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徐清风道自来

生于山城长江畔,三十而渡。徐徐清风,以诗明心,以思索为舟,以宁静为岸;于文字中渡己,行远终归心。
正文

'做自己',可能是个伪命题

(2025-11-24 15:47:23) 下一个

人们常说:“你要做最真实的自己。”
这句话听起来像是能解开人生困惑的钥匙。

可有时候我会想——
所谓“做自己”,会不会其实是个伪命题?

 


 

一、若对当下满意,就不会追问“谁是真我”

一个人之所以会问:
“我现在的选择是不是我真正的声音?”
“我是不是还不够了解自己?”

往往是在心里某个角落里,对当下的自己并不完全满意。
哪怕只是轻轻的、模糊的那种不满。

当生活顺顺当当、心里踏实的时候,
我们很少会追问这些抽象又玄妙的问题。

只有当我们想改变自己时,
才会给“现在的自己”找点理由,
像是要先否定它,才能开启下一个版本。

所以,“真我、伪我”的问题,
或许本质上不是关于“谁是真”,
而是一句轻声的自问:
我想不想成为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二、自我不是一个固定的点,而是一条流动的河

赫拉克利特说过: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同样的,人也不能两次遇见同一个自己。

今天的你和昨天不同,
明天的你也不会和今天完全一样。

生活会教你一些事,
环境会改变你的习惯,
经历会拓宽或缩窄你的心。

所谓自我,不像石头那样固定不动,
更像是一条不断流动的河。

既然本来就在变化,
又怎能指望找到一个永恒不变的“真我”呢?

 


 

三、“做自己”的难处,不在于寻找,而在于接纳

或许,“做自己”最现实的含义并不是要找到什么真相,
而是——

愿意承认自己是在变化中的;
愿意接受每一个阶段的自己;
也愿意在需要的时候,
让自己慢慢变成另一个样子。

这比执着于“谁是真我”要重要得多。

 


 

四、每个阶段的你,都是真实的你

自我更像是一束火焰,
风来了会偏一点,
燃料变了会亮一点或暗一点,
可那一刻的火光,都是真实存在的。

所以,我想说:

“真正的自己”不在远处,不在理想中,
它就在你此刻的选择里——
在你继续、停下、迷茫、抵触、努力、犹豫的每一个瞬间里。

有人在不满意的婚姻里继续,也有人在无趣的工作里摸鱼;
有人想改变却还没准备好,也有人顺其自然,让生活带着向前。

这些选择,无论勇敢或犹豫,
都是当下最真实的自己。

你愿意改变时,你会改变;
你害怕改变时,你会维持。
就像投资:高回报伴随高风险,
每一次选择背后,都有其理由与代价。

而“不做什么”,
有时也是一种选择。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紫若蓝 回复 悄悄话 哈,你这个够狠啊:-)不过我略有点歧义,也许你是说做自己的自己是伪命题,因为自己就是自己,逻辑上没有错,但也没有否认谁在做吧?这个话题真有意思,可以无穷无尽地思考啊。
徐徐道来 回复 悄悄话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9953/202511/19830.html
FollowNature 回复 悄悄话 是个伪命题。脑袋正常的人每个行为都是经过大脑的。当然,没有经过大脑的,也是自己的行为。做岀来的就是自己。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