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徐清风道自来

生于山城长江畔,三十而渡。徐徐清风,以诗明心,以思索为舟,以宁静为岸;于文字中渡己,行远终归心。
博文

前言母亲九十岁,在养老院的窗前,用画笔与文字为自己的清晨添香。我六十岁,在美国的后院阳台上,也悄悄拾起一天中最干净的时刻。两个时空、两种生活,一样的平静日常。今天早晨,和昨天没什么不同。快五点,我自然醒来,喝了一杯昨夜放在床边的温开水。起身准备早餐:先烧水,洗杯子,准备茶叶和咖啡。从冰箱里拿出一个鸡蛋,打散在小碗里。水开了,泡好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25-07-22 18:14:34)

“我今天去查房,没有敢打扰她。这个意境真的好美!稍微弄一点声音,都是对她的亵渎。” ——养老院护理部主任 养老院主任无意间拍下了一张照片:我九十岁的母亲,安静地坐在窗前的书桌前,背影沉稳安详,神情专注。那一刻,她仿佛进入了自己的世界,外界的一切都与她无关。 我姐姐在朋友圈看到这张照片后写道: >“我九十岁的老妈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4)
(2025-07-22 02:00:31)

人生如铁轨,天道如潮水,终将到岸。 有读者问我,怎么看“顺其自然”。 我想,它并不是一句消极的“听天由命”,而是一种理解自然规律、识时而动的智慧。 什么是“自然”?春夏秋冬、生老病死,是天道;
什么是“顺”?春种秋收、识时而为,是人事。 九十年代,我初到美国。本科念的是机械工程,所以理所当然申请了同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25年7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法案——《支付型稳定币清晰法案》(GuidingandEstablishingNationalInnovationforU.S.StablecoinsAct,简称GENIUSAct),川普总统18签署,使天才法生效。它第一次从联邦层面明确承认并监管以美元为锚的“稳定币”,标志着数字金融时代美国战略转向: >用合规稳定币,把美元打造成一个去中心化但可控的“数字网络货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二十多年前,我在美国一家老牌钢铁公司工作。那是重工业迈向信息化的转型期,公司设立了一个创新部门,试图搭建一个线上平台,实现钢铁买卖的数字化。我在这个项目中担任网络架构师。团队小而精,像个内部创业公司,从零起步,一边搭建系统,一边探索业务流程。那时我刚过三十,对技术和理想都充满热情,也相信努力终会带来回报。支持我们项目的,是当时的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1)
(2025-07-19 08:48:38)

昨夜睡得不深,比平时多躺了两个小时。今晨醒来,身心有些不适,说不出是哪里不对,不是情绪上的低落,却有一种从体内浮出的微妙疲乏。 我没有去逼问这种感觉从何而来。只是照旧沏了一杯咖啡,静静坐下,闭眼调息,任那一口口热意唤回些许清明。 随后,我走到阳台。竹林如故,风中带雨,鸟鸣阵阵,轻敲着枝叶,也轻敲着我的心。 桌上摆着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引言: 马斯克所说:“只做最重要的三件事。” 我反复问自己一个问题:此后我会选哪三件? 对于马上要退休的我,这不再是成功学意义上的“时间管理术”, 而是一次关于人生意义的“聚焦练习”。 今天,我给自己选了这三件事—— 一、锻炼身体 几十年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压力如影随形。 退休之后,我想认真面对身体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1)
(2025-07-13 09:13:38)
前言: 在几十年的职场旅途中,我像一只假狐狸,忙于回应世界,难以认清方向。 马斯克说,每天只需做好最重要的三件事,我直到退休前才真正懂得这句话的分量。 如果你还年轻,愿这篇反思能为你点亮一点“专注之路”的微光。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忙”就是值, 但如同买股,真正让你富足的,往往不是操作频繁, 而是早早认准了那只值得长期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风吹过来,叶还在长,万物静悄悄地在改变。 我坐后院的竹林中,在时间的边上,想起以赛亚·柏林那只狐狸。 >狐狸知道很多事情,刺猬只知道一件大事。 ——古希腊诗人阿基洛库斯 哲学家以赛亚·柏林(IsaiahBerlin)在1949年写下《刺猬与狐狸》,以这句古希腊箴言为题,将思想者分成两类: 刺猬型:他们专注于一个核心理念,从中推导万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如前《放下数字,提前退休》一文所述。上月底我终于下定决心:我要退休了。 独立节前,我在邮件中说: >“我想在十月底前退休,并在此期间从主导岗位退下,转为支持角色,帮助过渡。” 过去这一两年,公司频繁变动、管理混乱、责任下沉、权力漂浮,让我从最初的失望,到后来学会看破、配合,再到最终地心力交瘁。 这是一种深层的疲惫。不是身体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9)
[1]
[2]
[3]
[4]
[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