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股市热议不断:巴菲特在投资组合中增持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显示他看好 AI 潜力;与此同时,NVIDIA 在交出亮眼财报后,却迎来部分做空机构押注,这背后正折射出 AI 硬件与应用格局的分化。
科技发展总是在通用与专用之间循环演进。回想八十年代,办公室流行“三合一”机器:传真、打印、复印一体;家里也能买到小型号设备。后来,高速复印机、激光打印机、传真机各自分化,专用设备成为主流。九十年代互联网初兴,各类网站尝试一站式服务:新闻、天气、搜索、邮箱。最终,垂直门户崛起,Google 搜索、AccuWeather 等专业服务赢得用户青睐。
今天的人工智能,也在重复类似的轨迹。通用大模型如 GPT、Claude、PaLM,几乎无所不能:聊天、写作、编程、总结问题,依赖的核心硬件多为 NVIDIA GPU。GPU 灵活、通用,是科研、实验和跨行业应用的首选。
然而,Google TPU(Tensor Processing Unit)的出现,打破了这一格局。TPU 是专为 AI 优化的芯片,在矩阵运算和大规模推理上效率极高、成本更低。对于云端大规模部署或特定行业应用,TPU 的优势明显。这意味着,专业化硬件正在快速崛起,成为某些应用场景的主流,而通用 GPU 则继续服务科研探索和多任务需求。
从投资视角看,巴菲特押注 Google,正是押在其 TPU、云服务和 AI 专业化布局的未来潜力;NVIDIA 的财报强劲,但做空压力也反映市场对其通用 GPU 能否长期保持主导地位的疑问。历史规律告诉我们:通用永远存在,但专用在效率、成本和用户体验上常成为市场主流。
因此,中期观察重点应放在专业 AI 模型与硬件的进展。通用大模型是底座,而专用化趋势可能在未来几年决定谁能真正掌握产业应用的核心优势。投资者、研究者、普通用户都值得关注这股潮流的方向。
做人也是如此:通用型人才永远有需求,但在每个阶段,某些专才往往更吃香,回报更高。风险与回报,大概率总是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