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比医生的分享

健康&健美的探索和体验分享
个人资料
burpeejump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Early Medicine-治未病,心理健康

(2024-09-14 13:37:49) 下一个

继续学习和分享Peter Attia的Early medicine, 跳过几个章节,直接到了最后的心理健康这部分。前面的运动,营养,睡眠都有过系统的学习了,心理健康这部分,还没有,没有专门读过什么书,所以好奇心超强,这两个月就搞这块吧。前半年,研究睡眠,更年期,可以先放一下了。

Peter对心理健康这一块特别重视,他绝对代表当今一批人,是众人眼里的high achiever,非常成功,但是自己却感觉一点也不快乐,每个目标都实现了,但是却越来越恐慌和有压力。看着Peter,你就能感觉到紧张和沉重,没有一点轻松感。如果身体健康了,生命长久,但是每天都机器人一般的去健身,去做各种routine, 没有乐趣,没有激情,那健康长寿有什么用呢?这一类健康博主都有这个问题,日子过得一点也不好玩。Peter自己也明白,他明确指出:
–随着年龄增长,多数人的幸福感增加,心理健康越来越完善,而不是象其他系统那样无一例外地衰退。所以如果能注意投资情感健康,无论老了以后境遇如何,都能内心平静喜乐,无怨无悔地离开这个世界。这样的景愿岂不美好。
–那怎么定义情感健康呢,答案是无法定义,这方面没有Vo2 max测量,没有血液指标。但是有两个方面:第一你自己感觉怎么样,第二你周围的人感觉怎么样。这两方面都好,那就差不到哪里去了。我现在喜欢的感觉是:平静,有希望,好奇,踏实,安稳。希望我周围的人的感觉是:温暖,有支撑,有趣,好玩,好奇,有动力。
--Paul Conte这位心理医生提出:情绪健康表现在:1. 管理情绪的能力,2. 有和他人沟通,建立紧密联系的能力,3. 一直有很强的使命感 (emotional regulation, ability to connect, out to be there to relate and connect, purpose and contribution)
–如果一个人易怒,容易伤感,社恐,这些都是情绪管理能力障碍的表现。有些情绪本身不是坏事,比如一个医生能够体会到病人的疾苦,可以共情是好事,但是如果他/她下了班,还不能摆脱这些情绪,那就会负面影响到自己和身边的人。以前,妈妈来我这里住的时候,就会抱怨我每天绷着脸,可能就是一种情绪调控的问题了。
–有的职业比较容易保持“使命感”,用我自己举例子,以前做过科研,码农,现在做临床医生。在当医生的10几年是最容易每天都精神抖擞地上班,工作10几个小时也不疲倦的生活。如何不依靠工作来保持这种动力和存在感,我还在探索。
–一个人心理更健康,他/她和身边的人的关系都会更好,而且有能力够建立起非常亲密的关系,这样的关系产生oxytocin-促产素荷尔蒙,让我们有强烈的幸福感和生命力。
–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 情感系统(limbic system)总是会胜过理智。那些不太有利(maladaptive)的情感往往是以往的创伤造成,有小创伤和大创伤. 这些创伤表现在,藏在心里的那个声音,比如有个声音在说“你现在还不够好;你需要再做这些这些才可以;你上台讲话显得很傻,笨嘴拙舌;你很孤独,很寂寞;如果不努力,你就会失去今天的所有,等等”。
–在与人沟通这方面,我最近体会到的一个进步是和与自己不一样的人沟通,共情,建立紧密的关系。比如,我虽然自己不吃甜食,在亲人过生日的时候也会享受给她/他买蛋糕的快感;虽然我有的病人手上一把健康(抽烟喝酒)烂牌,我也能和他/她携手翻盘(而不只是公事公办);对家里的小辈格外的关照。包括对“三观”这事的看法,我越来越接受和我三观不一致的人和事,只要这个事,这个人和当时的那个我有交集,我都会珍惜那段共识和共事-此为缘分。

ref: Trauma Stewardship: An Everyday Guide to Caring for Self While Caring for Others, by Paul Conte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