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学欣赏

夏学,就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质极其丰富,科技发达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经为核心的华夏生命哲学,正好可以用来添补空虚的心灵,给人智慧和力量。
博文

孟子.尽心下49:孟子曰尽信书 原文: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译文: 孟子说:如果完全相信《尚书》,就不如没有《尚书》了。我在《武成》篇,也就是相信其中的两三段而已。仁者爱人,仁者天下没有敌人。一个完全爱人的武王,去讨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易经智慧-程颐详解恒卦六五:柔顺中正,女吉男凶
上震下巽,雷风恒,易经第三十二卦。由咸卦的男女相悦,到恒卦的居室成家,繁衍生息,完成生命的终始之道。两性相处,男刚女柔,男外女内,各守其性,方可恒久。如果母鸡司晨,公鸡服下,乾坤颠倒,两性不能媾和,人将不人,家将不家,何来恒久?为了强调坚守本性的重要性,周公特意用六五来说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孟子.尽心下48:春秋无义战 原文:
孟子曰:“《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
译文: 孟子说:《春秋》书中记载的战争,没有一个是正义合理的。只是有的战争比另外一些好些。出征是上面的天子讨伐下面的诸侯才用的,地位相当的国家是不能“出征”的。 短评: “征”,是天子以武力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孟子.尽心下47:不仁哉梁惠王也 原文:
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

公孙丑问曰:“何谓也?”

“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是之谓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也。” 译文: 孟子说:不仁慈啊,梁惠王!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易经智慧-荀爽详解恒卦九三:恒则通,通则久
雷风恒,易经第三十二卦。雷风相搏,二气相与,阴阳和合。阴阳相搏相与方能和合,和合方能长久,恒卦讲的是长久之道。有变才有通,有通才能久,恒久靠的是渐变,靠的是终则有始、生生不息的循环往复。长男和长女已经成熟,他们来自咸卦的少男少女,长男主外,长女主内,组成一个稳定的家庭,一生一世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孟子.尽心上46:孟子曰知者无不知也 原文: 孟子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不能三年之丧,而缌(si1,细麻布)小功之察;放饭流歠(chuo4,喝),而问无齿决,是之谓不知务。”
译文: 孟子说:有智慧的人没有不知道的,但着急的是最要紧的;仁人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孟子.尽心上44-45:孟子曰于不可已而已者 原文: 44.孟子曰:“于不可已而已者,无所不已;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其进锐者,其退速。” 45.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译文: 44.孟子说:不该放弃的放弃了,就没有什么不能放弃的;对于重要的持有轻视的态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孟子.尽心上42-43:孟子曰天下有道 原文: 42.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 43.公都子曰:“滕更之在门也,若在所礼。而不答,何也?” 孟子曰:“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皆所不答也。滕更有二焉。” 译文: 42.孟子说:天下有道,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易经智慧-朱熹详解咸卦九四:正定于内,无染于外
泽山咸,易经第三十一卦。山泽通气,水润山土,山泽交感,万物滋生。所以咸是阴阳交感,而化生万物;是男女交感,而人类繁衍。一切变化起始于阴阳的交感,化学反应是原子间电子的交感,核反应是原子核间的交感,动植物的衍生是两性的交感,天体之间的平衡靠的是运动产生的离心力和吸引力之间的交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孟子.尽心上40-41: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 原文: 40.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拾也)艾(音yi,刈也,取也)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41.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 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36]
[37]
[38]
[39]
[4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