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以忘忧

古稀之年,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寻其乐!
个人资料
李培永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语文教学随笔(18)中国两位大语言学家都不认识那个字

(2025-10-04 04:14:40) 下一个

语文教学随笔(18)中国两位大语言学家都不认识那个字

1986年10月,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邀请我去北京参加修订《作文·汉语》第一册。到北京报到后才知道,同时被邀请的还有北京的张必琨先生和江苏的朱泳燚先生。在该社第一次修订工作会议上,副总编刘国正先生说,邀请中学优秀教师参加语文教材修订工作,这是人教社建国以来的第一次。

(张志公先生在做学术报告。)

国庆节前夕,上海《语文学习》主编范守纲先生来北京人教社采访张志公先生,也到招待所了。我与他因该刊发表我的学生《假如我是武汉市市长》一文而相识,又在桂林“漓江之秋”语文研讨会而相见而相熟,他因工作关系与全国各地名师都有联系,与朱泳燚和张必锟两位名师也是老朋友,他到人教社招待所住下后,我们欢聚一堂,相谈甚欢。

他那次到北京是要采访叶圣陶先生、张志公先生和刘国正先生。张志公先生就在人教社上班,我和朱泳燚陪他去志公先生的办公室时,志公先生非常热情,见面握手坐下后就拿烟,一边点烟一边说:“医生、亲人都要我戒烟,还有朋友告诉我,说吃糖可以戒烟,没想到,烟没有戒掉,后来吃糖又有瘾了,这不,原来只要烟酒茶,现在还要加上糖果。”

范守纲先生真是一位采访的高手,他在与志公先生聊天时,不知不觉把他想要问的问题都得到答复了。

在聊天时,志公先生还讲了一件趣事。他说有一年,他陪吕叔相先生参加北京市中学语文研讨会时,叔相先生拿着会议议程单,指着一位发言人的名字问:“志公啊,这位老师的名字怎么读?” 志公先生一看,忙说:“不认识。”

那位老师就是北京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刘胐胐(fēi)。吕叔相先生是我国语言学界泰斗级人物,张志公先生也是大语言学家,他们两位在大庭广众之中都非常坦然地说自己不认识那个字,并当场请教主持会议的老师。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感动了在场的所有老师。我和朱泳燚也因此又在范守纲先生的引荐下,到刘胐胐老师家中拜访了他们夫妇,后来我还应约为他们办的语文报写了几篇说话训练的文章。

两位大语言学家都不认识那个字,都在大庭广众之中坦然承认,还虚心向在场的会议主持人请教那个字的读音!这种大家风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者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走出志公先生办公室,范老师告诉我,刘朏朏是北京月坛中学的著名语文特级老师,她和她的先生——北京师范学院的高原副教授,自1977年以来,共同创立了“三级作文训练”体系,在全国中学语文界引起非常强烈的反响。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