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以忘忧

古稀之年,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寻其乐!
个人资料
李培永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教育随笔(64)如何讲语法

(2020-01-11 05:39:51) 下一个

教育随笔(64)如何讲语法

如何讲语法?七十年前,著名语文教育家章熊先生,曾去请教中国语言学泰斗吕叔湘先生。

吕先生想了一下,用手比划着说:

“我们写文章,常常有几层意思,合在一起,成了一个句子。”

又比划了一下。

“修改的时候,觉得句子长了,一拆,成了几个句子。你能不能教学生学会这种本事?”

当年,章熊先生从清华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一开始教的是工农干部,后来面对的一直是北大附中的学生。所以,他用吕先生说的方法教他的学生,成效显著。

吕先生说的教语法的方法,看起来很简单,其实并不简单。不讲语法术语,从实用讲起。正如章熊先生所说:

“讲话、写东西,简单比复杂难,通俗比深奥难。燕妮曾经问马克思什么是他最喜欢的词语,马克思的回答是‘简单’。这是哲人哲理哲语。把问题谈得很复杂,表明你认识上还没有把握住关键,而与‘简单’相伴随的则常常是豁然开朗。有时你自以为想得很清楚了,可等到落笔,而且追求表述通俗化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有的地方根本没有想明白。”

那么,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怎么对自己的学生,特别是初中学生讲语法呢?

我没有读过大学,不知道师范大学中文系的老师怎样教学生的,那时,也不认识章熊先生,更不知道吕先生还专门对他讲过如何教语法。

我记得,讲单纯词与合成词时,让学生自己看书上的定义、解释。我只举例“白菜”和“白花”,讲如何辨别单纯词和合成词。学生都知道“白菜”不是“白色的菜”,而“白花”就是“白色的花”。没有讲语法术语,轻轻一点,学生恍然大悟。

语法、逻辑、修辞,对一句话而言,就是九个字:通不通、对不对、好不好。

一句话,没有语病,但是不一定对。比如“打扫卫生”,从语法上来分析,动宾结构,是通顺的。但是,从逻辑上来分析,就有问题,既然是卫生的,何须打扫?然而,这句话已然约定俗成,在这里只是作为分析的例子而已。

一句话,没有语病,逻辑上也没有问题,但是,不一定就“好”。

“好不好”属于修辞的范畴,是锦上添花的事。修辞好的句子,一定是通顺的,没有逻辑问题的。

诚然,句子是文章的基本单位,一句一句话组织成一段话,一段一段话组织成文章。如果句子出了问题,那么文章就一定有问题。

一句话是不是有问题,从语法上分析就是通不通的问题,从逻辑上说就是对不对的问题,从修辞上看就是好不好的问题。

判断一句话通不通,看似简单,其实并不容易。

常见病有:

句法成分搭配不当。指句子中密切相关的句法成分,如谓语和宾语;谓语和补语;状语和谓语等,在组织句子时,没有注意它们之间的配合,造成搭配不当的毛病。

治愈这种常见病,首先要明白句子成分,及其所处地位之间的顺序。句子成分由词或词组充当。现代汉语一般句子有六种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许多老师总结了句子成分的规律,还编成了“顺口溜”:“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主干成分主谓宾;枝叶成分定状补。”

我以为,顺口溜固然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句法,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认识并掌握规律,理解句子中各种成分之间的排列顺序的重要性。为此,我这样强调“顺序”问题。

为了帮助大家能深刻地理解它,我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

我们都有被蚊子叮后抓痒的经历,但不知道是否有同学观察、研究过抓痒的特征。请大家看:(边讲边表演)如果蚊子叮的是颈部以上,是按从上往下的顺序(慢动作)抓痒;如果蚊子叮的是颈部以下腹部以上,是按从左到右或者是从右到左(慢动作)抓痒;如果蚊子叮的是腹部以下,那就是从下往上抓痒了。当然,如果蚊子叮的是背部,那就要借助抓痒工具——“老头乐”了。抓痒动作的规律性,是人的本能反应,只是大家平时没有注意去看,看了也没有去认真地想一想,也许想了一下,但没有把它与自己的学习联系起来。如果我们把它与我们的学习联系起来,比如说联系语文学习来思考,并研究语文、具体说中学语文这个整体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各部分的特点是什么,针对不同特点,该用什么方法?那么,按“抓痒”的顺序去“抓”,不是很简单的事吗?这里,请大家注意一个“序”字。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有“序”的,句子中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也是有“序”的。

句子的主干成分就是“主谓宾”这样的排列顺序。那么,枝叶部分排列顺序的规律呢?“定状补”在现代汉语中是有“标志词”的,那就是“的地得”,即“的”是定语的标志;“地”是状语的标志;“得”是补语的标志。

定语的位置一般在主语和宾语的前面,状语一般在谓语的前面,宾语和补语一般在谓语的后面。谓语后面可能是宾语,也可能是补语,这是难点,也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怎么区别呢?

请看:“跳高”和“跳得高”。

“跳”是动词,在句中作谓语。

“跳”的什么?后面就是宾语。“跳”的结果怎么样?就是补语,而且一般都有补语的标志“得”。

给中学生讲语法,大可不必讲那些语法术语,用最通俗的典型例子,告诉他们一般的规律和原则,然后在写作训练中逐步培养语感,经常考虑一句话通不通、对不对、好不好,就足够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