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学欣赏

夏学,就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质极其丰富,科技发达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经为核心的华夏生命哲学,正好可以用来添补空虚的心灵,给人智慧和力量。
博文

公冶长篇第五、六:雍也仁而不佞 原文: 5.5: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5.6: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译文: 5.5:有人说:“仲弓有仁心,但是口才不好。”孔子说:“为什么要口才?靠口才与人应酬,常常招人讨厌。他有没有仁心不知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公冶长篇第三、四:君子哉若人原文:5.3: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5.4: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译文:孔子说起子贱,“像子贱这样的君子!鲁国如果没有君子,这个人的君子品德是哪里来的?”子贡问孔子:“我怎么样?”孔子说:“你是有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原文:5.1: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5.2: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译文:孔子说起公冶长:“可以把女儿嫁给他。虽然进过监狱,不是他的罪过。”于是把女儿嫁给了他。孔子说起南容,“国家清明的时候,他是个有用之才;国家黑暗的时候,他能免于杀头”。于是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里仁篇第二十五、六:德不孤必有邻 原文: 4.25: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4.26: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译文: 4.25:孔子说:“有德之人,一定有道德高尚的朋友。” 4.26:子游说:“不厌其烦地劝谏老板,是自取其辱;屡次劝谏亲友,会造成疏远。” 短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同志相求。故大德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里仁篇第二十三、二十四:以约失之者原文:4.23: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4.24: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译文:孔子说:“坚持俭约而犯错的人,少啊。”孔子说:“君子说话要少,而做事要勤快。”短评:行持俭约的人,生活简朴,言辞简明,行为正直,自然很少会偏离常道,所以不容易犯错。注意这里的“约”,不仅仅是物[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1-04-08 04:33:30)

里仁篇:父母之年 原文: 4.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4.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译文: 4.21: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能不知道。一来为父母的寿考高兴,一来为他们年老体衰害怕。 4.22:孔子说:从前的人不轻易说出口,是怕做不到丢人。 短评: 对父母的孝,不仅仅是物质的奉养,关键[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里仁篇第十九、二十:父母在原文:4.19: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4.20: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译文:4.19:孔子说:“父母在世,不去远的地方。一定要去,就必须告诉父母去的地方。”4.20:孔子说:“三年不改父母治家的方法,就算是孝顺了。”短评:不去远的地方,是怕父母牵挂。当时交通不便,又没有电话,孩子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里仁篇第十八:事父母几谏原文: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译文:孔子说:侍奉父母,劝阻父母要婉转。发现他们坚持己见,还是要恭恭敬敬不可顶撞,不能因为忧心而心生怨气。短评:劝谏父母不可硬来。如果你认为是对的,就要坚持下去,但是一定要毕恭毕敬慢慢来,一次不行,可以等父母心情好的时候,再试探一次。无论多么麻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如何凝聚亚裔共同反抗暴力:易经萃卦怎么说 萃卦讲的是凝聚人气的智慧。我在此给分析一下卦辞,对大家也许有帮助。卦辞是这么说的: 萃亨,王假有廟,利見大人,亨利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萃亨。首先肯定萃,也就是做凝聚人气的事是好的,能使事情顺利成功。这件事靠一个人,或者是一个团体是不行的,一定要凝聚所有的亚裔,以及同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1-04-05 22:17:07)

里仁篇:君子喻于义原文:4.1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4.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文:孔子说:“君子考虑的是道义,小人考虑的是利益。”孔子说:“看到贤良的人,考虑如何赶上;看到不怎么样的人,内心要自我反醒。”短评:一般人只看到利益,给他讲仁义等于是对牛弹琴,他不会明白的。譬如他们的口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01]
[102]
[103]
[104]
[10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