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以忘忧

古稀之年,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寻其乐!
个人资料
李培永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语文教学随笔(45)越洋家书

(2025-10-30 03:34:00) 下一个

语文教学随笔(45)越洋家书

1997年9月12日,小女儿从上海乘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波音747直飞美国纽约。我和她妈妈送她到上海虹桥机场,第二天,我们还没有回到海口,亲自到纽约机场接她的中国驻美国大使馆负责教育事务的贺念平先生就打电话来报平安。第二天,贺先生亲自送我女儿去新泽西州RIDER大学办好了入学手续。

1997年10月2日,收到女儿从美国寄回的第一封信:

亲爱的爸爸、妈妈、DD:

你们好!来美已经一星期了,一直很忙乱,今天才有时间坐下来写封信给你们。虽然已通过两三次电话,但时间短促,许多生活上的细节及我的一些想法也来不及细叙。所以还是抽点时间汇报一下,免得你们担心。

9月12日的飞机,一路顺利。因为是“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飞机,所以“老外”不多,机上多是去美国探亲、出差、考察的中国人。虽然是747,但是因为是长途飞行,所以旅途还是很辛苦。尤其是那些去探亲的老人,坐也不是,躺也不是,真是“花钱买罪受”!我们那一排还有一位老太太都80多岁了,简直难以想象!“国航”的服务是出奇的差劲,那帮北京的空姐态度极为生硬,并未因是飞“国际”航线而增加一些服务意识,比“海航”差远了。飞机从上海经日本到美国的阿拉斯加州(Alaska)首府安克雷奇(Anchorage)停留近一个小时。那时是当地时间7点多,我们已经飞行了8个小时。我们在那儿办理了入境手续。8点10分继续飞行,经加拿大的多伦多飞   往纽约的约翰肯尼迪国际机场,全程6小时30分钟。入境手续不过是把在飞机上填好的一张I-94出入登记表和一张海关申报单交给移民局,一切都很顺利。

国内时间晚上7点30分准时抵达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但是因为“国航“没有自己的停机位,所以等了半小时才轮到我们走通道。在机场租行李推车(一美元租一辆)时,那人差点找错钱,我给他10美元,他以为是20的,数了一大堆1元的给我,我还奇怪呢!不过我觉得这是个“好兆头”,一下飞机就有人一张张地数钱给我!出来之后开始没看到来接的人,后来我看一个穿西服的人拿着一张纸,很像接人的,一看,果然是接我的。他把我安排好之后,又去接另一帮人。他们与我同机到达,是石家庄来美国考察教育情况的。

到了纽约“留学生服务中心”之后,贺念平先生下来接待了我。他,45岁左右,个子很高,带副眼镜。后来才知道,他原来还是大连人呢,不过经历相当丰富。他曾经是工农兵学员,在西安外国语学院教过书,在北京和上海工作过。曾在加拿大留学,后到美国康乃尔大学(就是李登辉读过的美国名校)攻读,两年就拿到了博士学位。他人挺好,我们一到就安排去餐厅吃中国面条,他知道我们在飞机上是吃不饱的!他们中心十几层楼,简直就是一个小小的“中国城”,吃、住、购物全有。他还给我一张免费早餐券,让我睡个懒觉,说第二天再送我去学校。他们那儿住房很紧张,因为是中国政府买下的楼,房租比外面便宜,很多国内团体来租。我到的那天,他们只有一间“总统套房”空着,所以我一到美国就享受了一天800美金的待遇,其实条件也一般。不过想想,《北京人在纽约》里的王启明,他们一下飞机就被扔进了地下室,我已经相当满意了。

9月13日早上去楼下餐厅吃了一顿自助早餐,全是中式的,感觉很好。10点多钟,贺念平先生与他爱人杨孟过来接我。杨孟以前与他是同学,都在康乃尔大学念书,她学的是教育管理。她也刚从国内过来两个月,准备在这儿工作几年。他们好像结婚很晚,现在没有孩子。那天,我们先去一个中国人家里做客,是贺的朋友。贺念平也住在新泽西,因为纽约的环境不好,很乱,他们只是在那儿工作。他们的朋友现在已属美国的中产阶级,居住的地区都是一幢幢二层小楼,象搭的积木一样,看上去很漂亮。那天去做客还有另外一家人,老太太是章文晋大使的夫人,外交界的老前辈,她也刚来几天,来看女儿和外孙女,她的外孙女好象叫章颖,16岁,跟我聊得很投机,把她家里的电话和地址,还有E-maie都留给我了。

吃完中饭,我们又开车经普林斯顿大学到达RIDER大学。学校不太大,有车的话确实如此,不过我觉得比“东财”大,环境也很好,绿化一流,除了车道、人行小路就是绿地。我住的研究生楼前面还有一个小湖,湖边有一些野鸭,开始我以为是学校特意养的,后来才听说,这些野鸭是自己来的。你看,连野生动物都知道选择环境优美的地方生活,我们就更应该学会选择了!

这里很少看到高楼大厦,校园的宿舍几乎都是两三层的小楼。我们宿舍共三层,底层的一半在地下,那里有一个洗衣房,配有洗衣机和烘干机;还有一个大厨房,那几乎就是我们三个中国人的天下,“老外”只用冰箱和冰柜(冷藏用的)。一层住的是男生,二层全是女生。厕所和洗澡间在中间,是公共的,不过很干净。厕所还配有卫生纸。整个楼的公共卫生每天有专人打扫。水龙头的冷热水24小时供应,热水可以洗衣服,但不能饮用,因为它不符合饮用水的标准;冷水是可以直接饮用的,这儿的人都习惯喝冷水。我现在是用小锅煮水喝。

那天一到,贺先生就把我交给了RIDER大学的王敏教授。学校可能让她专门负责接待。因为都是中国人嘛,而且贺先生跟她以前在中国是大学同学;又因为都是从留学生时代一步步走到今天,他们对留学生的酸甜苦辣多少都有些体会。主要还是王老师人好,因为我们刚去没有车,他每周都带我们去买一周的食品和生活用品。

比我早到一个星期的曾晨阳,25岁,原来学计算机的,北京邮电学院毕业,在天津一家外企工作了三年。他爸爸好像是个部队的干部,妈妈是做生意的,家里条件不错,但他人并不傲,许多事情他不想靠家里,因此他考虑问题很实际。第二天,他带我在校园里转了一下,帮我在图书馆的计算机上申请了一个免费的E-maie地址。跟他住在一起的杨遇峰,21岁,扬州大学大四还没毕业,稀里胡涂来到美国,什么成绩都没有,先得在RIDER大学的一个语言学院待一段,一个月后考了TOEFC,才能在RIDER大学接着念大四。他9月17日才开始上课,所以比较轻松,他又喜爱烹调,我们封他“杨大厨”,专管饭菜。

总的来说,初到美国,我已经安顿下来,而且还相当不错!我自己挺满意的。

15号一早在学校转了几圈,曾晨阳领我去办学生证,就是一张带照片和学生号码的磁卡,也当图书馆的借书卡,还是RIDER大学的校内身份证,必须随身携带。又去申请了电话密码,到研究生院选课,去学校商店买书。这里书的质量很好,但也很贵。我选的三门课,两门用新教材,一门有旧书卖,一共180多,旧书也要48。买来书就在图书馆看了一下。中午去学校食堂吃了一顿三块多的自助餐,有水果、蔬菜、冰激凌、面包、面条、饮料什么都有,可是吃起来不习惯。我们还是觉得自己做的比较合胃口,而且,我们三个人合伙也比较便宜。

16号到18号,每天白天看书,晚上上课。选的三门课是:

周二   财务会计    泰国老师(女的)

周三   经济分析    美国老头儿

周四   金融基础台湾的女老师

每门课大约20人左右,因为许多人白天工作,晚上才能来。所以上课都在晚上6点半到9点半。

上课的内容对我来说都不陌生,只是英文阅读量很大,一时还未适应,相信过一段时间我会习惯的。

在这儿的生活学习各个方面,你们尽可以放心,过一阵我把落下的课赶上来,寄点照片回去。白天我有时候去图书馆看书,晚上不上课的话,一般在家里;晚上上课就跟曾晨阳一起去。宿舍有专人管理,楼下的大门,厨房的门都上了锁,外人进不来。在这儿很安全。

现在唯一比较乱的是钱的问题。不过贺先生说,过一阵会来找我们谈的。他人挺好的,我们觉得他确实太忙,要管的事太多,而且我们三个人都是他第一批办出来的,许多事该怎么办没什么经验,所以也给我们和他商量的余地。我们从别的同学那里打听到,这里的学费是每学期按选课的学分交。一门课3个学分,所以我选三门就是9个学分。3个学分是300多块钱,一学期学费就是1000多块。现在的房子一学期2400元,虽然住得贵,不过第一学期,没有车,又来晚了,找不到人一起合租,先住着再说吧!一个人住有一个人住的好处,比较安静!等熟悉了都好办!

不管怎么说,还有一万块钱,第一年在这儿学习肯定足够了!

我今天跟王教授聊了一下,我说房子太贵,想找工作。她叫我不要着急,先把功课学好再说,那样可以去我们系要一些免学费的名额,或者找一些跟教授做研究的工作,都是有薪水的。我也是这样想,现在先把功课学好,“车到山前必有路”!人家好多人到美国兜里只有几十美金,我还有一万放在那儿呢,我急什么呀!

18号去特伦顿办了“社会安全号”,相当于身份证,两个星期就会寄来,免费的。到时候就可以开账户把交给留学生处剩下的钱领回来。

OK,我的事你们就不用操心了,我自己会处理好的,那么多中国人都在这儿生存下来了,而且过得还挺好,我觉得我也能行。

姐姐结婚的房子,我觉得家具不用买得太多,塞得太满。买一些必要的,有用的就行了。价钱不一定高的就好,只要自己用起来觉得方便,看着舒服、美观就可以了。攒点钱以后来美国玩儿吧,开开眼界!

妈妈注意身体,爸爸少抽烟!

祝好!

小妹1997年9月20日晚

我的回信如下:

小妹:

多次在电话中听到你自地球那边传来的熟悉的声音,非常欣慰;今天看了你的来信,更加高兴!

在上海虹桥机场,看到你终于如愿,顺利地跨出国门的那一瞬间,我心里既难受又兴奋。难受的是,从此你就得独自一人承受难以想象的困难和解决无法预料的问题;兴奋的是,你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与你分手后,直到看不见你的身影了,我才离开“安检”处,出来与你妈妈一起,静候你所乘坐的那趟飞机起飞的消息,当你飞离上海后,我们才离开机场回“交大招待所”。

如果没有你四年远离我们在大连读书的经历,很难想象你妈妈在上海虹桥机场会如何表演母女别离之情。这次分别,你妈妈尽管心里和我一样难受,但已经相当理智。回海口以后也是如此,不像四年前你去大连后那样,经常以泪洗面了,这不能不说是她的大进步。然而“儿行万里母担忧”确是人之常情,而每到最想你的时候,就刚好接到你的越洋电话,我们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

自你上大学后,我从不担心你的学习问题,相信你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达到学有所成。你这次赴美留学,我仍然坚信,你是可以比别人学得更好一些的!不过,依我之见,你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应注意比较东西方治学之道的异同,如立志将来在西方工作和生活,就尤其要注意西方治学的特点,研究其科学的思维方法。同时,也不要“数典忘祖”,东方,尤其是我国的一些科学思维方法,仍有持久的生命力,比如“相似思维”的提出及其应用,在你读高中时,我已经在班上多次强调过,你在学习中也曾有一些体会。记得你在北京新东方托福强化班学习时,你的一位老师讲英语写作方法就如同我讲中文写作方法一样。类似的例子也许还有许多。我的意思是,一个人只要会思考问题,就没有什么困难不可以克服的。我相信你将来一定可以凭自己聪明的大脑,自立于强手如林的美国社会!

你将来要在一个你目前还不了解的社会工作和生活,就必须尽快进入角色,逐步熟悉和了解它的特点,确立自己的立足点,寻找发展自己的切入点。为此,有几点建议供你参考:

第一,近期以学习为重,不要急功近利。打工挣钱是小利,集中精力抓好学业,将来的回报率是它的百倍千倍都不止。千万不要只顾眼前小利,而忘了自己的远大目标!

第二,美国社会的超前消费,有它的合理性,中国人很难一下子接受这种方式。但我以为作为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不要让人为钱而活,要让钱为人服务。所以,只要你认为需要花钱的时候,就不要瞻前顾后了。

第三,应逐步建立社会联系网络,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当然,交朋结友,必须慎重选择。有的可以深交,有的就不行,这就要求你在与人接触时注意察言观色,善于识别假象。

第四,人们常说,古今中外不如意事常八九。我体会这里有两层意思,其一是面对不如意的事,要以平常心正视它,承受它。当它来临之前,有心理准备;当它来临之时,有勇气面对;当它降临之后,不去怨天尤人。其二是如意的事很少。当它降临的时候,就是人们常说的“机遇”。所谓“机遇”是可遇不可求的。决定一个人人生发展的机遇也许只有一次,只要你抓住了这一次,就可以成就你辉煌的人生。有的人一生碌碌无为,并不是没有机遇,而是他没有发现,更没有抓住。再说,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的,你如果没有大学四年的认真准备,大一过四级,大二过六级,大三过托福,大四过JIE。就是有机会,你也抓不住。你现在已经抓住了机遇,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我的一生虽谈不上辉煌,但几次大的机遇,我不仅抓住了,而且充分发挥了它的作用,所以才有了今天的我和你!

我先说这么多,你妈妈自有她的话来跟你叙说。

祝你

身体好,学习好!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