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臨城下之際1
約翰·密爾頓
無論是官兵還是揮劍的騎士,
當你們碰巧進駐這不設防的門庭
接受站崗放哨的光榮使命,
請把守門戶,讓詩苑免遭侵凌。
他會報答你們,因為他諳熟
詩的魔力能給善行帶來聲譽,
在寰宇之內傳揚你的英名,
陽光下無處不是詩的領域。
千萬別舉槍刺向繆斯的園林:
馬其頓顯赫一時的征服者
曾夷平廟宇[
阅读全文]
果戈里與烏克蘭/俄羅斯精神
作者按:本文是傅正明著作《夢境跳傘:特朗斯特羅默的詩歌境界》(臺灣商務印書館,2013)中的一節,論及瑞典大詩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特朗斯特羅默的詩作《果戈里》。果戈里是烏克蘭偉大作家,同時是烏克蘭/俄羅斯精神的最佳體現。今天,在俄羅斯軍隊入侵烏克蘭之際,一位俄羅斯人說,烏克蘭不僅為烏克蘭而戰,而且為俄羅斯而戰。獨裁[
阅读全文]

得道多助
藏頭格
烏克蘭必勝!
得義萬邦援手出,
道綱一脈慈航牽。
多行暴政遭天譴,
助紂終將翻賊船。
壬寅初春傅正明詩書
註釋
藏頭四字,語本《孟子.公孫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AJustCauseAttractsMuchSupport
UkraineWillWin!
ByZhengmingFu
Manynationslendtheirhelpinghandstothejusticeaction.
Basicprincipleofethicscomesdo...[
阅读全文]
中苏两大灾难回眸
唐山地震三十周年和切尔诺贝利核爆炸二十周年祭
2006年9月20日傅正明
傅正明
1976年的龙年,中国经历了文革的政治震荡。周恩来、朱德和毛泽东这中共三大元老相继死去。伴随这类政治地震的一场巨大的自然灾难,是当年7月28日震惊世界的唐山大地震。在不少中国人的眼里,这场灾难对红朝皇帝之死具有预告的象征意义。唐山大地震的冤魂是毛泽[
阅读全文]
罗素与和平主义运动
傅正明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一九二零年三月,正在中国访问的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BertrandRussell)身患重病,被送进北京一家德国医院,当时也在中国讲学的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闻讯前往探视,看到神志昏迷的罗素还在喃喃呓语:“我们必须制订和平方案,必须制订和平方案……”,杜威见状感慨不已[
阅读全文]
中国有许多中国
傅正明
十多年前八达岭的诗人阿多尼斯
站在尼克松立足过的地方
以晦暗而敏锐的眼光眺望北京的棺木
自行车鱼贯而入
小车来来往往
他的心随车轮转动
与巴黎的梦幻不同
与纽约的坟墓不同
与东京的色彩不同
与莫斯科的村庄不同
北京没有一辆私家车
诗人在想
“东方有许多东方
西方有许多西方”
叙利亚有许多叙[
阅读全文]

EdvardMunch,SelfPortraitontheOperatingTable,1902
FrankDickseeRomeoandJuliet1884
HendrikSchefferDonJuanasleeponHaidée'slap,circa1827
[
阅读全文]
廢奴運動的詩歌
――紀念英國廢除奴隸貿易兩百周年
在古希臘喜劇家亞里斯多芬尼(Aristophanes)的作品中,一個農民抱怨說:有的人奴隸成群,有的人連一個奴隸也沒有!由此可見,對於奴隸制天經地義的合理性的認同,有根深蒂固的歷史淵源。萌生于古希臘羅馬的民主制度和人文主義,最大的欠缺就是把奴隸排斥在「人」的範圍之外。
這種殘酷的歷史延續了兩千[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