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瑜伽的不同视角

(2022-05-21 16:42:07) 下一个

202015001北京.    郭丽莉整理

萨古鲁是一位印度瑜伽大师,他的有些讲法我想让大家听听。原来我们 这里给大家讲的都是依经论的形式,逻辑性比较强。在古代唯识也叫瑜伽, 瑜伽行有几种,藏传佛教讲大瑜伽、无上瑜伽,我们讲大唯识。瑜伽落在我 们的认知,在所相讲叫瑜伽,在能相讲是大瑜伽或大唯识。印度萨古鲁是在 所相里讲瑜伽的,我们大概听一听。这位翻译是台湾女士叫张德芬,与藏传 佛教和灵修方面的接触比较多。从她的提问能看出来,她认知的瑜伽已经演 变成锻炼身体的健康瑜伽,跟灵修已经没有关系了。但萨古鲁回答的是跟生 命有关的瑜伽,张德芬讲的是生活瑜伽,他们的视角是不一样的。生活瑜伽 和生命瑜伽,在佛教看都是大瑜伽。我们先看一看视频,这里面有字幕。张 德芬女士的提问还提不到点上,和萨古鲁是两个不同的角度,一个是个人生 活的角度,问怎么能调整好心态?萨古鲁的回答跟背景是有联系的,他谈了 很多。看这个视频,要感觉他们俩不同的视角。

印度是一个多神教的国家,与我们这里不一样。我们这里的世界观基本 是依科学建立的,印度随着英国的文化侵入,慢慢也开始关注现实,印度教 很多神灵都跟现实有关系,多信仰地方神,远离了一神教。现在的印度是多 神教国家,他们的神太多了,信得很混乱,很难统一。这个视角和我们讲的 佛法不一样,我们这里一直强调经论学习,因为个人的文化背景不同,视角 也不同,普通人很难觉知到内心深层的东西,换句话说,有些人学佛连情绪 问题都不能解决,信仰没有触及到心里。张德芬女士看起来有些紧张,现在受教育的文明人多数是这样,你给一个指示,教我怎么去做,很少人能深入 到内在。学习外在知识,肯定需要老师传授,没有人教授你向更深一层去看。 中国人很喜欢讲孝道,儒家讲君臣父子,做人要守规矩,但中国的封建社会 两千多年阻碍了中国的发展,西方工业革命在乾隆时期就开始了。萨古鲁的 观点完全不一样,孝顺的核心是你同意不同意都得执行,规矩是为社会上层 服务的,文化是为社会秩序服务的,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