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大饥馑(1)1959年12月中旬的一个黄昏,大雪纷飞朔风凛冽,我刚从食堂吃完饭回到宿舍,身上积满雪花的二姐匆匆地推门进屋。她把我喊出去,告诉我父亲来信了,说家乡饿死了许多人,父亲也面临饿死的危险。她这次到场部来是给父亲汇钱的,刚才她敲开了邮局的门,和人家商议用电汇的形式给父亲汇了七十块钱。她估计父亲半个月左右就能到这里,到时候让我带父[
阅读全文]
逃离死亡漩涡(4)
另一件事发生在1959年10月份。开学不久,我得了感冒,非常想家,非常想莉莉。就和刘校长请假,说生病了想要回家。刘校长答应了,说你早一点回来。哪知道这天下午学校为找我停了课,几十个学生上山去找。此事惊动了场部,场部领导和办事人员一起出动了,满上遍野地寻找,结果也没找到,急到了何种程度可想而知。第二天,我正在家门口玩耍,只[
阅读全文]
第六节逃离死亡漩涡(3)
初夜时分,轮船停靠在饶河县东安镇,我和母亲下船。在轮船码头候船厅,我去打听去859农场四分场七队怎么走?人家告诉我,天黑了,已经没有车了,找个地方住下,明天自己去找车,只要是开往四分场的都可以上,没有开往四分场的有开往胜利屯的也可以上,只不过多走八里路。我说不认识人家给上吗?那人说只要你说去什么地方,而那个车到[
阅读全文]
第六节逃离死亡漩涡(2)是年,在四五月份间,数年没见的大叔突然出现在我的视野,他是乘船从九湾来的。他为什么来?我不知道。直到现在敲键盘的时候,才猛然想起大叔为什么来?他是来商议将我过继给他的。因为在那个时候,父亲突然问我想不想到合肥去?我看了父亲一眼,问到那去做什么?父亲说你大叔没男孩,想让你过去。我回答得挺干脆:不去!父亲没再吱声[
阅读全文]
第六节逃离死亡漩涡(1)
1959年的春夏之交,我们家的日子过得异常艰难。母亲是怎么安排那点少得可怜的粮食,我不得而知。留下的记忆仅剩下挨饿的滋味和几次出远门讨食的经历。
要说出远门讨食,得从1958年的春季说起。那时三姐还没去蚌埠当工人,母亲走得开,她就带着我去怀远县二姐家,住上十天半个月。怀远县离家90里,去的时候起五更,向正南方向步行到40[
阅读全文]
大饥馑前奏(3)
1958年的狂热中。办公共食堂也是其中的一项新生事物。理论上讲,让社员集中在食堂吃饭,是可以节约许多时间和柴草。但是,饱食终日的官员无法理解基层农民的生活,即便了解也很肤浅,自己肚子不饿,那会有挨饿的切身体会?我所了解的1950年代的农民生活,可以用苦不堪言来形容。那个时候,由于没有优良品种,亩产低下,小麦平均三百斤一亩,长[
阅读全文]
大饥馑前奏(2)午饭是一个人挑来的,米饭加红烧毛刀鱼。一个我忘记了姓名的婶婶,给我盛了一大碗饭,上面夹了满满的毛刀鱼。毛刀鱼的味道很特别,碗底下被汤水浸泡的米饭味道妙不可言。至今,故乡有三种味道我忘不掉,这是其一。另外两次分别是,大约五岁时父亲给了我二分钱,我跑到北头的一个货郎挑子那儿,买了一枚板栗子,那个香甜呀!难以形容;还有一种[
阅读全文]
第五节大饥馑的前奏(1)1958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说它特殊,是因为这一年发生了许多前所未有的事,这些被人们称之为新生事物的事,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观念,把人们弄得眼花缭乱,在新鲜与刺激中头脑发热,继而跟着胡乱作为,最终酿成大祸。人们都知道自然界的台风,它具有超强的破坏力。它是由于西太平洋热带海面积聚的能量形成的,载体是水和空气。他形成的过程[
阅读全文]
第四节风云突变(2)那些被打成右派的大人物,也是犯了同样的毛病。他们自恃在民国时期为共产党讲了几句好话,就忘乎所以。利用共产党开门整风的机会,讲话不分场合肆无忌惮,触动了共产党的底线。尽管他们学历很高,满腹经纶,但忘记了一个基本历史规律:凡是打江山的,目的就是为了坐江山。指责共产党是党天下,希望共产党让出部分权力给他们掌管,这样说不[
阅读全文]
第四节风云突变(1)我的三个姐姐离开故乡的时候,故乡的政治气候不尽相同。二姐徐家好离开园宅集的1955年,国家正处于升平时期,社会上呈现一片和乐景象。我们的小家庭也因父母的勤劳,日子过的相当殷实,更何况家中有一个当高级合作社副社长的大姐,还有一个在外面当人民银行行长的大哥。这样的家庭在园宅集可以说是出类拔萃,令人羡慕啊!当大姐外嫁时,我们[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