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17年10月31日谈话记录:谈锡永:密意说空(十三) 内容: 三种心境界(三)

(2022-06-10 21:31:06) 下一个

2017年10月31日
一、[url=http://mp.weixin.qq.com/s/6pj5if4vH2zC_pCtpXsoGghttp://mp.weixin.qq.com/s/6pj5if4vH2zC_pCtpXsoGg]http://mp.weixin.qq.com/s/6pj5if4vH2zC_pCtpXsoGghttp://mp.weixin.qq.com/s/6pj5if4vH2zC_pCtpXsoGg[/url]
谈师谈佛 || 谈锡永:密意说空(十三)
内容:
三种心境界(三)
次者,说华严宗的“一切唯心造”。
“一切唯心造”不同“唯识无境”。“唯识无境”是指所知的对境必相应能知的心识而成变现,这时,只是说对境的相,实未牵涉及对境的性,只因为相可变现而无定相,是故说本体为空,因为若有本体就必有定相,所以唯识家从来没有说“唯识无境,故无自性”。“一切唯心造”则不然,实在是由一切法的自性而说,而且是立足于本性自性而说。
说“一切唯心造”,若不知本性自性,但说如来菩萨、男女老少、山河大地都唯心造,那便只是高论而已,并未触及“一切唯心造”的真实义。
此事需从头说起。
《华严经》说一切唯心造,是在夜摩宫中,诸菩萨“俱从十万佛刹微尘数国土外诸世界中而来集会”,这是一次超越时方世界的集会,所以在会中作偈赞的菩萨,其偈颂便都与超越时方的如来法身有关,由是对会中觉林菩萨所说的“一切唯心造”亦必须依如来法身来理解。
会中作偈赞的菩萨,除觉林菩萨外,其名为功德林菩萨、慧林菩萨、胜林菩萨、无畏林菩萨、惭愧林菩萨、精进林菩萨、力林菩萨、行林菩萨、智林菩萨,他们的赞颂,各各主题悉如其名,今略说如下——
功德林菩萨所赞,即是佛的功德。佛的功德离一多相对,而且周遍一切界,所以说:“如此会所见,一切处咸尔”、“彼诸菩萨,皆同我等名……所从诸世界,名号亦无别”、“彼诸如来等,名号悉亦同”、“一身无量身,其相不可得”,这即是说离一多。由离一多才可以说周遍,因离一多始无范限,更说:“十方一切处、皆谓佛在此”、“如来普安住,一切诸国土”、“是故佛威力,充满难思议”、“游行十方界,如空无所碍”。这既是说佛功德周遍。所说的功德,当然是如来法身功德。
慧林菩萨所赞,是依如来法身密意,由报身、化身佛依识境相显示密意的“慧”。此以法身为智,落于识境则为慧,所以说:“为众广演说,饶益诸群生,如来出世间,为世除痴冥,如是世间登,希有难可见”。众生若依识境相,此如依释迦的言说,只能不落三恶趣,如言:“若有得见闻,清净天人师,永出诸恶趣,舍离一切苦”,复需“无量无数劫,修习菩提行”依如来法身密意而成佛。
胜林菩萨所赞,即是本性自性。由“赫日扬光辉,十方靡不充”、“诸佛亦如是,功德无边际”,说如来法身功德周遍一切世界是故成就一切世间。然而,“诸法无来处,亦无能作者,无有所从生,不可得分别”,由是世间一切诸法,实无来处,亦无所从生,唯藉如来法身功德而生,因而一切诸法无有分别,故可决定“诸法无生故,自性无所有”。这便是说识境中一切诸法的自性,实即如来法身的自性,若说如来法身自性为本性,则一切法便是本性自性。关于这些,在《华严经》中多处有广说。
无畏林菩萨所赞,是密意与言说双运境,亦可以说即是如来藏的智识双运境,所以说:“如来广大身,究竟于法界,不离于此座,而遍一切处”、“专心欲听闻、如来自在力,如是诸佛法,是无上菩提”。如来不起于座,但其言说亦是无上菩提,所以密意不离言说而成了知,因为佛的言说亦不离密意。在这里,是将功德林与慧林二菩萨的偈赞双运而说。
举此数例,便知十位菩萨的偈赞都不离如来法身、如来法身功德而说,所以觉林菩萨的偈赞,实在亦是赞如来法身,由“觉”而赞,即是赞如来自证智。一切众生心,实有如来法身具在,所以若能自知心中有如来,便即是“觉”。
于众生中以人为例,人实由见心的行相而见对境,这心的行相,实在是依如来法身功德而成立,但众生不觉,于是便依世间的名言句义而认知这心的行相,那便是依识而观、依识而觉,是为识觉,一般称为觉受。若知心的行相,实在是依如来法身功德而成显现,如是认识识境,便知一切显现,非由无明的心识所造,实为法性所造。
在觉林菩萨的偈赞中,将心性自显现说为“譬如工画师,分布诸彩色”,那便是依识境的名言句义来成立世间,因此又说“譬如工画师,不能知自心”。可是,“而由心故画,诸法性如是”,是即说,非唯依心性始能成立世间,成立世间的其实是法性,而且,心性所成立的世间,只是识境的显现相,法性成立世间,则为本然的真实,所以说为实相。
所以“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实在是法性自显现,此法性于心中本来具足,以本来具足如来故,所以觉林菩萨即依决定而言:“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应知佛与心,体性皆无尽,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然则如何得证如来内自证智,则是“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在这里,是由观法界性来成立一切唯心造,所说的并不是凡夫的心识,不是凡夫的心性,而是凡夫心中本具的如来本性,亦可说为法性。一切法本性自性,是故能造万象的必为本性的心、法性的心,此心由觉而知,故为觉林菩萨所赞。“林”的意思是聚处,觉林菩萨即是佛觉聚处的显现,知此名号即知何谓“一切唯心造”。
现在很多人将“一切唯心造”,看成是造物质世界,而且还想证明,有一种“心力”可以创造物质,这实在是对觉林菩萨诽谤。明明说是“觉林”,说是对如来及如来法身功德的“觉”,那么,焉能由一种“觉”来创造物质世界呢?
“觉”如来法身功德则不同。由如来法身功德才能成就识境,是即可以说,一切诸法实藉如来法身功德而成立,所以便可以说为,由此“觉心”成立一切法,说“一切唯心造”必须是这个意思。觉林菩萨的偈赞,从来没有说由心可以创造物质世界,他只是将心譬喻为画师,说“而由心故画,诸法性如是”,心画出来的是心的行相,心的行相则依法性自显现,这才是“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所以觉林菩萨才会说“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这是由法界性而说“一切唯心造”,完全与所谓“心力”无关。
成立“一切唯心造”才可以成立“普贤行”。在《华严经•普贤行品》中说普贤行,说言:“于一微尘中,悉见诸世界”、“一一尘中有,十方三世佛”、“一一尘中有,无量种佛刹”,因此便是“如来法身藏,普入世间中,虽在于世间,于世无所著”、“法性无来去,不著我我所,譬如工幻师,示现种种事”,这便即是华严宗所说的“法界缘起”。由法界缘起成立,是由“理”成立,并不是由“事”成立。一切诸法由理成立,便不是成立“一因”,倘若由“心力”可以创造物质,那便是“一因外道”的说法。
笔者对此反复申明,实在是不想见到华严教法受到诽谤。
二、龙师:大中观依相依理,说如来藏与如来藏功德双运;大唯识依变现理,说识变众生与法,说识变即说如来藏与如来藏功德双运。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