的代表。周柏是周代种植的柏树,茂盛葱郁,位于圣母殿北侧,原先本有两株,名为齐年古柏,如今只剩这一株。周柏唐槐树干粗壮,需数人才能合围。唐槐是唐代时种植的槐树,位于水镜台前,是晋祠古树中最繁茂的一株。每到春夏之季,树绿荫浓。
晋祠三绝之二:
圣母殿的中央是“邑姜”像,左右两庑有40多位侍者。在圣母殿内尚存的43尊彩绘塑像中,除圣母像两侧的小像是后来增补的外,其余都是宋初原塑。在大殿正中幔帐内的圣母,头戴凤冠,面部静谧慈祥,双腿盘坐在木制的方座上,一只手放在胸前,一只手放在腿上,手指隐在袖内,身上穿着的蟒袍沿着膝盖垂向座位下边,整个塑像形态显得稳定而端庄。侍从都是各有专职,身份、性格也是无一雷同。
晋祠三绝之三:
难老泉俗称“南海眼”,出自断岩层,终年涌水,北齐时有人据《诗经鲁颂》中“永锡难老”之句起名“难老泉”。泉上有亭,亭上悬挂着清代学者傅山写的“难老泉”三个字。当年李白来到这里,曾赞叹说:“晋祠流水如碧玉”。晋水有三个源泉,一是善利泉,一是鱼沼泉,一是难老泉。难老泉是三泉中的主泉,晋水的源头就从这里流出,长年不息。
晋祠创建年代久远,所处地理位置优越,以大量的古建筑、雕塑、碑刻、壁画、古树名木,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建筑、园林、雕塑、宗教、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晋祠的历史、艺术、科学和鉴赏价值,使其成为古代宗祠与园林艺术相结合的且跨越的历史最长又最具代表性的唯一实例,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和人类建筑艺术宝库中一份珍贵的遗产。
晋祠有明确的纪念意义、浓厚的审美价值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即便是一个单体建筑,也有着自己的序列。柱廊的排列,斗拱的组合,瓦垄的明暗相间,空间的穿插、色调的配置,都安置得合理妥贴,又符合审美习惯。而正是由于它的序列特征和人们流动式的观赏进程,又使得其空间艺术向时间艺术转化。
圣母殿前廊柱雕木质盘龙8条,倒映水中,随波浮动。殿内无柱,殿身当心间装板门,两梢间安直棂窗。四周柱子皆微向内倾形成“侧角”,角柱增高造成“生起”。下檐斗拱五铺作,单拱出两跳,柱头出平昂,补间单抄单下昂。上檐斗拱六铺作,单拱出三跳,柱头双抄单下昂,补间单抄出重昂,并施异形拱。柱头与补间不同,上檐与下檐相异。殿顶筒板瓦覆盖,黄绿琉璃剪边,色泽均衡精致,整个殿宇庄重而华丽。
鱼沼飞梁位于圣母殿与献殿之间,方池之上架十字形桥,在池中立石柱34根,柱头普柏枋相联,上置大斗,斗上施十字相交之拱,承托梁枋。东西宽广,南北下斜如翼,与圣母殿上翘的翼角遥相呼应,显示了殿翅欲飞之势。
圣母殿彩塑中,邑姜居中而座,神态庄严,雍容华贵,是研究宋代雕塑艺术和服饰的珍贵资料。
献殿前的金人台上,四隅各立一尊宋代铁铸武士。而与之遥遥相望的圣母殿中侍女群像,各有各的特殊形象,身体的丰满与俊俏,脸形的清秀与圆润,各呈现出极不相同的思想感情。她们的阴柔之美与宋铸铁人的阳刚之气,也形成了鲜明对比。
参观晋祠也是走马观花,到此一游。
太原会议两大收获:学习了张必锟老师的文言文诵读教学法;亲眼目睹晋祠之美!
一大喜讯是初中《作文·汉语》责任编辑王连云老师告诉我的。
8月1日中午乘绿皮火车到达太原,下午即去拜见刘国正先生、张必锟先生、周正逵先生和王连云先生。
王连云老师约我晚上谈话。他说,国正先生与他研究决定,拟调我去北京人教社,参加修改初中写作教材《作文·汉语》第一册,大约需要一个月时间。让我回武汉后,先给学校有关领导打招呼,安排好高中试教老师,暂时接替一下我的工作。等接到人教社的公函后,立即赴京。
这真是我意料之外的天大喜讯!
8月7日下午,参加高中《写作》第一册教学研讨会。中途被大会秘书组拉去“答实验教材执教老师问”,谈第一轮初中试教情况。会后与王老师话别。王老师还告诉我,这次修订教材,人教社建国以来第一次邀请了三位第一线的中学老师:北京的张必锟、江苏的朱泳燚湖北的李培永。
王老师再三叮嘱,一定要珍惜这个非常难得的机会!回去后一定要做好收集整理有关教学资料,到时带到北京来备用。我非常感谢国正先生和王老师的厚爱,一定不会辜负前辈的期望!
【附录】笑谈邂逅(5)大会发言后认识了王连云老师
1983年8月初,洛阳会议第三天上午,我在大会发言后走下主席台,必锟先生说:“讲得很好!”然后对他旁边的王连云老师说:“武汉华师一附中的李培永。”我与王老师握手:“认识您非常高兴!昨天听了您的报告深受教益。”
王连云老师是人教社重点中学语文实验教材初中《作文·汉语》(1986年修订后定名《写作》)、高中《写作》课本的责任编辑。初中《作文·汉语》与《阅读》课本配套。高中《写作》自成系统,独立成册。
高中阅读实验教材分编为高一《文言读本》(上、下册)、高二《文学读本》(上、下册)、高三《文化读本》(上、下册)。这一套六年制重点中学高中语文分编型教材责任编辑是周正逵老师。这套教材是建国以来改革步子最大、试教规模最大的一套教改实验教材。
先说初中《作文·汉语》。
1982年,人教社推出《阅读》和《作文·汉语》分编型实验教材,在全国各省市教研室的领导下进行试教。《作文·汉语》初步建立了作文教学体系,从纵向看,根据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接受能力,从初一到初三共安排了三十七个写作知识点及其训练点,呈“螺旋式”上升状;从横向看,每一个写作知识点和训练点都与《阅读》的知识点和训练点“基本同步”。
《作文·汉语》每一单元作文训练中,编者都根据单元训练要求,编排了几篇范文。范文既有名篇佳作,也有学生的优秀习作。这些“精读教材是挑选出来的,它的写作技能当然有可取之处,阅读时候看出那些可取之处,对于选剔与斟酌就渐渐增进了较深的识力;写作时候凭着那种识力来选剔与斟酌就渐渐训练成较精的技能。” (引自《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l页)
按照人教社和省教研室的规定,实验班语文教学周课时与普通班一样:初中六课时,高中五课时;但每周必须保证两课时(且连排,课间不休息)写作教学时间。每单元四课时写作教学时间,学生必须在第一周两课时内完成一篇课内作文,第二周两课时由教师指导学生互相评改作文。阅读和写作教材都是按单元编写的,每册八个单元;每学期十六周教学时间,每单元只有两周教学课时。
再说如何运用《作文·汉语》进行试教。
从1982年到1985年,我们拟定并实施了《作文·汉语》教学的三年整体规划,改革作文教学方法,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和训练,第一,诱导学生爱写;第二引导学生多写;第三指导学生会写。三个层次的训练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重点又有反复。实践证明,学生只要爱写,就会利用各种机会多写,而“写作的历练在乎多作,应用从阅读得到的写作知识,认真地作。写作和阅读比较起来,尤其偏于技术方面,凡是技术,没有不需要反复历练的。”(引自《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页)学生在“反复历练"中,逐步掌握基本写作方法,循序渐进,写作能力提高了,也就会写了。
教材《作文·汉语》是“材”,如何运用这个“材”呢?第一要遵循《作文·汉语》单元教学的“序",第二要有一个作文训练的“序”。这个“序”是以作文教材为训练内容,以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心理发展规律为前提的三年训练序列,即爱写——多写——会写。
“爱写”作文,不仅要创造良好的写作“心理场",而且要给学生创造“需要写作的机会”,使学生产生“我要写作文”的心理需要,这就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写作兴奋点。作文教学激发写作兴奋点,要求教师依据《作文·汉语》,对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艺术处理,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某一阶段内的情绪等,精心设计作文课堂教学程序。作文课堂教学程序,不应是一成不变的模式,而应是活的写作训练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
读写结合,先读后写。只要作文题目出得好,就能激发学生写作兴奋点。如我在《阅读》课讲读王愿坚的《党费》一课后,要求学生回忆他写的《七根火柴》的有关情节和主要人物,以《父女相逢在……》为题,写一篇比较复杂的记叙文,学生一看这题目就迫不及待地想说、要写。
先说后写,说写结合。只要给学生提供有话可说的材料,学生一下就会兴奋起来。如刚开始学写议论文,学生感到很困难。那时国内正兴起西服热,我就特意穿一套新西服,上作文课时有意迟到二分钟,在学生焦急的盼望中,以与过去截然不同的形象出现在讲台上,学生哗然,兴奋异常。《从李老师穿西服说起》一下就成为同学们的议论中心,先说一节课,再写一节课,议沦文“说清楚一个观点”的单元要求顺利完成。
先听后写,听写结合。听音响写作文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把听到的音响写到自己想象的情境之中,无比快乐。先看后写,是最常见的直观教学形式之一,初中学生尤其喜欢观察实物,参观展览,游览山川。根据《作文·汉语》中作文教学内容的编排,不失时机地组织教学,学生是乐此不疲的。
但是,课内作文训练每学期只有六、七次,按照《作文·汉语》教材要求,必须引导学生多写“课外练笔”。
不断变换课外练笔的形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奋点。初中三年我们倡导的课外练笔形式有:写日记,办手抄报(必须抄自己写的文章),轮流写班级日记,写“我小时候的故事” (必须写真实的人和事),编写自己的《优秀作文集》,写观察笔记、读书笔记、写游记、写随笔等。系统地有层次地提示课外练笔的内容,使学生总有写不完的材料,他们的写作兴趣就越来越浓厚。
经常开展评优竞赛,最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奋点是不言而喻的,评优的形式要根据练笔的内容和形式来决定,如写日记,就编《优秀日记选》,办手抄报就设一、二、三等奖,把学生办的手抄报全部张贴在教室里,让学生自己评。评优的面要尽可能宽一些,如编全班《优秀作文集》要尽可能保证每个同学至少有一篇。
向报刊推荐优秀练笔文,是激发写作兴奋点最有效的方式。众所周知的《假如我是武汉市的市长》一文,就是王江同学写的一篇练笔文。
总而言之,激发写作兴奋点,引导学生多写,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按照写作训练整体规划,从《作文·汉语》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有步骤,分阶段地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训练,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把握写作基本点,指导学生会写。语文学家刘国正先生主张“作文在有法与无法之间"。他有一首诗曰“若谓文无法,绳墨甚分明,暗中自摸索,何如步随灯?若谓文有法,制胜须奇兵,循法作文章,老死只平平,习法要认真,潜心探微精,待到着笔时,舍法任神行,谓神者为何?思想与感情,瞻彼春鸟鸣,无谱自嘤嘤。" (引自张中行著《作文杂谈》的《序》)。把握“习法"、 “思想与感情”,是指导初中学生练习写作的三个基本点。
指导学生“习法”,要循序渐进、集腋成裘,《作文·汉语》教材已初步建立了作文教学体系,从纵向看,根据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接受能力,从初一到初三共安排了三十七个写作知识点及其训练点;从横向看,每一个写作知识点和训练点都与《阅读》的知识点和训练点基本同步。《阅读》教学是输入,《作文·汉语》教学既有输入,又有输出。没有输入,就没有有输出。
指导学生“习法”,要突出重点,“反复历练”。古人云:“多则惑,少则得”,“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按照《作文·汉语》教学体系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就应该运用这种指导思想,在每一单元作文教学时,重点帮助学生解决一、二个问题:课内严格按要求训练。课外指导学生“反复历练”。
指导学生“习法",要精读范文,潜心探微。《作文·汉语》每一单元作文训练中,编者都根据单元训练要求,编排了几篇范文。范文既有名篇佳作,也有学生的优秀习作。这些“精读教材是挑选出来的,它的写作技能当然有可取之处,阅读时候看出那些可取之处,对于选剔与斟酌就渐渐增进了较深的识力;写作时候凭着那种识力来选剔与斟酌就渐渐训练成较精的技能。’’ (引自《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l页)
指导学生会写,“习法要认真,潜心探微精",是《作文·汉语》教学最基本的训练,没有这种基本训练,学生难以掌握写作的一般方法,如果仅仅只有这种基本训练,没有相当的训练量,学生也难以学会写作。再说,作文就是用笔说话,而说话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思维紊乱的人,一定说不好话,写不好文章,只有思维清晰而有层次,语言表达才清楚而有条理。所以,指导学生会写的第二个基本训练,加强思维的训练,按《作文·汉语》中“说话训练”要求,对学生进行“敢说、多说、会说”系统的说话训练。
指导学生会写的第三个基本训练点,是要不断地陶冶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真正理解“我手写我心中言,真情实感动人颜”。 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也要靠不断地输入,没有输入哪有输出。这种精神的输入,更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结合教学具体内容,系统地有层次地进行。初中三年试教,我们按照“爱班——爱校——爱家乡”的序列,培养学生的感情,按照“感知美——体验美——创造美”的序列,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不论是从全班学生的思想表现,还是从他们写的作文来看,都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正如上海社联主席罗竹风同志评价王江的作文时所说:“《假如我是武汉市市长》一文是‘三热爱’教育的结果”。
三年时间,我们在试教过程中,以指导学生不断改进学习方法,适应改革教材的教与学,经过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学生“敢想、多想、会想”、“敢说、多说、会说”,“爱写、多写、会写”,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少数学生在我外出开会期间,走上讲台组织教学,效果也不错。卢山同学写的课外练笔文《我第一次走上讲台》(见《作文通讯》一九八五年第三期)生动地再现了学生自己上课的情景,集中反映了学生不断增强的能力。1985年6月3日,国正先生和定远先生特地来我们华师一附中实验班,参加语文课代表孙燕主持的“语文教改实验汇报会”,定远先生听了学生的汇报后,鼓励学生说:“你们很会说话,说得很得体,有的同学还有点风度。希望你们继续练好说话,练到出口成章。”
实践还证明,写作教学有本可依,课堂教学搞活了,学生思维活跃了,就能在写作过程中进一步发挥创造能力。三年来,我班有二十五人次分别在《中学生》、《中学生阅读》、《作文通讯》、《语文报》等刊物报纸上发表了各种文体(包括创作的小说)的优秀作文。其中两人荣获天津新蕾作文邀请赛二、三等奖;一人荣获84年武汉中学生作文竞赛乙等奖;两人荣获85年武汉少年儿童征文比赛二、三等奖;王江同学的《假如我是武汉市市长》,时任武汉市长吴官正阅示后的回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后,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王江的优秀作文和日记选己由湖北省教育出版社出版,这也是全省第一本中学生个人作文集——《少年改革者的大胆设想》。她的《假如我是武汉市市长》已经编入了高中《写作》第一册。供她本人和她的同学们学习。
所以,我认为王连云老师和所有参与编辑《作文·汉语》的老师们功不可没、功德无量。写作教材从无到有,奠定了中学语文初中写作教学的科学性和计划性的基础;按单元编写与阅读教学单元横向读写结合,纵向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系列,一个单元集中解决一种文体的一二个重点问题,以螺旋式上升的态势稳步提高,解决了写作课堂教学三种文体的具体内容的系统性和训练的可操作性。彻底扭转了几十年来,中学作文教学那种“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教学自由主义状态。
初中《阅读》课本,按单元编排,每单元教学程序为:先讲读课文、再课内自读、后课外自读。《作文·汉语》课本的单元编排与《阅读》单元基本同步,每一单元阅读教学程序完成之后,就是写作训练程序的开始:先讲《作文·汉语》单元写作的基础知识、自读课本上的学生优秀习作、然后进行写作训练、学生自改和互改训练。这套课本编者的意图是着重建立现代语文读写能力的训练序列。
自1982年教材问世以来,语文单元教学的研究方兴未艾。大家都在探索单元教学与训练序列的关系、单元教学过程中讲读课文与自读课文的关系、课内自读与课外自读的关系。讲读、课内自读与课外自读三者之间的关系,有老师把叶老的“学步法”形象地比做“看我走”、“扶你走”和“放你走”三类不同课文的教学法的特点。
1988年10月中旬,高中阅读教材责任编辑周正逵先生到武汉开会,会后到我家谈王连云老师的高中《写作》教材,他认为较之初中《作文·汉语》教材有了比较大的突破,但是总感觉还没有完全跳出老框框。他希望我说说试教实践之后的体会。
当周正逵先生把他的高中《写作》教材设计思路说给我听了之后,我不得不佩服他!
他的高中写作教材编写思路非常清晰而有序:高一,思维和语言;高二,思路与章法;高三,思想与理义。
凭直觉,高中《写作》教材的修改,“正逵思路”比“连云思路”可能要好一些。
后来我调到海南去了,离语文教改实验越来越远了,也不知道后来高中《写作》实验教材的修改,到底是按“正逵思路”还是“连云思路”。但是,我想不论是按哪位先行者的思路去修订,一定还是人教社中学语文编辑室团队的最优秀的《写作》教科书!因为我知道他们都是刘国正先生最得力的资深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