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念佛要两重一块念就不会落在所相里

(2022-05-25 15:31:42) 下一个

2020430002-003北京

念佛要两重一块念就不会落在所相里

法如整理

密教观修带着境觉的事,禅净密可以说是禅净唯识,法相唯识就是密教 观修的机理,没有法相唯识变现,就没办法施设密续观修,密乘讲的中观明 觉就是唯识境觉。回去你们看《虚云和尚年谱》,都要写好作业。我们学佛 强调一心,要同时保持三重觉知,才能悟入不增不减,学佛仅认知一层缘起, 是觉知不到不生不灭、不来不去的生命实相的。学佛不懂法相唯识就认知不 到不增不减,增减和生灭是一样的,大乘念佛要三际一如,在能相念佛过现 未是同时的,因果同时才是完整的大乘佛法。

学佛很难,难才要学,不学你能解脱生死吗?你念佛是依着缘起的认知, 学懂大唯识念佛要带着两重觉知,有如在自己的梦里念佛,同时做梦的你也 在念佛,念佛要两重一块念,就不会落在所相里。学佛什么事都要两重看, 生起两重觉照看增减来去才没有意义,你不用刻意地去除我执,两重觉知就 是中观。宗萨仁波切讲,月称菩萨讲《中论》,看见东西不要执着就好,执 着就会有烦恼,当然凡夫不执著是不可能的,落在缘起里的你怎么能不执外 境?用两重唯识看境相就能释怀,否则只能像耶稣讲的,有人打你左脸就给 他右脸,心态就有问题了。在一重讲佛法容易引发心理问题,两重就不容易 犯错误。

两重缘起看男女就容易放下,饮食男女普通人都放不下,学佛没让你放下,你放下也不会消失不见。两重看饮食男女,就是法相唯识变现,所谓情 人眼里出西施,在唯识里就是依他的遍计,落在一重缘起里认知离不开依他, 轮回里的有情离不开阿赖耶识。学懂两重缘起自然就能离开二取,实有认知 转成境界有。念佛的时候也得带着两重唯识见,你念佛出声、不出声都不是 重点,学佛重点一定是见地。刚开始你念佛,所有问题就全来了,两个你念 佛,至少有一半问题已经解决,念佛挂上一心能相,念着念着这俩你就合到 一块了,觉本来就是一个。

佛法观修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梦醒一定是从床上的你这醒,不是从梦里 的你那开始,梦里的你醒不了,醒也是假醒,梦里的你根身、器具都是识的 变现。现在我们认知的世界,佛说为藏识境界,学佛不讲梦境很难契入实相。

虚云和尚传记中的资料都是可以查到的,老和尚陪慈禧在西安救灾,在 云南、福建、广东、南洋发生的很多都是公共事件,这是没法编造的,很多 在场的人都不信佛。老和尚在菲律宾也遇见疫情,被流放到一个荒岛上,其 他人全都死了,只有老和尚一人活下来,虚老在泰国王宫里应供,一入定二 十多天,这些都是史实。禅宗公案有生公讲法、顽石点头说,老和尚讲戒的 时候,枯树发新芽,香烛、蔬菜上开出莲花,还有动物来受戒,有些人看到 这些时心有疑问,为什么?因为六识平台不恒。普通人的心念要完成一件事, 得用多少念来相续,人生就百十来年,在能相就是一刹那,这一刹那落在所 相就分成了多少份,现在科学家认为时空都是人类的幻觉,大家学佛要好好 体会。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