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随笔(51)临阵磨刀,指导有法
2011年5月初,海南省琼海市教育局刘局长请我的朋友熊志东吃饭,曾任天来泉物业公司的熊总经理一定要我陪他去赴宴。当他把我介绍给刘局长时,刘局长紧握我的手说:“幸会!幸会!我有一事,请您一定要帮忙!”随后,他就说陈德阳是他们琼海市加积中学(该校是海南省重点中学)理科实验班的尖子生,高考模拟考数、理、化三科都是满分,就是语文只考了80多分(满分150分),如果您这位语文特级教师能帮他提高20分,他一定能考取清华大学。
我当时仔细打量这位市教育局局长,中等个子,典型的海南人,标准的海南普通话。感觉他的事业心真强啊!居然能记住该市重点中学一个学生模拟考的成绩严重偏科。而且在偶然与我相遇的第一时间,就为这个学生争取美好前途而求师,为他的强烈事业心而感动,又想到那个学生数理化能考满分,语文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于是我决定先见见那个学生,聊聊再说吧。
那位刘局长真是一位特别敬业的局长,饭还没有吃完,他就通知加积中学的校长,让陈德阳和他的班主任、语文老师及家长马上到酒店来与我见面。
与该生谈话后,感觉特别好。那个学生就是那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聪明孩子。因为当时离高考只有二十多天时间了,于是,就在那个酒店包厢“一对一”辅导了两个多小时,只讲作文备考必须掌握的招数。然后要求他一周后再到我家去辅导一次。两次加起来不过4个多小时,后来他参加高考,语文考了120多分,据说主要就是作文提高了20多分。该生果然如愿考取了清华大学。当他打电话请我参加“谢师宴”时,我已经在美国纽约了。有趣的是陈德阳的校长问他,李老师教了你什么秘招呀,一下提高那么多分数?该生笑着说,就是告诉我如何根据作文题目结构文章啊!
真的没有什么秘招,记得当时我请刘局长让语文老师把该生最近的四次模拟考试卷带给我看看。那天在酒店辅导该生时,还有他的语文老师在场,我们共同分析了他的试卷后,一致认为时间紧迫,离高考只有二十几天了,只能以提高作文分数为重点。
如何提高呢?
我们都知道,从宏观来说,天体运动、自然变化是有规律的;从微观来说,电子运动也是有规律的。但是,宏观是大到我们看不见,微观又小到我们看不见。我们感觉到了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有规律的,但不一定完全理解。毛泽东有一句名言:“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到它。”我们都有被蚊子叮后抓痒的经历,如果蚊子叮的是颈部以上,是按从上往下的顺序抓痒;如果蚊子叮的是颈部以下腹部以上,是按从左到右或者是从右到左抓痒;如果蚊子叮的是腹部以下,那就是从下往上抓痒了。当然,如果蚊子叮的是背部,那就要记住“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借助抓痒工具——“老头乐”了。抓痒动作的规律性,是人的本能反应,只是大家平时没有注意去看,也许看了,但也没有把它与我们的学习联系起来,比如说联系语文学习来思考,并研究语文、具体说中学语文这个整体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各部分的特点是什么,针对不同特点,该用什么方法?那么,按“抓痒”的顺序去“抓”,不是很简单的事吗?这里,请大家注意一个“序”字。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有“序”的,高考也一样,自有它的规律,也就是“序”,关键是你要知道它的“序”,并且要循序渐进。那么,高考也并不难,高考作文得满分是完全做得到的。于是,我给陈德阳讲了高考作文“十大招”:
第一招重在心理训练,名曰“临门一脚”,着重讲三点:
一,投其所好;二,胸有成竹;三,意在笔先。
现在,先说“投其所好”。
高考语文命题负责人章熊先生特别强调,作文评估只能是一种模糊测量。这种评估主观随意性极大。为了尽可能客观地对一篇作文做出评价,必须有统一的标准,还要尽可能地为这一标准拟订出便于把握的、可操作的指标。即使这样,每年高考作文评分误差问题仍然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同一篇作文,让十位高考阅卷老师按统一的标准评价,误差在10~20分之间。这就告诉我们,作文评分误差的基本因素至少包括高考阅卷老师的评判能力和学生的写作能力两大因素。
无庸讳言,高考阅卷老师都是经过有关部门严格挑选的,一般来说具有相当的水平和能力,但是阅卷老师之间存在着经验、性别、性格、兴趣爱好、家庭境况等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即使按统一的标准评价同一篇作文,也会产生误差。再说应考的学生之间同样存在着经验、性别、性格、兴趣爱好、家庭境况等等方面的差异,所以,不同的学生,对于不同的题目、不同的体裁,其适应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即使按统一的标准评价同一次考试的作文,也会产生误差。评分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关键在于阅卷老师和应考的学生如何缩小误差。阅卷老师如何缩小误差是“高招办”的事,学生如何缩小误差确实是学生自己的事。如果能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就可以说开窍了。
考生缩小误差的方法,首先是要“投其所好”。即考生要对阅卷老师“投其所好”。那么,阅卷老师喜欢什么呢?尽管阅卷老师之间存在着经验、性别、性格、兴趣爱好、家庭境况等等方面的差异,但是,所有阅卷老师都喜欢看书写整洁的试卷,这是毫无疑义的。因此,“投其所好”的关键之一就是一定要认认真真写字,一定要注意卷面整洁。当年黄冈中学考生语文得分高低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全体考生的书写工整规范。
高考作文写字要一笔一画清清楚楚、工工整整,不要写潦草字;行款格式也要规范,避免随意性;标点的书写也要规范,不要都点成圆点。
“投其所好”的关键之二就是掌握文章的基本模式,努力写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从这个角度看,确实“文无定法”,但是,一篇文章是一个整体,在结构上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可分为起始、展开和结尾三大部分。
文章起始部分的作用是为作者(考生)思路的展开打好基础,也是为读者(阅卷老师)评价文章提供第一印象的资料,因此,要高度重视文章的开头。不同的文章开头的方法不同,大体上可分为二类:一是“开门见山”法,一开始就根据提供的材料点明主旨或者接触主要事实;二是“仙人指路”法,根据提供的材料,为文章的展开描述环境或提供条件、渲染气氛。建议大家在高考时运用“开门见山”的方法。
展开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作者(考生)的思想感情如果没有得到充分的展开,是很难为读者(阅卷老师)理解的。文章的展开需要有清晰的层次,考生如何把提供的材料分解成部分,哪些材料先用,哪些材料后用;哪些材料分开用,哪些材料合起来用;哪里少说,哪里多说,反映着考生思维的条理性,反映着考生的思路。
记叙、说明、议论三种文体的展开部分写法是不同的。
记叙文的展开部分:
记人,一定要写好人物的语言和行动;
叙事,一定要写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及过程。
说明文的展开部分:
说明事物的状态,要注意方位顺序;
说明事物的发展,要注意时间顺序;
说明事物的本质,要注意逻辑顺序;
议论文的展开部分:
分析问题时正反论证论点用并列式结构;
逐层深入地论证论点时用递进式结构。
文章结尾部分的作用是收束全篇。有的结尾总括全篇,点明或深化全文的中心,可谓“画龙点睛”法;有的结尾比较含蓄,让读者深思,回味无穷,可谓“余音绕梁”法。不论哪种方法结尾,都应和开头遥相呼应。
“投其所好”的关键之三就是严格按照题目要求的字数完成作文。高考作文一般要求不少于800字。现在的考卷在作文空格的800处明确表标示出来了。
开头:50~100字;展开:500~700字;结尾:50~100字。
再说“胸有成竹”。
近四十年高考语文的命题模式已经基本形成,整个卷面四大板块:第一是语文基础知识及其运用;第二是现代文阅读;第三是文言文;第四是作文。而且,每年考前还要公布“考试大纲”,明确考试范围。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已经知道要考什么,就可以做到“胸有成竹”。
做到“胸有成竹”,首先要在总复习阶段从整体上把握中学语文的内容和形式及其具体要求。
海南单独命题要呼应高中新课改,高中语文是按“必修”和“选修”两个模块实施教学改革的,因此,海南试题设计是按“必修”和“选修”两个模块来编制的。这种形式上的变化,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但是,不必太紧张。因为,高中语文所学的内容与以前的大体上差不多,只是一个排列组合问题。
其次,要明确重点,把握得分点。高考语文卷面总分150分,作文60分,其他三个板块大约各占30分。今年“海南卷”必修题占90分,选修题30分。毋庸置疑,不论是“海南卷”,还是“全国卷”,作文都是重点。而高考作文的命题原则是公开的:“有话可说,无本可依”。
近四十年来,高考作文命题形式虽然在不断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八个字:“有话可说,无本可依”。因此,高考作文备考的关键就是怎样把话说好。
第二招重在思维训练,也讲三点:
一,整体布局;二,谋篇相似;三,辨证思维。
再说布局谋篇技巧有四招:
第三招:审题关键:
一,明确要求;二,把握要点;三,确定文体。
第四招:拟题要诀:
一,就地取材;二,言简意赅;三,画龙点睛。
第五招:首尾呼应:
一,开宗明义;二,遥相呼应;三,短小精悍。
第六招:中心突出:
一,一个中心;二,两个基点;三,三段文字。
最后说材料运用技巧有四招:
第七招:排列有序:
一,依文体定“序”;二,以文章重点为“序”。
第八招:剪裁有方:
一,要量体裁衣;二,要围绕中心。
第九招:衔接有法:
一,要顺其自然;二,要选择过渡方式。
第十招:整合有理:
一,要体现文章思路;第二,围绕中心取舍要适度。
两次四个多小时就给陈德阳讲了高考作文十大招,果然奏效。加积中学后来连续几年都在高考冲刺阶段,请我去对高三学生讲高考作文十大招。后来,高考前有的学校请我去讲“十大招“,也有家长请我个别辅导他的孩子备考作文,也是这样如法炮制,还真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