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杂记之十九难忘“水中”核心刘书记“水中”是我们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武汉市水厂路中学”的简称。“水中”是武汉市教育局在“文化大革命”前夕新建的十六所新校之一,校址在武汉市硚口区水厂路,武汉自来水公司职工宿舍里面一块巴掌大的地方。据久居那里的老人讲,原来那里就是一个臭水塘。新建的学校只有两栋四层的教学楼和一[
阅读全文]
笑谈邂逅邂逅就是偶然相遇的意思。偶然遇到一个人,也许是熟悉的,或是似曾相识的人。人生漫漫长路,真是难以预料何时何地突然遇到多年不见的熟人;或是素未谋面,但相遇一聊,却与自己熟悉的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记不清是哪位哲人说过: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贵人相助;贵人相助,不如高人指路。漫漫人生路,总会[
阅读全文]
说三道四之九一脉相承成语“一脉相承”的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如今这两个侄儿;虽分鸿胪、宜宾两派;毕竟一脉相承;所以一个模样。”一脉相承的意思是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指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昨天晚上看电视,姚监复老先生说他的《政治笑话集》中的一个段子: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央开大会都要呼喊[
阅读全文]
回国杂记之十八与汪深的妈妈相聚话当年汪深是华中师大一附中1988届高三(4)班的学生,1988年参加在芬兰举行的第二十届国际化学奥赛,获得金牌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他的妈妈李振宽已经年过八旬,三十年前是交通部二航局研究所所长。也是我的学生家长,我们相识于1985年9月初,第一次家长会上。第一次家长会,全班学生家长都到齐了。我在家长会上首先介绍了学校这次分[
阅读全文]
说三道四之八一概而论先说成语“一概而论”的出处。战国·楚·屈原《楚辞·九章·怀沙》:“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量”,古代指斗、升一类测定物体体积的器具。再说“一概而论”的意思。“一概而论”是指处理事情、问题,不分性质,不加区别,一律看待。对待具体问题,要做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我说“一[
阅读全文]
李小怀是我中学最好的朋友,我们在华中师大一附中同学六年,毕业至今六十多年了,从书信往来到微信时代,从来没有中断过联系。今年四月十七日,他在微信中告诉我,“在回武汉参加纪念东湖八一小学成立七十周年之后,有些外地同学要回华中师大一附中找感觉。”让我帮忙组织一下。我当时还在纽约,正准备四月十九日启程回武汉。答应他,回去就组织这次&ldquo[
阅读全文]
这次回国,因为要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全面体检,后来又因为重病住院治疗,在武汉待的时间太长,所以到海口就只有短短几天时间了。尽管日程安排很紧,还是邀请我们湖北省驻海南省办事处的黄主任见一见我的学生THL。我与黄主任是忘年交,我们都是海南建省时到海口的,他学的是工科,却爱好文学,特别喜欢与我这个中学语文老师交往。有一次几个朋友一起喝茶,不知[
阅读全文]
回国杂记之十五当年红卫兵相聚洪湖餐馆文革十年,对于我们这些已经进入70后的一代人来说,是永远难以磨灭的一段记忆。这次回国不久,当年湖北省实验师范学校“文革委员会”的主任,高中部的夏国林打电话,问我在哪里?我告诉他,在武汉。于是他组织了一帮当年的“红卫兵”相聚我家附近的洪湖餐馆。那天,来参加聚会的有幼师部的马兰绪、涂桂珍、张[
阅读全文]
说三道四之七一叶知秋深秋时节,公寓楼门前小花园的红叶渐渐红起来了。小路上随处可见散落的树叶,不禁想到成语“一叶知秋”。“一叶知秋”这个成语,意思直白,就是说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查其出处,《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
阅读全文]
闲话人生39赴京修订教材,大开眼界广结人缘2018年1月12日1986年9月初人民教育出版社邀请我到北京参加语文实验教材的修订工作。这次在北京工作一个月时间,住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招待所。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北京沙滩后街,出该社大门向右走二三百米,就是著名的景山。与我一起住在招待所的还有来自江苏的朱泳燚老师和北京的张必锟老师,他们两位都是学识渊博的专家。负[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