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由威尼斯去佛罗伦萨的途中(2)
由于不可抗拒的原因自4月1日至今未发文章,敬请读者原谅。现在恢复正常发表。
下一站是五渔村。
百度百科是这样介绍五渔村的:“五渔村位于意大利利古里亚大区(Liguria)拉斯佩齐亚省海沿岸地区,是蒙特罗索(Monterosso al Mare)、韦尔纳扎(Vernazza)、科尔尼利亚(Corniglia)、马纳罗拉(Manarola)及里奥马焦雷(Riomaggiore)这五个悬崖边上的村镇的统称。1997年,五村镇和韦内雷港(Portovenere)、帕尔马里亚群岛(Palmaria)、蒂诺岛(Tino)、提尼托岛(Tinetto)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999年被评为国家公园。”
意大利热那亚海湾的沿岸风光都很优美。其特殊之处在于许多海滨的悬崖上建造了五彩缤纷的村庄,从远处看去,这些彩色房子连同褐色的断崖和蓝色的海洋构成了天地间的大美,看了令人心醉,会在心中留下永久的记忆。相信看过《托斯卡纳的阳光》电影的人,都会被影片中悬崖上彩色房子的镜头所迷醉。但那只是银屏上的瞬间,实地观赏,不知还要美上许多倍。五渔村就是这许许多多滨海渔村中耀眼的明珠,它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名至实归。
那日,陈灏有意在拉斯佩齐亚(省会)附近的山顶上停留片刻,让我们居高远望,观赏美景。只见右侧的港湾里,顺坡建造的大面积红顶楼群和蔚蓝色的地中海相得益彰,海面上,游艇云集,沙滩上游人如织;左侧则是高耸入云的亚平宁山脉,远处引人瞩目的娇艳的白色群峰,如果不是刚刚从那儿下来,还真的会以为那是雪山。
车子继续北行,到达第一个渔村时,由于不知道停车场在哪儿,只好将车停在山坡上观赏。当我瞥见悬崖上的簇蔟彩房,猛然解去心中的一个疑问:这就是2015年底,在加州卡特里娜岛,从卡瓦隆剧院向远处眺望,可见悬崖的半坡上,有一片红顶房子,煞是好看。当时心想,人们为什么要在陡坡的腰间处盖这样一个度假村?难道不觉得交通和饮水都会是大问题?现在明白了,原来他们是在模仿五渔村的建筑格式。
车子继续前行,到了下一个渔村,这儿的停车场就在路边显眼的地方,陈灏停好车。遗憾的是我们不能下去,这儿到村庄是一个大陡坡,老伴身体不胜其力,我留下陪老伴。又让人遗憾的是陈灏他们三人下去不久就上来了,头上都是汗水。陈灏说下面不好玩,这应当是安慰话,真实情况是他们害怕我们在上面等待孤单着急就匆匆地爬上来。山脚下的海滨应当很有观赏价值,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看来,到五渔村游玩得有充分的时间和良好的体力。
下一站我们要去观看比萨斜塔,维基百科是这样介绍的:
“比萨斜塔(意大利语:Torre pendente di Pisa或Torre di Pisa)是意大利比萨城大教堂的独立式钟楼,于意大利托斯卡纳省比萨城北面的奇迹广场上。广场的大片草坪上散布着一组宗教建筑,它们是大教堂(建造于1063年—13世纪)、洗礼堂(建造于1153年—14世纪)、钟楼(即比萨斜塔)和墓园(建造于1174年),它们的外墙面均为乳白色大理石砌成,各自相对独立但又形成统一罗马式建筑风格。比萨斜塔位于比萨大教堂的后面。比萨斜塔是比萨城的标志,1987年它和相邻的大教堂、洗礼堂、墓园一起因其对11世纪至14世纪意大利建筑艺术的巨大影响,而被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评选为世界遗产。”
比萨斜塔在国人心中早已不生疏,这里不再赘述。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大教堂的旁边有一个规模巨大的洗礼堂,这种情况在其他教堂很少见,游人中,同胞的面孔多起来。国家富了,人民手中有钱,出国旅游的人自然而然地多起来。我们在此留影纪念,然后赶往下一站。
我们要去塔尔奎尼亚,这儿有一座叫瓦莱德尔玛塔的度假别墅酒店(Villa Hotel Valle del Marta Resort),位于塔尔奎尼亚旧城外,坐落在坐落在River Marta Valley山谷,在酒店的平台上,可俯瞰塔尔奎尼亚旧城墙和延伸至大海的原野。酒店就在自家的农场里。
汽车从山顶下来,下坡行驶了几十米,可见右方向的山坡上依次有三排黑顶的平房。趁陈灏去登记的空闲,我和老伴下车查看,见最上一层的平房是餐厅和露台,还有一个泳池。第二层次的平房和第三层次的平房都是房间,加起来不足20个。第三层次的平房前面是一块大草坪。
酒店的主人告诉陈灏,他这间酒店已有120余年的历史,每年仅夏季开放,酒店提供的菜肴,食材都出之于自家的农场。葡萄酒也是在这个农场里酿造。
暮霭沉沉的时候,晚餐开始。露天平台上,可见地中海方向的天幕逐渐落下来,爽风从黑夜里送来阵阵凉意,也带来神秘的气氛。店主人自当侍者,每送来一道菜,都会不厌其烦的介绍这道菜的特点,只是菜肴的分量不多,显不出农家度假村的应有的大度,同时菜肴的口味不鲜美,也难怪,从威尼斯到费拉拉,几天下来,从未吃过一道味美的菜肴,还能怎样去要求一个农场度假村。倒是他拿来的自家酿造的葡萄酒很不错,我饮了一杯也不觉头晕,临走的时候,陈灏又买了二瓶。旁边的几桌人,都是当地人,虽不像中国人猜拳行令,但也都喝得豪爽愉快。
从餐厅回房间的途中,我仰望天空,希望能清晰地看到银河、北极星和北斗星座,一如在牙克石中学的操场上看到的那样,遗憾的是仍未如愿。为了能看到少年和青年时期看到的那样清晰的夜空,我在满洲里的郊野寻找过;在海拔1800千米的武当山顶广场上寻找过;在荒漠的费尔班克斯附近的契纳温泉寻找过,都大失所望。看来,整个地球的空气质量都在下降,能见度降低就是最好的说明。看到斑驳璀璨的银汉成为无法实现的奢望,应是人类的共同悲哀。
第二天清晨,我和老伴早早地起来,沿着砂石路一直走到谷底,见谷底是一条淙淙的小溪,溪畔是浓密的树林和草丛。途中,我们看到了许多橄榄树,青青的果实挂满树枝;还有一颗无花果树,上面有许多熟透的无花果。有一栋房子里摆满了各种农具和机械。还有一栋猪栏,里面有六头待宰的肥猪。店主所言不虚,这儿是实实在在的一座家庭农场。
在度假村吃完早餐,陈灏将汽车开到地中海边。这儿的地中海风烟弥漫,不见海面的阔远。有人在浅浅的潟湖里抓墨鱼,每抓一条就将其皮剥去、将墨汁挤出,所抓的墨鱼快装满鱼篓。海边有一大片棕黄色的松树林,和蓝色的海洋和谐献媚,非常养眼,看来是人工种植的,树干都差不多粗细,高度也一致,可能是防风林,用来阻挡海风对农作物的侵蚀。回来的途中,见有多辆汽车驶向海边,车内多是一家人,当是来游泳或晒日光浴。
意大利的农村,休闲也美丽。
离开塔尔奎尼亚,陈灏告诉我们下一站是艾尔萨谷口村。我心里嘀咕,一个村庄有什么好看的?当汽车驶到一个地方,我看到百余米远的山脊上有一长排参差不齐、满目沧桑的旧屋,如同我故乡的长街半岛,就问陈灏是不是哪个地方?陈灏说是的。
汽车七拐八拐,方才停在一个古老但不失气派的石屋门前,陈灏招呼我们下车,然就和祝祎一道去停车了。我们下了车,驻足于大门前,欣赏外皮几乎完全脱落城堡。它一点也不华美,但却非常地耐看,千年岁月无意间的雕蚀,使它的容颜褪尽华表尽显古韵。这美丽存在于雅典卫城上,存在于古罗马斗兽场的废墟上,也存在于嘉峪关外尚未被黄沙淹没的长城上。
陈灏和祝祎回来后,带我们去餐馆,原来餐馆就在古堡的露台上,诗意的相约啊!遗憾的是午餐时间已过,经协商,他们为我们现烧制了一桌,只是我看到那两位侍者一副疲态相,心里很觉过意不去。但是,露台上所见的风景非常不错,山原斑驳陆离,一派田园风光。
从古堡出来,汽车从村庄的大街上驶过,街道陡峭,两边旧宅别有一番风味。回来查阅百度百科,有关资料是这样说的:
埃尔萨谷口村(Colle di Val d'Elsa)是意大利中部托斯卡纳锡耶纳省的一个市镇,人口2万(2005年),出产世界上15%的水晶器具和艺术品。 该镇的上部“colle alta”较为古老,有保存完好的中世纪街区。11世纪以后沿运河发展了各种产业,例如面粉和造纸。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摄影师尼古拉·贝尔泰洛蒂深入欧洲各类型的建筑废墟,他表示这是通过专业的拍摄手法向公众展示了废墟的美丽。目前,这些作品陈列在意大利艾尔萨谷口村科洛里画廊里。废墟也美丽?资本主义颓废到了如此地步,令人难以想象。
但是,艾尔萨谷口村值得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