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底,我正式拒绝了上司的再次挽留。 按原计划今年十月底退出职场。
她希望我能干到明年三月,好拿到公司惯例的年终奖。几个月的工资加奖金,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她无奈地说:
“Money does not matter to you.”
我回答:“Money does matter to me, but lt's not worth it at this point.”
古人早有教诲
中国古代文人学士,常常留下几句至理:
- “明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 “良禽择木而居。”
-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甚至连“盗亦有道”,都说明了一个道理:财富和去处很重要,但取舍更重要。
道不同,不必再谋
过去这一两年,我的处境是**“有责无权”**。
艰难维持着系统的运转,却无法真正施展。
再留任几个月,为了奖金,似乎“划算”;但若内心已知“不值得”,那就是另一种消耗。
曾犹豫,也曾心动。
但想到“道不同,不相为谋”,就坦然了。
毕竟,人生真正的价值,不是为五斗米折腰。
一生不过三幕剧
回头看,一生也许只有三幕:
第一幕,前三十年
我们拿到的剧本大致相同:做个好孩子,好学生。努力读书,参加考试,谋一份体面的工作。
第二幕,中间三十年
我们演的角色突然变多:好儿女、好伴侣、好父母、好员工、好领导……
为家庭奔忙,为事业拼搏。我们努力爬梯子,却往往直到后来才发现:
梯子可能靠在错误的墙上,
或者梯子本身不够长,
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登顶。
第三幕,后面三十年
这幕剧的台词和舞台,不再由别人提供给我们。
我们是否能自编、自导、自演、自乐?
这是命题,也是自由。
尾声
离开,并非放弃,而是开始。
既不必抱怨前路艰难,也无需鱼与熊掌兼得。
只要心里清楚:
什么值得,什么不值得。
剩下的,就让人生最后一幕,在自己的节奏里,慢慢展开。
这就是我心中的《提前退休之人生三幕》:
前半场演尽人情世故,后半场只愿自编自导。
1. 工作好不好玩
2. 工作累不累压力大不大
3. 工资高不高
4. 退休后钱够不够花
三个月钱的新老板是个官僚,不懂但还不知道自己不懂,虽然没有瞎指挥,但出台一些所谓规则措施让我和我的员工无可适从。
正当我试图跟他计算一下workload和责任想说明我的团队缺人太厉害的时候,上层直接把我团队在印度的contractors都砍了,说是为了公司大方针要out source去南美。问题是这些印度人已经跟着我们一起干了十多年了,工作质量和水平都可以信赖,现在突然换吊,南美的contractor们根本就不可能接过接力棒。
我这几天也在犹豫,是不是辞职退休算了,不退的理由除了钱之外,还有是我需要罩着手下几个弟兄姐妹。除此之外,怎么看为了自己都应该退。如果不退,累心不说,我们管的系统迟早要出事儿。
如果到了60该退休时,退了,公司也不缺你,那么算不赚不亏,过去是双方等价交换;
如果公司巴不得你走人,说明你之前的工作比较合算,公司比较亏。
反之,公司想留你,说明你的价值要高于公司雇其他人,说明过去你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