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间,是老家气派的四合院,顾名思义十八间屋子,主人是当年十里八乡有名的富豪,爷爷的亲兄弟。爷爷只是个清贫的教书匠,他兄弟经商发了家致了富,也因此在特殊年代遭了殃,爷爷从不曾占过光却受到了牵连。动荡的年代,十八间自然被充了公,转而分给了其他户。堂爷爷有三个儿子,两个亲生一个同母异父(老大是母亲改嫁时带的),两个亲生的运动中自然没少[
阅读全文]
粽子一直在想写的清单里,以前也曾有过相关的小文。昨日喜看“暖冬“之六月做的粽子博文,让我的粽子情怀再次升腾,像乐符般跳跃在键盘上,迫不及待的喜欢,让我的粽子篇提上了日程(所有照片都原片,不喜欢也用不来美颜功能)。
美好的粽子时光
说起粽子的情怀,纯粹出自家乡情结和母亲的味道。那个时候,每年的端午和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
阅读全文]
博友“可能成功的P”在我的红烧肉篇中说,喜欢我做的馒头及怀念小时候食堂的馒头。我便建议她试试做花卷,并说刚和了面准备要做的。已临近傍晚了,却想来个觉养神。没入睡时,想着要不再写一篇花卷的吧。没想好就睡着了,醒来却又乏又沉,就赖在床上东想西想,不知怎地想起了午睡和不少有意思的往事。来了兴奋点,又生怕忘记,于是一骨碌起身,打开电脑[
阅读全文]
红烧肉算不得什么高级菜,却是我对家人爱的表达,是我餐桌上的开胃菜,也是我亲友们的最爱。也是这道菜,说起来简单,看起来漂亮,吃起来美味,而各家做法和出品又不一样。周末的早晨,哥哥考试后要来家里吃饭,弟弟还在睡懒觉中,我的红烧肉已经入锅了。因是文城中人,便自觉搬了凳子,就着慢炖的功夫,写下了我的红烧肉篇。感恩!先说这些年买五花肉的感受[
阅读全文]
【回乡偶记】老家的邻居阿香阿香今年七十二了,个儿中等,身材干瘪,颧骨凸起,满脸皱纹。见了半熟不熟的,总是客气打招呼,“来啊,家里坐,喝口茶”。再熟一些的,便上前一把拉住,使劲往家里拽,“吃了饭再走,吃了饭再走。”那个声音响亮的,半里地外都能听到。尽管,家里可能没有一口热水,没有一餐热饭。我不知道她是哪年从哪里嫁到村里的。[
阅读全文]
最近看了菲儿写上海的美食,又读JOYCE回上海尝记忆中的美食,那菜式和点心看了很是流口水,也触动了我回忆三月那个匆忙短暂的上海之行,想起了在乍浦路桥遇见的那位老人,以及后来才有的关于吃的故事。
我们年初刚回去不久,儿子春假又回了国。他小学毕业就出来,疫情前一年回去两次。对国内的印象,可以说是熟悉中的陌生,又是陌生中的熟悉。我们希望他有更[
阅读全文]
我做面包开始于疫情时期,五口人一日三餐,两个长身体的娃,除了做色香味俱全的饭菜,还要保证每天的小零食,牛奶土司面包就是其中一款。原材料简单过程也简单,重要的是吃的健康放心,避免了这边超市里的高糖。
美丽又好吃的面包
制作Tangzhong,像不像小时候妈妈做的浆糊加入了牛奶和鸡蛋后的Tangzhong
刚和好的面团湿软醒发1小时后的面团
醒发[
阅读全文]
有朋友聊天说起,说蒸不好鸡蛋羹。我便自信道,那就看看我的~
分享做法:蒸锅加水开大火,待水开的同时准备食材。
1.找只喜欢的小碗,鸡蛋去壳入碗(小碗我用两个鸡蛋,迷你小碗我用一个鸡蛋),加入一点点盐,把鸡蛋打散打匀;
2.水龙头细细的流水,边打鸡蛋边往碗里注水,距碗边约0.5CM时停(随意估计);
3.用小勺轻轻地撇去上面的一层小泡沫;
4.蒸锅[
阅读全文]
我和君子兰的故事,开始于2004年的春节。应着年的气氛,我们从花市抱回了两盆盛开的君子兰。有母亲在身边的日子,凡是搬进家的生活物品,不论大小,似乎一进门就与我无关了。这两盆君子兰,亦是如此!给花浇水、晒太阳,成了母亲的又一生活日常。春节后,君子兰过了花季,客厅再添绿植,它们被搬去了卧室的阳台。我对它的关注就更少了,甚至还有过弃之的提议,[
阅读全文]
从小到大、由南到北,我一直喜欢吃馒头。南方的馒头很喧软,北方的馒头有嚼劲。出来之前我只会吃不会做,但家里馒头从不源于超市,都是母亲和阿姨一手做的。出来后,自己动手学着做,竟然也很快学会了,经常做白面馒头和花卷,也做过漂亮的花馍。最近喜欢做的,是粗粮坚果馒头。白面馒头、荷叶饼刚整理好的漂亮花馍可爱的乖小兔们今年开始,粗粮和坚果在饮食[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